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眷皇明 +明皇 (重生成朱厚照 父子 年上 玄幻 宫廷) >

第121部分

眷皇明 +明皇 (重生成朱厚照 父子 年上 玄幻 宫廷)-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从当太子开始就一直在对军队进行各种变动,这么多年以来的效果在最近的两次大战中完美的表现出来,连南线都能取得那么好的战果,更不用说朝廷一直视为重中之重的北方防线了!
  而不久前那些藩属国闹腾的时候,皇帝以及阁老为什么会是那么一种纵容的态度,原因也让他们猜到了,这是危机却也更是机会,一旦北线大胜朝鲜必定也将被占领,或者更有可能还有那广阔的草原将并入版图。
  “如今因为南方局势已经明朗,使得北方的敌人暂时未发兵。尽管情报不足,但是鞑靼朝鲜等国的狼子野心已现,若是一旦发难,必定是以势如破竹之势,所以朝廷必须尽早做好迎战准备!”刘大夏分析完北方局势,又说了一番结论,惹得众人连连点头。
  “刘尚书说得即是!”朱厚照笑着赞同道,扫了一眼百官,“为了北方即将到来的战斗,朕与太上皇特地拟了两份诏书,刘瑾,你来念给诸位听听!”
  “遵旨!”刘瑾领旨,捧出其中一份诏书先念了起来。
  他先读到的这封诏书,内容正是朱厚照决定从亲王之子中选择继承人,等到刘瑾读完朝臣们早已经笑容满面了。
  毕竟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继承人的事情是一桩大事,这个小皇帝虽然是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在位不久更是有祥瑞降世,偏偏为了大明朝他却无法娶妻,更注定没有子嗣。
  虽然现在皇帝年龄还小,但是子嗣毕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让臣子们心中一直犹豫着什么时候该在皇帝面前说一说这事了。
  这种事情由臣子来提毕竟是不妥,说不定还要撞到皇帝的怒火上影响仕途,所以谁都不想带头开这个口,如今皇帝能自己提出来是再好不过了!
  如今的亲王大多都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与太上皇是兄弟,从他们的子嗣中选择继承人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于是这份诏令在满朝文武的一致认同之下通过了。
  龙椅之上,朱厚照嘴角呲出一抹坏笑,等会那份诏书读完这些臣子们只怕就要高兴不起来了!
  
  第二封诏书的内容听起来很正常,大意就是命令威武大将军率京师三大营的二十万精兵前往东北总督军务,并加封朱寿为镇国公拜太师。
  只不过是皇帝的一纸诏书就让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成为位极人臣的当朝第一人,这命令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有点奇怪了,但是更大的问题是满朝文武居然没一个人知道这威武大将军究竟是谁!
  三位阁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发现对方也都是一脸的茫然。既然连他们三个大学士都不知道这个大将军是谁,看来也只有颁布诏书的皇帝知道了。
  刘健出列请奏道,“皇上,不知道这威武大将军朱寿现在人在何方!?”
  朱厚照笑眯眯的站起身,抬起右手惹得台下众人眼珠子都骨碌碌的盯着他的指尖转动。
  只见那修长宛若白玉的食指在转了一圈之后,却正对着他自己。众人为之一愣,接着大殿之中突然喧哗起来。
  “皇上,御驾亲征非同小可,请皇上三思!”几乎是在反应过来的第一时间,三位阁老便跪地纳谏,接着其他的文武百官也都跟着跪在地下,大殿中回荡的满是请朱厚照三思的声音。
  “皇帝出巡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朕当然知道。”朱厚照依旧笑眯眯的,但那笑容却没传到眸子中,“所以去东北总督军务的只是威武大将军朱寿。”
  所有人都听出来朱厚照的心意已决,一时间都不由得瞠目结舌。只有谢迁又不甘心,颤抖着苍老的身躯想要再次进谏,“皇上”
  “朱寿大将军可是文韬武略无不精通,更是熟读兵书,怎么谢阁老认为他当不起总督东北这等重任吗?”朱厚照可不想和这老头子一番舌辩,佯装震怒等着谢迁道。
  若不是这些大臣们不敢抬头冒犯天颜,朱厚照怀疑自己应该能看到一溜大张着嘴下巴都快掉下来的傻脸,对这些精明圆滑的臣子们来说肯定是十分难得!
  他当然知道这种皇帝将自己分为两个人执行不同使命的做法简直是千古首创,在历朝各代包罗万象指导贤士大夫们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种典籍,与圣贤之道中都对于此情况没有说明和教诲,而这也正是历史上那真正的顽童皇帝明武宗能力排众议与小王子决战的原因。
  自从知道自己穿越成明武宗这也是他最想干的一件事!他心中贼笑道,不做将军的皇帝怎么称的上是明武宗呢!
  






第063章 唇枪舌战

  “皇上,军队用兵乃国家大事岂可儿戏。请皇上收回成命!”刘大夏浑身颤抖地挺直脊梁,匍匐在地直谏道。他可不是因为害怕而颤抖,而是给气的!
  虽然没有圣贤之道来举例反驳朱厚照这样的行为,但是他也十分光棍的不再去想理由,只是坚决的认为皇帝是在拿将士们的性命、拿江山社稷开玩笑。
  即使朱厚照再怎么说自己是大将军,但是也不能改变他是当朝皇帝的事实,一旦他上到战场,时局将会变得混乱。
  皇帝仪仗所在之处就是最大的攻击目标,昔日在布满重重防线的边关、在五十万大军之下都曾经被也先生擒过皇帝,更别说这次是去布防较弱的东北了,万一敌军主力孤注一掷将重兵调集起来攻击仪仗队伍,那么对大明将是极大的打击。
  朱厚照一眼看透了刘大夏所想,他自信的扬起头,“朕既然有意前往战场,自然有把握自保,爱卿多虑了!”
  刘大夏怎么会被他一句多虑打动,正准备再说什么,突然看到李东阳的嘴唇动了动。
  考校兵书他在心中模仿着李东阳的嘴型默读了一遍,忽然眼前一亮,看来阁老们的意思是希望能让皇帝知难而退!
  说起兵书身为大明第一武将的兵部尚书刘大夏信心十足,他连忙道,“皇上既然有心前往战场,那肯定是已经做了一番准备的,老臣不才,望朱寿将军能在用兵之道上为老臣解惑!”
  “哈哈,刘尚书看来是想考考朕了!”李东阳的那小动作当然逃不过朱厚照的眼睛,不过这也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笑着挥袖道,“无妨,有什么问题尽管说便是。若是不能让爱卿满意,朕也没这个脸皮去带领那二十万士兵!”
  刘大夏心中大喜爬起身毫不客气地抱拳问道,“老臣斗胆,请问朱寿将军指挥军队碰上不同强弱的敌人该如何做?”
  不愧是老狐狸,他装模作样问的是朱寿将军而不是皇帝,即使朱厚照答不出来他也表示出了给了皇帝面子的态度,让朱厚照没办法迁怒于他。
  果然狡猾,朱厚照在心中腹诽道,不过这种兵书上的小问题他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只听他张口便道,“凡战之道,用寡固,用众治;寡利烦,众利正。”
  刘大夏没想到朱厚照居然用的是古文来回答,微微一愣才反应过来。作为兵部尚书他自然知道这话的意思。
  大意是说凡是指挥作战,兵力比敌人弱小时应力求营阵巩固;兵力比敌人强大应力求阵型严整。兵力弱小应利用多变的战术,出奇制胜;兵力强大应利用正规作战,寻求决战。
  没想到朱厚照能用短短的几个字就表达出用兵的精髓,让刘大夏心中大惊,知道传言当今皇帝文韬武略俱全不假,若是自己不考些难点的问题说不定真能让朱厚照全部回答上来。
  他微微一沉吟,又问,“请问朱寿将军,两军对战之时,如何用众?”
  “凡战,众寡以观其变。进退以观其固。危而观其惧,静而观其怠,动而观其疑,袭而观其治。击其疑,加其卒,致其屈,袭其规。因其不避,阻其图,夺其虑,乘其惧。”
  朱厚照这次的回答更是快速,一大段古文几乎是张嘴既出,说完之后还笑眯眯地解释了起来,“这话是说,对战之时首先应拿出部分兵力试探敌人,先观察他们的变化;或用忽进忽退的行动,看敌人的阵势是否稳固;又或者迫近威胁敌人,看他们是否恐惧;也可以按兵不动,看敌军是否懈怠;更可以进行佯动,看它是否疑惑;突然袭击,看敌军是否严整。在敌人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要指挥军队坚决打击,乘敌人仓促无备的时候迅速进攻,使敌人无法发挥战斗力。若是敌人阵型规整,就采用袭击战术,打乱他的部署,利用敌人冒险轻进的错误,阻止敌军实现企图,粉碎他们的既定计划,乘他们军心恐惧之时予以歼灭。不知爱卿觉得这样用兵是否满意?”
  刘大夏听得眼睛都直了,看朱厚照回答得这么快,显然这段精妙的话是出自某部及其出色的兵书,偏偏自己自诩熟读兵书居然不知道这是出自何处,惭愧之下额头上的冷汗不禁流了下来。
  这次他沉默了许久都没开口,凡事不可过三,身为当朝臣子问上三个问题已经是逾越,若是再多问下去就明显是刁难了。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周围同僚们期盼的眼神也让他平添了不少压力,想了半天,他终于又问,“敢问朱寿将军,用兵之精要如何?”
  朱厚照在心中大笑,原来刘大夏也会紧张呀,居然心乱之下问出这么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问得很广,偏偏在《六韬》中却有着现成的答案。
  “用兵之道在于奇,在于造成神秘莫测的有力形势!”这次他也不再卖弄古文,直接回答起来,“当两军列阵对峙时放纵士卒,使行列混乱,引诱敌人!”
  “占领草木茂盛的地方,便于隐蔽撤退!”
  “占领溪谷险阻之地,可以阻止敌人骑兵的行动!”
  “占领关隘山林地区,可以便于以少击众!”
  
  “行动迅速,猛如机弩,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可以打乱敌人的计划!”
  “分进合击可以打破敌人的各种阵型!” _
  朱厚照的一连串话让刘大夏听得钦佩不已,虽然自己一时头晕问出了这个六韬中已有的问题,但是他原本并不认为朱厚照能答得出来。
  《六韬》虽然是被誉为兵家始祖的一部兵书,常被后世谈兵者所引用,但是由于晦涩难懂人们对它进行了各种注释、汇解,自唐以后就有近百种版本,可以说是一部虽然流传广泛却很难学精的兵书。
  刘大夏虽然对这部书熟读多年,但是要说有信心能灵活运用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了。可是看朱厚照这种不假思索信手即用的模样,显然他已经能运用得得心应手,想想他的年纪就不得不让刘大夏感到惭愧了!
  “微臣老矣!”只听刘大夏一声叹气,神色间竟像是老了许多。朝中百官都不由得深深的震撼了,望向朱厚照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敬畏,居然能让作为三朝元老的兵部第一人认老,那当今皇帝在兵书上的造诣该有多深!?
  这一刻所有的人都不敢置信的望着龙椅上的九五之尊,想到他从小到大的表现他们不由得有种人比人气死人的感觉,这才十六岁的年纪呀,文才、武艺、兵法、格物等等似乎就已经无一不精了,真不愧是上天所眷顾的真命天子!
  虽然心中震惊但是阻止皇帝出京的事情还是要做,刘健尤不肯死心的道,“皇上天资聪慧,熟读兵书不假,但是不过纸上谈兵而已”
  “爱卿这句话就严重了!”朱厚照不悦地打断他的话,不过由于力挫刘大夏他的心情不错,所以只是不满地道,“你可别忘了南线战场的局势可是朕一手布局出来的!”
  他背着手向前迈了一步,“兵书上曰:凡战,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倦劳,避其闲窕;击其大惧,避其小惧。意思是凡是作战,要打击兵力弱小而故作镇静的敌人,避开兵力强大而沉着冷静的敌人;要进攻疲劳沮丧的敌人,避开精力旺盛的敌人;要进攻恐惧胆小的敌人,避开有所戒备的人。”
  “吕宋就好比那兵力弱小而故作镇静的敌人,所以朕要朱晖毫不客气的打击。而安南则是那疲劳的敌人,因此王守仁才能以逸待劳取得大捷。为了南线的胜利,朕避开了与鞑靼这精力旺盛的敌人直接交锋,而是准备先收拾朝鲜这个心有恐惧却有野心的敌人,这难道还叫纸上谈兵吗??”
  朱厚照一句狠厉的问话带上了真气与威压,顿时让朝中百官都仿佛从心底打了个冷颤,慌忙地跪地大呼。
  “皇上圣明!”
  “望威武大将军旗开得胜!”


第064章 兄弟交心

  “微臣老矣!”朱厚炜刻意压低嗓子,将少年健康的身躯佝偻着,装出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保持了这样的姿势不过两息时间,他立刻又忍不住蹦跶起来,兴奋的叫嚷着,“哥哥,哥哥,是不是这样!刘大夏在早朝上是这么说的吗?”
  朱厚照头疼的看着满脸兴奋的弟弟,无奈地点了点头,一点破事而已朱厚炜这个小鬼已经兴奋一上午了。
  “哥,你是不知道,前天早朝的事情现在北京城的人都知道了,我那些同窗提起你来一个个都崇拜得不得了哦!”朱厚炜眼中泛着光芒,像看着偶像一般的盯着朱厚照,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自豪。
  这样厉害的人居然是自己的哥哥,自己即使花一辈子只怕也没办法追赶上!
  朱祐樘静静的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儿子嬉闹,虽然欣喜两人兄友弟恭,但是今天将朱厚炜招进宫可是为了说正事,这两人再这样没主题的玩下去要什么时候才能说完呀!
  想到这里他轻轻的咳了一声,视线淡淡的扫了两人一眼。
  被朱祐樘一提醒,朱厚照这才想起说正事来,他的面容微微发红,父皇只怕都等得心急了吧!明知道这件事能了却父皇一桩心愿,却只顾着说话忘记本来目的了。
  自己平时可不是这样轻重不分的,但是对着这个亏欠颇多的弟弟总是硬不下心来。不过这次终于有机会让炜儿获得他应有的一切了!
  朱厚照笑着拍了拍朱厚炜的肩膀,指着自己身旁的椅子道,“炜儿,坐下,哥哥有话和你说!”
  “呃?”朱厚炜疑惑的偏着小脑袋,听话的坐了下来,“哥哥,你要和炜儿说什么?”
  朱厚照望着他是神情,慎重地道,“炜儿,你想能光明正大的唤一声皇兄与父皇吗?你想要再恢复皇族的身份吗?”
  朱厚炜没想到他会和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