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25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325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耀忠,男,四十七岁,河南商丘人仕,为候时鹿家丁,自小习武。此次与建奴方侯时虎相勾结,预谋京城刺杀皇上。
    其以守株待兔之方法,在皇上亲设商铺左右购买商铺或者房间,只静等皇上驾临。十月三日,在同乐酒店之时,是石元雅向侯耀忠报的信,所以十三人在后尾随。待皇上从宠物商店走出之时,才有了当街刺杀。
    经过侯耀忠提供的线索,建奴高手鳌拜,藏匿与百姓之中,此次是建奴的头目。现正已画好了图形,满城追捕。”。)

第551章抓捕鳌拜
    “鳌拜?”朱由校当然熟悉,金大侠的《鹿鼎记》上可是一位重要的人物,满州第一勇士,看来是建奴那边的第一高手了。不过想想,这个时候,他应该不会有多大吧?满清入关之时他才开始冒了出来,跟着康熙较膀子,那是三四十年之后的事情,这样看他也就是二十左右。
    如今是他前来京城主持事宜,看来建奴那边也是不甘寂寞了,已经看准了自己的种种举措严重威胁到建奴的生死存亡,还不算笨。此次全城封锁,京城里也是天罗地网,倒是网到了一条大鱼了。
    “田爱卿辛苦了,吃过早餐了没?”
    “为皇上效命,何谈辛苦二字。早餐还没来及吃。”田尔耕强忍着一个哈欠,神情自如的说。
    “大伴,给田爱卿上些早点,”
    “是,皇上,”魏忠贤面对着皇上恭敬的回答着,但内心却相当的不舒服,想想田尔耕是什么人?那是自己侄子的结义兄弟,自己让他往东,不敢往西的人。现在受了皇上的重视,却让他来侍候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刺杀皇上的大案,却没有东厂的事,这不能不让魏忠贤吃味。
    “鳌拜此人,的确可以算是一个高手,爱卿却不可小视,现在可有进展?”高手到底高到什么程度,朱由校可不敢说。
    “回皇上,依着侯耀忠所言,此贼藏身在城南的一处民宅之中,但去抓捕之时。已经人去楼空。微臣已经吩咐人将其画影画了一千份,张贴在京城的各个地方。相信凭借着皇上的奖赏,肯定会有人不断的举报的。”田尔耕笑着回答说。正好这时魏忠贤从宦官手里接过了早餐走了过来。
    “怎敢劳动魏公大驾,受之有愧啊!”田尔耕说的是谦虚,但不是拒绝,却是一句受之有愧。摆明了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了与魏忠贤一个位置之上。
    “田大人掌握着京城的安全,算是劳苦功高,老奴侍候一下,是老奴的荣幸。不过老奴请求田大人,不要让那些危险的刺客再混进来了。而且以后田大人再陪着皇上出游的时候。可不能再让皇上摔倒了。田大人却毫发无损,那就不是为臣之道了。”魏忠贤亲自放下了早点,对着田尔耕说。
    这一下把洋洋得意的田尔耕说得一愣,这个时候魏忠贤这话可够诛心的。人家刺杀本来对着的就是皇上。侍卫们保护的也是皇上。那箭支冲着的是皇上,是侍卫们推倒的皇上,和自己有什么相干。这魏忠贤的嘴巴可是真臭。
    朱由校这时候没心情听他们玩这个小把戏,扯那个闲篇,“田爱卿,依你看,多少时间能抓住这个鳌拜?”这个问题不得不问,因为城门紧闭,可一可二不可三,总不能关太长时间吧?
    “回皇上,现在有画影图形在,若在京城施展地毯式的搜捕,凭着锦衣卫与净军的数量,估计得二天时间搜一个遍。”端着汤的田尔耕想了想回答。京城的地方不大,净军六千,装枪兵二万四,老锦衣卫四万余人,一共就是七万人左右,二天时间已经相当有充足了。
    “如此尽管放手去做,封锁城门之事,朕来想办法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费再大的心思,也要把鳌拜给弄出来。否则的话太让人不放心了。
    “是,皇上。”说完话,田尔耕在皇上的示意之下,开始大吃特吃。
    侯家这次终于忍不住了,自己不让他们接触政、军两块,竟然把他们推到了彻底的对立面,对自己玩起了恐怖袭击,方法倒是正解。只要把自己给搞死了,那所谓的禁官令也就失效了。不过棋差一着,自己被张海山给救了下来。那就是他侯家军覆灭的时刻到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石元雅,昨天自己心情恍惚,他还真发现了自己,竟然敢出卖自己。看来孙云鹤应该有个伴了,老是在同乐酒店当个大堂经理,看来他还是不能满足。如此买主求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东西,即便是再有才,也只配去刷净桶!被人出卖的感觉并不好受。石元雅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大伴,将石元雅带回宫里,将其牙齿打掉然后挂上脚燎手铐,让其与孙云鹤一起去刷全宫里的净桶。”
    “是,皇上,”魏忠贤听了这话,真是兔死狐悲,孙云鹤是东厂的刑官,从河套回来之后,天天刷净桶,宫里有论是谁基本都可以对其随意的打骂,繁重的体力劳动、整天受着侮辱的精神折磨、吃不饱穿不暖睡不足,这些致使孙云鹤现在严重的劳累过度、营养不良。石元雅是自己的同盟,孙云鹤就是他的例子,以后但两人都要天天与净桶为伍。还要把牙齿全部打光,刷个净牙打牙做什么啊?戴着个脚镣手铐,还不够吗?难道皇上怕他偷吃净桶?不过两人却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投靠外敌,皇上折磨他们也是再所难免的。
    “大伴将内阁大学士与六部尚书宣到乾清宫来。”
    “是,”魏忠贤答应着,眼睛却看向了田尔耕,后者不管不顾的努力的吃着,如风卷残云一般。
    等内阁大学士们与六部尚书都到齐时,田尔耕早已走了。
    “诸位,昨日之刺杀已经查清,侯时鹿因不满朕的政策,派了死士在京城购买了十六套房屋,这些房屋具对着朕开设的商铺,并配有八牛弩这种远程武器,并在弩箭之上喂了巨毒。昨日成是他们对朕发动了袭击,若非朕的侍卫张海山,朕恐怕没有机会坐在这里与诸位谈话了。此事爱卿说说吧。”朱由校不瞒不避的把事件说了一下,上次处理侯家事宜之时,自己没与任何人商量此事,这让大家都很奇怪。当大臣们得知侯时虎在建奴那边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之时,终于知道了皇上如此震怒的原因,嘴上虽然没说,但脑子里却不由的认为皇上过与苛刻了。(未完待续。。)

第552章侯家没了
    现在一听皇上如此一说,大佬们相当的震惊,候氏如此刺杀皇帝,属于什么罪过,那是不言自明的,皇上怎么就能洞若观火的看出其狼子野心的呢?要知道废除辽饷之时,皇上就有意打压辽将,最后辽将反了,有了皇上沿山海关而治的战策。现在皇上禁止侯家接触军政两界,这个举措却让侯家铤而走险,刺杀皇上。不说皇上逼迫不逼迫,就这样的处罚,哪朝哪代没有过?全家充军发配的海了去了,也没见有一人敢于创新到刺杀皇帝的地步,这是绝对的谋反。回想起来恰恰证实了皇上的慧眼如炬,堪破宵小。
    大臣们不由的向左右看了看,得到的眼神是不可思异,但这种不可思异,可不是一次两次了,连山西地震,常州水灾都预言出来了,这个倒不算什么了?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其智似妖这个评语却出现在了大佬们的心中,越想越是震惊。
    “另外还有一点,此案还牵扯着上次建奴阿敏被刺一案,侯家与建奴联手做下了此案,现在侯家在京城的势力已经大部分落网,但建奴那边还不曾抓到,锦衣卫正开始满城的收捕。”
    “皇上,侯家如此胆大妄为,竟然敢私通异族刺杀皇上,已经是谋逆大罪,臣以为无须再议,可以直接抄家灭族了。”首辅顾秉谦拱手说道,不过他的年龄太大了,已经七十七八岁了,看他那意思是打算把首辅这个位置一直坐到死。这个年龄了连走路都成问题。还这么看不开,朱由校看着都费劲。
    “皇上,侯家此举罔顾君恩,不思忠君报国,竟然与辽东部的侯时虎一般投敌,并意图刺杀吾皇,其行令人发指人神共愤。臣肯请皇上此次切勿姑息养奸,彻底的诛杀!乱世当用重典,只有彻底的诛杀,才能起到警戒的作用。万不可再如宫变之事那般处理。致使更多心怀叵测之人可以放开心胸如此的肆意妄为。”黄立极的话里却有了一丝对皇上过与仁慈的不满。这种巴结的提法倒是新鲜。但这一定性倒是把侯家满门一下子就推到了灭族的境地。
    朱由校听了听,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仁慈给予了敌人,那就不叫仁慈。而叫愚蠢了。
    “启奏皇上。臣以为。昨日皇上封锁了城门,百官均以为刺杀皇上如此震惊大明之事,当全力的追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其绳之以法,封锁几日城门也不妨事,但侯恂却死咬着此点不撒口,为何?侯恂与侯时鹿可是一姓,虽出了五服,但也是同族,臣肯请皇上彻查一下,若无牵连甚好,但若一旦有了牵连,有如此大的一个内奸做内应,恐仍会有不利皇上之事发生。”施凤来昨日来时就骂了侯恂几句,现在侯家是主使,那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施爱卿此事提醒得及时,大伴,将昨日与侯恂一起来奏本之人,分别控制起来,询问一下,昨日为何会上本言封锁城门之事。”朱由校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封锁了城门一个时辰,他们就跑过来唧唧歪歪,惹自己不爽。现在想想的确不同寻常。
    “是,皇上。”魏忠贤答应着,这段时间,东厂的案件并不多,一是皇上西征,二是离开了锦衣卫,办事的触角当然也就不长了,靠着他们那几百口子人,又能成了什么大事?对付侯恂一众言官,那可是魏忠贤早已想做的事情了,所以痛快的答应着。
    朱由校又听取了诸位大佬的意见,商量了一会,侯家已经是罪不容赦了,以侯时鹿为核心的侯家军已经成为了大明的毒瘤,必然施以重手,将其彻底的铲除,谁也救不了他们。
    “侯时鹿为首几人凌迟处死,整族男者尽数宫刑终生苦役、女亦终生苦役。”
    这就是侯家的下场所在!几百上千颗的脑袋瓜子排队被斩,朱由校实在是干不出来。现在做到这一步也有自己后怕以及为张海山的那条腿报不平的意思。好在时间赶的紧,将腿给锯了下来,命还是保住了,但以后只能单腿活着,对于张海山来说,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诸位,抓捕鳌拜等人,还需要一些时日,城门封锁也会顺延几日,建奴在京城重地,先是盗我神弩伤我锦衣卫,继暗算俘虏阿敏,现又刺杀朕,其对大明的危害程度不容小视,此次决不能坐失良机,任其逍遥法外,所以还要委曲城中百姓几日,如今在寒地冻,朕想问问诸位有何良策解这些百姓之困?”朱由校怀颇深的说道,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无论是不是装的,都有了几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模样。
    “皇上,昨夜九城门稽留百姓俱向宫城跪拜之事,可曾听说?”礼部尚书朱国祯此时言道。礼部现在是一个被边缘化的部门了,连全民教育这样的事情都争取不到,真是不甘心,但没办法,得不到圣眷只能如此,好事皇上当然留给帝党或者积极向帝靠近的人,怎么轮也轮不到礼部去。认识到了这一点之的,朱国祯抓住了机会说道。
    “倒是听说了。”昨天夜里朱由校就听说了,因为前去实施赈济的都是自己人,这样长脸的事情,当然汇报了。
    “皇上,勿以善小而不为,由如此小的事情,完全可以看出皇上在百姓心中的重量,百姓能够发自内心的对皇上跪拜,不是皇上的地位有多高,不是皇上的钱有多多,而是皇上泽被万民的那种高尚情怀感动了百姓。这是大治的特征,臣为皇上贺、为社稷贺、为天下贺。”朱国桢越说越激动,和一个搞传销的没有什么两样。周围的大佬们已经开始露出了异样的眼神,这家伙想巴结皇上估计是想疯了吧?怎么如此直白起来。
    “朱爱卿,朕明白你的意思,但这与解决此事有何关联?”好话谁都喜欢听听,总比处处都唱反调要强得多。但好话不解决问题那有什么作用?
    “回皇上,当然有关系了,皇上请想民心向背一向是成败的关键,现在既然已经有了鳌拜等人的画影图形,为何不将这些百姓利用起来?皇上既然对于提供情报的人员有奖励,为何不能让他们客串一下巡捕?几万人,撒到了京城里面,也是一大助力。”朱国祯眉飞色舞的提出了利用这样暂时不能归家的人去打探消息。
    “嗯,爱卿之言有些道理,但操作上还在认真对待。”
    “皇上,臣有一言,”施来凤这时也站了出来。施来凤才高八斗;以和柔著称,其也是礼部出身,这时听了下级之语,也站出来表示一番,因为他对朱国祯的话实在不敢苟同。
    “讲。”
    “皇上,臣以为侯家所置的房产,此次肯定是要抄家的,虽然少了一些,但完全可以给一些百姓居住。再号召一下城里的百姓提供一下住房,相信会有不少善良的人家愿意在这个时刻替皇上分忧的。”施凤来越听朱国祯的歌功颂德越是听不下去,太无耻了,为了巴结皇上,连这样的主意都能出,要知道这人群里面可就有那些罪犯。都当捕快了,到底是谁抓谁啊?这不添乱吗?
    “施爱卿此计倒是可行,善行碑的善行就已经让我大明百姓有了一种助人为乐的觉悟,现在张贴告示,想来会有人肯出面收留这种被滞留在京的百姓的。不过为防引狼入室,这样事端,落个好人没好报,更为了使离犯有了可乘之机,所以凡愿意接受百姓的先行登好记;而那些愿意去这家人家寄居的也要登记好了,再行入住。如此可以省却不必要的麻烦。爱卿以为呢?”对于施凤来的话,朱由校的确是上心听了,也的确表示认同。百姓们离家之后,没有地方居住被滞留在京城之中,食字已经给舍粥布饭,倒是解决了,但没地方住,这倒是真的。施凤来的计谋却正中了这个要害,所以被朱由校认可。
    “皇上所想倒也周全,臣佩服之致。”施凤来一听皇上如此举一反三从善如流,也挺是行意。
    “皇上,收留城外百姓固然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