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悍妇的古代生活 >

第111部分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11部分

小说: 悍妇的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作何打算。
    二门垂花门里,两个小丫鬟探头探脑张望,看见柳絮一行的影子,兴奋地朝里喊,“姑娘,来了。”
    里面一个娇软稚嫩的声,“是我父亲陪着来的?”
    “是老爷陪着往这厢正走。”一个穿青布棉袄的丫鬟答道。
    “姑娘,你一定沉住气,第一次见面不能让柳家人小瞧了,记住老奴嘱咐你的话。”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透着威严。
    “我记住了。”稚嫩声里没有一丝惊慌,安静沉稳。

  ☆、第133章

柳絮一行随着柏舅爷走到垂花门,柳絮看见门口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位少女站在门里,这少女正值花季,眉清目秀,大大方方,看向柳絮。
    娇声道;“爹,这位姑娘就是柳絮姑娘吧?”
    柏舅爷面上闪耀慈父般光辉,“滢儿,这是柳姑娘,上前见礼。”
    柏舅爷唤作滢儿的少女,施施然一福,叫了声,“柳絮姐。”
    柳絮还礼,微笑,“姑娘好,冒昧打扰。”
    这姑娘看自己的眼神有一丝耐人寻味,叫了自己姐,仔细玩味,颇有深意。
    柳絮又把小生子几个介绍给柏姑娘,小生子像个大人一样行礼,柳芽儿行了标准福礼,叫一声,“柏家姐姐。”
    柏姑娘端庄稳重,待人有礼,看似教养极好,看柳芽儿长相可人,大眼睛灵动,招人喜欢,拉着她问,“妹妹几岁了?”
    柳芽儿见陌生人不拘束,脆声响亮答道:“六岁,过年七岁。”
    又歪头看着柏姑娘认真地说;“这位姐姐长得真好看。”
    柏姑娘方才是客气情,此刻真心喜欢,她比柳芽儿高一头,蹲下身子,柔声道:“柳芽儿长大比姐姐好看。”
    柳絮把宝儿推到前面,宝儿两个小胖手握住,学着哥哥行礼,大家伙哄堂大笑,柏姑娘蹲身喜欢地捏了宝儿胖脸蛋,“你叫宝儿?”
    宝儿嗯了声,唤道:““大姐姐。”宝儿不认生。
    “柳絮,过年不用拘着几个孩子,尽情玩。”柏舅爷看孩子们融洽,满心欢喜,柏舅爷送到内宅,不方便跟女子久待,柳絮示意念琴,念琴把手上攒盒交给柏舅爷身后跟着一个家人。
    “这是我家姑娘起个大早现包的,舅爷说的野猪肉荠菜馅扁食。”
    柏舅爷笑着客气道;“姑娘费心了,我喜欢这口。”
    “改日我包些送来。”柳絮笑说,一侧头,看滢儿的眼睛在她和她父亲身上扫,柳絮也没介意,柏姑娘初通人事,想偏了。
    柏姑娘身旁站着一个婆子,穿戴干净整洁,鬓角头油抿得溜光,一看就是干练之人,柳絮注意到那婆子的眼睛一直盯在自己身上,
    眼底深处隐藏着戒备。
    一行人别了柏舅爷进内宅,柏姑娘前头领路,带着一干客人在柏宅里到处看看,柳絮最初来时,柏家是一通到底三进院,现在进深仍是三进,但东西往两侧扩展,并排东西跨院,跟正院结构一样,后一进是柏姑娘闺房,紧后面是个花园,冬天树木凋零,假山湖石,红漆栏杆回廊,典型的江南细腻雅致
    柳絮一行看完柏家宅子,去花厅里,柏姑娘吩咐丫鬟送上茶食,果子,都坐在北炕上,边吃边说笑,其乐融融。
    柏姑娘跟小生子、柳芽儿和宝儿一会混熟了,跟小生子解鲁班锁。
    柳絮嗑瓜子,微笑着看着几个孩子玩,却总觉得屋里有一道光射向她,柳絮顺着那道光望去,就见那个婆子总是有意无意盯着她一举一动。
    这个婆子令柳絮很不悦,一个下人没规没距,这个婆子像是颇有些来历,连柏姑娘对她都很客气,称她为袁妈妈,柏家的下人丫鬟们极有规矩,不像是纵容没有分寸的人家,看来这妈妈在柏府的地位特殊,不同于一般下人。
    柳絮看着她,袁婆子不敢对视,避开她目光,柳絮方收回目光,不屑跟她搭话,毕竟身份再高,也是个下人,像这种倚老卖老,仗着主子跟前有几分体面,张狂下人,柳絮见得多了,没放在心上,这妈妈眼底深处隐含的东西让她不舒服,毕竟来做客,不肯多言多语,主子跟前没有奴婢说话的份,那婆子只敢背地里注意她,却不敢太过放肆,柳絮不理睬她。
    晌午,就有下人传话,说酒宴齐备,老爷让往内宅传菜。
    酒席摆在内花厅,柳絮注意到柏家的菜肴与别处不同,柳絮在吴府大厨房,邵府、王府都待过,酒宴无非是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柏家的酒菜,别具一格,炖、煮、熏酱锅子,一道道药膳,有滋补功效,又美味异常,几个厨子旁边侍候,为客人介绍每一道菜肴,
    柳絮头一次听说,小火煨出来的锅子里含有十几种中药材,熏酱制品药料含有三十几种中药材,难怪有扑鼻异香,勾人食欲。中药材用好了给食物提香。
    这一桌子菜肴,花多少银子外头买不到,柳絮大开眼界。
    下晌,柳家一行打道回府,临别时,柏姑娘对小生子、柳芽儿和宝儿不舍,柳絮一再谢柏舅爷热情款待,柏舅爷看孩子们相处融洽,掩不住高兴,提议正月十五两家一块看花灯,柏家在渭河上订下一条游船,渭河正月十五放灯,汝阳城里的人都去渭河边观花灯。
    柳絮看几个孩子高兴,不忍拂了柏舅爷一番好意,扫了孩子们的兴,就答应下来,再三要求观花灯,一应酒菜,自己准备,柏舅爷怕柳絮婉拒,看她痛快答应,满口应下来,酒菜柳絮准备。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外出做工干活的启程了。
    过了初五,一出溜,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是最热闹的一日,大人孩子男女老少,出门观花厅,看热闹。
    柳絮和念琴忙活一整天,整治了一桌子的酒菜。
    日头偏西,大人孩子就开始做出门的准备,柳絮怕夜里河边风凉,给几个孩子穿上厚实棉袄,收拾停当,酒菜装入三层抬盒里,
    刚准备好,门外柏府的车子到了,来接柳家姊弟。
    车子快近渭河,柳絮撩起车窗帘子,就见渭河上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大大小小画廊船,鼓乐声声,丝竹管弦,饮酒作乐,岸边水上到处是灯海,龙灯、船灯、岸上游龙灯、舞狮子,武术杂耍、打拳、舞刀、耍棍、热闹非常,岸上红男绿女,穿着节庆服装,人人脸上喜气洋洋。
    柳絮等下了车子,有柏府家人早就等在岸上,大声招呼,“我家大爷在游船上等。”带路到柏家租的游船。
    柏家的游船在渭河上所有船只里算中等,还有更小的仅能容纳几个人。
    进到舱里,柳絮一家跟柏家人见面,柏姑娘带着几个孩子去船头玩,柳絮坐在船舱里,双眼望着河面,水面平静无波,游船首尾相连,家家船舱里亲朋好友围坐饮酒作乐,观赏花灯,看河面夜景。
    柏家下人抬着柳絮准备抬盒,摆上,酒水早已备好,柳絮不好跟柏舅爷二人对饮,便推说不会饮酒,亲自执壶,给柏舅爷倒酒,柳絮谦道:“薄酒素菜,不成敬意,略表一点心意,舅爷请用。”
    柳絮倒酒,柏舅爷连着喝了几盅,脸上容光焕发,“柏某敬佩姑娘,姑娘一柔弱女子养活三个未成年的弟妹,实在难得。”
    “承蒙舅爷关照,柳絮一直宁记在心。”柳絮把柏舅爷跟前酒盅满上,酒壶里酒水空了,念琴捧着坛子满上壶。
    柏舅爷出身商户人家,不似官宦之家高门大户,规矩多,柳絮小户人家,常抛头露面,虽然男女有别,彼此相处自然,柳絮受柏舅爷不少恩惠,柏舅爷胸怀坦荡,柳絮因此放心带着弟妹来柏家船上。
    柳絮跟柏舅爷边聊,边望着船舱外河面夜景。
    这时,不远处停着一艘游船,上面有□□个人,船舱靠窗户的地方坐着一个男子,目光疏淡地望着河面,好像提不起兴致,突然,他身子前倾,眼睛一瞬不瞬盯着某个地方,那条船舱窗子边坐着一位姑娘,河水映着,夜风轻轻吹拂她罗衣,飘渺美轮美奂,赵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突然,姑娘对面,一个男子的身影出现在船舱里,那男子样貌清俊斯文。
    赵琛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眼神方才一闪炽烈消失,代之而来痛直达眼底。
    旁边的宫保看王爷突然身子前倾,眼睛盯着一艘游船,顺着王爷的目光看去,吃惊不小,柳絮姑娘跟一个男子坐在船舱里饮酒。
    宫保震惊,再看王爷的脸色,吓了一跳,王爷脸色异常难看,死死盯住柳絮,船舱里灯火通明,宫保惊见王爷眼底深深绝望笼罩,紧锁双眉,嘴唇紧抿。
    宫保一股怒气,“王爷,奴才带人砸了那条船,以拐带良家妇女罪,把那登徒子抓起来。”
    赵琛没有说话,宫保以为王爷默许,刚想带人驾着一条小船过去那条船上,赵琛突然厉声喝道;“回来。”
    宫保返回,“王爷还有何吩咐?”
    “不许动那人一根汗毛。”
    赵琛手无力垂下,像发出不是自己的声音,他认出那人便是那日在酒楼遇见的,跟柳絮打招呼的男人,当时看柳絮跟他极熟稔,他不能动那人,柳絮的性情他清楚,当即便会跟自己翻脸。
    出了年,转眼便打春,春寒料峭,一个中年男人往王府外书房走,看见他侍卫无人拦阻,这男人身份特殊,可以直接出入王爷的书房。
    书房里间门口两个小太监守着,看见忙朝里回;“欧阳先生回来了。”
    赵琛抬起头,唤作欧阳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抱拳行礼,“参见王爷。”
    “京城有消息吗?”
    “有,皇上连着三次申饬太子殿下,最后一次当着文武群臣的面,一点没给太子留情面,太子惶恐,上书请罪。”
    “这是否预示着朝堂要出大事?”
    “在下跟王爷一样看法,风雨欲来,王爷当静观其变。”

  ☆、第134章

初春,柳絮带着小生子、柳芽儿、宝儿在院子里空地,开出一块菜地,撒仔,种上应季菜蔬,念琴提着一个长嘴锡壶,往地里浇水。
    柏府那个伙计进院,看见柳絮等都在院子里,忙作揖呈上请帖,“柳姑娘,我家姑娘三月初八做生日,请姑娘去吃酒,老爷说了不大肆操办,只请亲友。”言外之意,拿柳家没当外人。
    柳絮接过,看是柏姑娘帖子,不是柏舅爷的,于是笑道;“你们姑娘生日,我一定去。”
    三月初八这日,柳絮没带小生子几个去,同念琴去柏府,果然,柏姑娘的生日酒席没大办,请的都是女眷,亲戚族人闺中密友,柏姑娘今穿着玫粉织金绣牡丹褙子,打扮得花团锦簇,站在二门里迎客,柳絮寒暄几句,便有丫鬟领路。
    酒宴设在花园里,搭了戏台,柏府请了戏班子。
    由于时辰尚早,园子里戏台下,稀稀拉拉几位女眷,柳絮不熟,不便贸然搭话,跟念琴一边坐着空等,念琴提议四处走走,主仆在花园里闲步,春日,园子里到处柳绿桃红,二人踱步上了九曲桥,站在桥中央,观赏美景,看见吴淑真进了花园的月亮门。
    吴淑真看见柳絮就奔桥上过来,柳絮下桥,迎着她过去,走到近前,柳絮蹲身行礼,“柳絮给奶奶请安。”
    吴淑真笑容满面,一把扶起她,嗔怪道;“柳絮,你我已不是主仆,还行什么大礼。”不松手,带笑望着她,看得柳絮面颊飞红,吴淑真的目光闪烁,眼神分明有几许暗昧,这暗昧柳絮如何不知。
    吴淑真看了她良久,看她发囧,才松开她,眉眼含春,没头没脑说了句,“不错,真不错,比之前更标致,我若是男人定会把你娶回家。”
    “姑娘说笑。”柳絮同时看向吴淑真,吴淑真显然是来参加柏姑娘的生日宴,吴淑真跟柏姑娘是正经的表姊妹,柳絮打量吴淑真的身形,见吴淑真穿着宽大的衣袍,肚腹已凸显,少说有六个月的身孕。
    念琴上前行礼,“见过奶奶。”
    吴淑真看着她笑道:“你跟着柳絮也是个有福的。”
    柳絮看吴淑真似乎有话跟她说,朝四周看看,指着不远处凉亭道;“奶奶身子不便,不如去那厢坐坐,叙叙旧。”
    柳絮扶着吴淑真进到亭子里,吴淑真身后跟着一个的丫头,放下手上的垫子,搀扶吴淑真坐下。
    柳絮看看这丫鬟,自己不认识,吴淑真明白她意思,解释道:“这丫头是你走后进府的,晚秋让三爷收了房,我这出来,晚秋留在家里照料。”吴淑真是早有意抬举晚秋,邵英杰对晚秋平常。
    吴淑真喘口气,又接着道:“素云姨娘让她娘家哥哥领回家去了,三爷给了她哥一大笔银子,足够素云姨娘家里过活,许她择婿改嫁,素云姨娘不嫁人,也不愁吃穿,冀哥放在老太太屋里养着,我这有身子,莹姐让晚秋带着。”
    柳絮心道,这大概是对所有人,素云姨娘、邵英杰、晚秋,最好的结局。
    吴淑真看柳絮低头没吱声,道:“你是不是以为我是心狠之人,我这些年被逼无奈,我若不使些手段,不是被迫离开邵府,就是送到尼姑庵,亦或者我那日疯癫,像三爷原配或是我生母生生糟践死了,我和你三爷如今夫妻和睦,你三爷别无他念,就是晚秋还是我硬逼着他收在屋里,你三爷说了,我夫妻俩个加上晚秋,几口人,今后消停过日子,抚养儿女长大。”
    吴淑真把手放在小腹上,柳絮从吴淑真唇角溢出的笑容里看出她发自内心的满足幸福,吴淑真脸上散发着母性柔和的光辉,柳絮想,吴淑真心底的阴霾驱散了,今后能以一颗平和的心,过正常人的生活,邵英杰想通了,决定是明智的,夫妻一心,邵家得以安宁和谐。
    “柳絮你不怨我当初那样对你吧?”吴淑真眼中一丝愧疚。
    “我知道奶奶那时有心魔,常人经历像奶奶那些事,心里都会有阴影,能走出来,柳絮为奶奶高兴。”柳絮诚挚地道。
    吴淑真笑容温暖和煦,看着柳絮,促狭地道:“你几时跟我舅父熟络,我还蒙在鼓里。”
    “柏舅爷帮我许多,我真心感激柏舅爷。”提起柏舅爷,柳絮充满感激之情。
    吴淑真迟疑一下,问;“柳絮,你为何离开王府?这是你的私事,你若不想说,可以不回答我。”
    柳絮没什么可隐瞒的,实话说了,“皇上预册封我为梁王侧妃,我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