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眷皇明 +明皇 (重生成朱厚照 父子 年上 玄幻 宫廷) >

第122部分

眷皇明 +明皇 (重生成朱厚照 父子 年上 玄幻 宫廷)-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望着他是神情,慎重地道,“炜儿,你想能光明正大的唤一声皇兄与父皇吗?你想要再恢复皇族的身份吗?”
  朱厚炜没想到他会和自己说这件事情,眼睛一下子睁得圆圆的。他自幼被除去了皇族的身份,虽然朱厚照曾经与他谈过,说只要自己愿意就能恢复自己的身份,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却知道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会有损父皇的名声,他不愿意让哥哥为难,便再也没想过恢复身份的事情,只盼着能仗剑江湖游戏红尘。
  但是有一点他却很遗憾,因为他如今的平民身份,使得他只能在私下里面喊朱厚照为哥哥,这让他觉得遗憾之余更是觉得很郁闷。
  每当朱厚照做出什么惊天动地让世人惊讶的事情之后,他就自豪得不得了,比自己得了夸奖还高兴,只恨不得能大声告诉所有人,这个人是自己的哥哥!
  近两年随着朱厚照的继位,两人聚少离多,不但没有减轻朱厚炜对朱厚照的崇拜,反倒是越发的尊敬这个哥哥,如今能正大光明的在世人面前叫一声皇兄,对他来说是比荣华富贵更大的诱惑。
  朱厚炜的心思尚浅,看着他的表情便能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朱厚照淡笑着对朱祐樘点了点头,看到他欣慰的目光,这才又望向朱厚炜。
  一心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朱厚炜没注意到两人的小小交流,只是支吾着却有些期盼地道,“哥哥,这样,这样很难吧是不是不太好?”
  “不,不会很难!”朱厚照笑道,“既然你知道那日早朝的事情,想必也知道各位亲王世子将要进京的消息了。”
  “恩。听说是哥哥下的诏令,是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储君吗?哥哥你还这么年轻,根本不用急着下这样的决定!肯定是那些老头子逼你的!”
  “呵呵,这次你倒真是冤枉他们了。立储之事迟早要提出来的,早点选出合适的人选来说对朝廷也是好事!”朱厚照看着他一副义愤填膺的小模样,不由得笑了。
  “那也不用这么早就决定过继子嗣吧!”朱厚炜还是不满,碎碎念道,“按民间习俗哥哥你都还没及冠呢,迟早会有自己的儿子”
  他唠叨得十分认真,没注意在自己说的时候自家哥哥和父亲在瞬间神情大变。
  朱厚照飞快了扫了眼自己父皇的表情,生怕他又被弟弟的话刺激得突然良心大发,想不开的逼着自己去给老朱家留个后代,那就实在是太狗血了。
  “这些先别说了!你先听我说完!”朱厚照连忙打断朱厚炜的话,“这次将会有两名世子进京,分别是八岁的益王之子朱厚烨,七岁的衡王之子朱厚燆,另外兴王府也有嫔妃有孕在身,若是世子也愿意送入京来。”
  虽然宗室中别家都是人丁兴旺,偏偏皇室这一脉却子嗣稀少,朱厚照心中感叹了一翻,又道,“这一次是能为你恢复身份的最好机会。如今雍王身体不适,又无子嗣,哥哥想让你认他为父,然后以世子的名义入京!”
  “哥,我不干!”朱厚炜一听,激动得站了起来,“我的父亲只有一人,我不要恢复什么身份!我才不稀罕!”
  “朱厚炜!”朱厚照面色一凛盯着眼前急红脸的弟弟,指着椅子冷冷道,“坐下!”
  不得不说这些年来身为上位者的气质已经铭刻到了骨子里,这一虎着脸立刻将朱厚炜吓得腿软坐在了椅子上。
  仿佛对于自己如此软弱有些不满,他的眼睛巴巴的望着朱厚照,不时闪过几分委屈。小狗般可爱的表情让朱厚照心中不禁一软。
  “不管怎么说雍王也是我们的亲叔叔,按照太医的说法他的身体已经撑不了多久,你作为子侄为他送终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你的身份我也已经说与他知道,现在不是你说不干就可以不做的时候!”
  “我不要!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朱厚炜咬着下唇,低下头,然后又狠狠地望着朱厚照,“哥哥你不是一直说男子汉大丈夫,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安排,可是你为什么又要插手我的生活。”
  “在我没有懂事的时候突然就对外说我死了,好不容易我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又说想要给我恢复身份,你们想过我的心情没有!”
  朱厚炜突然的发怒没有让朱厚照吃惊,毕竟还只是十来岁的孩子要是在现代的时候还什么都不懂。炜儿自幼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如今能够做到不恨自己与父皇就已经很不错了,要说没有一点怨那还不成了圣人?
  “这件事情是哥哥与父亲对不起你,但是你要相信,当年若不是万不得已父皇不会这样选择!”朱厚照拍了拍他的肩膀,“即使你再不愿意,你皇族的身份哥哥无论如何都会给你恢复的。你应得的一切一丝都不会少!你姓朱,你是朱家的子孙,我们的是血脉相连的兄弟,这是你我都不能否定的!”
  “哥”朱厚照真挚的话让朱厚炜心中的不满渐渐的平息,他不是笨人,能感觉到朱厚照话中对自己的感情,这让他对自己刚才的激动感到几分羞涩。“我刚才不是故意”
  “炜儿,这么多年来,你的文武考校都是由哥哥来指导的,你的努力和成绩哥哥都看在眼里,你不会比任何人差。”朱厚照了解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聪明却又不失忠厚,有冲劲却又知道克制,其实你可能比哥哥还更适合当这个皇帝。”
  “我没哥哥说的那么好”朱厚炜的声音细如蚊呐,脸上红红的,竟是因为朱厚照的一番表扬弄得害羞了。“哥哥你才是最厉害的!”
  “不,我了解自己,比起做皇帝我更喜欢做一名将军,比起追求权力我更想追求天道的奥妙,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一个合格的皇帝的。不过既然身在皇家该尽的责任我还是会做到的。这皇帝我也不会做很久的,等个十年八年培养出合格的储君你哥我就准备退休了!”朱厚照很随意地道,却惹得两个受了多年封建思想的人拿眼睛瞪着他。
  不怪朱祐樘和朱厚炜吃惊,这个年代的人谁能像朱厚照那样把皇帝这职业当后世上班一样对待!
  只听朱厚照又继续道,“所以炜儿,这一次哥哥安排你的生活主要还只是让你恢复身份,到时候无论什么情况父皇都会将你认到名下,并为你赐名。虽然这样还是委屈了你,不过却能恢复你的身份。若是你想当皇帝,那么储君之位便会是你,如果你还是想过自由的生活,我们自然会另外选择他人。”
  “当亲王有什么好,没有自由不说,不得传唤还不能入京,还不如当平民呢!”朱厚炜听着他的打算,不由得满脸郁闷的抱怨了起来。
  也不怪他不想当亲王,可不是所有兄弟都像他们两人这样,经过大明几代皇室对亲王的打压,藩王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弘治正德时期这种对藩王的控制已经形成了一套制度,基本上已经没有与皇权对抗的可能。
  虽然亲王们衣食无忧,在自己封国也是位高权重,但是却受到诸多限制,就连无故出城游玩都要被地方官上奏,确实也如朱厚炜所说的,不够自由。
  “小炜儿呀,你以为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真正的自由呀。那些江湖人,平民你看着他们仗剑江湖是很潇洒快活,但是你以为他们真的是自由吗?犯了事自有官府追查,得罪了朝廷权贵被冤个罪名就是死罪!”朱厚照很不厚道的戳穿小朋友的天真幻想,“你可别傻了,这年头连你哥当个皇帝都不是绝对自由,更别说其他人了!当亲王虽然有些不自由,但是毕竟是皇族,比起其他人来说已经很好了。”
  “这”朱厚炜张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说不出反驳的理由。
  “炜儿你还小,现在还不觉得。但是等你越大,你就会越感觉到权力的重要。权力越大,自由也就越大。很多时候保护自己,保护你自己在乎的人都需要权力的。”朱厚照拍拍他的肩膀道,“所以哥还是希望你能好好考虑愿不愿意做储君。”
  朱厚炜狐疑地望着他,犹犹豫豫地道,“我怎么觉得你是在匡我?”
  “哈哈哈,就是在拐你又怎么样!”朱厚照得意地大笑道,“把你拐到手,哥也不用再花十年去培养接班人了!”
  朱厚炜拿他没有办法,沉思了片刻,点了点头,答应回去会好好考虑。

第065章 正德讲学

  七月十日下午三位亲王世子在众人的期待中终于顺利的来到紫禁城,是夜,宫中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进行了赐宴。
  这次宴席上虽然举办得仓促,但是太上皇朱祐樘与皇帝朱厚照一起出席了宴会,因此也显得十分隆重。
  三名世子中原本最受人关注是八岁的朱厚烨,虽然年纪还小但是他的言行谈吐却显得有几分灵气,让朝中大臣都对他的前途十分看好。
  但是宴会上发生了一个小小插曲,顿时年龄最大的那名世子也让众人另眼相待。
  原本这位才刚认祖归宗的世子并不被人看好,他在消失了多年之后突然出现,这就已经让众人对他的身份多了几分猜测,加之他并不是嫡长子,只不过是因为雍王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才开始受人重视。
  这孩子在认祖归宗没两天就被送进了京城,就连名字都还没登记入宗人府。偏偏这孩子却在宴席上入了太上皇的眼,由于长得与早逝的二皇子相似,居然为他赐名厚燝,并多加关爱。
  三个孩子出来亮了个相,吃了点东西便都在太监宫女们的伺候下回到了各自的宫殿休息。毕竟年纪还小,一路上的舟车劳累已经让他们稚嫩的小脸上多了几分疲惫。
  第二天朱厚照还没来及与三位孩子深谈一番,下朝之后就领着他们到了国子监。
  这日正是国子监最后一天讲学的日子,明天学子们便有一段短暂的休学,让各院进行整顿修缮方便接纳从各地上京的学子,等到再次开学之时,这里将会容纳全国府县选上来的各科佼佼者。
  等到朱厚照的仪仗到达国子监时,那些学子们已经在炎炎烈日之下等了很长时间。不过他龙行虎步登上高台的时候却没见他们有什么不满,反倒一个个满是兴奋和激动。
  真是封建主义害死人呀,这要是在现代让学生等这么久只怕早就怨声载道了!朱厚照在心中嘀咕着,不过不得不承认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实在是很能刺激男人的权利欲!
  山呼万岁之后,朱厚照一身龙袍站在特别搭设的高台上,对着满脸激动的学子们扫视了一番,这才开口。
  “前几日阁老们对朕说,要来这里为大家做一次讲学。理由是等到下次开学之后这里就将不再仅仅是只有你们这些苦读圣贤书的学子了。”朱厚照边说挥臂对着国子监的院落指了指,长长的眀黄色的袖袍在空中划出一道耀目的弧线,“国子监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今后,这里将会成为所有大学生的圣地。”
  “阁老们请朕来为你们讲学,这真是给朕出了个难题。说起解读经书、做学问,你们大多数人只怕都比朕更厉害。”朱厚照自嘲的话,引来学子们亲切的笑容,在场的人可没有人认为这个小皇帝文采差的!
  虽然看起来像是在大学演讲,不过皇帝说话可没人敢插嘴,所以朱厚照继续道,“给你们这些才子们讲学,讲些什么比较好呢,朕思来想去也只能说一说诗歌了!”
  “朕还是太子的时候,每日都要被父皇考校功课,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诗歌。别看父皇对着阁老们脾气好,可是在考朕功课时可是十分严格的!”说着他双眼含笑满是怀恋的飞快望了一眼台下的某处,知道那个某人正在看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不计其数,更有不少千古绝唱,但是朕自幼最喜欢的就是其中一类诗歌,这类诗词读起来或者让人热血沸腾,或者让同仇敌忾,你们可以猜猜看什么是哪一类!”
  朱厚照虽然说是要让人猜,但是单凭他的描述和一直以来的性格,众人其实也都能猜得出来他说的是哪一类了。
  “想必有很多人都已经猜出来了,没错,就是边塞诗!”朱厚照对着众人笑道,“从古代起便有不少边塞诗出现,他们有的激昂慷慨,有的能鼓舞斗志,有的绘画了壮丽的山河风景,有的描摹了边月歌舞,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可是,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为我们这些后人描绘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这句话说完朱厚照的声音从一开始的轻松变得严肃起来,“朕这些年读了不少的边塞诗,不知道有没有人与朕一样有这样的感受,从这些诗中不但是一个朝代的写照,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写照!”
  “大家都知道边塞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汉魏时期开始发展,及至隋朝与唐初发展到了巅峰,那个时期,边塞诗人的诗歌大气磅礴,恢宏深远充满了活力与自信。”
  “隋人有雄诗,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朱厚照说着走动了几步,满是向往的诵读起来,“还有更加大气的从军行。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唐人也不逊色,他们创作出了‘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的句子,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是在怎样的一种氛围中他们能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句!”朱厚照的声音猛地提高,清晰而响亮仿佛一个炸雷在众人心中响起。
  “是精神,尚武的精神!”朱厚照说得斩钉截铁,他的头微微转动对着在场的人都扫了一眼。只是淡淡的一个眼神,却让所有的人都有一种错觉,皇上正在看着自己!
  “隋炀帝虽然被后世说为穷兵黩武导致隋亡,但是他所创造出来的盛世却是历史上从未有一个帝王能做到的。从未有一个朝代的帝王比他西巡走得远,也没有哪个朝代的帝王能让那么多的异族首领跪地膜拜,他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使得西域二十七国君与使臣纷纷朝见,他在丝绸之路上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更是举世创举。”
  “有这样的帝王,有这样强大的帝国,所以当时的隋人是高傲的!所以当时的文人才能写出‘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这样的句子!是呀,单于都已经入朝投降了,又让人上哪里打仗觅取功名呢!?正因为这样的背景,我们才能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