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悍妇的古代生活 >

第110部分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10部分

小说: 悍妇的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婶子啧啧赞叹,“念琴姑娘得空,给婶子剪几张,婶子贴窗子,图个喜性。”
    “这有何难,我现在就给婶子剪。”念琴放下手里剪纸,拿起一张新的红纸,对折几下,手腕一翻,几剪子下去,初见雏形,手法娴熟,三婶子惊奇地道:“念琴姑娘不用描好样子,信手拈来。”
    “念琴都装在肚子里,婶子说是不是念琴姑娘又能干人又好。”柳絮凑趣道。
    “柳絮姑娘可说到婶子心里,念琴姑娘模样好,人又勤快,不知许没许人家?”三婶子心里盘算着,把念琴说给丈夫的徒弟,二柱子,二柱子老大不小,原来看上柳絮,柳絮没那个意思,看念琴不错,就打算撮合她和二柱子。
    念琴红脸,扭捏地道:“婶子,我跟着姑娘,一辈子不嫁人。”
    “看这丫头说的,哪能一辈子不嫁人,你姑娘将来也嫁人,你还能跟着嫁过去?”三婶子拿话试探。
    “姑娘嫁人我跟着去,姑娘走哪里我跟到那。”念琴敛起笑容,一真正经地说。
    柳絮笑骂道:“别听这丫头胡说,婶子若有人,快张罗把她嫁出去,我一个都不知能不能嫁的出去,带上她拖累,更没人要了。”
    “柳絮这婚事,包在婶子身上,念琴姑娘的的婚事,婶子也包了。”三婶子拍着胸脯打着包票。
    心想,柳絮给人做过童养媳,虽说是长得好看,到底找女婿出身降了一截子,男人心胸宽阔还好,若是心眼小的,犯忌讳,婆家人若说道少的无妨,有那事多的人家,千万不能嫁过去,新婚千好万好,新鲜劲过了,挑毛病,嫁个小户人家,柳絮这容貌可惜了了,还要养活几个弟妹,这家里穷的,养活几口人,家里多几张嘴,负担重,三婶子心里暗自琢磨,唐家南货铺子少掌柜的去年死了媳妇,死的媳妇没生养,相中柳絮,托自己探一下口风。
    巴掌一拍,道:“我想起来了,横街上南货铺唐家少掌柜的娘子头年死了,要说个媳妇,铺子生意忙,家里没有女人照管家,想说房媳妇,聘礼多出,只要人好,不拘是不是订过婚嫁过人的。”
    柳絮好笑,说到自己身上来了,低头剪纸,口中道;“婶子不用为我操心,横竖我这辈子不嫁人,看着弟妹们成婚出嫁,我就满足了。”
    念琴倏忽瞅眼她,姑娘不像说笑,倒像是说真的,姑娘不想嫁人不会因为王爷吧
    三婶子嗔怪道:“这孩子,姑娘家怎么能在娘家呆一辈子,老了孤苦伶仃的,就凭我们柳絮这小模样,可着劲的挑拣,婶子说的南货铺的唐家少掌柜你寻思寻思,家里独子,爹娘老俩口不管家事,有三四间店铺,都是唐家小子打理,你若能嫁到唐家,你二人一里一外,日子保证能过好。”
    “婶子,我弟妹还小,等以后再说。”柳絮婉言拒绝。
    说话功夫,念琴剪了两个窗花,三婶子拿起一个看,是一个童子手持盆具内栽种出各色花草。
    “念琴姑娘,这是个什么图案,有什么意思吗?”三婶子不解地问。
    “婶子,这个意思是年年得子,那个缠枝莲也是意喻,子生连连,取个利市。”念琴笑盈盈地说。
    三婶子拍打一下她,“这丫头,取笑你婶子。”
    这时,三婶子的儿子二胖进来,“娘,我爹找你商量个事,让你赶快回家去。”
    三婶子拿起念琴剪成的两个窗花,“婶子拿走了。”又拿了一张福字,冲着柳絮道;“婶子跟你说的事,再好好琢磨琢磨,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婶子可听你信。”
    跟着二胖往门外走,埋怨,“你爹啥事,我一出门就找?”
    “爹问娘要银子,说有用处。”娘俩边说边走了。
    贴上窗花,柳絮开始做炸果子、炸肉丸子,蒸花糕准备,她和了一盆面,寻思炸果子给柏舅爷送些去,受了人不少恩惠,回报一二,挑两块精肉剁碎,滋味调匀拌好,备炸肉丸子,油滚开,下锅里炸。
    柳絮把先炸出来的果子和肉丸子,用攒盒装上,让念琴送去柏家,给念琴雇车钱,念琴为救柳絮那次曾去过柏家,路熟,跟柏舅爷也熟识。
    念琴走后,柳絮又炸出来些放到盆里,端进去给小生子兄妹吃。
    半盆果子和肉丸子让三个孩子眨眼就吃光了,宝儿举着两只小手,期期艾艾,“姐,手上有油。”
    柳絮一看,宝儿吃了个小油嘴,手上沾上油,柳絮喊,“小生子,给弟弟舀水洗手。”
    过了大半个时辰,念琴回来,手里拿着一包药材,道:“这是柏家舅爷给姑娘捎回来的,说节下烀肉炖鸡鸭用的药料,都是上好的,还说姑娘上次拿的野猪肉荠菜馅水饺好吃,果子炸的样式新颖,看着眼馋。”
    念琴高兴地说了一堆话,柳絮心里跟着高兴,“你走了,我还担心,送人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怕人家嫌弃。”
    “哪里,姑娘想多了,柏舅爷特别高兴,一个劲赞姑娘心灵手巧,这柏舅爷真是个好人,待人真诚。”念琴瞅眼柳絮,末了说了句,“对姑娘也好。”
    柳絮背身忙活,佯作没听见。
    年下吃的馍馍蒸出来,放到仓房里,过年就省事了,白胖胖的馍馍上面点缀一颗红枣,若雪山上一点红梅,香扑扑诱人食欲。
    晚间,柳絮走到院子里,刚把院门上门闩,夜晚巷子里很静,柳絮恍惚听见好像有脚步声,在自家院门口来回走动,脚步声听着像是个男人,柳絮以为是错觉,听了一会,好像有个人就在她家门口,柳絮卸下门闩,打开门,往四周望去,就见一个黑影,一闪身,没了,柳絮眨眨眼,巷子里空无一人,不是自己眼花,那个黑影怎么这么像柳旺德。

  ☆、第132章

农历腊月二十九,民俗上坟请祖上大供,柳家的祖先,柳絮一无所知,就象征性地供了一个牌位,早饭前,柳絮把几碟子点心,花糕,供奉各位神灵和先祖灵位。
    柳家像是没有根,颇有点来历不明,柳絮想起昨晚看见的身影,很像柳旺德,不敢进家门,让赵琛吓破了胆,今是上坟请祖的日子,他是不是仅存一点良心。
    除夕
    柳絮在大门口挂桃符,贴福字,年夜饭是柳絮上灶,念琴做帮手,小生子带来柳芽儿和宝儿在院里放爆竹,柳絮发现这个朝代的爆竹并不是像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焚烧竹子,发出噼叭之声,寓意惊吓鬼怪,保家门平安。
    胡同里同时传来一阵阵噼啪爆竹声,孩提嬉笑闹声,柳絮已摆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荤素搭配,冷盆、热炒、锅子、点心。
    念琴出门大声招呼玩耍的三个孩子,“开饭了。”
    柳家四口加上念琴,五口人团团围坐,柳家没有长辈,柳絮为了不让三个孩子失望,事先准备好压岁钱,以彩绳穿铜钱编作龙形,放在炕脚。
    饭后,撤下去盏碟,桌上摆上点心、零食,一家人围坐,吃零食,闲聊守岁,在这一日,出外做工的人都赶回家,与亲人团聚,一起守岁,宝儿突然问了一句,“爹怎么没回来?”
    宝儿对爹稍有点印象,懵懂,看隔壁二胖有爹,顺口问了句,小生子瞅瞅柳絮,没出声,柳芽儿脆声道:“宝儿,爹出门做工,挣钱,供宝儿以后上学堂。”
    柳絮笑着摸摸宝儿的头,“是呀!爹挣钱给宝儿买好吃的。”
    柳絮岔开话题,“宝儿去炕脚看看,姐有好东西给宝儿的。”
    宝儿跳下椅子,跑到炕脚发现红绳串的铜钱,提起一晃,像龙一样,摇头摆尾,柳芽儿去找,在自己睡觉的褥子下压了一串红绳拴着的铜钱,跟宝儿的一样,小生子到底是孩子,跑去西间炕梢,发现压岁钱,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忘了爹的事。
    一会,柳絮佯作去灶间烧水,走到院门门口,悄悄拉开门闩,朝胡同四周看,胡同里有几个孩子放爆竹,没有柳旺德的影子,过年前后,到正月二月二,汝阳城不宵禁,城门晚关一个时辰。
    大概胡同里除夕人来人往,柳旺德不敢现身。
    半夜,念琴曲煮水饺,端上桌,热气腾腾,屋里气氛温暖喜兴。
    正月初一大早,柳絮把小生子喊起来,吉时去门口放爆竹,谓之‘开财门’院门外胡同里爆竹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念琴帮三个孩子换上新衣裳,出去门口跟胡同里孩子们玩。
    初二,街上人们穿着新衣,提着礼盒,走亲访友,新婚女婿去岳家,提着母鸡、米果,香烛、爆竹,柳家门前清净。
    初三早上吃“岁饭”,柳絮是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箸,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柳絮想了想,插了五双箸,心里寻思,这多出一双算是念琴的,没把渣爹算上,不配做人爹,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把饭摆在案上供奉天神和祖先。
    吃完饭,念琴拾掇灶间,刷洗杯盘碗箸,柳絮不放心去门口看三个孩子玩,其实古代太平盛世有路不拾遗之说,百姓淳朴,甚少有丢孩子的,一抬眼看见胡同口走来一后生,正是柏舅爷铺子里的伙计,朝柳家走来,看见柳絮,笑说道;“姑娘吃过饭了。”
    柳絮让进屋里,伙计递上一个名帖,是柏舅爷的名帖,伙计道:“我家大爷想请姑娘一家明儿去柏家做客。”
    伙计说的有点突兀,柳絮还未来得及拒绝,伙计日常站柜上的,接触人多,看出她为难,未等她说话,忙解释道:“是我家小姐请柳姑娘一家去吃饭,我家小姐今年恰逢豆蔻之年,大爷说了,小姐没有兄弟姊妹,平常没有人说话,柳姑娘跟我家小姐年岁接近,我家小姐愿意结交姑娘,请姑娘过府叙话,日后权当亲戚走动。”
    伙计嘴皮子利落,说得柳絮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下来,“烦小哥回去跟你家大爷说,柳家一家过去叨扰了。”
    伙计高兴,差事完成,又加了一句,“我家大爷说了,姑娘不用拿东西,家里不能说山珍海味俱全,什么也不缺,姑娘若觉得实在过意不去,上回姑娘拿来的野猪肉荠菜馅扁食大爷吃着爽口,若有的话,包些带过来就是了。”
    柳絮心道,柏舅爷真是心细之人,怕自己破费,空手怕自己不自在,特意嘱咐说带点扁食。
    伙计走后,柳絮跟念琴商议,“柏家小姐请吃饭,我痴长她几岁,总不好真像柏舅爷说的,带点扁食,礼太薄了,还是送一两样见面礼给柏家小姐。”
    念琴寻思片刻道;“东西不拘是不是贵重,挑姑娘家喜欢的送两样就行。”
    “家里没有现成的,我去翠玉楼挑两样首饰。”
    柳絮在翠玉楼精挑细选了两样,一枝淡粉珠花,式样大方新颖,又相中一把嫩黄的象牙柄的竹丝扇,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的。薄而透光,甚是精美,柳絮买下两样做见面礼,礼不算厚,雅致,能拿得出手。
    次日,柳家一家人穿戴整齐,都是一身没过水的新衣裳,准备出门去柏家,偏赶这时,三婶子进院来,“哎呦!这一家人打扮光鲜,是去哪里?”
    “上街去,晚饭去馆子里吃,不起火了。”柳絮赶紧说,怕孩子说漏了嘴。
    “婶子还想找你姊弟去婶子家吃饭,你姊弟没有亲人,过年孤单,婶子是来叫你们一块过去吃。”三婶子想借着找柳絮吃饭,把亲事重提,还有把男人的徒弟二柱子叫来,给念琴牵个线,搭个桥。
    “谢婶子,改日我请婶子吃饭。”柳絮感激三婶子时刻惦记这几个没娘的孩子。
    三婶子走了,柳絮姊弟刚走到门口,迎头伙计进门,“柳姑娘,我家大爷让小的接姑娘一家。”
    念琴心说,这柏家舅爷想得真周到,与姑娘身上可算用心,想必姑娘早已觉察到,不然柏家昨来人请,姑娘犹豫。
    “我们自己雇车去就行,路熟,还让车子跑一趟。”柳絮客套一番。
    “车子进不来胡同,在官道边上等着。”伙计道。
    柳絮一出胡同,就看见官道一侧停着一辆马车,伙计引着柳絮几个上车。
    车子到柏家药铺门前,柳絮看两个家人等在门口,看见车子到了,跑过来,放下矮凳,挑起车帘子,一个家人朝里恭敬地道:“姑娘请下车。”
    柳絮下车,一个老家人道:“柳姑娘,我家大爷等候多时。”
    柏宅她来过几次,柏宅是三进院子,柏舅爷住前院,后两进是内院,属于前店后宅,前面店面早已起楼,门市面阔五六间,通宅院一角门,门开在侧旁,柏家宅子在东城商街上最繁华地带,寸土寸金,能有个三进院子,价值不菲。
    柏舅爷听下人报柳家一家人来了,忙提着袍子快步出去迎接,柳絮一行从旁门进宅院,迈进门槛,眼前豁然开朗,宅院比外面门面看着敞阔。
    柏舅爷急匆匆走到跟前,柳絮敛身行礼,“打扰舅爷府上。”
    柏舅爷面上掩不住喜色,抱拳还礼,“柳姑娘说哪里话,柏府人丁稀薄,过年冷清,小女孤单,巴不得柳家几个孩子来热闹热闹。”
    做了个请的手势,柳絮几个往内宅走,柳絮四处望,好像柏家变化很大,她初次来时,宅院不大,就是普通的中等富裕人家,这次进门,感觉不同,徒然间院落变大了,一进院子都是海漫青石砖铺地,柏舅爷像是看透她心思,边走微笑道;“这院子比你上次来时,往外扩了,正好隔壁住户举家搬迁,我就把相邻的宅院低价买下来,门面比原来大了,住宅也宽敞不少。”
    “舅爷有商业头脑,这地皮值钱,升值空间大。”柳絮佩服柏舅爷,凭着吴淑真退回的柏家财产,东山再起,稳步做大,为人低调不张扬,看着中规中矩,实则头脑精明。
    “小女刚没了娘亲那阵子,突然受到打击,沉默寡言,我镇日担心,这两年大了,懂事了,性格开朗不少,柳姑娘跟她年纪相仿,能聊到一块,替我多开解她。”柳絮观察柏舅爷侧脸,女儿十二三岁,柏舅爷像不到而立年,面容清俊,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外表看上去二十五六岁,言谈举止一点没有二十几岁青涩,老成持重。
    念琴看柏舅爷待姑娘态度,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己感觉不会错,柏舅爷乃聪明人,引姑娘见柏家小姐,意在拉近关系,培养感情,进而提亲顺理成章,念琴看看柳絮,不知姑娘作何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