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贵女种田记 >

第138部分

贵女种田记-第138部分

小说: 贵女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想到二叔,马家夫妻又难免唉气。

    马家夫妻的情绪复杂,想着死去的爹爹娘亲,以及对二叔的暗地憎恨,说起来,奶奶对二叔也是极不待见。爹爹死时,奶奶哭得差点瞎了眼,奶奶的眼病就是这样落下的。;

正文 第223章 守望深情

    爹爹死时,奶奶哭得差点瞎了眼,奶奶的眼病就是这样落下的。请使用访问本站。

    自爹爹死后,奶奶眼睛哭坏后,奶奶除了做家务外就只做二件事,一件就是打二叔,第二件就是骂二叔。

    可奶奶到底年岁大了,打,二叔就跑,骂,二叔也跑,吃饭时就回来了,奶奶根本管不了这个泼皮二叔了。

    这些他们都没和舅爷爷说过。

    等奶奶二叔他们来了,依二叔那性子,舅爷爷会不会怪罪马家,埋怨马家把二叔养歪了?

    马屹峰思虑过重,病情不断反复,但也是在慢慢见好,人见着长胖,气色也好很多。林老爷子高兴得拍着他的肩道:“屹峰,再养胖些,等你奶奶来了看到肯定开心得合不拢嘴。”

    马屹峰面露思念之色,问道:“舅爷爷,不知奶奶何时能接来,从去年寻亲到现在,也是一年半没见到她老人家,很是想念。”

    林老爷子哪里又不想念,他与长姐是大半辈子没见了,更是焦急不安。

    宁王笑道:“不急,虎大虎二以前是官差,他们办事还是稳妥的,两人的功夫也算不错,护几个人没有问题。且安心等着吧,这路途遥远,天又冷,一路车马奔波,姑奶奶年岁又大,受不得劳累,行程自然慢。”

    林老爷子听到宁王随丫头喊姑奶奶,乐在心中,且他的话又极慰贴有理,遂放下心来,乐呵呵笑道:“是啊是啊。你奶奶都这么大年岁了。虎大是个心细的。赶车也必是依着她的身体而行,自然是要慢些的。”

    等待姑奶奶林氏回归的日子里,林小宁也与付冠月、孙氏、方老两个儿媳妇还有赵氏一同策划商议着三千堂的事宜。

    宁王本是想参与进来看看是怎么个章程,但林小宁轰他走了,说这是夫人公益,是夫人的事,与男人无关。一席话说得宁王酥酥麻麻,想要不规不矩一下。但苦于屋里还有一堆夫人,只好去陪几个老爷子去了。

    周家货车进桃村时,引起了村民们哗然咂舌。

    那不是一辆车,是一个车队,由一群穿着体面,雄赳赳气昴昴的护卫家丁们跟着,另外还有镖师在一边护送。

    到底是周家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每辆车都塞得满满的,光各式丝绸锦帛缎子就几车。

    还有各色的细棉布满满一车,棉布织得极细极密极软。各种色泽均是大气沉稳的同色布,那色染得一瞧就知道是名家染坊里定制。还有少量碎花布,这显见就是给林小宁准备的。

    还有各种干果大半车,大部分都是松子与核桃,以及各色果脯、小食、京城的一些能放的糕点,也凑成满满一车。广告太多?有弹窗?界面清新,全站广告

    林小宁曾说过一句,爱吃干果,尤其是松子与核桃,可惜桃村没有这玩意,清水县也少有卖的。

    还有一车名纸与一匣子名墨条。

    还有

    还有

    周家为这些礼,着实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光那些棉布与干果,就透着周少爷的一腔守望深情。

    最让人惊叹的是,一车里全是首饰,一盒子、一盒子摞在车里,每一盒子都是一件当下最流行款式的首饰,成套成套的各种头面,镯子,环佩金光闪闪,镶嵌的各类珠宝玉石熠熠生辉。男式的腰扣、玉佩也有许多,华贵逼人。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唱着礼单,一唱就唱了大半时辰。

    宁王笑道:“那二百万赎金真是应该帮绑匪给收了。”

    管事唱完礼单,恭敬上前把礼单送到林老爷子手中。

    林老爷子惊呆了:“这,会不会是搞错了啊?!”

    宁王笑道:“林老爷子,错不了,周家送礼,没车队那是送不出手的,是丢周家的脸呢。”

    林家一家人都惊得无以伦比,这要怎么还礼啊。广告太多?有弹窗?界面清新,全站广告尤其是马屹峰夫妻,哪有这样的礼啊,这家人得多富呀!

    林小宁也有些头大,这礼怎么还?

    宁王授意:“还些桃村的特产就行,什么张婶的腊肉啊,孙氏娘亲泡的脆黄瓜、酸萝卜,付奶奶的腌的红糖姜片还有甜面酱我看就蛮好。”

    管事忙道:“对对对,这些事物在京城可是稀罕得不行了,千金难买啊,老爷夫人少爷定会开心得不得了。”

    林小宁哭笑不得,心想只好再加上魏家的酒和一株人参了。

    周家的管事坚持不肯在林家休息,只吃了一顿饭就带人赶回去了。林家把宁王说的礼匆匆备好,礼单都没写,就这样管事一车拉上,然后带着空车与人群走了,走时对林家的热情款待连声道谢,那礼貌周到得挑不出毛病来,不愧是百年富家的管事。

    周家的管事一离开桃村就大松一口气。天爷啊,宁王殿下竟然在林家。

    快回去报信去!这事是定局,不是夫人想的那般。

    少爷自打被劫回京后,整个人就大变,竟然收了那些风流心思,好生学着打理生意了,喜得老爷老泪纵横,只道祖宗保佑。

    府里上下,除了几个主子,谁也不知道少爷被劫的隐情,唯有他与大总管事知道。他一个小管事,能得闻这样的机密,是因为他是福生的叔叔。

    福生与少爷回来后,就与夫人、少夫人入了老爷屋里,他与大总管事在守在门口。

    福生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起被劫后一路的事情。

    不提少爷犯春心,非要自报家门跟着一起被劫,少爷的毛病大家都知道,都不怪林家小姐。

    况且林家小姐还说:不要杀他,杀了他我也不独活。

    还有林家小姐能在那样危机下,使计救下一个护卫,不说心肠。只说这临危不乱的胆色就令人叹服。

    再就是与绑匪打架。能咬下绑匪的一块肉。这女子够狠厉。

    别说老爷与夫人、少夫人都如听戏一般,目瞪口呆,他与大总管事也一样都傻了。

    谁能料想,林家小姐一个女子,有这般胆识,聪慧过人,还果断狠辣,一路救过少爷多回。

    尤其是福生说到道观里林家小姐编谎骗老道那一段时。众人都哭了,少爷更是流着眼泪不说话。

    福生哭个不停,说那林家小姐重情重义,天下难寻!

    少爷只是流泪不语,最后才道:“她就是我的妹妹,我会如她所说那样,护她一生”

    当时夫人与少夫人哭得说不了话,福生忙上前伺候茶水。

    夫人喝了茶后,才擦着眼泪说:“儿啊,既是这般。那林家小姐也不能嫁于他人了,只得嫁于周家。”

    少爷却流泪摇头。说他不娶,只想护她一生。

    少爷什么理由都没说,但少爷说这话时,那样的口气与神情,看了真叫人心碎。

    少夫人也哭道:“相公,把她娶进来,我必对她亲姐妹相待,不分大小。她要是介意,由她做大妇,我做平妻便是。”

    少爷仍是流泪摇头。福生才小声说:“林小姐是宁王的女人,少爷娶不得”

    夫人与少夫人都傻眼了。

    最后老爷发话说,不要再提娶林家小姐过门的事,林家小姐从来没有被劫过,被劫的只是少爷一人。谁敢泄露出去,全家打死!

    然后又让夫人、少夫人、他与大总管事都退了,只留福生与少爷在屋里继续说话。可他是福生的叔叔,后面的事他也一清二楚,宁王殿下救少爷是顺带的,他们是为了救林家小姐,林家小姐是未来的王妃!

    可是夫人却看不得少爷改头换面的样子,天天忧心,私下对他说:“是赋儿心里还惦着那林家小姐啊,所以才这般模样,其实是想做些事来给林小姐瞧瞧。他的心思做娘的能不知道,再者说了,宁王知道林家小姐与赋儿一同被劫,同行同宿那么久,哪能没有芥蒂?他们俩的事肯定成不了。”

    这次来桃村送礼,夫人还私下叮嘱他,探下林家老爷与林小姐的口风,或许少爷还有机会。

    夫人想错了啊,少爷没有机会。宁王殿下送了林小姐回村后,根本没走,一直呆在桃村。他在林家逗留短短半天,宁王殿下与林小姐那般亲密无间,话语眉眼间全是情义。他一外人都能感觉出来,还有林老爷与宁王说话时,语气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根本不是恭敬。

    此次少爷被劫,福生那小子一路相随,以后铁定是要提成少爷的管事的,前程似锦啊!少爷众多小厮,福生不是最受宠的,却因这事水涨船高。现在少爷和他说话都温言细语,许多事情都交由他办,已然是少爷身边的大红人!

    少爷还为那小子买了个小厮,名叫“福来”,这名字听说还是那小子取的。少爷说小子有才,名字取得极好。让全府上下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福来只听臭小子一人使唤,连少爷都不能使唤,是少爷说的。

    这臭小子,这一趟可是赚到了!周家多少美貌的大丫鬟对他送眼波,还有多少管事婆娘想把自家的女儿说给他。他爹娘也问了,可他却都不乐意,不管多漂亮、多聪明,甚至是夫人贴身的一等大丫鬟他都摇头,只说自己年岁还小。小个屁,都十七了。

    不过这臭小子,真是机灵又好运!

    ps:推荐花无双的《田园花嫁》,花朵朵穿越成穷苦农家女,住的是黄泥墙壁茅草屋,不挡风来不遮雨,吃的是酸菜萝卜淡米粥,没有米来没有油!花朵朵决定要咸鱼大翻身!小农女又怎么样?没有田地没有银子又怎么样?只要给她第一桶金,她照样可以风风光光带领全家奔小康!;

正文 第224章 初建三千堂

    十月十二日,家福的生辰到了。

    林老爷子以前老家的习惯是,娃子不管男女,没成家是不用做生辰的,有条件人家煮个鸡蛋吃就算完事,没条件人家就和往常没两样。说这样才不至于惊动‘地下的’,孩子们才能平安长大成人。

    以前,小宝小香还吃过几只鸡蛋,林小宁却是一只没吃过,她是腊月三十生辰,也正是除夕过大年时,她来的第一个年家已富裕了,谁还吃煮鸡蛋?

    但这是家福第一个生辰,鸡蛋是一定要煮的,于是家福的生辰就是林家一如既往的满桌菜肴上,他的面前多了一只圆滚滚的煮鸡蛋。家福有些发愣,林老爷子笑眯眯又振振有词说了那通道理。

    家福对着林老爷子跪地大拜,口中道:“谢谢爷爷为我过生辰,家福定要孝顺爷爷!”

    乐得林老爷子忙把家福扶起:“乖,起来吃鸡蛋!”

    家福郑重地磕了鸡蛋皮,一点点认真地咽下去,说道:“爷爷,这是家福第一个生辰,吃了鸡蛋,家福就是有福的人了,但鸡蛋以后别煮了,等家福出息后再过。”

    然后又笑道:“爷爷,其实煮鸡蛋不如炒鸡蛋香。”

    这都知道挑食了!

    惹得铁头他们三个捂嘴偷笑。

    林小宁也乐,其实她也极不爱吃那煮鸡蛋,多难下咽啊。

    “这小子。”林老爷子啐了一口,笑了。

    家福生辰后不久,小南瓜从西南回到桃村。带来了银影的信。

    千里如风看到小南瓜回来。亲舔个不停。小南瓜终于见到爹娘也是欢乐无比。在千里如风的肚皮底下窜来窜去。连带着小东西也跟着一起在千里如风的肚皮下撒娇着。

    场面让人看着就欢喜。

    宁王便辞别林家人,带着十个黑衣人还有千里如风要回西南了。

    宁王走的时候身穿林家栋的棉袄,林小宁小声叮嘱,战场上要小心,要保重身体,天冷,不要喝凉水

    每说一句,宁王就含笑点头。

    而林老爷子则像送亲孙子一样。目送了好久才回头。

    千里如风在桃村被好水好肉养得膘肥体壮,银毛发亮,跟在宁王马后,神气活现,尾巴甩得欢快无比。

    宁王走后,林小宁就开始操办三千堂的执行了。

    先是把在城西义诊时的那所宅子买了下来,那宅子的地界的确好,宅前空地开阔,院里有一口井,也不算小。

    宅主人一听说她们要买。高兴极了。他可是早就想卖了,这宅子离城西贫区太近。早想卖了换到别处去,可一直没人愿意买。人家买宅子,谁会买城西这边的宅子啊。

    于是很快就办妥了相关手续,过了户,又找了田大人,看了宅子周边的那些乱石地,倒不如圈下来,把宅子扩大些,改建做成公益医堂和学堂。

    田大人正找着机会想巴结林家呢,林小宁一开口,立马就应下了,地也免费批给林小宁,把相关地契办好后,林小宁开始了改建规划。

    这个改建以节俭为准则,但又要考虑适用性能,还有要符合学堂与医堂的各种必要的结构。

    田大人很是热情将衙门一个有建筑才能的人员拨给林小宁。此人虽不如帮林家建宅那样的有名老师傅,但画这种图纸什么的,却也不在话下。

    此人与林小宁沟通交流,又去了桃村的学堂药坊参观,然后用了几天的时间,画了几张草图专程送到桃村给林小宁看。

    林小宁提了些许建议,又做了一些修改。

    最终图纸上的结构基本让林小宁满意,学堂与医堂分别独立成院,中间隔着小小的绿化带,种些树木什么的。

    学堂仍是分为两块,分别是女子学堂与男子学堂。中间以院墙相隔。

    所有的房间都以简易,宽敞,通风,适用为主。

    定下图纸后,就开始施工。请了城西贫区的一些汉子来帮忙运砖,给些工钱,结果那些城西的汉子为了抢活,竟然又闹起来了。

    这城西的刁民啊,这么彪悍的风气,何时能收一收呢?林小宁头痛得不行。

    最后虎三撑住场面,虎三拿腔拿调,很是威风,大骂一通,把那些汉子们都赶走了。直接找到了大杂院的壮妇,问她要人手来帮工。

    壮妇没想到那善人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