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紫[完结] >

第21部分

九重紫[完结]-第21部分

小说: 九重紫[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伯母也有同感,却叹息道:“也不怪诸家生气,等三年是我们说的,现在赶在端午节成亲也是我们说的。诸家也是大户人家了,不要说这样急赶急地准备嫁妆,就是通知亲朋好友,只怕也来不及。”
    “我也知道。只是事急从权,只能这样了。”祖父道,“我记得诸举人有个姐姐嫁到了隔壁新乐县的陈家,要不,请诸家的姑奶奶出面帮着说说?”
    “那我用了午膳就启程去新乐。”三伯母没有推辞,立刻道。
    祖父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留了三伯母用午膳。
    “东、西两窦原本是一家,七叔的事,就和我自己的事是一样的。”三伯母客气了一番,道,“今天晚上恐怕要在新乐过夜了,家里的事我还要安排安排。小叔父不用和我客气,把这件事办好了才最为要紧。”
    祖父没有再留她,让秋芬送了三伯母出了二门。
    之后不管三伯母搬了谁到诸家去说项,诸家一口咬定了就是不松口。
    三伯母急得嘴上都起了水泡,非常的后悔:“早知如此,就应该和大嫂家的小堂妹结亲的。现在就是想换人,也得拿了诸家的退亲书,只怕时间上一样来不及。”
    祖父迁怒于父亲,大热天的,让父亲在无树遮阳的前院跪了整整一个下午,以至于父亲的膝盖又红又肿,连走路都很困难,又找了大夫来看病。
    这个时候,王映雪的大哥王知柄突然登门拜访。
    王知柄今年不过三十出头,可能是因为这些年生活的艰难,让他看上去像四十岁般的苍老。
    他身姿笔直地站在王家的大厅上,有如青松翠苍般的挺拔坚毅。
    “我家小妹受了我这个做哥哥的拖累,这才抛头露面做些营生买卖。原来我是不知道,现在既然知道了,我来接了我家小妹回去。”他语气铮铮,“你们家的聘礼我们没收,也没有钱物上的牵扯,你写纸放妾书,你我两家从此揭过,桥归桥,路归路。”
    祖父沉默了半天,让人请了王映雪。
    王映雪看见哥哥,又惊又喜。
    “大哥,您怎么回来了!”她情不自禁地抓住了王知柄的胳臂,随即脸色突然一变,上上下下打量起王知柄来了,“是不是爹爹出了什么事?”一句话未完,眼泪已簌簌落下。
    “没有,没有!”王知柄的眼圈也跟着红了起来,忙道,“爹爹受诏任山东新泰县令,写信回家,这才知道你、你入了窦府,爹爹又悔又恨,连扇了自己三个耳光,只说是家里连累了你,让我赶回来,带你回家。”
    “您说什么?”王映雪呆呆地望着王知柄,“爹爹,爹爹他老人家,起复了?”
    “嗯!”王知柄连连点头,“爹爹他老人家起复了,过些日子就会接了娘和你去任上团圆,你再也不用为家里每天吃什么喝什么伤脑筋了以后这些事,都交给大哥操心!”
    “大哥!”王映雪抓着王知柄的衣袖失声痛哭了起来。
    王知柄转过头去,不敢看妹妹的样子,只到王映雪哭湿了他的衣袖,他心情这才平静下来。
    “你别哭了,有什么话,我们回家再说。”王知柄说着,朝祖父望去,“要是窦老爷没有什么吩咐,我们这就告辞了。”
    连王映雪换洗的衣裳都不准备要。
    祖父自然不能让王映雪就这样走,笑道:“令尊和我们家元吉是同科,也不是什么外人。既然来了,不如坐下来喝杯茶。令妹进门,屋里安排了服侍她的嬷嬷、丫鬟,还添了些东西,我让那嬷嬷、丫鬟收拾收拾,到时候你们连人带东西一并带走好了。令尊刚刚起复,千头万绪,总得一桩桩理顺。王氏能进我们家的门,说起来都是阴差阳错,你总不能让她空着手走吧?别人说起来,也不好听!”
    “不用了!”王知柄刚应了一句,耳边就传来妹妹因为高亢而显得有些尖锐的声音:“您说什么?让我跟着您回去,那明姐儿怎么办?她才刚刚三岁!”

    第三十一章 偷听

    “自然是要留在窦家!”王知柄和窦铎不约而同地道。
    “不行,不行!”王映雪摇着头,神色慌张,“她还那么小,我不能把她留在窦家”
    难道带回王家不成?
    就算王家答应窦家也不可能答应啊!
    王知柄望着一副护犊子模样的妹妹,颇为头痛。
    他们家出了这样的事,乡亲四邻早就在背后议论纷纷了。现在父亲起复,知道他们家的人更多了,到时候不仅仅是小小的南洼乡,恐怕整个真定府的人都会在他们家背后指指点点,父亲面上无光不说,以后孩子们恐怕也难得在南洼乡挺起脊背做人。所以来的时候,父亲就和他商量好了,悄无声息地把妹妹接回去,等父亲安顿好了,他们举家随父亲去任上,以后再也不回南洼了。
    他还寻思着过几年风平浪静了再给妹妹说门好亲事。
    把这孩子带在身边算是怎么一回事?
    妹妹以后还嫁人不嫁人?
    退一万步说,窦家愿意把这孩子让妹妹带走,父亲也答应把这孩子养大,可如果亲戚朋友问起,他们又该怎么解释这孩子的身世呢?
    他们原本是怕那些流言蜚语才离开南洼的,若说这孩子是妹妹生的,妹妹的往事就兜不住了,他们这家岂不是白搬了?
    想撇清,就只能说是他的孩子或是弟弟王知杓的孩子。
    偏偏这孩子来的不是时候。
    说是他的,他这几年都不在家;说是弟弟的,弟媳生了个大胖小子,刚刚满月难道说是捡的?
    这些念头不过一闪而过,但毕竟是自己的家事,不好当着窦铎的面讨论。
    王知柄只好低声对王映雪道:“有些事我们回家再商量。”
    王映雪不敢跟哥哥回去。
    像她这样的情况,大归不是被送进庵堂就是异地远嫁,只怕以后再没有看见女儿的机会。
    窦昭还有舅舅、母亲留下来的管事嬷嬷照应,她的女儿却是孤零零什么也没有,她不能把女儿的未来寄托在那个从未曾谋面也未曾打过交道的诸家五小姐手里。
    窦世英呢?
    王映雪举目四顾。
    他怎么不在场?
    他心肠一向软,决不会眼睁睁看着她们母女生离的。
    “不!”她朝后退了两步,和哥哥拉开了一个距离,望着哥哥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分警惕,“不商量好明姐儿的事,我是不会跟着大哥回家的!”她说着,朝站在厅堂门口的琼芳使了个眼色,然后含泪求着窦铎:“老太爷,明姐儿生下来就身子弱,连吃奶的力气都没有,大夫和那些经年的老嬷嬷都说明姐儿可能活不长了,是我,一把屎一把尿,小心翼翼地把她养到了这么大,我怎么能把她随随便便就交给别人?求您看在明姐儿的份上,就让我带着她吧?”
    “明姐儿的名字还是我给取的呢!”窦铎语气温和地笑道,“儿女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你担心明姐儿的心情我们都知道,可明姐儿是窦家的孩子,总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跟着你去王家吧?你不是刚到我们家,我们家是怎样一个情况,你也是知道的,你刚进门,就派了一个老成的嬷嬷、两个丫鬟、几个粗使的婆子在你屋里服侍,等你生了明姐儿,除了明姐儿的乳娘和明姐儿屋里服侍的人,又给你添了两个丫鬟你不用担心。诸家五小姐幼承庭训,性情温和,贤良敦厚,会好好照顾明姐儿的”
    “别人再好,怎比得上自己的生母?”王映雪看着琼芳快步离开了鹤寿堂,心中微安,嘴里却不住地求着窦铎,“求老太爷您就成全了我们母女吧?”
    窦铎笑道:“万元也是在他嫡母面前长大的,明姐儿你就不用担心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都不愿意让步。
    窦昭很快得了消息。
    她想了想,对妥娘道:“走,我们去看看爹爹。”
    窦昭想知道父亲是怎么想的,对这件事有什么打算。
    妥娘应喏,丢下手中的针线,和窦昭去了窦世英的书房。
    窦世英不在书房。
    窦昭想了想,去了厅堂后的花厅。
    祖父和王知柄在花厅里喝茶,父亲和王映雪在花厅后面的竹丛旁说话。
    窦昭朝着妥娘做了个止步的手势,自己仗着人小身矮绕过花厅,躲在竹子后面偷听。
    “不管怎么说,是我对不起你。”父亲的声音里透着淡淡的悲伤,“我比你大,又是成过亲的人,就算你倾心于我,我也应该义正词严地拒绝你才是,而不是顺水推舟,做出羞辱你的事,事后还责怪谷秋不愿意帮我遮掩,甚至是因为这件事而对谷秋恶语相加,让谷秋颜面尽失,自缢而亡。”
    “不是,不是!”王映雪忙道,“这怎么能怪七爷!是谷秋姐,待人待己都太苛刻”
    “从前我也这么想。”父亲微笑着打断了王映雪的话,“可想起谷秋临死前对我说的那些话”父亲语气微顿,“我就觉得,谷秋说的还真对。是我自己心思龌龊,做错了事,却只知道一味地责怪别人,指望着别人给我收拾烂摊子”
    “七爷!”王映雪一副不忍父亲责怪自己的样子,“您别这么说。您这么说,我心里更难受了”
    “好了,好了,不说了!”父亲闻言笑了笑,道:“说来说去,谷秋也不可能回来了。”他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了一个宝蓝色绣着玉兰花的荷包,“这里面有三千两银票,你拿着,跟着你大哥回家去吧!以后若是有什么事要我帮忙,给我带个信,只要我能做到的,决不会推辞。明姐儿我会好好照顾她的,这不会把她和寿姑厚此薄彼的。你就放心回去吧!别学着那些尖酸妇人,去什么庙里修行,若是遇到好人家,你就嫁了吧!哪天想明姐儿了,悄悄地派人来跟我说一声,我让寿姑带着她去寺里上香或是到五哥家里走亲戚,你远远地看上一眼,也算是全了你们母女的缘分。若是明姐儿长大了,你还想认她,我就把她的身世告诉她”
    原来父亲是要劝王映雪大归啊!
    窦昭笑眯眯地望着两人,然后看见王映雪泪流满面地扑到了父亲的怀里,紧紧地搂住了父亲的腰:“我哪里也不去,我就想在您身边,哪怕是为奴为婢我也愿意”
    “你别这样!”父亲动作轻柔地掰开围着自己的手臂,柔声道,“你这样,让王大人怎么办?”他退后几步,看着王映雪的目光透着真诚,“令尊和令兄待你很好,你要珍惜才是,不要再惹他们伤心了”
    王映雪望着两人之间的距离,眼底浮现出苦楚,问父亲:“是不是因为诸家五小姐?”
    父亲愕然:“什么?”
    “是不是因为诸家五小姐?”王映雪又问了一句,眼泪顿时纷飞如雨,“你是不是喜欢上了诸家五小姐?我听人说,她相貌十分出众”
    “你想到哪里去了?”父亲失笑,“我从未曾见过诸家五小姐。”
    “那你为什么让高升给诸家送信?”王映雪的目光有些逼人。
    看来并不只是她一个人关心窦、诸两家的婚事啊!
    窦昭支了耳朵。
    “你们知道我让高升给诸家送信了?”父亲很惊讶。
    王映雪见自己说漏了嘴,心虚地道:“那天晚上明姐儿吵闹不休,我一直哄着她到了天亮,正要上床睡觉,听见丫鬟们说高升奉您之命往诸家送信”
    满口胡言!
    窦昭撇了撇嘴。
    高升是父亲的心腹,他要是嘴把不住门,父亲早就换人了。
    分明是她想办法打听到的!
    父亲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地纠缠,坦言道:“我给诸举人送了封信,把我们家的一些事告诉了他,请他等我把家里的事理顺了再提成亲的事”
    “为什么?”王映雪目光如炬地望着父亲,“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难道她认为父亲是为了她不成?
    窦昭冷笑。
    父亲则沉默良久,低声道:“映雪,我有我的责任!西窦需要一个继承人,父亲也等着抱嫡孙。我不想把诸家五小姐拖进来,她没有责任承担我所犯下的错误,没有义务一进门就面对这些纷争”
    “我对你来说,是一场错误?”王映雪刹时面白如雪,尖锐地问。
    “你不要想歪了。”父亲和煦地道,“我只是希望不要因为我的原因,再伤害到别人!”
    “那我呢?我算什么?”王映雪质问着父亲,“你不希望伤害诸家五小姐,难道就忍心让我和明姐儿从此天各一方?忍心让明姐儿从小就没有了母亲?”
    “映雪,并不是我心肠狠。”父亲长长地叹了口气,道,“明姐儿在王家身份不明,她在窦家,好歹也是窦家的五小姐。她现在年纪还小,什么也不记得,养在谁身边就会跟谁亲,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伤心难过”
    “她是我的女儿,我的女儿!”王映雪低声嚷着,愤愤地把荷包砸在了父亲的身上,“我不要你的银票,我要我女儿。”说完,昂首挺胸地转身,进了花厅。
    父亲苦笑,摇着头跟着进了花厅。
    窦昭望着地上的荷包,寻思要是自己把这三千两银票据为己有,不知道会不会连累那些在花厅里当值的丫鬟、小厮们。

    第三十二章 异样

    窦昭最终还是把那荷包捡了起来。
    好歹是三千两银子,可以买一千多亩田或是一座四进的宅子呢!
    要是被谁捡了去,只怕眨眼的功夫就会连人带银票都不见了。
    与其给别人,不如给她。
    她打开了荷包。
    里面全是一百、二百甚至是几十两的面额,见票即兑的那种。
    父亲想的还挺周到的。
    窦昭把银票重新放回荷包,就听见花厅里传来一阵哭闹:“哥哥,你们这样逼我,还不如给我三尺白绫让我自缢算了,也免得我牵肠挂肚,生不如死”
    那就给她三尺白绫好了!
    窦昭腹诽着。
    当初母亲不是如她所愿给了她一条汗巾,结果她怎么还活得好好的?
    王行宜怎么生了这样个不知道廉耻的东西?
    真是有辱他一世英名。
    花厅里传来王知柄低沉的声音,含含糊糊,听不清楚。
    窦昭寻思着要不要再听听壁角,结果看见花厅的槅扇一动,父亲陪着王知柄走了出来。
    她忙躲到了一旁的太湖石后面。
    父亲劝着王知柄:“你也不用着急上火,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