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131部分

潇潇雨歇-第131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瑛这个郁闷呀:“秦王,你当真要毁了洛阳宫?你可知,如果你真下了这个命令,后人一定会骂你的。”

    “本王不怕别人骂。”李世民应声道:“唐瑛,你要劝本王,最好说点实际的道理出来,这种滑头,少来。”

    唐瑛点头了:“好。道理,我刚才已经说了。不管多么豪华的建筑,它本身无罪。人的贪欲才是一切罪恶的源头。隋朝灭亡了,洛阳宫就不再是享乐的地方,它只是一座见证了一段历史的建筑而已。保留它,恰恰能警示后人,不忘过去,不忘历史。”

    “嗯,也有些道理,但,还不足以让本王打消毁去它的想法。你可知,留下它,难保后人会贪图享乐,而忘记了教训。”

    “毁了它就能保证不再出现贪图享乐的帝王了吗?秦王,你应该明白,如果一个皇帝真想要享乐,有宫殿他会享乐,没有宫殿,他自然会命人建造一座供他享乐。人的贪欲,靠的是自律。你现在毁了洛阳宫,后人会再造一座,而且,唐瑛敢说,这后造的宫殿一定会比现在的更豪华,更奢侈。到时候,就不是隋朝的皇帝劳命伤财了,而是你大唐的皇帝荒yin无道,劳命伤财了。秦王,难道,你也想让大唐以后也出一个隋炀帝杨广吗?”

    “这……”李世民说不出道理了。

    杜如晦边听唐瑛的话边点头,此时接嘴了:“秦王,唐瑛,说,说的有,有道理。”

    房玄龄也点头:“秦王,唐瑛此话的确有些道理。宫殿怎么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住在宫殿里的人会怎么样。”

    唐瑛接着房玄龄的话又说开了:“不错,房大人说的对,关键是人,而不是建筑。秦王,眼下你我都住在洛阳宫里,可你每天都在操心洛阳城里的安定,都在关注河南河北的安定,都在努力做着安抚民心的工作,这洛阳宫yin*你我天天寻欢作乐了吗?yin*房大人他们了吗?没有。洛阳城里的百姓对咱们有骂声吗?对唐军有抵住情绪吗?没有。同样是住在这里,管理同样的百姓,杨侗和王世充为什么被骂,而咱们没人骂呢?”

    李世民点头了。其实,唐瑛嘲讽他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这些,已经动摇自己毁洛阳宫的想法了,到了后来,更是决定了不再下达毁灭令了。不过,他想听到唐瑛把道理全说出来,想让自己的这几个心腹也想通这些道理,所以,才yin*唐瑛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见李世民点头了,唐瑛决定再接再厉:“秦王,还有一个道理。这些建筑的确是帝王下令修建的奢侈品,但,它也是那些建造者才能的展现,更代表了一个朝代,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水平和造诣,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文明。秦王,毁掉一座建筑容易,可毁去的这些文明,这些文化,可就找不回来了。这种毁灭,真的会招来后世的骂名。唐瑛不想这种骂名落到你的身上。”

    “毁灭文明?”李世民陷入沉思了:“这种说法,本王还是第一次听到呀!”

    唐瑛叹气:“秦王,你难道不想知道秦咸阳宫是什么样的布局,怎样的宏伟?不想知道那些古代建筑雕铸的飞禽走兽是什么模样的?不想知道那个时候的人们有什么样的工艺?不想知道那些流传下来的精美饰品等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这……”

    “飞禽走兽的绘制和雕刻,饰品的用料和工艺,建筑的形状和方位等等,无不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就好比一个人,你可以从他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看出这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品德素质一样。”

    李世民再次点头:“不错,说的非常有道理。”

    “秦王,作为一个后来者,一个替代者,我们要推翻的只是前朝的暴*,却应该继承它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我们先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繁衍生息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石。我们不仅应该继承下来,还应该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留给后代子孙最宝贵的财富呀。这才是智者所为,才是被后人所称道的。”

    “好,好一句继承和传承。”李世民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唐瑛,你说到点子上了,这下,本王是彻底明白了,这洛阳宫果然毁不得。”

    长孙无忌也点头了,他很郑重地向唐瑛行了一个大礼:“唐瑛,无忌也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了,多谢你的提醒了。无忌在这件事上,只想到秦王下令毁去洛阳宫,可以向河南民众表明态度,却没想到如此深层次的道理。无忌衷心地感谢你,佩服,真的佩服。”

    唐瑛笑道:“长孙大人,我知道你处处都在为秦王着想,我也明白人无完人的道理。可,秦王在战场上英明果敢,神武有力,无往不胜;在民政上,体恤百姓,勤政爱民,管理有方。既秦王在文武两方面都不错,唐瑛自然打心眼里不希望他犯错,我希望秦王能做一个古今唯一完美的君王,一个千年后的子孙都找不到一点污点的君王。”

    做一个完美的人,多么诱人的诱饵。不管能不能做到完美,只凭唐瑛的这番话,就够自己得意了,嘿嘿。李世民刚在心里得意了一下,突然觉得唐瑛话中有什么地方不对。她说什么?完美的君王?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脸色不好地看向了唐瑛。而正听的笑嘻嘻的房玄龄等三人的脸色也变了,齐刷刷地看向唐瑛。

    唐瑛还在笑着规劝李世民,突然见到几个人的神情都不对了,她莫名其妙了。就听李世民沉声问她:“唐瑛,你刚才说什么?完美的什么?”

    被李世民这一提示,唐瑛仔细回想一下自己刚才说的话,啊了一声,反应过来了。她说漏嘴了,君王这个词,眼下还不能用在李世民身上。糟糕,我得赶紧想词解释一下:“完美的……君王。嘿嘿。君王嘛,君,君子也,王,亲王。唐瑛的意思是,希望秦王能做一个有君子风范的好王。”

    “唐瑛。”李世民沉声道:“你是不是听到什么传言?你的解释很可笑。”

    唐瑛低头了:“我……真的是一时口误,说激动了,一溜口就出来了。”

    “真的?”

    “真的,我发誓。”

瓦岗三年 第二百零九章 文化

    第二百零九章 文化

    李世民轻轻松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房玄龄等人后,慎重地嘱咐唐瑛:“这种口误可不能再有。你可知道,这种口误一旦被别人得知,那,本王这颗人头,可就不保了。”

    唐瑛吐了一下舌头:“明白了,我也说顺口了,不知怎么就溜出一句来。”

    “嗯,本王知道。本王决定了,洛阳行宫保留下来,不毁了。你这下该放心了吧?”

    唐瑛笑了:“秦王的决定真是英明。”

    “咳,你的马屁功夫不怎么样。”

    “呵呵,慢慢学好了。”

    李世民笑了:“本王不希望你学会。好了,去休息吧,明儿起,你要协助玄龄完成宫里物品的清理。”

    “是。”唐瑛看出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还有话说,既然不想让她听,她也知趣点赶紧走吧。

    唐瑛离开好长时间了,长孙。无忌才惊叹道:“难道那些瓦岗军里的传言是真的?唐瑛真有未卜先知的能耐?”

    “怎么可能?”房玄龄把手乱摆:“她若。真有那种本事,还会眼睁睁地看着单雄信寻死不成?我看,八成真是口误。”

    “什么、未卜先知,不过,是,是胡说。”。杜如晦哼哼:“唐瑛说的、很有道理,秦王,本,本来就有,有帝王才能。”

    李世民阴沉着脸,想了很久,才慢慢道:“我也相信她。是口误。相处这么久了,本王觉得,她没什么未卜先知的本事,以往,她在瓦岗军中的预言都有很强的依据,她天生分析事情的能力就比较强,加上想问题的方式也与众不同,所以,能做出一些正确的预言很正常。所以,本王的意见是,如果她的预言真是灵验的话,那么,我们宁可信其有。”

    长孙无忌等三人同时点头了。对于以后的发展方。向,他们都已经心里有数了,完全清楚李世民的暗示。

    李世民想了想,又笑了:“或许,唐瑛的这种预言本。事,对本王来说,是好事。”

    长孙无忌道:“她。的口误应征了王天师的话,这说明,冥冥之中,定有天意。”

    李世民嗯了一声,却严肃地警告三人:“此话到此为止,不可再说。”

    房玄龄小心应道:“秦王,话可以不说,但,您无须担心什么。既然天命如此,想想何妨。”

    “以后再说吧。”李世民咳了一声:“回长安后见机行事吧。万事有所准备即可,却不要太过于表现了。你们听着,本王不希望身边再出现第二个刘文静。”

    “是,臣等明白了。”

    房玄龄等人马上应声回答。是呀,谁也不能再当刘文静了,他们不能,秦王也不能。

    李世民警告了三人后,又把思绪拉回到刚才唐瑛的话中了,秦毁灭在自己手里,隋也毁灭在自己手里,这个道理很明白;前朝的文化需要继承,并要传承下去,这个道理似乎有些糊涂,嗯,我来问问他们。

    “各位,文化的继承本王有点清楚了,就是将现在的这些东西全部留下,可,传承……怎么传?就是继续留着?发扬呢?”

    “这……”房玄龄苦笑:“臣的理解是,把现在的这些东西,继续传下去?可,唐瑛又说,推翻的就是隋的制度呀?怎么又要继承和传承?”

    杜如晦也在皱眉头:“礼、乐、典籍,圣人之说,继承当、当然,可……似有不同。”

    长孙无忌也在苦苦思索这个:“臣也在想,圣之礼乐典章,百家学说当然应该继续下去,可,这等宫殿、饰品……也算文治?唐瑛所言的文化,似有与众不同之处。”

    李世民一听,哟,不是我一个人糊涂呀,大家都糊涂,得,别问你们,越问越糊涂:“算了,唐瑛总有出人意料的言词,待本王去问她。”

    长孙无忌沉声道:“这正是她出奇之处,也是可用之处。”

    所有的人一起点头了。

    望着大殿的朱红大门,李世民想的更多:“本王从十三岁开始跟随皇上征战沙场,到今日一统中原,立下的战功皇上也很满意。可是,皇上多次提到,本王能武不能文,读书太少,与太子相比,这就是本王最大的不足。本王在想,既然唐瑛今日提到了文化的继承和传承,本王就从这里下功夫,让皇上看看,本王一样能文能武。”

    李世民不需要说的太明白,在座的三个人都是聪明人。要想在藩王的位置上更进一步,取得皇帝的支持至关重要。眼下,李世民的军功很大了,在军队中的威望也很高了,但,要想得到皇帝的认可,光有武那是不够的,毕竟,打天下靠武力,治理天下就要靠文了。因此,李世民话一说出来,三个人几乎是同时弯下了身子,做出了跟随到底的姿态。而这些,却是引起这个话题的唐瑛所没有想到的。

    夜晚的凉风吹散了一天的酷热,唐瑛伏身在栏杆上,望着远处悬挂在大殿一角上空的月亮发呆。她很聪明,白天是冲动了,晚上静下心来仔细回想白天的一切,她才觉得有些事情似乎不是她想的那么简单,特别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表现。一个对她过于委曲求全,一个说话很硬,没有往日的谨慎和低调。而到了后来,李世民又留下房玄龄等人,却把自己变相赶走,这些人,到底有什么秘密?

    “夜晚有风,是比白日凉爽。在想什么?”李世民盯着唐瑛的背影看了很久了,此时才走上来搭话。

    唐瑛回头望他一眼,继续去看月亮:“是呀,我在欣赏月亮高悬时,想到了一句诗,嘿。”

    “诗?哪首?说来听听。”李世民兴趣来了。

    唐瑛望着月亮嘿嘿直乐:“不能说,说出来就不好听了。”

    李世民嘴角抽搐:“说。”

    “唔,你下令了,我只好说。”唐瑛装出无辜的样子小声回答:“秦时明月汉时关。”

    “嗯?这有什么不对吗?”李世民再次糊涂,很正常的一句感慨嘛。

    唐瑛嘿嘿:“下面还有。”

    “说。”

    “遵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江山尽入画,帝王天子枉称豪,兴亡盛衰不由他;楚河汉界赤兔马,安得猛士守天涯,大业千秋只一梦,千古英雄浪淘沙。”

    半晌之后……

    “这是哪儿看到的?还是你想出来的?”话声里掩不住磨牙声。

    唐瑛低头偷笑:“回秦王,是我自己乱编的。”

    “你……这叫诗?”

    “唔,我把它算诗……打油诗。”声音虽然小,却也理直气……不壮。

    李世民面部也开始抽搐:“它能气死夫子。”

    “我没夫子,无所谓。”唐瑛继续气某人。

    “咳,不许再向别人提这首“诗”,听到了吗?”无奈的某人在心里重复了一遍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圣人言来安慰自己。

    “哦。”唐瑛抬头面向努力摆出威严架势的李世民:“我没打算说呀,是你命令我说的。”

    李世民……看着唐瑛暗笑的神色,他只能叹气,这位明显是在嘲笑自己,可自己却就爱上当,又是自找的:“唐瑛,你就这么憎恨帝王之家吗?连自古英雄都看不上?”

    唐瑛不笑了:“秦王,唐瑛若是这种人,现在还会站在你面前开玩笑吗?”

    “我……只是听说了你很多事。你刚才的这首诗,难道……”

    唐瑛叹气,她和这些古人的观念怎么差的这么远:“秦王,你听出了我的嘲笑,难道听不出其他道理?帝王也好,英雄也罢,千年之后,站在这里看月亮的人,你知道是谁?”

    李世民点头了:“我明白了。这就跟你白天说的文化继承和传承一样,这些东西是能够传下去的,而帝王……却只能尽人力,听天命了。”

    “唉,不对。”唐瑛很是郁闷地大大叹口气:“我白天说了,洛阳行宫也好,长安太极宫也罢,在千年之后的人们眼里,是一个朝代的象征,一段历史的见证。而人呢?帝王、英雄,我不否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