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恶魔的饱食 >

第18部分

恶魔的饱食-第18部分

小说: 恶魔的饱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餐:肉丁炒青菜酱汤,醋溜豆芽,腌山芥菜、梅干等咸菜,白米饭。
  午餐:猪肉炒花生米,红烧猪肉,咸菜,水果,白米饭,有时有冷饮。
  晚餐:生乌贼片,洋葱炒鸡蛋,糖醋肉片,白米饭,甜食,绿茶。
  根据原部队人员的回忆,这是1944年春做出的记录,但确切的时间不详,“山芥菜”、“牛排‘’、”面包“等全都是用汉字标记。但是一看就知道这是731部队的豪华食谱。
  “战争胜利前,什么也不要”、“不够,不够,是因为想办法不够”等战时的标语和配给票抑制着日本全国的欲望。1944年“百姓食谱”每天巳开始成为掺有芋头叶的疙瘩汤和白薯了,当听到“普通食谱”就吃牛排、炸大虾时,真令人大吃一惊。
  根据原部队人员的解释,我再做些说明。在731部队人员中,带家眷者可自己做饭吃,但是单身队员和单身赴任的研究人员、学者一直在部队食堂里就餐。带家眷的人也常常在部队食堂吃午餐。
  731部队中有8名具有文职人员资格的专业厨师,不仅有厨师,而且厨师烹调用的材料也是很高级的。每天三顿饭都有猪肉、牛肉和冷冻鱼肉等鱼和肉类。当时,前线的日军士兵每个月只配给一两次甜食——牛奶糖、饼干、甜纳豆(一种甜豆豉)、糖包、羊羹等,但是在731部队里却可以随便吃这些东西。
  三顿米饭都是不折不扣的“雪白”的米饭。为了“不忘国内的贫困”,每月吃一次象征性掺有大豆的米饭,但是许多人还把米饭中的大豆捡出来不吃。
  水果也很丰富。夏天,中国的东北特产肉厚的哈蜜瓜是很好吃的,到了冬季,虽然没有新鲜水果,但是摆在饭桌上的也有冷冻橘子、葡萄干、干枣、苹果干等。现在一说“冷饮”就是指冰淇淋,但当时在731部队是指冷冻水果而言。
  所谓面包是中国特有的馒头,还有咖啡。冬季,部队人员特地把汽水放在窗外,使它冻成冰棍后再坐在暖气前吃。
  “早餐时吃的猪肉青菜酱汤确实很好吃,把萝卜和胡萝卜切碎,还放进许多约五公分见方的猪肉,再加上蒜味大酱,吃上一碗就要吃得打嗝了部队里也有贫苦农家出身的人,每天三顿饭都吃这样高级的饭菜,比什么都高兴甚至有的人十分认真地说:‘这种大碗猪肉,那怕有一次也好,真想让俺娘也尝尝。’一个千叶县出身的原部队人员这样说道。”
  每天都吃三顿高级伙食是有原因的,因为731部队一直在制造大量的细菌。细菌和人一样喜欢营养充分的肉汤、鸡蛋、糖分和淀粉。
  因此731部队是作为部队作战必不可缺的“武器”而接受大量肉类、淀粉、果糖、面粉和米粉供应的。养肥老鼠,养肥“马鲁太”,制造大量掺有伤寒菌的毒包子也需要丰富的高级材料。
  部队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共同点都是腿细、肚子大,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不擅长军事训练,而且由于吃得太多、太好的缘故。有的文职人员由于大腹便便,不得不定做裤子;有的军官太胖,无法骑马。整个日本正在饥饿的时候,731部队的恶魔们却一直是饱食终日。
“维尔布鲁吉斯”舞蹈①
  ①“维尔布鲁吉斯”一词来源于古典芭蕾舞——“维尔布鲁吉斯之夜”:在4月30日夜为了纪念一个叫维尔布鲁吉斯的圣女,魔女和恶魔们骑着雄山羊、野鸭、狗熊以及扫帚等飞到高山上举行不讲虚礼、开怀杨饮的聚会。——译者
  一
  青叶嫩叶绿似碧波,
  飘荡在无际的原野上。
  回忆起昔日美妙的梦,
  唤起了我心中的琴声。
  二
  东乡村是我的故乡,
  快乐的第二个故乡。
  钟声响彻了起伏的山岗,
  月牙儿在虫鸣声中升起。
  这是731部队队员应征得奖的作品:“东乡村小调”。
  在本书一开头我曾提到,731部队改来改去,原来叫“加茂部队”,后来改为“东乡部队”,又改为“满洲731部队”。
  部队把731部队里的钢筋水泥三层建筑(一部分是二层建筑)的军官宿舍区(包括单身宿舍)一直称为“东乡村”。
  731部队是驻在哈尔滨市南20公里宽广的荒野中惟一的一支部队。为了保守军事机密,部队人员和他们的家属在生活上有很大的不方便。
  虽然乘坐一小时的军用轿车,就以到榆树与马粪气味共存的、美丽的哈尔滨闹区,但是,生活的大本营毕竟还是在东乡村。
  由于部队的性质所决定,不得不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闭塞村落。但是,多年来,近3000名的士兵为了在闭塞村里以细菌和“马鲁太”为对手生活下去,是很需要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的。
  在东乡村,一到盂兰盆节,就跳盂兰盆舞。本节开头介绍的“东乡村小调”的作词者是总务部调查课课员T,这首小调就是在为跳盂兰盆舞征集作品而应征得奖的。
  跳盂兰盆舞时,女文职人员也参加,只有这时她们才脱去平时上班的西式扎腿裤,换上单和服,扎上窄腰带,以艳丽的姿态参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去。
  近来,“扎腿裤”、“国防色”等日语词汇不仅不是“死语”,甚至又出现了恢复它的趋势。当时那是多么不舒服的衣着啊!在这里,说明一下部队人员的着装情况吧!
  部队人员的服装统一都是一种叫国防色的黄褐色。文职人员的服装是开领式的,比黄褐色略淡些,平日穿的就是衬衣加国防色的领带。而不准使用其他颜色。
  文职人员的服装带有肩章,并有山形符号的臂章,胸前刺绣有流星,表明在部队的级别。人们可以从星的数目和颜色来判断其级别。
  白星是雇员;黄星是委任官;紫星是高等官。
  雇员、委任官和高级官员都是当时官员的级别。731部队人员几乎都不是军人,是为研究细菌战而配属的学者或研究人员,身份定为文职人员,但却有和文官一样的官衔。
  文职人员戴的肩章、臂章和胸章,是为了在部队内部相互确认级别。行进中遇到上级官员时要敬礼(遇直接上级则要停下来敬礼),并应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
  下身穿的是马裤、长靴。帽子前沿带上有黄星。在室内允许脱帽、脱鞋;在研究室里则更换成白色作业服,但是在室外,要戴帽穿靴。在战区,雇员以上的人员要佩刀,还规定平时(即在731部队内)委任官以上官员要佩刀(后来因发生痴情的刀伤事件,以后平时就禁止带刀)。
  部队长石井四郎是军医中将,除他之外,也有不少人员有军人身份,但是也有从军人“倒转”为文职人员的。
  在跳盂兰盆舞或进行体育活动时,常常使人忘记了这种军衔地位,它发挥着一种使军人和文职人员都回到普通人的作用,从而可以使部队人员互相之间更加和睦。
  为达到这种目的,每星期五晚上在63号楼放映故事片。夏天,举行盂兰盆舞会或摔跤大会;秋天,举办运动会、演剧活动或举行音乐会;春天举行棒球比赛或从国内请来歌舞团进行慰问演出等等。部队内部也有一个女文职人员参加的剧组,她们演出“军神——山崎部队长”等节目,深受大家欢迎。
  此外,为了防止部队家属想家,在东乡村里,鼓励种家庭菜园。
  虽然“东乡村小调”具有轻快的旋律和节奏,女文职人员穿上单和服又是那么艳丽,但是731毕竟是731,在部队设施的中心——7号楼、8号楼关押着“马鲁太”,阵列室里有“刚砍下来的人头”,总部一层到处都是鼠疫菌。
  穿着清一色的国防色衣服的平时,在毫不在意同文化、体育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正是利用文化的糖衣给恶魔的残酷性涂上迷彩的时候。
女职员被杀事件
  1943年秋天(也有队员说是1944年春)发生了一个反映干部颓废状态的神秘事件:在高级官员宿舍里发现了一具女文职人员的尸体。
  女文职人员的名字叫大月某女,是总务部庶务课的课员。大月某女中等身材、丰满,是一个胸部和腰部富有性感的刚满20岁的单身女子。一个认识她的原同事这样说道:“大月是一位冈山县出身的姑娘,她总是拼命地劳动。不仅事务工作,而且做饭、缝衣也都很棒,书法和插花也不错。她巧妙地把官员宿舍里开的大波斯菊插活。她是一个吸引着许多男人的人物。正当她突然没有精神,人们感到疑惑的当儿,发生了这一事件。”
  东乡村里有几套家属宿舍提供给女文职人员居住。
  大月某女的尸体是在某高等官宿舍的一间屋里发现的。发现者是一个经常出入该官员宿舍的满人勤杂工,但确切的情况不详。据说大月某女穿着西式扎腿裤,手放在喉咙上,脸上露出一副很难受的表情,死亡时口中吐着沫,乍一看,似乎是在吃了什么药物之后死去的。大月某女突然死去的消息传出后,部队里在悄悄地议论着,认为存在着很大的疑问,估计是被杀的!
  确实有令人怀疑她被杀害的迹象,大月某女虽然在总务部庶务课工作,但是也兼作吉村班Y技师的女佣。Y技师是从日本国内单身赴任的一个学者,住在高等官宿舍,大月某女的尸体就是在这个高级官员宿舍的一间屋里发现的。当时部队里有许多单身赴任的人,Y技师也是其中的一个。为了照顾高等官的生活,雇用了满洲勤杂工。根据上级的命令有时也派部队的女文职人员来服务。一个同她一起工作的女文职人员认为“她该是怀孕了”。这样,影响更扩大了。
  大月某女的尸体立即被解剖,结果证实是怀孕了。胎儿父亲是谁呢?调查的同时,部队的上级领导感到紧张的是成为死亡原因药物的真相,经过对胃、肝脏的调查,查明大月某女吞服的是一种氰酸化合物。氰酸化合物——它只有731部队的草味班(研究药理)才有,这是该研究室研制的一种新型毒药。但是,研究室设在“口”字楼里,女文职人员是严禁出入那里的。如果大月某女想要获得这种氰酸化合物,只有一个办法:即在夜深人静时潜入研究室,从严密加锁的药品柜里偷出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经调查,没有发现毒药被人盗走的迹象。大月某女服下的毒药,只有一个搞到手的可能性:草味班或同草味班关系很密切的其他班人员直接或间接托人将毒药拿出去交给大月某女,或者强迫她服下。
  经过解剖,相继弄清的事实,使部队内部的疑惑集中到一点上:可能是使大月某女怀孕的人,由于不好处理,跟她说明原委强迫她自杀;也可能是把药物混在饮料里或欺骗她说是治怀孕反应的药或堕胎药而给她的。据说部队上级把Y技师叫去,简单地问了一下情况之后,很快就把他调回国内。查明大月某女死亡原因说明到此就结束了。
  “731部队的人员死亡后,送往哈尔滨火葬场,郑重地进行火化,已成为这支部队的惯例。可是,只有大月,部队上级在解剖她的尸体以后,同马鲁太一样,把她的尸体放在焚尸炉烧掉。当时部队人员私下议论说,也许是由于婴儿处于刚刚长骨头阶段,怕发现胎儿的存在或防止怀疑毒杀的缘故吧!”大月之死仅仅是一个事例,在高等官宿舍里,妻子和年轻雇员通奸、干部引诱女文职人员以及其他的不正之风到处横行。“由于石井四郎部队长带头行为不轨,所以干部们都向他学习,这也是很自然的”,一个原731部队人员这样说道。



 



 

 


 
第09章 日本陆军的私生子
 ——第一期少年兵的苦斗
少年见习技术员
  “(前略)最近《赤旗》报发表了满洲731部队的纪实,立即托朋友找来,很有兴趣地拜读了”,1981年7月下旬,我们收到原部队人员的一封信,信的一开头这样写道。
  信的末尾只写了“KK生”,写信人的地址和姓名都隐蔽起来。投递邮局的邮戳,好不容易才判读出来,上面是“京都西阵7·25·81·12~18”。也许我判断得不对,从来信的字面看,估计是一位上年纪的男子写的。
  信中继续写道:
  “特别是第一回发表了731部队的要图。关于这一点,我作为原部队的有关人员,想说几句话。
  “战后,通过各种报刊等已发表原部队人员秋山浩著的《特殊部队七三一》等20多种关于731部队的记录和报道。令人觉得,关于731部队的秘密全部都已发表,主要情况已揭露无遗,其中有部分消息是从兴趣出发的或者是带有煽动性的,但是,我觉得不少人一直在认真地追踪,使内容更加准确,这种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在连载第一次发表的‘要图’,虽说我们部分同事知道它的存在,但是,迄今却未在社会上发表过,正是由于这张图是在部分有关人员手中流传,并不断修改、复制,一直珍存的贵重文件,所以这次森村先生搞到手并公布于世,不禁使我大吃一惊。”
  “对我们原731部队有关人员来说,再没有任何东西能比这份‘要图’更加珍贵了。但是,从秋山的著作到最近发表的其他著作看都刊登了一个不准确的略图,对此,731部队的人员一直保持沉默,而未做要求订正的发言,主要考虑这种发言对社会会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认为,至今731部队人员仍保持着相互之间的友情。‘要图’发表以后,由原731部队人员补充了原来写的20种记录和报道的不足,修正了夸张之处,并在森村先生的连载文章中再现出来。我认为,不论事情本身好坏如何,作为731部队准确的集大成,应该留下它的真正纪实。”
  “在这里,我想向提供‘要图’的人进一言,时至今日,公布这张图,并非背叛了731部队人员之间的信任和友情。战后已过了30余年,原731部队人员中,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已削发为僧,有的逐渐退出社会第一线,进入了回顾往事的时期。正如森村先生在执笔意图中所说的,必须填补这段历史的空白。”
  “731部队还存在着世人尚不知道的秘密历史,诸如石井中将和战后占领军之间的关系;731部队的真实沿革;当时十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