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第234部分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第234部分

小说: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鹊募苹谛掳仓萸俺鑫迨锏奈恢糜幸惶醮蠛樱慷有枰啡票闭郏嗯芎芏嗦烦獭
    白强大手一挥,“直接往前走。”
    “可是,师团长,我们没有船只过河呀。”两名军官惊讶道。
    “猪头,要是没有办法,你们俩就在那条破河里古嘟死算了。”白强没好气地说。见师团长这样声色俱厉,他们知道,他已经胸有成竹,反而挨了骂,心里很爽。
    雪花飞扬,伴随着骑兵迅前进,有时,简直将道路完全遮掩覆盖住,使向导不得不跳下马来观察半天,雪花最大时,打在脸上,就象扇耳刮子那样解痒。
    “哦,我的天!”一个军官被雪花遮掩了眼睛,连连扑打着。
    最让人揪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有人的视力受到了严重影响。雪盲开始袭击这支部队,他们没有配备墨镜。这是严重的失误,后来,奉天城的兵工厂以此战为依据,开始致力于玻璃事业的开拓,研制高精尖的各种军事用镜片,领先世界,成为一项巨大的产业和外汇收入。
    白强只能留下这些人就地寻找附近的村落休息,条件是,严防韩国人走露消息,也留下了部分士兵保护他们。
    所以,当部队前进到了那个大河时,已经减员了一百五十多人。
    “太好了!太好了!”前锋的骑兵都仰望茫茫的苍天,鼓掌大乐。
    零下三四十度的河面上,哪里还见到一片水面?全不是封冰。
    有战士下去尝试,现,冰层甚厚,完全可以承受战马的重量。于是,骑兵队伍迅通过。只是在通过时,有不少人马不断地被滑倒,有人受伤。军官们在河岸上寻找了许多柴草铺垫在上面止滑,才解决了问题。
    但是,继续前进时,士兵已经相当疲劳了,只能在马上短暂地休息,拿出干粮填肚子。
    风大起,呼呼狂叫着卷集着雪花,向着人们的眼睛和脸打来,许多人根本睁不开眼睛,于是生了多起人马相撞的事件,十几名战士受伤。三匹马撞死。
    几个军官跑来告诉白强:“师团长,许多战士的腿都麻木了,要是再不停滞下来休息,可能会出问题。”
    “什么问题?”
    “摔伤了。”
    “不要紧,拿出马鞍桥上的绳子。”
    “绳子?”
    “是啊,”
    “干什么用?”军官们惊讶得面面相觑。
    “把自己捆在马上,只要战马还有一丝的力气,我们就不能休息!”
    “哦,知道了!”
    疲惫不堪的官兵将自己捆绑在马上,学着三十多年前满清帝国的著名蒙古将军僧格林沁先生追剿捻军的样子,就着雪花吃了干粮,又将携带的干草喂了马匹,然后继续前进。
    天气愈加寒冷,寒风阵阵,刮得人脸上生疼。不仅是官兵们艰难困苦,就是战马都受不了,不时有马匹倒卧,再也不肯起来。
    “真他娘的受罪啊!”官兵一边奔走一边咒骂。
    “傻蛋,只有这样,韩**队也不会认真防范,所以,这真是个好天气。”白强的思维虽然正常,却叫那群官兵难以认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雪花打在骑兵队伍的身上,也迅地遮掩了一切痕迹。但见人马幢幢,恍然如梦。
    “绝对不能停歇,目标是平壤!平壤!不占领平壤,绝对不能善罢甘休!”白强师团长矫健的身姿活跃在部队当中,以模范的行动,鼓舞着士气。





    光复满洲 五十章,遭遇安云里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9…19 9:39:32 本章字数:4536

    平壤,位于大同江流域的下游平原地带,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居于东西交通的水陆枢纽地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军事上,都是韩帝国西部屈一指的城市,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它距离海口一百余里,与汉城相隔五百里以上,距离清韩两国的边境线约四百余里。
    当时,中国新军的情报是,平壤城高池深,坚固异常,守军约为两个正规师团,及其他辅助部队,如警备军,民团,官府的附属人员,总的数量将在三万到四万之间。如果韩国皇帝和军部的大臣可着劲儿地要展军备的话,这里的潜力非常之巨大,因为,城市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以上,在二十世纪之初,并不是一个小概念,附近四百公里平方的地域之内,还有将近三十万的农民。揭杆斩木,扫地为兵的情况下,足可以迅纠集起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也就是说,平壤附近的军队三万多,后备的兵源则在十万到五万之间,只要武器能够满足,稍加训练,就将令人望而生畏。
    正因为如此,轻兵疾进的白强师团骑兵军才格外注重度,也非常感谢给自己带来了极大困难的大雪。
    “当年唐朝大将李愬雪夜入蔡州,智擒叛将吴元济,一时成为美谈,而如今,我军也要步其后尘,夜袭平壤了。”
    出于对平壤韩军的重视,白强骑兵团约一千二百人正式抵达平壤城西十里的时候,非常小心地停留了下来。一路上,几乎没有遇见任何韩**队的拦截和巡逻,在大雪覆盖飞扬之下的韩帝国北境,一片安详静寂的温馨气氛,路上行人罕见,只庄稼青青,偶尔从雪地的边缘露出些许峥嵘。
    韩帝国的小村庄,掩映在浓郁的云团和雪花的絮团里,隐隐约约,若有还无,十分写意,那些屋顶上已经覆盖了至少一尺厚的积雪。酥软的样子十分可爱,而乌黑的窗户,门口则显示出了人类的痕迹。一座座院落俨然于枯萎的树丛中间,树上有巨大的,随处可见的鸟窝儿,该是乌鸦们的杰作了。
    路边有一块半人高的石碑,上面写着地名,安云里。
    白强决定在这里休息,因为长途跋涉使战士们的体力消耗达到了极点,即将面临的攻城战需要精锐的力量。最起码,该在这里找些热水暖暖身体,找些草料和水喂养马匹,人受得了,马还有限度呢。
    路边居然倒毙着一条狗,细看之下才现,它是一匹狼,能将许多民族奉为图腾的狼哥哥冻饿而死的天气,想想都令人头皮紧。
    风更大了,刮得人半天也睁不开眼睛,行路十分艰难,阴沉的云团似乎要压到了人们的头顶,无力支持,说不定哪会儿就要崩塌的危险样子。
    一匹马正奔跑着,忽然一顿,就卧倒在雪地里,士兵被马肚子压住了腿,痛苦地尖声怪叫,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将他解脱出来,再看看时,那匹已经力脱而死。
    直冲大道,或者环绕正道的村庄,白强骑兵队从来不和韩国人纠缠,哪怕他是一个弱不禁风的丝瓜瓤子。
    现在,前面忽然遭遇了一队骑兵,在雪花的遮掩下,看不清楚,因为,他们都是雪人了。
    白强师团的官兵休息不到五分钟,前面的士兵立刻报警,他并没有开枪,按照规定,为了不惊扰韩国人,实现行动的秘密和快性,绝对不允许随意地开枪。
    对面的人也看清了这里,因为他们的衣服一旦抖动,就露出了截然不同的颜色和装饰,韩**队的大帽子上花花绿绿的,身上的袍子也很有特点,象白强这种喜欢韩国历史剧《大长今》的人,不仅对那个李珍爱版本的韩国古典美女的印象格外深刻,也对韩**人和官员的服装留下了清晰的观感。
    “快!敌人!”
    “是,敌人的巡逻队!”
    “赶快报告师团长!”
    “攻击!第一小队!冲锋!”
    韩国人却有些迟疑,前面的三个骑兵交头接耳,揉着眼睛,检测着西面来的一拨没有军旗的雪人。
    遭遇战的情景是最恶劣的,但是一旦碰上,就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早有计划的中国骑兵一面迅向后方传递紧急情报,一面蜂拥而上,向敌人攻击。
    尽管带着手套,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还是将一名战士的手冻住了,他最先冲锋,也最先和韩**队相遇,结果,来不及拔出手套的他也来不及解开捆绑着自己的绳索,直接两腿一夹马肚子,向对面那个满面络鳃胡须,斗蓬大得象筛子的家伙撞去。
    韩国人显然看清了这边的敌意,他们的战马还在刨着蹄子,呼呼喘着粗气,可见,他们是一支经过了远途行军的部队。体力的消耗也不小。
    中国新军没有思考更多,只是呼喊成一片,在风雪之中,听起来震耳欲聋,撼人心魂。
    在面临冲击的威胁时刻,韩国为的骑兵作出了及时的反应,狠狠一勒马缰,迫使战马提起前蹄,半立起来,这一招,要么是恐吓中国骑兵的马,使之止步,要么可以随之而来选择新的方向逃难。
    果然,经验老辣的韩**人的办法收到了实效,中国骑兵的战马受到惊吓,就在撞向敌人的时候,忽然将头向旁边一摆,蹄下失去了准地儿,一侧身,倾倒了。
    中国骑兵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已经僵硬了的手终于抽出了马刀,于是,毫不迟疑地向前挥出,可惜,因为着力点不好,和刚才的撞击,力量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只能反复地挥舞,没有形成必杀的打击。
    不过,这已经够了。
    锋利的钢刀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那匹正扬起了前腿的韩国马的赖以支持所有重量的后腿上飞了三四刀,使全是骨头,没有任何肌肉可以遮掩缓冲的马腿根本难以承受,于是,那马狂叫数声中,将前蹄踩下,然后,条件反射地连续蹦跳着塞蹄,以舒缓痛苦。
    铁蹄铮铮,践踏在中国骑兵的身上,头上,立刻将他的上半身踩得稀烂。
    踩死人不是韩国战马的刻意目的,而是它禁不住痛苦的自我表现,和智力没有关系,当然这个结果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即使是猛然冲上来的中国骑兵,也都大吃一惊。韩国骑兵牢牢地抓住马鬃,以巩固自己的位置。根本不敢庆幸和感谢自己的神奇马。
    事情总是两方面的,从痛苦中稍有解脱的韩兵战马更加感觉到脚下一个乱七八糟的障碍物对自己行动的不利,于是,果断地决定了自己的下一步动向。它转身逃跑。
    人在危机面前总是选择转身,所以,不要责备一头牲畜。
    马上的韩兵奋力地夹着马肚子,用马刺狠狠地施加暴力,那都是自然的反映,尽管未必切合时宜。
    战马吃痛而更加愤怒,狠狠地连甩了几下长鬃,然后有意地颠簸着脊背,更加奋勇地倒撞回去。
    韩骑兵惨叫一声,象掉下了树枝的猴子,尽管向旁边奋勇地抓挠着什么,还是不免以弧形轨迹脱离了原位,飘逸地摔到了雪地上,有些慢镜头的优雅气质。
    大斗蓬和它上面附着的所有体现了身份的小物件,统统飞向另外一边,好象不堪主人的无能。
    士兵的脑袋先着地,旋转之中要掌控好方向和角度是困难的,毕竟他是一名军人,而不是运营航天器的科学家。
    咯,短促的一声,他的脖子就迅收缩了许多,当整个身体都接触地面时,不仅他的脖子不见了,就是整个头颅都不成为肩膀接触地面的障碍。
    这样,轻韩两国的骑兵军在平壤城西十里遭遇的战,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了,满洲新军的骑兵负伤,一个小时以后自己骑马跑到了平壤城里休息。韩帝国的骑兵牺牲,成为栽种在雪地里的一棵新型庄稼。
    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那匹受到了惊吓的马笔直地冲向敢于阻挡它回家的一切障碍物,就象一名泼妇,挥舞着菜刀将所有大街上的男人都当成了自己的无能男人而敌视追逐,自然,敌人无不披靡,和一个非人类讲道理,使它温良恭谦让做一个好公民,不是地球人的智商。
    韩国骑兵被一匹疯狂的逃兵马冲得乱七八糟,在狭窄的道路上,局限于一尺多深的大雪,想要及时躲避要多困难有多困难,于是,十几名韩兵先后从马上被动地跳下来,他们的马也加入了混乱的一群。
    中国骑兵也有许多麻烦,那名受伤的骑兵阻挡了去路,使其他人不得不放缓了步伐,环绕着他行进,有一名士兵勒马不及,享受了和韩国人同样的待遇。总之,初期的混乱,让两国骑兵都惊慌失措,狼狈不堪。
    很快,他们进入了正常的状态,拔出战刀,展开了队形,纷纷扬扬地向着两翼的庄稼地里延伸,试图以宽广的面度来包围对手。同时,中间的部队也呐喊声声,排山倒海般地向着对手冲锋。
    汉语和韩语尖锐地交织,此起彼伏。





    光复满洲 五十一章,伪旗卷平壤,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9…19 9:39:33 本章字数:5169

    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新军的前锋部队,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平壤的西城门,十几名士兵还冲上城楼,将捆绑成束的满洲新军的旗帜升起来,顺手将韩帝国的军旗扯到脚下,一撕数片,缠在自己的腰间。
    “你小子想干什么?”几个士兵问。
    “我?这么漂亮的丝绸,扔了怪可惜的,我想,要是俺老婆将来给俺生了儿子,这个东西做尿片还是蛮不错的。”连韩帝国的破旗都不肯放过的老财迷士兵讪讪地说。“哥几个要是眼谗,咱们大家分了?”
    “去!你老婆那个**还不知道在你哪个老丈母娘的肚里吃奶呢。”年龄比他大的士兵有班长的军衔,自然敢于讥讽。
    一切源于自然,野蛮的战争,将所有人的生死都置于轻易的险地,实际上将人类最本真的一面都暴露出来了,野蛮,暴力,无耻,粗鲁等等,与和平年代的悠闲想象无关。
    “我们到了平壤啦!”一名士兵挥舞着马刀欣喜若狂。
    “我们赢了!”另外一名士兵顺手解开了裤子。
    “你要干吗?”
    “孙悟空到了佛祖的手指缝隙里还要尿一泡呢,老子就不能?嘿嘿,老子到此一游!”士兵噶噶怪笑。
    城上,士兵几乎狂欢,城下,是中国新军的骑兵部队,鱼贯而入,从城楼上望下去,两人一组的部队实在很长很长。夹杂着雪花的飞扬,战马的铁蹄奋力破开了厚厚的雪絮,踩踏出一条坚硬的路,雪花在马肚子底下飞溅,象不甘心失败的流氓,一遍遍地扬起来纠缠。
    白强已经到了城楼下,却没有上去,他急着指挥部队的动向,虽然他们风风火火地闯到了这里,却对城市的布局一无所知,只能号令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