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161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161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撕艽蟮奶岣摺6锍凶谒娜Ь痪泊恿⒍╯hè击,慢慢的接触着移动shè击,进步的速度因为接触的晚,练的少,并不是太理想。
    朱由校想的就是先在大同稳定一下,操练一下战车技术、阵形,等待着何可纲前来会师,并等等京师的神弩战车、汽油战车送过来。
    而此时的京城,却因为留声机的出现,而让官员、百姓一片哗然,,经过王朝辅的带领工匠们经过昼夜不停的奋战,终于制出了二十台留声机,由田尔耕亲自操刀,录制了一份辟谣声名。分别在六皇店、金店、银行、药店、玻璃斋等有皇上印记的店铺里,摆放开来。反复不停的播放着。
    要知道皇上的店铺都是人流量相当大的街道所在,所以二十台留声机一经推出,立刻被老百姓传为了美谈。能把声音留住,不停的播放,这只是传说中玉碟之类的神仙之物,才有的功能,没想到,竟然被皇上给造了出来,神迹啊!
    ps:诸位读者朋友,感谢您的订阅,祝读书愉快,心情舒畅、万事如意。

第255章 神弩被劫
        能把声音留下来,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一奇景当然的吸引了京城百姓的眼球,基本上只有能脱开身的,都凑过来看看,本来一些店铺都是排队购物的,这一下,排队的人更多了。不同的是,以前来排队的人都是普通百姓,或者是小厮级的人物。但现在不同了,许多整天大家不出二家不迈的夫人、小姐们和在家享清福的大老爷们,也都到了排队现场,不为别的,就为了看看这台传奇的能留住声音、发出声音的奇物。
    因为是摆在店里的,所以老多人都以为是可以买卖的,所以就有人询问价格。每部留声机前早以准备好了宣传人员,为询问之人作了解说。
    为了弘扬大明孝道,皇上特制此物共二百台,留下家族之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所遗留的家训遗言,jǐng告子孙万代,一辈辈的传下去这祖传家训。因是为弘扬孝道,所以只有当地百姓认可的以孝道闻名的而无其它负面诽闻的家庭,并获得地方官府认可家中尽是孝子贤孙的,方有获得皇上钦命、银作局特制的留声机,如邻里之间提出疑义者,则暂停其家族资格,待地方官府查实后,如仍为以孝传家,仍拥有资格,否则取消资格,而订买人拿到官府的认可后,可将此认可递交商家。由商家向当今皇上申请孝道之家的认可,当皇上赐予了考道之家的御匾,方可从商家手中取得留声机。价格五万两白银。
    前边那条件是设的有点让人讨厌了,买个东西。还得费这么大的劲,竟然让地方官府出具。以孝传家的证明,这算什么?官府对家族的肯定?那如果是没得到官府的肯定呢?一家子都是不孝子孙?这太让人纠结了。特别是最后一点,竟然还得皇上御赐以孝传家御匾,才能从商家取得留声机。老天啊,这是要做什么,不就是买个东西吗?扯这么远做什么啊。
    但价格五万两白银,这一下大家明白了,这根本就不是给老百姓玩的玩意儿。让整个大明的绝绝绝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不是贵不贵的问题了,如此的天文数字,别说多不多了,你就是去掉一百倍,只剩下五百两银子,绝大多数人也是只能看看的份。根本就没有动手买的念头。
    绝大多数人不买。那不要紧,本来就是专门为极少数富人,并且是豪门望族准备的奢侈品,目的就是借着这个忠孝传家远来造势,卖的就是一个概念。其中对一个家庭或者家族,首先是官府的认证。其次是皇上的御匾,这是对一个家族门风最高层次的肯定。没实力的人不敢想,但有实力的人却到了非想不可的程度。
    高端的家族也是有攀比之心的,皇上的对门风家风的肯定,是一个家族最高的荣耀。请了回家供着,那绝对是光耀门庭、光宗耀祖的盛事。五万两银子虽然是巨款。但对于‘百万富翁’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所以二天下来,仅北京城跑顺天府‘买证明’的人就不下五十家,其中又以勋贵、富商为最多。外地的一些商人当然也是风涌而至,但想买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宣传上已经说的明明白白了,必须有地方官府的证明才行,没办法,店大了欺客这个道理大家也都懂,赶快的想办法往家里送消息,一共就两百台,谁知道会不会一抢而空呢?这年头有钱人是越来越多了,谁也不想这样的事再次象义卖一样失之交臂。义卖还只是得个名,但这可是又得名又得宝的好机会啊。虽然五万两银子花的也是肉痛,但要是别人家有,自己家没有,这人可就丢大了。
    而朝中各大佬此时都被辽饷一事弄的进退失踞,根本就是‘财不外露’。现在听说袁崇焕已经摞了,主动的‘投案自首’交待了问题。皇上也没有难为他,放回了辽东。但这个口子一开,辽饷里面的道道,也肯定让皇上掌握不少。这个时节再拿出巨款来购买留声机,还得一块御匾,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当然在留声机如此造势之下,辟谣的宣传作用当然是有的,而且是奇效。二十台留声机不断的告诉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歌谣,那是有居心叵测之人,想要造谣生事,污蔑圣明的皇上,然后想着推翻皇上。当今皇上英明不英明的,留声机当然没说,不过把皇上一项又一项的善举说了出来,什么搞义卖去赈灾、建养老院孤儿院、造压水井抗旱灾、免辽饷减民负、还要自己赚钱补天下农税、为边民亲征蒙古等等,总之留声机里把皇上的善行一一说道一遍,让百姓们都能耳濡目染,熟能生巧的背诵了,皇上是圣君理念当然就深深的扎根在百姓中间了。
    在京城主持‘地下活动’的宁完我,一下子被皇上这个手段打的晕头转向,这辟谣的手段太新奇了,根本不是自己能承受了的。这辈子怎么算也算不到世上会有如此的神奇之物存在啊。没办法这一轮输的也不冤,只能再想着下一轮了。要知道汉人在建奴手下为奴,也不是没有竞争的,要想得到主子的重视,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出来。现在什么最有成果?一个是钱粮、一个就是武器了。
    此次宁完我准备对每天从大兴运送至南苑的神弩下手了,只要搞定了这一批神弩,大明皇上战斗力迅速提升的秘密就会被他发现。这个对大金国的贡献可是最为实在的,肯定能得到主子的青睐,搞不好,还能给自己抬个旗啥的,那自己可再也不是汉人了,而是正经八百的满人。
    想到这里心里不由的一热,做为一名投身在后金的汉人来说,最大的荣耀当然就是如他们的前辈佟养性一样,到了女真人那边认祖归宗,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女真人,抬上旗,那才叫荣耀。但同人不同命,人家佟养性有一个堂姐是老奴酋努尔哈赤的老婆,这枕边风一吹,什么都结了。现在又有哪个旗人敢对佟养性无礼?而自己和范文程之类的人就不一样了,遇上那个不高兴的,立刻就是摆出一副主子的模样,对他们非打既骂。如今皇台吉对他们汉人奴才还是不错的,算是礼敬有佳了,并许诺过谁立功,帮谁抬旗。如果自己把那个什么屠虏神弩给搞到手,应该算是奇功一件了,抬旗就很正常了。
    如今正在寻找押送武器的规律,如路线、押送人员、时间等等,待收集完整信息了,那就是自己下手的最后时刻了。人手自己也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个时代绿林好汉多的是,只要肯出钱,这样的人手还是很好找的。于是宁完我不断的计划着。
    两天后,孙承宗回到了京师,立刻回兵部安排诸多事宜,首先的就是派人给袁可立下旨,再次调西北几省的官兵前去剿匪,虽然已经有相关的官员在做此事了,但力度太小了。然后就是抓锦衣卫的训练和战车、神弩的安全问题。
    但不抓不要紧,一抓出问题了。李德全派的押送宦官和一个百户的锦衣卫,死了二十余人,余者全部受伤,当日押运的屠虏神弩和竖盾,其中一车,不翼而飞。据伤者交待,当时黄昏时分,押运车辆从大兴皇庄出来不久,走到了天恩庄的时候,劫匪先是在路上故意制造了一起两辆马车撞车的事件,把押送车队拦了下来,锦衣卫百户上前喝斥之时,被他们暴起杀死,然后突然从道路两边冲出来了二百余人,开始攻击他们。虽然奋力拼搏,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被那伙匪人抢走了一车竖盾。
    孙承宗一听,那个气啊,不顾旁边的魏忠贤和田尔耕直接大骂“废物!”这可是皇上千叮嘱万嘱咐的事情,如令竟然真的一语成谶,如此大事,可如何对皇上交待啊,如今这可是皇上最大的仪仗,一旦被敌人掌握了,那可如何是好?
    “孙阁老莫急,事情既然出了,且想想如何补救,抓住凶手方是正理。”魏忠贤这时也不端着个监国太监的架子了,一听说此事,他就飞速的赶了过来,这事他当然知道严重性。皇上走之前对他和田尔耕可是反复交代的,不仅是神弩、战车也是如此。
    “魏公公、孙阁老,如今并不是绝望之际,下官去过现场,知道神弩和竖盾都是分装的,而匪人抢走的只是竖盾,相反神弩无妨。此亦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下官已经按着伤者的对匪徒的描述,进行了画影图形,并会同顺天府、刑部的六扇门一共介入侦察。更着京城的所有的在职锦衣卫以及南苑锦衣卫,按着匪徒逃走的方向开始大范围的清查了。希望可以找到什么线索。”田尔耕真是感到自己中了无妄之灾,现在的他可是个大忙人,锦衣卫、卫生署、驿站和自己的小生意。这些把他忙的都快转晕了。但就是这个最不起眼的押送翻船了,而且这一翻还是大事,死了人就不说了,再多的人也比不是屠虏神弩的秘密重要啊。这点别人可能不知道,但最早就参加了兵变的他,可是对神弩有着相当深的见解的,对皇上的重视也是知之甚详的。但就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天之脚下,公然对百名锦衣卫下手,杀官抢弩,让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第256章 大案要案
        出了这种事情,想瞒是瞒不了的,整个京城都知道了,到哪里去瞒,现在的皇上可不是个简单的主,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但如果不尽快的破案,首先这个办事能力就会被皇上否定了。对于办案,锦衣卫当然有自己的一套,同时被杀的这些人,也都是锦衣卫,在如今锦衣卫权势薰天的时候,无疑是狠狠的打了锦衣卫一巴掌。整个锦衣卫基本上都有着被污辱的感觉,所以群情汹涌,誓言把匪徒绳之以法,替死难的兄弟们报仇。
    从招到案件的消息到侦查现场,田尔耕就有一个感觉,这件案子和谣言案是有关联的。制造谣言的人仍然在暗处,不断的想着歪招,在对付整个大明。上次的谣言是针对皇上,而此次的抢劫杀人,同样也是针对皇上研制的武器。所以有共通之处。
    田尔耕虽然稍稍的有些自大,但对问题的严重性,也有很深的认识,所以抛开任何面子之类的东西,主动半命令顺天府、刑部的六扇门进行配合。在知道锦衣卫做为目前整个京师的卫戍部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抢劫杀人,这是相当丢人现眼的事情,自己也是个侦缉部门,还需要找其它人,说出去,更丢人。
    但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实话,弄个捕风捉影的政治犯或者贪污儿等针对官员的案子,锦衣卫是真的在行,但对于凶杀、抢劫等刑事案件,还真不是强项。所以把顺天府和六扇门拉进来。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魏、孙两位一听这个田尔耕在应紧处理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特别是提到了最重要的神弩没事。而只是抢走了竖盾,这提起的心才渐渐的放了下来。赶紧写折子给皇上汇报此事吧,至于事情最终的处理结果,那只能听天由命了。
    而此时的北京城,已经被弄的是鸡飞狗跳了。没办法,这事算是捅破了天了,连锦衣卫都敢打劫,这可真是不要命了。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对此事完全的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没看锦衣卫都红了眼了吗?几十条人命说没就没了,虽然锦衣卫之间也有矛盾、争斗,但对外可是相当团结的。
    如今整个京城在职的和南苑的锦衣卫全部给撒了出去,逢人就打听、盘问,而顺天府的差役和刑部六扇门的捕快捕头也都参与了进来。在北京这个地界上,出现了如此歹毒的杀官越货案件,想清闲那是不可能的了。五六万人都在忙活一个案子,所以整个北京城都处于一片紧张气氛当中。
    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很快就显现出来了,一夜加半个上午的时间,就出来了成果。可见人多力量大。首先是匪徒的身份得到了初步认证,这确系六扇门的功劳,凭着画影图形以及伤者对其手法等描述,六扇门的捕头们初步认定了这伙人,与上个月打劫工部三山总督的人是一伙人。本来他们是福王的人。福王被挤死后,他们就没了主子。所以盘踞在房山一带落草为寇,打劫过往客商。经过一路追踪、打听,昨日打劫后,又回到了房山。如此胆大包天,竟然分批下山设伏打劫锦衣卫,估计也是活的不耐烦了。
    而对于那辆被劫的马车,经过了锦衣卫逢路必分、逢人就问的傻子策略,也终于找到了线索和方向,从大兴奔廊坊,在廊坊的一处村庄,杀怪而后换车奔天津卫方向。
    既然如此,田尔耕决定兵分两路,由锦衣卫第一智囊闻一礼带着刚刚换完装的四分锦衣卫的中的三千人,其中五百山地弩锦衣卫,前往房山剿匪。而指挥同知万相和带领二千提缉以及一千南苑换装锦衣卫,其中五百山地弩锦衣卫,会同六扇门五位捕头十八位捕快,一同前往天津,搜捕马车。
    于是兵分两路而走,万相和这边的人全都会骑马,所以二千身穿斗牛服、腰配秀春刀的锦衣卫提缉,会共身穿皇上亲赐的训练服的一千锦衣卫,把竖盾挂在战车的一侧。鲜衣怒马,呼啸而去。
    北京去天津没有多远的距离,依着马速,小半天的时间也就到了。
    天津的意思就是天子经过的渡口,只是为纪念朱棣同他的侄子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