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130部分

潇潇雨歇-第130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瑛半躬着身子,别人看不到她的面目表情,只听到她清脆的声音中包含着一种悲愤:“或许在秦王眼中,这洛阳宫的砖和瓦,这些雕龙画凤的窗、屏、几、案等等,不过是些小物件,它们存在的价值仅仅是供皇亲贵胄玩耍享乐。可在王英眼中,这一砖一瓦,每一根房梁,每一扇窗棂,都是那些工匠的心血,是有生命的活物。它们默默地立在这里,用它们的目光看着斗转星移,看着山河变色,人间沧桑。它们所承载下的岁月年华,绝对比我们这些凡人俗子更真更切,更有意义。如今秦王要毁了它,王英耳听得它的哭声,却没能力保它,只能买些祭奠之物,做些水陆道场,为它暗中一哭尔。而且,王英相信,那些亲手将它建造出来的工匠,也如王英一般,舍不得,弃不下,祭奠一番,也算送它一程,安慰一下自己。”

    唐瑛这一番话,说的声泪俱下,悲伤不已,一时间把众人惊的目瞪口呆,哑口无言。李世民的心情更为复杂,他本想毁了洛阳宫,一来表明大唐一振天下的决心,二来表现大唐对臣民的爱护,三来,也是表明对隋朝从上到下奢侈成风的唾弃。可,不知为什么,唐瑛这么一说,他的心中竟也隐隐觉得自己的命令有些不对的地方。只是,唐瑛究竟想告诉他什么样的道理呢?

    大殿里沉默了好长时间,长孙无忌才算有点反应。他抬头看看众人,再看一眼李世民,叹了一口气,上前对唐瑛道:“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且不管这洛阳宫会不会哭泣,它的存在,就是腐败奢侈的象征。百姓看到它,不会仰视羡慕,只会咬牙切齿地暗中怒骂。毁了它,可谓顺从民心,警示后人。”

    唐瑛站直了身子,看向长孙无忌:“大人,商纣烧摘星台,而周建镐都;匈奴毁镐都,而秦建咸阳宫;项羽火烧阿房宫,毁了秦咸阳宫,汉建长乐宫、未央宫;董卓焚洛阳,曹魏建铜雀台。从古到今,这宫室毁了又建,建了又毁,王英请问大人,何来警示作用?又何曾顺从民心?今日秦王下令毁去洛阳宫,那么请问,明日谁来重建一座更豪华,更奢侈,更雄伟的新洛阳宫?这样做,到底是体恤百姓,还是劳命伤财?”

    “这……”长孙无忌苦笑一声,接不下去了。

瓦岗三年 第二百零七章 怒气

    第二百零七章 怒气

    唐瑛却并不善罢甘休,这种毁去前朝文明的恶劣作为,还要美其名曰顺从民心的论调,彻底激怒了她:“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注:节选阿房宫赋)秦王,你知道我刚才念的是什么吗?是后人对项羽烧毁咸阳宫的感叹。”

    唐瑛的这段话才说出口,李世民看向唐瑛的目光就变了,从不解到赞扬,还有惊喜,这才是唐瑛要说的真正道理吧,她终于回到了从前的她,终于不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了:“灭六国者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句说的好,有道理。”

    唐瑛却不买李世民的账:“项羽不过是霸王,逞匹夫之勇者,秦王自负通读史书,难道不知后人对其火烧咸阳宫多有诟骂?区区一座宫殿,它能干什么?所有事情,好或坏,都是人心作怪,与它何干?烧了它,就能显示出英明决断爱护百姓了?说句实话,老百姓才不管你烧不烧宫殿,建不建宫室,只要他们过的好,能从你们手中得到实惠,他们就会爱戴你们,敬仰你们,哪怕你们再修建比洛阳宫豪华百倍的宫室,他们也会认为这是应该的,也不会有怨言。相反,如果百姓过的不好,饥寒交迫,那么,哪怕你们和百姓一样住在茅屋里,他们也会咒骂你们,憎恨你们。”

    唐瑛一句一个你们,话锋尖锐直指李世民,别说李世民面子上下不来,就连旁边的人也觉得过分了。

    房玄龄赶紧站了出来:“王英,你误会了。秦王本意绝非彰显自己的英明,而是想警示世人,隋朝的灭亡就在于此,我大唐皇室臣子,绝不学炀帝那般。”

    唐瑛根本不领情,倔脾气上。来了,更是忘记了自己开始还想迂回劝诫的初衷,直接嘲讽了回去:“所谓表明心迹警示世人,其实就是不自信。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身边的人。”

    “不自信?”李世民根本没去想自己。有没有面子,他一直在思考唐瑛刚才的提示,猛地听到唐瑛又冒了一句嘲讽自己的话,顿时苦笑了,下一个命令而已,哪来的这么多名堂?

    “对,就是不自信。”唐瑛冲他一瞪。眼:“刚才巡视的时候,你自己说的,你住在这里,都心动神往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也被豪华迷了眼,被奢侈捆了心。你想挣脱这种捆绑,想擦亮自己的眼睛,所以,你下令毁去yin*你的宫殿。可秦王,你为什么不擦亮你的心?如果你心中永远装着天下苍生,这些东西能迷惑你吗?你端正了言行,底下的人又怎敢胡作非为?没有人胡作非为,都肯为百姓做实事,都肯为大唐的繁盛出力,谁又有功夫去注意自己居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又有谁有那个精力去管宫殿豪不豪华?”

    李世民这下是真的尴尬万分了,环视一下和他同。样尴尬的众人,他咳一声,故意把脸板起来,瞪着大家道:“都散了吧。这个,关于洛阳宫殿的问题,待本王再仔细想想。咳,王英说的有道理,大家都要好好想想,好好想想。”还不都给本王离开,今日之事,都不许说出去。

    众人一听,如同得到解放一般,巴不得赶紧离开如。此尴尬的地方。看着秦王被人骂,还不能劝,这滋味可不好受,秦王不和王英计较,保不齐会把这股憋着的火发他们身上,还是赶紧走吧,让秦王和王英互相瞪眼去。一眨眼的功夫,大多数人全跑的没踪影了。

    殿里还剩下五个人,李世民和唐瑛坐着没动,而。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杜如晦也想跑,却被李世民拿眼睛给留下了。李世民心想,唐瑛话里有话,我得让她说完。再者,你们全跑了,留下我一个人挨骂不成?不行,要挨骂,你们都得陪着,谁让你们不像唐瑛那样把话说白了,否则,我多想想,也不至于这么丢面子了。

    唐瑛才不去管。李世民等人在想什么,她说了一大堆道理了,李世民还不肯改口,她心里也急。不过,既然李世民说了让大家再想想,那就说明自己的话还是有作用了。她正想在加点码,同时争取一下房玄龄和杜如晦,拉几个同盟军过来,却见这群人全站起来了,都是一副跑之不及的架势,她愣了片刻,突然醒悟过来。

    完了,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不是想好了要采用迂回策略嘛,怎么没说到两句,自己的老毛病就犯了呢,当众不给李世民面子,会不会有违自己的初衷,反而把事情做砸了?不行,洛阳宫不能就这么给毁了,我得想法子让李世民收回成命。唐瑛在拼命动脑筋,大殿上没了人说话,顿时沉寂下来。

    唐瑛不说话了,李世民不干了,哎,刚才一堆人在的时候,你是冷嘲热讽说的痛快,眼下那些人都被我撵走了,你却不说了,这是跟我生气呢?

    “唐瑛,眼下没别人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就说吧。不过,咳,你就是生本王的气,也不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吧,一点面子也不给本王留呀。”

    唐瑛当然在生气,气李世民的这种恶劣行为,听李世民还在跟她开玩笑,就更生气了,抬头看他一眼,哼哼:“秦王架子大,唐瑛可不敢生您的气。秦王若是觉得唐瑛这样说话违了您的规矩,触犯了您的龙颜,我可以从此不再说这些话。”

    李世民叹气了,果然是女子难养呀,厉害的女子就更难养了,面对唐瑛这种吃软不吃硬的女人,自己还是委屈一点算了:“唐瑛,你是知道的,本王对你说过许多次,本王身边需要一个肯说真话的人,而你,就是本王一直需要的人。”

    李世民略带委屈的话音让唐瑛沉默了一下,自嘲道:“原来的王英无拘无束,说话也从不经大脑,即便得罪人也不怕。可眼下,我似乎不该像以前那样口无遮拦了。真说起来,我刚才的确过分了,以后我会注意一点,尽量不当着别人的面,让你下不来台。”

    李世民苦笑,面子里子都被你给骂光了,还以后?就你这脾气,以后也一样控制不住自己。不过,你越不去控制,说的话才越真,也才有道理,才是我所需要的:“不,你误会本王的意思了。本王希望你以后还是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才是你,本王也才能听到真话。”

    唐瑛的脾气还真被李世民拿捏准了,李世民这么一味的说软话,她那一肚子的气也发不出来了,仔细想想,自己似乎也真没给李世民留点面子。这样一想,她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你可是秦王,以前,我也没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嘲讽过你嘛。真话我照样说,不过,我会注意场合的。只是,我刚才开始的时候也想着不要太直接了,可,怎么就没能控制住自己?以后,我以后一定会注意的。”

    “以前你没有参加这种议事,想当众嘲讽也没机会。从今日起,你每次都要参加。”李世民笑笑:“只是,你也真该注意一下,我可是堂堂的秦王,这个,面子也该给本王留点。”

    “哦,我可以不参加吗?”唐瑛脸又垮了:“说话说一半,很难受。”

    “不可以。”李世民霸道地说:“你不参加,刚才那些道理谁说给本王听?至于别的嘛,算了,谁让本王肚量大,受得了。”

    唐瑛鄙视地冲李世民哼哼:“秦王殿下的肚量一向很大。可我怎么觉得,你的部下在你面前都战战兢兢的。唔,我还是注意一点吧,这样毫无顾忌的说话,哪天撞到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一声令下,我小命不保。”

    李世民看了一眼颇有些尴尬的三个心腹,苦笑:“无忌,克明,玄龄,本王有唐瑛说的那么可怕吗?”

    三人坐在那里,说话也不是,不说话也不是,只好耳听两人斗嘴,眼观砖缝,来了一个肉胎泥塑,动也不动。可李世民偏偏不肯放过他们,三人只好一起把手乱摇,嘴里一个劲地说不,这个难受劲哟,真是郁闷。李世民和唐瑛一见三人这般,都好笑起来,尴尬的气氛也被缓解了下来。

    气氛缓和下来了,李世民呵呵一笑,把话题拉到了正题上:“对了,你刚才说的那段灭秦论有点意思,从哪儿看到的?”

    说起这个,唐瑛确实汗颜了一把,《阿房宫赋》的作者这个时候还没出生呢,她却提前把人家的东西剽窃过来了,只能撒谎了:“以前在瓦岗寨的时候,我在邴元真大哥那里看到的,记得是一篇词赋,叫《阿房宫赋》。谁写的并无记载。当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还不懂,邴大哥为我讲解了一遍,我才记住的。”

    李世民点头了:“你还记得原文怎么写的吗?”

    过了这么多年了,哪里还背的下来哟。唐瑛很努力地回想了一会儿后才道:“我只记得大概了,怕是不完整。”

    “记得多少就写出来吧,本王觉得很有道理。你们认为呢?”

瓦岗三年 第二百零八章 规劝

    第二百零八章 规劝

    一说起正经事,那三位不能再装泥塑。杜如晦拱拱手:“的确有道理。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隋朝之灭亡,归根结底也是炀帝的暴*所致。”

    房玄龄也赶紧点头:“是呀,我大唐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

    长孙无忌却欠欠身,不说话,这么明摆着的事实,懒得当应声虫。

    唐瑛却道:“这篇赋,其实主要写的是阿房宫的豪华和对项羽烧之的叹惜,继而引发了作者对秦朝灭亡的感慨而已。唐瑛也是有感秦王下令毁了洛阳宫,而想起了这篇赋中的几句。”

    “看来,多读书就是有好处,呵呵,本王读的书的确太少了。以前只喜欢读兵书,这以后,本王要多读一点这些诗词歌赋了。”李世民笑嘻嘻地检讨了自己一番后,却突然想起一事:“玄龄,洛阳府库里可有找到那本《兰亭集序》?”

    房玄龄摇头:“臣仔细查找了,。没有找到。炀帝本身酷好书法,他会不会带到江都去了?”

    李世民点点头:“有可能。不过,你还。是要尽力寻找此书,哪怕出的价钱再高,也要弄到。”

    李世民如此郑重其事地寻找。一本字帖,让杜如晦不高兴了:“秦王。天下未定,不可玩物丧志。”

    李世民已经习惯了杜如晦硬梆梆的进谏,就如同。习惯了唐瑛的嘲讽一样,他丝毫没有生气,反而耐心解释道:“克明误会了。本王虽然也喜爱兰亭集序,但主要目的却不是占为己有。自司马氏南渡,汉家多数南迁,特别是士族和名门望族。这些大家都聚集在江南,一向视江北之人为蛮族,虽被武力征服,然内心从来不曾服过。本王想从推崇王右军着手,让江南文人对我们有认同感,下一步,才好将这些人请出来为大唐效力。”

    李世民这一说,杜如晦等人都明白了,连唐瑛也不。得不佩服李世民想的好,设计的妙。这人心呀,百姓是看吃穿,文人是看面子,说到底,还是看施政者的手腕能力能不能抓住人的心思。

    “兰亭集序虽然只是一幅字帖,但却可以承载朝。廷恢复大汉文化的决心,所以,玄龄,你一定要尽心。”

    房玄龄感到肩。膀上的担子加重了:“臣一定竭尽全力找到它。”

    “说不定此书就藏在这洛阳宫里。”唐瑛见李世民如此珍惜这兰亭集序,突然想到一个阻拦李世民焚毁洛阳宫的借口,她是嘿嘿一声:“或许,它会被秦王的焚毁令直接给销毁了。可惜呀,一代书圣的绝妙书法,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李世民翻白眼了:“唐瑛,若真有这个可能,本王一定把洛阳宫全拆了,细细地翻找几遍。如果找不到,哼哼,本王还可以下令把拆下来的梁柱,砖瓦全砸开来搜。”

    唐瑛这个郁闷呀:“秦王,你当真要毁了洛阳宫?你可知,如果你真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