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28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328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兄台,进士难考,机会难得,皇上是不是改革科举,并非吾等可以参透,但我想按着公告的方式累那么几天,体会一下劳役的困苦,对吾等也是一种财富。”
    “宪之兄言之有理,正好同去。”
    京城里的百姓还是挺热情的,对于皇上公告上的为了给皇上分忧这个话题,让京城百姓们极力的热捧之下,成为了京城最热门话题。你要是不去官府登记,让那外地人住进家里,那都不好意思给邻居打招乎。
    最热情的当数爆炸事件的受害区域,那里是当当建起来的,是皇上仁政最直接的受益者,对于皇上的皇恩浩荡也是感触最深的。所以一见公告,直接就放弃了一切,跑到了巡天府登记,愿意接收外地人的入住。这股风潮一下子就刮起来了,为皇上分扰,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不收税了小商小贩当然是直接的受益者,百姓也是一样的。就算是这些没受益,现在京城里面卫生好了,你活着也舒服不是?所以京城里没有几个人是不念皇上好的。
    很快巡天府不在为那几万滞留在京的外地人发愁了,一家带那么两二四人回去,那是相当简单的。刘志选听着百姓们的议论,不由的对皇上的仁慈感到骄傲。做为慈善事业的领头人,在这个时节哪里能够放过行善积德的好事。立刻奏请皇上表彰这些百姓,并一家给予一两银子的补助。
    朱由校接到此奏之后,立刻的批准。这一下,倒弄得这些京城人仕不好容易起来,本来就是无私的奉献,没想到比开个旅店还要赚钱,直接得到了一两银子,这可是够一家子老小吃一个月的。长者赐不敢辞,当然没有人敢去拒绝的。只是更加对皇上这种仗义疏财的举动佩服万分了。(未完待续。。)

第557章床弩投敌
    五天过去了,整整五天的时间,锦衣卫把京城翻了一个底掉,但很可惜,抓了无数的罪犯,寻找到了无数的脏物,解救了无数的妇女儿童,办了许多的好事,也抓到了十几名建奴的佃作,但很可惜,鳌拜并没有抓到。相反李永芳因为这几天时间的耽误,一命归西了,皇上亲口给他说的严肃处置的方案也没有了一丝的效果。田尔耕已经不敢再去皇上那里请求宽限时日了,二天搜不到时,他就有不好的预感了,虽然自己也想抓到,但天不遂人愿,为之奈何。
    这五天以来,每天他都是夜以继日,不仅仅是他,连带着巡天府和六扇门,但就是找不以那名主犯。皇上的重示程度、大臣们的观注、百姓的期盼和奉献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押在了他一人的身上。田尔耕对于今时今日的地位当然相当的清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皇上的圣眷,所简在帝心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比谁都懂,一旦此事无疾而终,皇上是否会因极度的观注而对自己动怒?动怒又会怒到何种程度?现在田尔耕的脑子已经全部被类似的问题所充满了。
    乾清宫,朱由校看着眼前磕头请罪的田尔耕,都替他的头疼的慌,那可是一点不带虚伪的假磕,基本上都快到要自杀了的程度了。
    “田爱卿起来吧,”朱由校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费了这么大的周折,调动了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竟然的不到一个建奴。这让他心里更加的担心。
    “皇上,臣此次办差不利,五日封锁城门,竟然无功而返,臣无地自容。”田尔耕继续可怜的说道,这事的挫败感太强了,抓住的所有建奴或者侯家的那些死党,基本上都接近崩溃的边缘了,锦衣卫的刑罚又哪里是人可以承认的住的。不过很遗憾,他们是真不知道。几百队锦衣卫。拿着个画影图形一遍一遍的找、询问所有能问到的人,但就是一无所获,这让田尔耕感到了无力。
    “岂能尽和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尽力了就好。田爱卿。朕虽然没有抓住这个鳌拜。但了不是没有收获,看看所有建奴的、侯家的漏网之鱼都被抓了,还抓到那么多逃犯、把京城里的阵年老案全部清查了一遍。解救到了一些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也算是给朕交卷了,虽然不及格,”说着说着,朱由校都感觉有点亏心,这tm还叫锦衣卫吗?在自己的圈子里,动用了这么多的人马,抓不到鳌拜,弄一些小鱼小虾有个屁用!自己还得安慰他,这事真是窝囊。
    “皇上,如此说法,实在愧煞臣,臣自知愧对皇恩,亦不敢再请旨拖延时间。还请皇上处罚,唯有如此,才能赏罚分明,若都象臣一样,办事不利,那皇上和威严何存?与众臣、百姓又如何交待?臣请皇上惩罚。”听着皇上如此轻描淡写的把结果说的跟立功似的,田尔耕心中暗喜,这是圣眷不失啊。皇上的仁慈还是一如既往,不苛责手下,如此皇帝只能让人更加的忠心。但这样痒痒挠可不是田尔耕想要的,更不是敢要的,这事的动静太大了,成功了,那立功受奖没有人敢说什么,但现在是失败了,还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就说眼前的魏忠贤,看着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其实恨不能立刻把自己弄得身败名裂。月满则亏物极必反的道理田尔耕当然明白,越红盯着你的人就越多,因为你比他们有钱、有地位,那就是他们的敌人,一旦抓住了这样的机会,肯定会落井下石的,那时候可就被动了,倒不如现在趁着皇上圣眷不失的前提之下,提前处罚了,这事才有个终结,让人挑不出什么把柄,皇上这边想袒护自己也有个借口,但若不了了之,反而被动了。
    朱由校一听,更感觉到田尔耕的忠诚,能够主动的要求自己惩罚,并说的如此真诚,自己不是弟弟崇祯,战局稍有不利,就一茬一茬的杀自己的大臣,弄的大臣们只敢报喜不敢报忧。所以一开始知道抓不住鳌拜之时,也没想过迁怒与谁。因为锦衣卫的努力在那里有目同睹的,累得一个个跟狗似的,也真不忍心。‘交待’二字,却让朱由校不得不考虑了。
    不过现在侯家的人除了京城里的之外,全部都人间蒸发了,这才是最让朱由校怒火中烧的事情,这样一个汉奸家族,竟然还有已经失传的八牛弩,他们的消失肯定是投靠建奴。想想这一“一枪三剑箭”可射五百丈的距离,就让朱由校头疼。那东本并没有什么多大的科技含量,但三张大弓合并起来,需三十人才可拉开的蓄力,所传递出来的能量,对于战场上的人或者马,都将是一个相当大的伤害。
    朱由校并不怕这种武器,一是射程,阻击弩比它足足多出了一百丈,二是准确率,阻击弩配合上了瞄准镜,三是操作,阻击弩的上弦利用的是动定滑轮组合,二个轻松搞定,而八牛弩则需要几十个人才能完成,当然由之而产生的射速优势就更明显了。虽然优势相当的明显,但那也只是数据方面而已,与真正的战场指挥、战士素质是两回事。就象是美越战争,老美就是如此的优势,不一样的败北?建奴一旦拥有了八牛弩这种远程武器,对于战争一面倒的局面将产生相当的变数,这才是朱由校担心的。
    以前凭着坚盾神盾,可以轻松的搞定建奴,只要不掉进人家挖的坑里,战争那就是绝对的摧枯拉朽,但八牛弩的出现肯定会让建奴大批的掌握、制造、装配这种武器。单纯的拉开阵势,亲军当然不把,但如果是在出征辽东之时,建奴搞个偷袭、打个埋伏,亲军的伤亡那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在接到了侯家人间蒸发之后,此事一直云饶在朱由校的心头。一再的催促着魏忠贤加大加大再加大情报部门对建奴的渗透。(未完待续。。)

第558章皇上召见
    而眼前的田尔耕抓不住鳌拜也肯定是非战之过,不过想想还真有点不杀不足以产民愤的感觉。所以在田尔耕再三的要求之下,罚了五十廷杖、罚俸禄一年、免去少师之位的惩罚。
    廷杖的责打,当然是被拉到了午门之外当众而打,田尔耕被打的是鬼哭狼嚎,虽然衣服厚、又加了沙掂,但打廷杖的两人被田尔耕那忘情的表演都感觉打的太重了,让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如此的惨烈。有幸灾乐祸的则看得是津津有味,看着比自己有钱有权的人倒霉,感觉就是舒服。
    外松内紧慢慢查访,这就是以后锦衣卫努力的方向了。
    关了五天的城门终于还是打开了,五天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紧张的百姓却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配合着圣天子一次,感觉一下子关系近多了。再说还有补助可拿,心情更爽。得以回家的百姓当然是心急如焚,这五天在京城里也是白吃白住的,也足够自已回家吹嘘一阵子了,
    城外的修路大军倒有了一个新情况,有些人却不愿意从工地上离开了,现在接近年关,也是农闲时节,过来做工,赚点钱贴补学用,无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史可法三人也终于成功的结束了自己的‘实习’,当然以家境中落的史可法成绩最优。说是到工地上去,其实并不是全部都从事体力劳动,象他们这样的举子。基本都是以学为足,设计、帐目、工程的模式、顺序、评定的标准等等,都是要举子们跟着学习的。
    “史兄短短几日,竟然可以学到如此以前都学不到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啊!”袁叔奇由衷之言的说。
    “是啊,若不是史兄当时的一番分析,真不知道这简直的修桥补路,竟然有这么多的道理。”刘远海也发出了一番感慨,已经都是而立之年,但想想自己这辈子干的事也就是考了个举人。实务上还真的不通。与修路的工部官吏接触之下。竟然深感处处俱学问,虽然辛苦了一点但也真是值得。
    “两位兄台,切勿夸奖小弟,只不过是在京城边上。对于皇上的一些举措相当熟悉一下而已。听说这种水泥路只是一种最普通的路。现在两位兄台所在的州府也已经在修了。不过还有一种路是吾等闻所未闻的。”史可法客气了一下说。
    “哦,这水泥路已经如此神奇,还有何路?”
    “铁路?”
    “铁路?是不是象铺水泥一样。浇上铁汁?唉呀,这也太奢侈了。”铁路从字面上的解释要是和水泥路的解释一样的话,刘远海的解释还真的正确无比了。
    “非也,那是在大同到天门城之间正在铺设的道路,不过这种道路只供马车行走,相传比平常的马车快上二倍以上。不过这只是传言,因为截止目前,这条铁路仍在铺设当中。真想去跑过去看看。”史可法有所向往的说道。
    “这几日,天门城的神奇传的到处都是,宗室们都住上两层楼,墙体全是用钢铁和水泥造的,坚固无比;上边镶嵌上大价格不菲的大玻璃,让房子宽敞明亮。道路修的全是这样。每家五十亩之多的土地,一家竟然有五头牛;全是浇灌直接到地的水田,估计到了夏收之时,那里就再也不要皇上往里面砸钱了。”袁叔奇也不由的说,天门城是一座神奇之城,谁都知道那里皇上使了泼天的银子。二十余万宗师子弟,到了那里之后,相当的买力气,更有几万战俘在为他们效劳着。起点太高了,虽说规格已经到了府州一级,但皇上愣是说是自己的大皇庄,奇怪不奇怪。
    “考察榜贴出来了!”正在这时,一声大喊,立刻吸引了他们,考察的前十名可是有与进士一起实习的机会的,选的人虽然少了点,但好歹是个机会不是。所以才有举子们前去工地接受‘贫下工农再教育’的热潮。
    三人急忙奔到城门口,刘袁两位自有小厮前去看榜。前边太急了,就差有看榜报喜的赚赏钱的专门人仕了。
    看着人头涌涌的景象,三人心里也是比较的紧张,好在小厮们不一会就拼了回来。
    “报公子得知,史公子位于第三,袁公子第九,公子你十一名。”刘家的小厮,那语气是越说越小,到了刘远海十一名时,吓得都不敢说了。
    史可法与袁叔奇不由的大是尴尬,不知道是该庆祝自己的胜利还是安慰刘远海的倒霉。刘远海家是杭州的,是一家海商兼官僚之家,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次可是真尽力了,在工地上忙碌个不停,被工部的官员、小吏,甚至是皇上专门修路的宦官们支使个不停,但还是天不遂人愿,差了一名。
    “刘兄,虽说是只有十个名额,但却并非只有前十名的人才能有这个机会?”史可法想了想说,态度比较真诚。还好他开玩笑的时候不多。
    “宪之何解?”袁叔奇急急的问。
    “皇上公告上是说取十名举子与及第的进士一同实习,很明显,这十名人员,并非是及第的进士。比如与此袁兄及第,那这前十名里,只有九名举子了,这与皇上要求十人的公告显然就不符了。刘兄理所当然的也就有机会了。而按照春闱十选一的比例,在这前十名里,选出一个进士是肯定有可能的。所以在下认为,刘兄无须紧张。”
    “对啊!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还是史兄高见。”袁叔奇立刻也想透了这一层意思,立刻对着刘远海说。
    “三位请了,”就在这时一位宦官赶了过来。
    “公公请了,”宦官这个时候与半年前的行势可不一样了,净军可以保家卫国,南征北战,为大明打到一切来侵略的异族;宦官们所赚的钱,又给皇上拿了过来给百姓交费,办各种利国利民的好事。虽然阉党的名头、东厂的狠毒这些负面影响还在,但有这些战绩、功绩在,已经不再是被百姓厌恶、恐怖的存在了。这名宦官四十多岁的年龄,说话也是慈眉善目,那尖尖的声音倒是蓄意的压低了,让人不觉得突然。
    “敢问三位,哪位是史可法史公子?”宦官客气的问道。
    “这位公公,在下正是史可法,不知公公找在下所为何事?”史可法一听这找自己的,自己老师死后,自己一向没有招惹过什么,怎么还会有宦官找自己,莫非是东厂吗?
    “请问故去的左光斗左大人,可是阁下的老师?”宦官紧紧的问了一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自己本想费尽心机的为老师争个名声,没想到,东厂还是不肯放过自己。史可法无奈的苦笑,语气略有几分凄凉的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左师正是在下的为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