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24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324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未完待续。。)

第549章一己之私
    京城的混乱,的确是让人紧张的,事态太严重了,连皇上都敢当街刺杀,尽然动用了巨弩和强弓,这显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所以大臣们对于如此兴师动众严重扰民的手段,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能表示关注再关注。因为谁都看出来皇上的龙霆之怒,这个时候若是阻止,会是什么结果,谁都不想去尝试。
    张掖大捷正是给京城添喜讯之时,没想到怎么就急转直下出现一个当街刺杀了呢?会是谁有如此大的天胆呢?这才是大臣们应该考虑清楚的事情。但偏偏有人为了京城百姓的生活方便,这个时候提出了劝阻皇上撤销关闭九城的旨意,切勿扰民。
    “、、、、、、皇上贩夫走卒度日艰辛,此时正值腊月,家无余粮者甚多。他们为了谋生,纷纷自城外给京城送来一些特产之物,为的是换钱养家。皇上封闭城门,其无家可回,在哪里食宿?皇上因当街被刺龙颜大怒, 满城捕拿刺客。然阿敏之事至此没有结果,可见这刺客并不是如此好拿的。而百姓何辜?却要在城中羁绊,圣上以仁义自居,现以一人之怒火,涉及满城百姓,是为不仁,使百姓衣食无着,是为不义,故如此行为有欠,与名声无益,故微臣等请皇上收回旨意,还百姓自由。”
    候恂一脸诚挚的在乾清宫里把奏折读完说,与其前来的还有几位给事中,联名请皇上不必为了一件案子。哪怕是大案要案,也不要兴师动众的牵累全城,早早的把城门打开,放百姓回家是为正经。
    “爱卿等的奏章,朕已知晓,但看爱卿等如此轻描淡写的,莫非这刺客冒天下之大不韪,刺王杀驾,朕还不能理会了?”朱由校冷笑着看看这帮整天标榜着正义的言官。候恂此人上次已经小小的教训了一下,怎么这次又开始了呢?
    “回皇上。刺客此举虽然罪大恶极。皇上当将此案交有司侦破。将犯者绳之以法,但封锁全城,迫害百姓,只会使亲者痛仇者快。”候恂轻轻的一句交有司侦破。把问题解决了。
    “爱卿可知。有司自阿敏被刺之时至今。凶手仍然逍遥法外,难道此次仍然可如此吗?就这样看着刺客得已逃出生天?”小命要紧,放着这一股凶手在城里。只会让自己寝食难安食不知味。朱由校连宁可错抓千人,不可放过一个的心理都准备好了。哪里会如此轻松的就被候恂说服。
    “皇上,各司其职,有司既然食君之禄,就当忠君之事,如此尸位素餐,是有司的责任,皇上只须撤换就是,让有能力者居之,而皇上此举是在舍本逐末。”候恂也破罐子破摔了,一杆子可打倒了一船的人。
    “爱卿此言差矣,有司自从接到朕的旨意之后,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的去追凶查案,但很可惜,不是有司太无能而是贼人太狡猾,而关键中的关键是贼人一击而走远遁千里,让有司无可奈何。现在贼人等再次出动已然暴露,此时关闭城门,正是捉拿的最佳时期。”撤换?开什么玩笑,顺天府是刘志选,锦衣卫是田尔耕,刑部的六扇门还是比较给力的,把他们换掉,那真是脑袋被驴给踢了。
    “但皇上以一已之私,羁绊城里城外良民众多,又是于心何忍?”
    “爱卿此言,还是没有明白刺客的凶残,更没有搞清楚朕对大明之重要。刺客动用了巨弩并带着剧毒,此次幸亏张海山舍身相救,朕才躲过一劫,巨弩一射五百丈,朕的安全又如何保障?一已之私?爱卿可知道朕这个一已,每年要承担全国的农税;要掏钱养兵对抗边墙之外所有的敌人;要掏钱去给大明修路;要掏钱去修水利;要掏钱去办教育等等,这个一已担负着大明的中兴之职,若朕不幸被刺杀,这所有的一切,又将回到一年之前,大明中兴无望。候爱卿,朕这一已,与几千甚至几万百姓们受上几日的苦难相比,孰重孰轻?两害想权取其轻,下去好好掂量掂量吧。”
    朱由校说的有点激动了,一已之私,这话说的太诛心了,自己容易吗?到了大明朝自己干过什么自私自利的事了。大西北上风吹日晒,和大兵们一起生活着,吃不过睡不好,好不容易撞上个美女,还因为是功臣的未婚妻连竞争一下都不能够,买个蝈蝈还因为刺杀给压死在了怀里,就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大明工作了,还落了一个一已之私的评价,亏心不亏心?
    “启奏皇上,候御史不顾皇恩,哗众取宠见事不明,对皇上不敬,臣等羞与其一殿为臣,请求将其革职。”此时有大臣不忿的站了出来,张端图领着几人开始弹劾候恂。
    “皇上,如此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辈,还是如候家一般,不许其接触军政为好。”
    、、、、、、、
    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捶,这痛打落水狗的好事,大家都是乐见其成的,何况这打狗还能显出忠于皇上不上。
    “候爱卿的话虽然让朕不敢苟同,不过倒是提醒了朕百姓的疾苦。大伴,吩咐下去,晚间时分,令宫中宦官前往九门,设粥篷舍饭,凡城外之人,凭自己的户籍前去喝粥吃饭。城外之人一样处理。”这倒花不了多少钱,但却能让百姓们更加的认清自己仁义的本色。当然潜台词是有户籍的,这一点朱由校咬的很死。
    “皇上圣明,万民之福。”
    腊月的天,天黑的是比较早的,这对于抓捕会不利,所以这次抓捕,必然赶在黄昏前完成。田尔耕这次主抓,约定的时间是申时四刻,(下午四点)现在已经快到了。田尔耕感到了大战来临之前的紧张,
    水泥、地砖、琉璃店、同仁堂、六皇店等周围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把人布置下去了。也就是这个全城大搜捕的时候,否则肯定暴光。(未完待续。。)

第550章抓捕开始
        四九城里,地方有限,又不要去外地调兵,对负几百人,净军锦衣卫,怎么说都够了。只是时间是稍稍的紧了点,但还好,完全够了。此时时间将近,所有的人都准备好了,随时出击。
    “官差办公,开门,”申时四刻一到,全城到处都是这样的场景,在一家靠近金店的新住户门口,一众锦衣卫正在敲着门。
    “哟,各位官爷,请问何事?”一名中年男人,一身管家的打扮,抄着官话打开了门,但明显不是京城人的口音。
    “老何头在吗?”老何是以前在这里的住户。这么说基本上是一个套辞,作用能转移对方的注意力。至于能不能,那就不好说了。
    “官爷,你说的老何头在上个月的时候已经把房子卖给我家主人了。”管家说的很轻松,特别是听到了是找前任房主的。
    “哦,那你家主人在吗?现在这外这可正在抓刺客呢?”锦衣卫百户扯着闲篇呢,旁边的两人已经摸到了管家的后面,从后面一下子就抱住了,并把嘴巴给捂住了。刀子往脖子上一递,
    “敢叫就杀了你!说!里面还有什么人?”百户那无害的表情一改,换成了狰狞,一边让后面的人开始悄悄的进门。
    管家这个时候哪里还不知道事情的败露,但想挣扎一二,却是丝毫不能,后面的人给握的死死的,哪里能让他来个辗转腾挪,最后无奈的点了点头。说出了数字。
    锦衣卫们进了屋之后,接到的命令是逢人就抓,不管你是男女老少这点倒是一视同仁,遇到稍有反抗立刻shè杀,一点情分不留。所以一进门就是全武行开动了。
    屋里的人有仗着武艺高强的,还想反抗一二,但在建筑物里,山地弩的速度哪里是他们能够抵抗了的;或者见锦衣卫势大,直接逃跑的,逃是逃出来了。但面对的是净军的阻击火枪。
    楼上。一架八牛弩被盖在大衣下面,这就是罪证。
    申时四刻开始的抓捕活动,在整个京城全面的展开了,只要是在小院里的。通通被生擒活捉。田尔耕的吩咐是立刻冲击审问。
    这个突然袭击打的实在是太突然了。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掉了一个个的据点。当然也有六七家的确是被冤枉的,因为家中没有八牛弩,现在与其他人一样。还在锦衣卫的沼狱里蹲着,等待着核实。
    一个多时辰的奋斗,抓到了共计一百五十六人。纷纷的被塞进了战车,直接押到了锦衣卫的北镇抚司,这里是主管沼狱的地方,也是大明二百多年来最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方。北镇抚司名声太响了,就是因为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皇帝钦定的案件)的权力太大,且拥有诏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死于酷刑之下者不计其数。明嘉靖间,北镇抚司权利达到顶峰。嘉靖帝二十余年未曾上朝,而天下尽在掌控之中。而在这里,北镇抚司就是为皇帝固控天下的工具。但到了朱由校这个时代,光芒都让东厂夺的个一干二净,只能充当了东厂的走狗。
    而京城里看着锦衣卫、净军的联合出动,又是抓人又是枪响的,大家也都知道是在抓拿刺客了。百姓们都用兴奋,不住的议论着案子的进展。
    天已经黑透了,依着皇上的吩咐,九门的粥食供应开始了。
    “各位乡亲父老,因有人刺杀当今圣上,这些人穷凶极恶,为了不让我大明百姓过上那日子,竟然想把英明的皇上杀掉,其心可诛,是我们京城里最大的敌人。为了抓贼,只能关闭九门,大家在城里有亲可投有友可奔的,可以地去,而无依无靠的,就在这里有城门可依,有火可烤。委曲各位在这里要挨饿受冻一夜,皇上待百姓如子,所以不忍心百姓挨饿,这里特别来派饭,凡登记之后的百姓,俱可以在这里吃饭喝粥。”九城门处,均设好了粥篷,管事的宦官当然是皇上身边的亲随,这种施恩的过程,朱由校是相当在意的。上行下效,当然宦官们说的话也是让不张狂。
    城外的百姓回不去家,但没有什么怨言。圣皇对百姓的好,百姓当然记得,这个时节因为有坏人刺杀皇上,这是绝对无法容忍的。自己没本事帮着皇上抓坏人,皇上无奈关闭了城门,的确让他们产生了不便,但没有一人抱怨的。如果连受个一夜两夜的罪都不行,还谈什么给皇上报恩。现在皇上还送为了热腾腾的吃食,许多的百姓打心眼里感动不已。有人开始冲着皇城的方向给皇上跪下磕头,这一带动,所有的人都自发的朝拜着。
    诏狱里一下子抓了一百多人,因为人多,人气就上来了,显得相当的热闹。审讯必须得快,因为九城还在封闭,到底有多少人漏网还说不准。趁着全城封锁,将之捉拿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审讯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锦衣卫里的审讯高手根本没办法一下子应付,所以调集了刑部的六扇门、顺天府的捕快等有审讯经验的人一同来审。
    同时进行的如果多的审讯,一个个都是分开审问的,所以这些亡命之徒的嘴巴很快就被撬开了。然后再一个个的对口供,有不对、不实、不同的供词,再审、再合对。虽然繁琐,但相对也挺容易得到的。
    几个时辰的努力,事实的真相大白,呈现在了锦衣卫的面前。其中的核心人物也被单独的关押起来,侯耀忠就是此次的主谋。而其他人均指明,与侯耀忠接触的,还有一伙人。
    候耀忠相当的狡猾,嘴巴也相当的硬,诏狱的几大酷刑就摆在了他的面前。用刑的高手田尔耕也已经站在了其面前,看着眼前吊着的侯耀忠说:“皮鞭、夹棍、烙铁、脑箍、拦马棍、钉指,呵呵,你们这些愚蠢的东西,如此小气的对侍侯壮士,不觉得是一种侮辱吗?这样的东西有什么用?口供问不出来不要紧,现在已经画影图形,关上了九门,慢慢找就是了,不是要你们逼供,是要你们慢慢的折磨死他。明白吗?”
    “明白。”
    “侯耀忠,真亏了你的好名字,勾结建奴,还能叫一个忠字?也真难为你的爹娘了。到了诏狱来充好汉?也不看看你那德性,勾结建奴谋害皇上,图的不过是荣华富贵而已。”田尔耕讲到这里,侯耀忠突然感到了不服,抬眼看了田尔耕。
    “别不服气,你以为对着侯家效忠,就是忠了。象如此无父无君数典忘祖,残杀自己同胞,甘当建奴走狗的东西,你再去效忠他们,也只能说明你连狗都不如。实话告诉你,侯家完了,有此大逆不道摆在这里,九族被抄已经是板上钉钉,没有一丝的侥幸。你在这里所坚持的,不过是为了建奴走狗们保守秘密而已,本官并不觉得你是什么样的好汉,一个连自己的祖宗都不知道是谁的人,说声猪狗不如也不为过。”田尔耕骂的很爽。听到回报打不开侯耀忠的嘴,直接上场了。侯耀忠是侯时鹿的家人,有皇上在蓟镇对侯家的态度,有侯时虎等在建奴的风生水起。所以侯家的覆没已经是可以预期的了。但今日抓捕的对象全部是侯家的,并没有建奴。而与其接触的,都是侯耀忠亲自进行的。所以撬开他的嘴相当的重要、关键,所以让他知道现在的形势不是在保着已经完蛋的侯家,而是谁通风报信、建奴那边的据点、接头人等等问题。
    这时侯耀忠抬眼看着田尔耕,后者盯着他接着说:“诏狱里不要充好汉,硬汉在这里不值钱,杨涟是条硬汉子,还是个弱不禁风的文人,人家能最后痛死都不开口。让人佩服,取得了全体锦衣卫的钦佩,是锦衣卫当年最大的谈资。春节将近,希望你也能够成为让锦衣卫们钦佩之人,我们这里有刷洗、油煎、灌毒药、站重枷等着你。若能挺住了,锦衣卫将怀念你,因为你是第一个为了大明的敌人,能够从容面对酷刑的。来人,对侯壮士先来个洗刷刷。”
    “是!”
    “慢,我愿意招。”侯耀忠终于被田尔耕的变态弄的有点怕了,特别是认识到了自己说与不说和侯家已经没有什么牵扯了,那心理防线被击垮了。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在乾清宫看着田尔耕呈上来的卷宗,田尔耕明显是一夜没睡,的确辛苦了。
    “侯耀忠,男,四十七岁,河南商丘人仕,为候时鹿家丁,自小习武。此次与建奴方侯时虎相勾结,预谋京城刺杀皇上。
    其以守株待兔之方法,在皇上亲设商铺左右购买商铺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