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第235部分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第235部分

小说: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强已经到了城楼下,却没有上去,他急着指挥部队的动向,虽然他们风风火火地闯到了这里,却对城市的布局一无所知,只能号令士兵,分成小队,去搜寻韩国人的官衙和驻军。
    “你,带领你的连队,对,对,立刻给我向东面去,顺着那条街道,去,凡是遇到韩国人,并不格杀,而是沿路呼喊,震慑敌人!”
    “是,师长!”一个百人的小连队迅突击而去。
    又一队骑兵到了,向白强汇报。
    “你去,那条道路是你的,给我大声地嚷嚷,还可以放火,因为那里是边缘部分,注意,我们不是来杀人放火的,而是恐吓敌人的。只要造成敌人的混乱,我们就赢得了胜利!”
    “知道了,师长!”
    又一队人马山呼海啸地去了。
    于是,在平壤城的漫天雪花里,大街小巷里,迎着满街道的小吃风味,青石伴路面上响起了无数有节奏的践踏声,满洲新军的骑兵用僵硬的嘴巴喊出了生硬的韩语:“投降,投降,立刻投降,我们是清朝的中国新军,天下无敌!”
    这句话不是每个士兵都能完整无缺地喊出来的,语言天赋的表现不同使这句话被分割成了许多变形。但是,天下无敌的口号是最响亮的。
    顿时,在平壤城里,一切都变了模样。
    白强师团的骑兵队在安云里的那疙瘩小村庄的遭遇战里,打得并不好,虽然将来韩**队完整地消灭掉,可是,敌人只有五十八名,而新军的牺牲就达到了三十二名,负伤还有二十九名,比韩**队的损失还大些。这说明,单凭着血气之勇和骑兵战术的对抗,中国新军没有任何优势。
    要是开枪的话,情况会根本不同,但是,保密更要紧。
    白强一直奇怪,为什么巡逻的韩国骑兵队没有及时开枪呢?他们明明带有步枪的,后来,审问俘虏才知道,由于天气实在太冷,那些韩兵根本不愿意去触摸步枪,生怕把指头冻在上面,还有,由于是混乱的遭遇战,韩国人被中国新军的急战弄晕了。
    安云里的战斗对白强来说,非常惨痛,在他看来,自己的兵都是宝贝疙瘩,辛辛苦苦地带到了这里,居然挂了三十二条,负伤的二十九人一半重伤,顶好也是二等残废,结束了军人生涯了,损失太大了,此战还使好几名军官,都是骑兵的连长营长级别,开始向他建议,韩国人是不是已经有了准备?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的长途奔袭意图是不是已经暴露了?对,新安州的韩国逃人难道还没到了平壤吗?一时间,计划泄露的悲观论点占据了上风,许多人建议取消行动计划。
    白强也在痛苦地思索,最后,还是咬牙切齿地选择了继续进攻,成*人在天,谋事在人,没有中途而废的道理。
    官兵们的情绪都不安定,这时候,白强忽然灵机一动。
    “有了!”
    见他大喜过望的神采,几乎不象平日里的军官,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师长,您说什么?”
    “我有了主意了,我们一定可以轻易地占领平壤,不管韩国人做了多大的努力,就算他们知道了我们的行踪,我们也有可能取得奇袭的效果!”白强的嘴唇两翼高高地拉起,下巴开始紧张了皮肤,眼神傲慢而犀利,那是他极富有自信的表现。
    “师长,您的意思?”军官们眼看这一地的尸体,狰狞的敌我双方,还沉浸在刚才惨烈的战斗情绪中,许多军官还在喘息,身上还有飞溅的血迹。一个胳膊上挨了刀的家伙一面咬牙皱眉,一面抽空笑笑,以示坚强。
    “韩国人的衣服就是我们的衣服,他们的旗帜就是我们的旗帜,一句话说,我们就是韩国人。”
    “啊?”
    带有哲理性的话和这群丘八们讲起来,效果小得象蚊子未出生的儿子。所以,白强不得不明确指示。
    “这行吗?”
    “行的!不就是换件破衣服吗?这么大的雪,咱们又都是黄种,不象俄罗斯人,鼻子高得翘上天。人到这里,鼻子就到了平壤城了,消息不暴露才怪呢。”
    “呵呵呵,对对对!”
    于是,部队选择了五十八名士兵,换上了韩国人的军装,摇身一变成为韩兵,由白强亲自带领,作为前锋,在歇息了十数分钟以后,向前面奔去。后面两里地,拉开了一个连队的部队,再后面,所有能够参战的部队都整装待。
    在平壤的西门,巨大的铜包裹铁木混合门已经紧闭,吊桥高高地拦起,铁链条粗得让人不敢相信,通往城门洞的道路被切断,大雪已经将护城的河流覆盖,只比平地低少许。
    三百米的巨大栅栏包围着城门的护河外层,有三十名士兵分列两边看守,他们腰间挎着刀,肩膀里扛着步枪,没精打采地聚集着,三三两两聊天。周围一杆军旗,同样没有生气,只有他们脑袋上戴的斗笠帽十分合乎天气的逻辑。
    白强骑兵五十八人到了大栅栏的前面,不禁为自己的韩兵身份而得意,要是直接到来,韩国人严密的防范措施一定使他们耗费巨量的资源。
    怎么办?白强还是很紧张,因为,即使到了这一地步,就算把城外的敌人全部干掉,也不能骗开城门的守军,拉下吊桥。所以,越是到了成功的关口,越是焦虑地思索。
    “喂,你们回来了?”
    很明显,这帮子人应该认识巡逻队的。只是风雪太大,使他们不能及时地看清。
    白强自己带领几名士兵上前,在马上大摇大摆,一直走到了那些家伙的面前。
    有几个家伙抬头看了看,却不理会。看起来,他们对这群巡逻兵是司空见惯了,懒得理会。
    这自然是白强求之不得的,他向上面观察了下,现城门楼的韩兵几乎不见人影,知道他们因为天冷都躲避起来了。而城外看守栅栏的士兵则骂骂咧咧,十分不满。
    白强的语言功夫不怎么样,自然不能象龙飞那样信口开河,就是几门精准的外语,所以,他不敢说话,生怕露出了马脚,可是,他是有办法滴,用马刀在栅栏上狠狠地敲打着。
    几里骨鲁,两名韩兵结束了很私人化的议论工作,不耐烦地拍拍屁股上地雪起来。他们穿得厚厚的,就象北极熊,好不容易走到了栅栏跟前,伸出手。
    幸好白强等人机警,在死亡的韩兵身上搜索了一阵,找到几样铜牌,很自然地拿出来抖上一抖。
    那面,韩兵正要看,一阵疾风吹来,使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艰难地咳嗽起来,然后,看了看牌,嘴里继续骨哝着,解开腰间的一大串钥匙,开了栅栏的巨锁。
    白强用马刀扬了扬。意思是要进城。结果,那个韩兵给了他好几个大白眼儿,收了他的铜牌,从腰间再取下一面铜锣,狠狠地敲打起来。
    哐哐哐的响声在冰天雪地里,有种强悍的穿透力。
    不久,城上出现了几个人影,再接着,有种铁东西在刺耳地哗啦着,时而摩擦。眼见那个大吊桥慢慢地放了下来,桥板也噶噶噶地做响,真不知道用了几百年的古董货。
    就在吊桥放平的一刹那间,白强已经跃马扬刀,纵身而上,其余几个士兵也飞身冲击。
    几个韩兵对着他们做出很邪恶的手势,恐怕暗指某些非常不雅的话题。
    城门洞开,两扇巨大的铜包铁木混合门上,是精美的铜铆钉,闪闪光,动人心弦。坚硬的城门洞里,青石长条铺垫,洞高两丈,深五丈,气势磅礴。
    白强留意地观赏了一下左侧一个威武的石头狮子,意味深长地笑了下。
    城外看守栅栏的韩兵又恢复了两班议论家的状态,但是,紧接着就被一群士兵冲上去,解除了武装,他们大喊大叫地争辩,试图阻止这些韩国士兵过分了的玩笑,可是,无济于事。
    再接着,大批的衣着奇异的陌生骑兵就从不远的雪原里冲出来,一路上摧枯拉朽般横冲直撞,射进了城中。





    光复满洲 五十二章,乱城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9…19 9:39:33 本章字数:5231

    平壤位置之重,由来已久,单单防御之利,就远非寻常城镇可比。
    站在城楼上四望,可见周围平地生冈峦,依次有数个小山坡成为军事屏障,守卫外寨即可拱卫内里,现在的雪原之中,尚可见数年前满清军队据守的堡垒痕迹。
    一**四年,清帝国正式在八月一日对屡屡生事的日本倭国堂堂正正地宣战,前敌统帅叶志奉命坚守平壤,总兵左宝贵等人辅助之。清军一面防御城池,一面占据了附近的山地,建立营寨,本来处于绝对的优势,即使攻不利,退守则可游刃有余,过程中虽然有倭军的炮火较为猛烈,满清官军的将士却也有不少是英勇善战的,兵力上的差距完全可以在地利上的相反而弥补出来,满清官军的防御战完全可以象俄罗斯军队坚守旅顺军港那样,据四围的山寨而却敌,即便不胜,也能给敌人以极大的杀伤,震撼敌胆。可是,结局却令人黯然神伤。
    满清官军的统帅叶志胆怯如鼠,畏敌如虎,在北洋军集团的领李鸿章的一再局限暗示下,更加卑鄙无状,竟然弃大军于鏖战,狂奔四五百里,逃回鸭绿江,结果导致朝鲜半岛战况,一蹶不振。
    虽世事难料,有其偶然必然,可是事关重大之时,总要责任相关,叶志民族败类,国家丑陋,自然难逃历史审判,千夫所指,就是北洋军的领李鸿章,也因为此战之腐朽无能,不得不钉在卖国辱国之耻辱柱石之上,虽经千方百计之回环挽救,也难辞其败军毁国之咎。
    国家将兴,有圣人出,国家将败,群丑纷纷,为之奈何?
    这就是现在,中国新军的杰作将领之一,白强师团长的真实心境,杂现代思维与古老环境,白将军的心情复杂,感慨万端,难以平复。
    大雪纷纷过,寒流卷高冈,旌旗乱斗牛,往事成蹉跎。
    “师团长,局面已经控制了!”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军官,有些嫩稚的短须衬托得稍长的脸有些英俊,就象《神探狄人杰》系列剧里的护卫大将军李云芳,英俊,坚毅。
    他是白师团的骑兵团长,今年才二十二岁。军龄一年。
    “闪为国?”
    “到!”
    “知道我为什么要选择你的团为奔袭平壤的主力部队吗?”白强的眼睛里迸射出逼人的英芒。
    “不知道!”
    “我告诉你,我只是为了纪念一位战死在这里的中华民族的大英雄。”
    闪为国也有些奇怪,明明师团里有三个骑兵团,他的团成立不是最早的,力量也不是最强的。
    “哦,”团长先生太过年轻,甲午战争时才十四岁,自然对很多事情有些菜。
    “左宝贵总兵是回族人,我也是,你也是!”
    “哦,知道了!”
    在进军之前,第二军就对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给士兵做了简单的补课,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做了些交代。
    满洲骑兵确实控制了全城,这才使白师团长的城楼感慨意绪成为一段风流佳话,而不是叶志式样的战时娱乐。
    自西门入城,满洲新军骑兵的铁蹄就震撼了整个城市,数十万人口的城市顿时如死水巨澜,掀起了冲天的波涛,安详的韩帝国西部最为倚重的城镇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之中。
    “大清帝国的骑兵到了!”
    “满洲新军,天下无敌!”
    “赶快投降,投降者存,抵抗者死!”
    “三十万天朝大军到了!”
    真的假的,无数个信息都从大街小巷的猎猎旌旗舒卷中,踏碎了多少闺中春梦的腾腾铁蹄中,波涛汹涌地灌输进千家万户的小小院落,松松软软的台阶清轩。
    无数个百姓从家里伸出脑袋来观察街道上的情景,可是,席卷而来的异国骑兵那矫健的身姿,裹携的寒风雪絮,立刻就让他们惊慌失措地缩了回去。
    “不错,是满清大军。”
    “不是啊,旗帜不太一样呢。”
    “胡说,你没见其中有青龙旗?”
    “真的是天朝大军?”
    “听,三十万大军?”
    “对对,还有满洲新军,听说,满洲新军非常厉害,将世界最强之八国联军在京津城下打得一败涂地!还将百万俄罗斯军队尽数歼灭于黑龙江边!”
    有见识的书生自然有受人尊重的理由,也自然成为人们手足无措时的行为导师。
    “别乱了,赶快回家里去躲着。小心乱兵杀人!”
    平壤城实在太大了,对于一千余名满洲骑兵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浩瀚的太平洋。所以,他们只能有选择性地组织小队,飞一样掠过,警告所有的军民人等,城市已经更换了主人,即时实行戒严,所有人都要呆在家里勿动,违背者格杀无论!
    大多数居民自然是听话的,但是,惊慌的人们还是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许多人悄悄地携带了金银细软,开始偷偷地溜向城门。眨眼之间,在城市的东门附近,就集结了一大批难民。
    说他们是难民还不如说他们是难官或者难富。因为,升斗小民是不怕的,只有巨富重权者才担心自己的安全和财产。所以,每当某国家危机,总是这些阶层最先脚底抹油,甚至稍有风吹草动也要改换国籍,投身蛮夷为荣。
    中国新军的一个骑兵排守卫在这里,大声地命令他们回去,否则,将严厉**,被俘虏的韩国士兵则成为新军的助手。
    只见那些韩国士兵声色俱厉,指手画脚,就将那群嗷嗷叫的家伙驱赶分散了。
    中国新军士兵甚是佩服。问之,对曰:我说,敢有跨前一步者,立即枪毙,以通倭罪论处,还要抄灭九族。
    中国士兵吐吐舌头,暗暗赞叹异国的同辈深通韬略,心狠手辣。
    虽然自西门入,未有兵战,但到了其他各地,就不能避免了。
    就在城市的东门口的雪地上,那名韩国“汉奸”恐吓城中富商官家的地点,就倒毙着十几名韩国士兵,尸体已经冰凉,正在被几个韩军士兵拖到旁边,暂时堆积。这也是韩国伪军能够成功震慑逃难者的真实案例。
    其他各城门的占领都经历了战斗,尤其以东门为烈。
    平壤城被雪梦中惊醒,各地的韩国驻军自然也整队出来,当一个排的中国新军骑兵箭一样冲过笔直的街道到达城门附近时,就遭到了韩军卫队的狙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