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235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235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马的光而已搞了一个稍稍的持平。(未完待续。。)

第390章净军哭了
    何可纲已经从包围圈外不断削着苹果皮,变成了贴近射击对抗了。当然同时也感觉到了圈内突袭的方向,和突袭的方式。因为那是用汽油弹开路,这是相当有特色的。这种情况,何可纲那当然的加紧了救援的力度,虽然他已经看到东南方向来增援的蒙古军,也不顾这么多了,甚至是把速度减到了最速来策应着战车的突袭。这一停,火力输出立刻集中在了战车的突袭点上,那长达十几丈的包围圈肯定是受不了的。
    而正在奋力脱困,每时每刻都在牺牲着快速反应队兵士的部队,当然立刻感受到了包围圈的减弱。指挥曹文昭命令开足了马速,全力冲出去,现在已经到了千均一发的时候,已经有人因为烟熏而昏迷过去,场里也有许多的人没法呼吸而晕厥,而蒙古人仍然在不断的燃烧着那些破烂。如果再等一会的话,估计都不需要打了,全部都得晕死过去。
    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第一辆战马终于跑了出来,而后接着就是一辆一辆的出来了。
    “还能战斗立刻开始射击!”何可纲拼了命的喊着,已经越来越多的蒙古兵向他围了过来,若不抓住这个机会让出困的战车接一把力,恐怕自己又得走上那条被困的老路了。
    战车上出困的锦衣卫和净军,得到了这个命令之后,哪里还会犹豫,只要是没晕倒的弩手,立刻投入战斗。立刻蒙古人反而倍感到了压力的存在。战斗的天平已经开始了倾斜。向着有利明军的方向走去。
    曹文昭一出来,看到了战场的局部景象,也立刻组织战车靠近何可纲部,然后再行救援仍在包围圈的军队。
    “大势已去,”林丹看着战车源源不断的如脱困的猛虎一般出了包围圈,转身就向蒙古军报复,他就感到这场战斗自己失败了,拿骑兵和他们做战,那是找死。无奈之下,鸣金收兵。而攻城的蒙古兵也继续的接到了通知。收兵了。西门的大营已经被烧的七七八八了。小风带着火,直接蔓延到了整个营区,也没有了收拾的价值,更没有这个时间。所以林丹直接的放弃而走。
    何可纲和曹文昭没有追赶。近一个时辰的混乱战斗。让他们也没有太多的体力了。而且战内太多的伤员需要救治。挑飞了那些烟雾制造机,没有了烟雾的来源,风很快就吹散了烟雾。入目的是一副人间惨象。快速反应队,那一具具的姿态不同的尸体,他们都是和蒙古军肉搏而死的,所有姿态万千,表现着死之前那残酷无情的搏杀,他们都是大好男儿,死的却是如此的刚烈、勇决,让人看的是伤心不已,八千快速反应队,能活着的,不足三千人,还大都带伤。
    净军、锦衣卫、马夫一个个都下了车,默默的收敛着他们的尸体,动作出奇的轻,怕是弄疼了他们。特别是抱着蒙古军同归于尽的,更是一点点的扳断、割下蒙古尸体和他们连着的地方。
    同在包围圈里,没有他们拼死的维护,净军、锦衣卫和马夫恐怕早已被蒙古兵杀一个干净了。是这些,他们平时并不是太看在眼里的、没有正式番号的‘队员’,用他们的命令,换回了自己的命。他们用死换得了骄傲的净军、锦衣卫的尊重。
    净军是没有多少多余的感情对外的,即便是有感情,也基本是在自己人之间流传着。但现在,他们大多人却哭了,哭的好无声,哭的好哽咽,这种感觉他们太多的时间没有经历过了。如今他们感受到了,在他们最绝望的时候,就是这些快速反应队的队员,让他们赶紧的上车,紧紧的护在他们的车前,誓死不让蒙古人靠近一步,他们的身上很少有人仅是一处伤口的,只要不死,他们都是挣扎着,拼命的护着自己所在的战车,尸体之上,都是多处的伤,这些伤是为了净军所受的。
    净军哭了,为战友的英勇献身;
    净军哭了,为战友的舍身相救;
    净军哭了,为战友在生前并没有受到自己的尊敬;
    净军哭了,为战友没有能够分享这胜利的喜悦;
    净军哭了,整理着战友的衣衫,为他们而送行
    、、、、、、
    朱由校处理完了东南两门的事宜之后,来到了充满悲伤的战场,这是从出征以来,从没有过的伤亡,从曹文昭手里拿到已经整理好的战场数据,两只梯队,歼敌三万人,阵亡五千一百人。看着一个个如丧考妣的净军和锦衣卫,看着一个个上马都困难的快速反应队,朱由校的心相当的低落,这次的战斗是他提议的,责任都要在自己,一将无能累死千军,现在五个千军都有了,可见自己无能到了极点。这让他心里十分的堵得难受,自己出征之后太顺了,以前自己还特意的收敛着,比如袁可立二战外,立刻让他雪藏了。他当然懂得谦受益、满招损,但一旦骄傲自满起来,自己都没有发觉,这次五千多快速反应队的学费,实在是太大了。
    突然他想到一个问题,从南而芒牛山赶来的闫应元如何了?这是此次做战的一个意外因素,在林丹发动攻城之时,朱由校就见到闫应元带人,如飞蛾一般,冲向了敌营,现在敌营已经烧成了这样,他怎么样了?如果这个口里喊着‘自古有投降之将军,无投降之典史’的英雄人物,在为自己的补错失的时候,再死了,那自身的罪过就又多了一层。
    “回皇上,闫大人那边牵制住了蒙古军的兵力,让蒙古方不得不从迎战我方的兵力中抽调了一部分。这样才给臣制造了机会,事后闫大人烧营之时,蒙古军又从东南方调兵前来。好象是烧了敌营之后就不知到哪里去了。按理应该是从东南方赶来的蒙古军把他们赶跑了。”何可纲在战场上,当然对蒙古兵办的调动,有很强的感受,所以如此说。
    “派人去找找看。”
    “是,”
    “这边抓紧时间收敛好英灵们的尸骨,他们是为了大明而战的,都是大明的英雄。把他们的姓名登记好,下一步他们家里的抚恤,一切从优,都由朕来亲管。下一步有条件,朕给他们风光大葬。”对于为大明而战死的英灵,朱由校从来没小气过,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的事,良心上也干不出来。大明的抚恤金少到可怜,死个兵基本上不如一匹马钱。这样的情况朱由校就相当的看不管。
    为国家流血牺牲了,但只值一头猪钱,那谁还敢把儿子们送上前线?虽然就是再多的钱都换不回自己的儿子,但这也着实让人心寒。一条人命只值一头猪,这不是一种悲哀吗?是百姓的,同时也是政府的。
    “是,臣为烈士们能得皇上恩典,感谢皇上英明。”
    “朕做的再多,也无法挽回他们的命,这才是朕最大的无奈,快点去吧。”
    “是,皇上。”
    朱由校就这样呆在战场上,正看着收拾烈士的遗体,过了一柱香的时间,何可纲带着人回来了,“皇上,蒙古大营里发现了不足一千具快速反应队成员的尸体,而有五六千蒙古军的尸体,身上都带着山地弩弩箭。而在南方四里处,有二百多具快速反应队的尸体,却有近万蒙古军尸体,均为山地弩所杀。”
    一听这个消息,朱由校不由的更是一阵的内疚,如果不是他的冒险,而是稳扎稳打,根本不会逼的闫应元冒险来搏杀。现在又死了一千二百多人,这都是冲动的惩罚,并且还不知道闫应元的下落。
    “去把那些尸首小心收敛回来吧,他们都是大明英烈,朕的好亲军!”朱由校实在憋不住了,这里的气氛相当的压抑,让他想大吼的喊出来。如此英勇的战士,连个番号自己都舍不得给,自己真的对不起他们啊。慈不掌兵,但这一句简单的话,真的无法让朱由校释怀。
    “是皇上,”何可纲听后,这心里也是一酸,亲军,兄弟们,皇上认可你们了,但,你们还能听到这亲军两字吗?
    “皇上,闫大人急报,一万五千蒙古兵,已经追着他们到了太阳坡。闫大人给皇上回禀,现在蒙古军对自己相当的忿恨,已经开始加大了人手,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而闫大人只是利用太阳坡上的擂石等来阻敌,并没有暴露二千弩手和阻击弩。所以请皇上做好准备,一旦条件成熟,即刻开展计划。”
    “好!”一听这个消息,朱由校一阵大喜,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很明显,闫应元杀了蒙古军近两万人,还烧了他们的大营,无形之中,吸引了蒙古军的仇恨值,让蒙古人紧盯着不放了。而闫应元也会表演,象是无意中,走到了一处天险,凭险而守。当然林丹不能小视,是不是上当还是再玩个计中计,也不好说,一切慢慢看吧。(未完待续。。)

第391章峡谷斗智
    归化城中,西城外的将士们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城中。三个城门歼敌的数量已经统计出来了,竟然达四万多,而明军的损失是七千,按理这一战是大胜了,但从来没有损失过这么多的明军,根本就不习惯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作战风格,虽然杀敌的数量是昨天的两倍,但一个个正悲伤、怀念着死亡的战友,好象是打了败仗一般。
    这人啊就是不能顺风顺水的,否则一遇到了挫折,还真不是一下就能‘雄起’的。这一副副样子,还真让人受不了,天天都站着高枝,万事高人一等,结果突然这一天变的平凡起来,虽然这个平凡也是平凡中的佼佼者了,但心态仍然不好,感觉到相当的不足。
    而朱由校自己也是充满了自责,情绪并不是太高,对于这样司空见惯的大捷数字也是感觉缺缺,不在以为意。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这张数据报告,让自己所感所触,均感觉是欠战士们的。
    何可纲、曹文昭等当然感觉到那意气风发的皇上一下子不见了,结症所在当然也是不言自明的。
    “皇上,臣请罪,臣没带好部队,致使伤亡如此惨重,请皇上处罚,”曹文昭一看皇上的表现明显的不佳,而自己却是直接的责任人,忙上前请罪,希望能分担一下皇上的烦恼。
    “曹爱卿平身吧,是朕制订的进攻方案,能如此将战车都安全守护住,爱卿已是大功。何罪之有?”朱由校让曹文昭起来坐好。
    “皇上,如今大捷在此,但将士们却心气不高,这对战斗并非善事,皇上看是否搞个庆功宴之类的,提提气氛。”何可纲跟着皇上的时间比较长,当然知道皇上在意的是什么,一提士气,皇上肯定会重视的。
    “是啊皇上,将士们用血换来的大捷。当然是要大大庆祝一番了。这种庆祝,也是对死难将士的一种尊重,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哪里有杀敌四万多的傲人战绩。皇上。对战果的肯定就是对烈士的尊重。”曹文昭也跟着说。实情也的确如此。
    “两位爱卿所言甚是,是朕心情不好,带坏了大家的气氛。搞个好城欢庆吧。并且,朕因为快速反应队的积极表现,特此定快速反应队为朕之亲军,名号为天应军,此军由曹文昭统领,所有殉难的烈士,也定为天应军的烈士。”朱由校想了一会,站起来说。
    “臣等谢皇上隆恩,”曹文昭一听此语,真是喜出望外。在城外之时,皇上就亲许了亲军,现在又重新的命名,还把自己订为了统领,这如何让人不喜呢?
    “把战斗经验的总结也交流一下,把林丹应对的策略,及对策等分给天雄军、白杆军、袁可立部和孙承宗部。”
    “是,皇上。”
    就这样全城开始庆功,汉人奴隶们早已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了,从昨天的大胜,到今日的大捷,已经消灭了蒙古军七万部队,这是何等振奋人心的消息,但看着将士们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却是不解。在他们看来,瓦罐不离井边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只要能干得过敌人,那就是胜利,而且是以一敌七敌八的胜利,怎么能不高兴庆祝一下呢?
    天兵的战斗力越强,就越能保护他们的安全,当然全心全意的表现出他们的热情来,如今官方搞的庆祝活动,当然极大的吸引着他们的热情,同时,这种热情也感染着战士们。悲伤的气愤似乎慢慢的被冲淡了。
    而反观人家林丹那边,那才是真正的吃了败仗呢,这城里城外,变成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冰火两重天。这一下损失了近五万。二天加起来的损失,竟然有七八万之多。
    而且今天有心算无心之下,本来已经是胜券在握了,眼看着就要吞掉明皇的战车,这绝对是战争的转折点。但没想到南边杀出了一个‘程咬金,’先后把自己一万八千的兵力给吞掉了。如果没有他的出现,战场之上已经稳控了局面,东城门和南城门的攻城,足以让明皇待在城里不敢动上半分,形势完全可以稳操胜券,但就是这样如此大好的局势,竟然让一群不知从何而来的明军,给破坏的干干净净。让自己落的一个满盘皆输的的局面。
    无论是自己狠心故意往战场起填进去的死伤,还是和明军正常交战的死亡,这都是多年积攒下来的一些家底子,如今一下子损失了近四分之一,让林丹疼的都快疯了。
    一旁给他脑子里灌水的国师还满嘴的安慰着,但这些平白的安慰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最后让已经烦到了脚后跟的林丹也给请了出去。弄的沙巴尔是好没面子,但考虑到林丹遭此大败乃平生罕见,一位世外高人也没有给他计较多少。
    不过一会就转了回来。因为林丹最恨的那几千明军有着落了。
    原来一万五千名蒙古万对闫应元是穷追不舍,沿途也的确是干掉了近百个掉队的。最后穿过了那曲曲弯弯道路众多的峡谷,终于在一处地方,把那帮人‘堵’住了,虽然不知道那里能通到哪里还是死胡同,但那些倒毙的战马让蒙古军相信,他们逃无可逃了。现在只能在一处,只有一里宽的峡谷里,负隅抵抗。他们的武器主要是擂台,用石头从斜坡往下扔来阻敌。所以蒙古兵派人回来,请可汗指示。他们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想问一问熟悉地形的人,那里的地势到底通到哪里之类的。
    林丹听了这个消息之后,把报信的兵叫了过来,仔仔细细的查问着。从兵士的汇报上,没有什么别的大区别,就是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