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27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327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峰口之战后,接到了另一个命令,全力配合侯家刺杀明皇,这一个决定把鳌拜吓一跳,明皇是在大内,身边高手如云,靠着几个人想玩刺杀,无异于是痴心妄想。鳌拜感觉他们失败的已经是必然的了,所以对他们保留的相当深。
    不过当侯家亮出了八牛弩之后,连鳌拜也跟着有信心起来,因为八牛弩的力量太大了,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包括他自己用刀都拔不开发射中的巨弩,这才是信心的源泉。并且皇上曾经到过宋应星家里,并一同到过同乐酒店用饭的消息还是被其打听了出来。所以在宋应星及同乐酒店那里他布置了眼线,不过想部设八牛弩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同乐的对面是宫墙,而宋应星的宅子对面却是当朝的首辅官宅。侯家提出了守株待兔大片撒网的战术。
    事实也证明,失败与成功就在一线之间,若不是那个侍卫用一条腿来换了明皇的命,此次行动就会成功。撤退的时候,鳌拜就与侯家的人走散了。
    大明的侍卫追的太紧了,所以鳌拜顾不上自己的队友了,凭着比队友跑得快上一线,彻底的消失了。这里的主人,都快遗忘了自己还是建奴的佃作这回事了,若不是可以定时的拿到活动津费的话。一听到暗语,立刻把鳌拜,安排进了夹墙之内。(未完待续。。)

第555章明臣宪之
    京城里又贴出了公告,凡有户籍在身,且经过顺天府审查的,可以住进皇上安排的房舍之中。皇上号召全城的住户,在有空闲客房的情况之下,可以本着为皇上分忧的精神,向顺天府报备,短暂收留滞留在京的百姓。由顺天府统一安排。
    这个告示没有别的,就只有为皇上分忧的名头。这点倒是朱由校想看看自己的个人魅力到底如何。通过锦衣卫、驿站、东厂、各店铺等反应上来的情报,都是赞扬声一片,甚至有在家里立上长生牌位的。昨天又有了九个城门滞留的百姓,集体跪拜,朱由校这个心的确是热的,鲜花、掌声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的确好,虽然表面上朱由校还能抻着,但心里却乐开了花。所以贴出去的公告就是以自己的个人名义,连给点补偿费都没提。
    在城外同时也贴了公告,那就是城外道路等工地的建设。如今整个规划的事虽然没有做完,但二环路却已经开始热火朝天了。很简单就是离着城墙三百丈修个三十六米宽的环城路而已。这个时候正是修路的第一阶段,征地、砍树林、平坟、挖石头等活计实在是太多了。号召着城外的滞留人员去参加修路大军,这事立刻也得到了百姓们无比的热情,反正无论是做买卖的、还是走亲访友的、办事的、回家的等等,闲着在这野外里也是闲着,倒不如到了那里寻份活计,有吃有住有钱拿。还是挺划算的,而且这次修路是皇上的工程,所以待遇相对是好多了,当然那些京营叛变的劳役可不会给工钱的。
    以上说的是天天靠着干活出力赚钱的泥腿子,但公告的下面才是针对着前来赶考的举子,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就象是宋应星这种,或者说是现在正在青州府的宋应升,或者是正在天门城的蒋秉采一样,已经拿着了一张官僚的入场卷,只是等待着有没有小职务而已。若是此次春闱能够再进一步。及第了。那他们则一跃而成为正式的官员。所以一看让他们去和泥腿子一起去修路,一个个脸拉的特别长。
    而几个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举子。却显示出了相当的激动争吵。因为这张公告之上显示出了一点东西,让他们无法接受的。
    “刘兄,皇上如此之举。将天下学士当成什么了?怎么可以让吾等操持贱业?”一位一看就是富家子弟的年轻人看了公告之后,大是不满。
    “袁兄之言甚是,大明二百余年养仕,不料现在却如此轻贱吾等,将吾等置于百姓之列,圣君虽圣但此举大为不妥否啊。”刘姓的举子也是一身的华贵,其家中也是官宦人家,对于圣君的举措相当的钦佩,但对于今天的公告却极为不满。
    “两位兄台,吾观此公告并无不妥之处,看看最后一句,此次权当举子考察之用,视其成绩优劣予以奖罚,前十名者,若不能及第进士,则仍获得与进士一起实习的机会。此文可见,吾等举子是否参见修路,是全凭自愿,但若是参加了,则等于是多了一项机会,那就是等同进士的机会,春闱虽然比秋闱容易一些,但仍然是十取一的难度,这里奉劝两位珍惜此次机会,切勿自误,机会难得,小弟这就要前去报名了。”
    “宪之,这,吾等除了拿笔之外,已经别无所长,皇上这不是为难我等吗?”公告上的字大家都看了,虽然不如这位叫宪之的年轻人看的透彻,意思还都是明白的,的确是皇上多给了一次城外滞留举子的一次机会。
    “刘兄,百无一用是书生,估计皇上恰恰是不需要吾等只能拿笔,而不能有其它长处吧。”宪之虽不是宦官人家出身,但家中却在京城旁边的大兴,对于皇上的一些举措还是知之甚详的。
    “史兄,离开了笔,吾等还能做甚?”
    “两位兄台,皇上新建的天门城,其中的主持之人名叫蒋秉采,就是一名举人出身,然后在万岁预言山西地灾之时,组织百姓避难有功,又因其经营地方有功,才使得深受皇上重视。目前在岱海之滨建天门城。皇上曾许诺,有多大的本事,就给他多大的地方。现在天门城建的是天上人间模样,京城中人有去过的,直把那里夸到了天上,此人是从七品县令提上去的,两位可知。”史宪之,也就是史可法,在这里举例说明着。
    “宪之,你所说的是已经有了官职的,与吾等可有很大的不同。”
    “那就来几个没有官职的吧。”史可法也感觉例子也有些欠缺,接着说:“宋氏兄弟,其曾祖宋景曾为兵部尚书,二兄弟均为举人,提前半年来到了京城赶考,不想,蒙皇上对其学识十分的赏识,兄为青州府、弟为工部郎中。为何?为的就是他们有实实在在的本领,这些本领不仅仅局限在纸笔之间。还有如孔元化一样的人,也被皇上收录在了求极宫中,所以凭着诗词文章就可以在仕途中平步青云的日子,已经没有多少了。”
    史可法由衷的说着,眼里充满了激动之情,二十五六岁的年龄,一身不算很好的布料衣服,青秀的脸庞尽显刚毅的性格。对于当代皇上,史可法是又爱又恨的。爱是爱戴,这半年以来,皇上的种种仁政,当然看在了史可法的眼中。做为世代锦衣卫百户的史家,已经败落了,到了其祖父的时候,才有了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的官职。好在为官造福了一方,但到了父辈,就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了。而此时的史可法应运而生。在大兴的这段时间里,史可法一直在经历着皇上的改革。别的不说,家门口的道路大变,从以前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大路,没别的原因,几处皇庄和上林苑的位置在就在大兴。(未完待续。。)
    ps:  给各位衣食父母请个安,问个好,写得不好,您多担待一些。祝开心就好。

第556章宪之转变
    皇上的所项仁政集中在了其爱民的身上,亲征河套地区,打出了大明的风骨出来,这对地一项把自己的目标定在文天祥身上的史可法相当有鼓对性。但对于皇上的恨,可就完全是史可法的经历所引起的了。
    当年19岁的史可法独身赶往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应试,寄宿于大兴县郊一所古寺中。时任京畿视学的名臣左光斗带着几个随从,到大兴县微服私访,因避风雪进入这座古寺。见一书生伏案而卧,案上放着刚写成的一篇文稿。左光斗拿起一读,非常赞赏他的志略和刻苦精神,再看书生衣衫单薄,熟寐不醒,心知苦读劳累。左光斗怕他感受风寒,便把自己的貂裘脱下来,盖在熟睡的史可法身上,掩门而去。出来问寺僧,方知书生名叫史可法,留下深刻印象。
    20岁时史可法在府中会考,左光斗选拔他为北直隶八府之冠,而且怜他‘家贫’,收作弟子,留于馆署。此后,他愈加刻厉不懈,发愤苦学,饱受恩师濡染,立志以身报君许国。左光斗在公务之暇,常与他交谈时事,辩论古今,看出其宏大抱负和超凡才略,认为:“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天启五年(1625年),左光斗受到魏忠贤阉党的诬陷,下了东厂监狱,一时京中人士避祸惶惶,噤若寒蝉。史可法不顾可能受到的残酷迫害,从早到晚在狱门外等待。却苦于无法入狱探望恩师。不久得知左光斗受了炮烙酷刑,早晚将死,更忧心如焚,千方百计筹集了50两白银,(五十两银子,虽然是一个大数,但并不此家贫二字冲突,要知道,此时的史可法已经是举人老爷了,仅仅是凭着自己的举人身份的免税权。收了别人的土地。再收比朝廷的税少得多的租金,就能赚一定的钱财了,而且本身是个举人,又跟着老师。所以交际网也大了。借到五十两银子也属于正常。)痛哭着跟狱卒协商。使狱卒深受感动,方能化装进狱探视。史可法乍看到恩师席地倚墙而坐,面目焦烂难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忍不住跪下,膝行到左身前,悲痛交加,呜咽哭泣,左光斗虽睁不开眼,却能辨识出声音,为爱惜人才,不愿史可法受连累,克制着似同父子之情,怒斥史可法速去。史可法只得忍痛挥泪而别。从此,史可法由起初只是感激左光斗的知遇之恩,发展到深思如何为官、为国。他深感祖父和父亲的教育,主要出于期望家道之复昌,而恩师左光斗的尽心栽培,却是欲使之作“志事”、“支柱”、“天下事”,成为国家栋梁。相比之下,左光斗的学识、品格、气节和博大的胸襟,使史可法由衷钦敬,刻骨铭心。
    东厂是皇上的,东厂的债务理所应当的要由皇上来买单。本来依着史可法的气节,那就是‘昏君不去,永不为官’的局面,但东林党的魁首发动了政变,然后一切都变了。皇上一改常态,没有诛杀一人,只是抄家。东林是好是坏,这个问题一下子进入了史可法的脑子里。老师为何被捕入狱?很明显不是什么刑事责任,而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自然就有争斗。老师左光斗虽然一代明臣,但他站的队却是东林党那一边的。东林失败了,所以他也是冲当其冲的被捕入狱,进而冤死狱中。
    但皇上如此改变,让史可法有些无法适从了,当代的皇上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废除辽饷、免全国捐税、几番大捷、全民教育,这等等等等的一切,无一不表白皇上的圣明。史可法动摇了,越是仔细研究皇上的政策,越是动摇,他怎么都不明白,皇上如此的英明神武,如此的仁慈,连发动宫中政变的**星、叶向高都能饶一条性命,怎么就不能赦免了自己的老量左光斗一命呢?
    所以他要去孝进士,只有考上了进士,才有机会与皇上见面,那时候,他要问问皇上为什么如此对待老师,如果有可能,他还要为老师沉冤昭雪。
    昨日因皇上被刺,封锁住了城门,史可法的家就在大兴,当然的可以回转家中,但就和患难见真情一样,越是危难之时,才能显出一个人的才干。史可法自认就是有才干的人才,他倒是想看看在抓贼心切的情况之下,皇上将如何决择。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年青的举子们,十分默契的走到了一起,一个个的谈诗论画,指点江山,开始了论天下英雄谁主沉浮的议论之旅。
    但谁都没想到,皇上能够将聚集在此的百姓变成了有偿劳动力,更没有想到,连自己也被皇上装了进去。史可法一见公告,立刻就看到了里面的潜潜台词,与及第的进士一样有实习的机会,这就是说,进士也要进行实习,虽然不知道这个实习是什么意思,但再联想一下现在的考查,也就差不多离题不多了。而其原委,当然皇上要务实了。其实只在关心一下朝政,这种思路并不是无迹可寻。天门城就是如此,皇上不让如何人去染指半分,只是让一名七品的县令到了皇庄去考察一番之后,就开始操作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对朝廷的那一套流程并不满意,要自己亲自打造天门城,比照的模式竟然就是皇庄。因为离上林苑和皇庄比较近,所以史可法也专门去那里看过。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把皇上惊为天人。
    现在的上林苑和皇庄已经没有什么佃户了,他们都是吃着皇粮的人,而且是靠着出力大小、成果多少来决定自己的收入的。那一个个养殖基地、蔬菜大棚、各种各样的作坊等都开满了。仅仅半年的时间,佃户们的家庭贫富程度有了相当大的改观。按他们的说法,累是比以前累了一些,但工钱却是多出了几倍出来。而相应的,上林苑和皇庄的产值却是几十倍的增加。想不增加都不现实,想想那些大棚,所种植的反季蔬菜,基本是以前近百倍的价格,就是说一根黄瓜的价格本来是一个大子,现在却要一百文钱,这就是差距。而那些产出的粮食,首先要尽着酿造厂,不是造酒就是造酱油醋,那东西的产出根本就是供不应求,只要造出来,早早的就被人订购完了。
    这些东西越看史可法是越眼馋,想着天门城也有这样的生产模式,不仅仅那些宗师子弟受益,也会在河套地区开辟一片大型的粮食产区。而这种生产模式,皇上也肯定不会让朝廷插手了。
    所以,对于实习二字,史光法的理解就是皇上要按着自己的发式培养官员,而不是照着以前的那种流水线工艺造就的纯书生气十足的官员。
    “宪之兄结果是消息灵通人士,吾等因为地域关系,所知甚少,今日一听,皇上如此重视举人,却对朝廷的进士反而怠慢,看来皇上是锐意改革原有的科举了?”刘姓举子不由得不承认了史可法所说的这些事实,虽然不知道一些事实是不是真的,毕竟他是江南的举子,那里虽然是举子最多的地方,但很可惜,一二个月的行程,让他对这些‘实时政治’关心的太少了。
    “两位兄台,进士难考,机会难得,皇上是不是改革科举,并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