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132部分

潇潇雨歇-第132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不对。”唐瑛很是郁闷地大大叹口气:“我白天说了,洛阳行宫也好,长安太极宫也罢,在千年之后的人们眼里,是一个朝代的象征,一段历史的见证。而人呢?帝王、英雄,我不否认,后人会知道他们的名字,会牢记他们的功绩或恶行,会对他们的一生津津乐道。可是,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得到什么?他们生前追求的所谓千年江山社稷,万代华贵荣耀,只是一个梦,一个笑话。”

    李世民沉声应道:“可活着的时候,总要去想,去做。否则,你口中的后人,又如何去津津乐道呢?”

    唐瑛转身面向李世民了:“说的不错,可这种津津乐道的内容你想过吗?想得到赞美,还是批判或辱骂?就如同我们今天评论杨广一样。”

    在唐瑛直视的目光中,李世民感到自己有遁之无处的尴尬,联想到自己想毁去洛阳宫的事情,他知道,唐瑛其实还是在迂回地责备他:“你还在为洛阳宫的事生气?唐瑛,我承认,你说的那个文化的继承和传承,我是真的不太明白,也没想过。但是,你说了以后,我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觉得自己下令毁去洛阳宫太草率了。”

瓦岗三年 第二百一十章 解析

    第二百一十章 解析

    “什么?”唐瑛惊愕了:“你不太明白什么是文化的继承和传承?”

    “唔,也不是都不明白,只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李世民实事求是地摊手了。

    唐瑛苦闷了,不会吧,这么简单的道理都还要我费口舌解释?会不会是李世民故意逗我?想了想,唐瑛决定试探一下:“秦王,你已经在做文化继承的事了呀,怎么会不明白?”

    “啊?我已经在做了?”李世民愣一下,想了想,又点头了:“礼乐典章等,包括律法,我们都在恢复和制定之中,这些都是从前朝和以往的典籍中学来的,应该算继承。其他的……军法的制定也算吧?毕竟是屈老将军和李靖等人教我的。”

    唐瑛吞口水了,怎么李世民口中的这些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呢?难道又是时代差距引发的观念差异?唔,有可能:“秦王,还有一点你没说。你不是让房大人尽力寻找兰亭集序吗?这也是文化的继承。我所指的文化,就是指前人所有的智慧结晶,包括文字、书法、绘画、礼乐典章、思想、科技发明、建筑工艺等等。老、庄、孔、孟、墨、韩等大家的言论和著作,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代书圣王右军的字,当然也是文化之一。”

    “啊?”李世民眨眼了:“原来你说。的文化不是指文章教化呀。”

    ……唐瑛苦笑,果然是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的误会。烦,又要多费一番口舌解释了:“也包括其中了呀。我说的范围更广而已。秦王不觉得这些都很有继承和传承的必要吗?”

    李世民一个劲地点头:“不错,都。应该继承和传承。对了,你刚才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就是那个啥科技发明是指那方面?墨家传统的机关?还是冶炼?制造?”

    科技……唐瑛再次苦笑,这个词太超前了,还是一个舶。来品,弄的她也得好好动一番脑筋才能解释明白:“差不多吧。这样说吧,科技,就是各种技能的总称。比如:医学、星象学、水利等等。当然也包括你提到的那些制造、冶炼等等。”

    “哦。”李世民明白了:“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这些也很重。要。“

    “文化的继承,你明白了,传承就简单了。我们现在。把以前的这些全部收集起来加以阅读研究,找出好的自己使用,把错的改了,并在这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提出有利于发展的观点和记载实践出的经验,然后形成文字或实物,传给后人。这就是对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李世民一边点。头一边思索:“这些事情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时间和功夫,费的是多,但却是功在眼下,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善事,是绝对会被后人永远称颂的作为。”唐瑛继续诱导这位未来的帝王,一想起李世民可能按照她的想法收集古代典籍和实物,并编撰出一本类似永乐大典那样的书流传后世,她就兴奋。嘿嘿,总算没有白穿成古代人。

    “等本王以后……”李世民被唐瑛拍的也有些飘飘然了,乐呵呵地刚想说,等以后我掌握了能下令的权利,一定按你说的搞好这件事。话刚说出口,他突然想到自己现在还仅仅是一个藩王的事实,白有一副雄心壮志,只怕……

    唐瑛见李世民的笑脸突然黑了下来,不明所以,疑惑地看向他:“怎么?”

    李世民长叹一声:“唐瑛,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你能不能对我说实话?”

    唐瑛糊涂了:“我……除了以前不得已对你隐瞒身份,有过不说实话的时候吗?”

    “君王。”李世民幽幽地开口说出这两个字:“到底是口误,还是有所指?”

    沉默。唐瑛很想直接回答就是口误,但,在李世民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她的嘴唇动了动,低下头,终究没有这样回答。但,她能怎么说?能告诉李世民,不久以后你就是大唐皇帝,是后世敬仰的唐太宗?

    “你不说话,说明我猜对了,你还是有所指的,对吧?”仿佛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李世民微笑起来:“有人对我说,你在瓦岗军中除了小疯子的名声,还有一个名声,有预卜之能。凡是你预言过的事情,最后都被证实了。”

    唐瑛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我原来就告诉过你,我说的话,你可以当成疯言疯语不予理会。如果你一定要追问到底,我只能这样告诉你,我能预言是因为我比别人看的多,想的多。”

    “好,我也这样想的。”李世民不仅相信而且赞同唐瑛的解释:“所以,我更想知道,你为什么说出君王两个字,你想告诉我什么。”

    唐瑛知道,她再不说出点什么,今天算是别想睡觉了。不由地叹口气:“秦王,就我所知,这大唐的一半天下都是你打下来的,对吧?”

    李世民点头。

    唐瑛接着说:“如果现在有个人对你说,秦王,你的功劳太大了,已经到了功高盖主的地步了,你会怎么想?”

    “别人这么说,我会付之一笑不予理会。但如果是你和无忌他们这么说,我会认真考虑自己的处境,想出应对之策。”

    唐瑛点头:“我现在明白你在柏壁为什么对我说起刘文静了,看来,你早就想到功高盖主这四个字了。那么,秦王,自古功高盖主者只有两个下场,你想选哪一个?”

    “两个?哪两个?”

    “一是束手待毙,被高高在上却没有功劳的君王给杀了;二是,自己走上那个位置。”唐瑛一字一句地提前把这个选择放在了李世民面前:“前者有代表:韩信。后者的代表……很多,你应该很清楚。”

    李世民沉默了,唐瑛说的再清楚不过了,而,这也正是他在思考的问题。只是,他的情况毕竟与这些人不同,他不仅仅是臣子,还是皇子。想到这里,他马上就说:“不一样。”

    “的确不一样,因为你还是皇子,还有可能名正言顺地替代别人。”唐瑛叹口气:“而想要获取成功,秦王,你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管怎么做,我都希望你能名正言顺。只是,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可就很多很多。”

    李世民清楚,唐瑛句句话都说在点子上了,所以,他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眼下大唐还不算一统,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父皇身体也非常好,我还有机会。只是,皇帝需要的文治武功中,我具有武功,却缺少了文治,在这上面,我距离大哥太远。”

    “那就努力去弥补。”唐瑛斩钉截铁道:“从现在开始。战争过后,需要治理,发挥你的所能,在大家的帮助下,先从治理河南郡开始,让皇上看看,你这个儿子最出色的不是军功,而是治理天下的才能。”

    “好,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李世民很想仰天长啸,把他心中的愿望,把他的抱负,把他的闷气全部释放出来。

    唐瑛却是另一种想法。玄武门,这个铭刻历史的地方,记录的却是一场不应该有的血腥厮杀,也是李世民一生抹不去的污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杀死自己的兄弟,都是污点。如果,她能帮助李世民摆脱这件事,岂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要想让玄武门事件不会再发生,关键就要看李渊的态度,如果李世民能表现出人人称道的帝王功力,相信李渊应该有所考虑,不会那么昏聩了吧!

    “既然秦王下定了改变自己的决心,那么,唐瑛就再送你一句话,一句得天下的话。”

    李世民两眼放光了:“说。”

    “得民心者得天下。你记住,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李世民喃喃而道:“得民心者的天下,你以前也说过,克明也说过。”

    唐瑛点头,再次强调:“秦王,你记住了,什么英雄豪杰,什么万里江山,这些都是虚的,民心才是真真正正存在的,才是一个朝代兴盛的关键。与其找什么猛士守天涯,不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世民猛点头:“本王一定记住这个道理。”

    唐瑛微微一笑,她的目的完全达到,应该去睡觉了。再说,远处那个身影已经在走廊那边徘徊良久了,不时在伸脖子看这边。她冲李世民一点头:“秦王,屈老将军似乎找你有事,我就不陪你看月亮了。再见。”

    她得意地回身而去,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了走廊拐角处的身影,再看看天,皓月当空了,这位老将军来找自己,什么事?他倒不担心屈突通听到什么,这么远的距离,再说,屈突通的嘴巴,他还是信得过。

    “那边可是老将军?”

    听到李世民的喊声,屈突通慢慢走了过来,走到李世民跟前行礼:“秦王。“

    “老将军此时来找,有何要紧事?”李世民心里嘀咕,啥事白天不能说,晚上跑来?这不是屈突通的作为呀!

瓦岗三年 第二百一十一章 进言

    第二百一十一章 进言

    屈突通叹气:“臣本来是想对秦王说些事情,但……又不想说了。”

    “为何?”李世民更奇怪了。

    “臣觉得自己可能想错了。”

    “老将军不需顾忌什么,有话但说无妨。”李世民郁闷了。他今晚真倒霉,先是被唐瑛捉弄了一把,现在又被屈突通吊了半个胃口,难道这些人都不知道话说一半,听的人会难受吗?

    屈突通咬咬牙,还是说了:“秦王,外面对王英……有些微词。”

    “啊?”李世民愣了:“对她?她做错什么?”

    “他什么也没做错。”屈突通苦笑:“可,就因为他太神秘了些,而秦王对他……似乎有些放纵。臣今天听到有人议论,说王英肯定是原来洛阳宫里的宦官,作为内侍,在秦王面前却是……太没有分寸,是不是有媚主求荣之嫌。”

    李世民呆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不由地大笑起来,把屈突通都笑傻了。

    “宦官……哈哈,宦官。这些人真会。猜,哈哈,哈哈。”李世民大笑一通后,才看向屈突通:“老将军也这么想吗?”

    屈突通老脸一红:“不,臣其实很欣。赏王英。几次听他谈吐下来,臣觉得此人很有才识,对秦王也很忠诚。而且……刚才臣站在那边,听到了你们的谈话,更是觉得,王英说的话都很有道理,也全是为秦王着想。”

    李世民点头了:“本王明白了,老。将军只是想提醒本王注意一下,不要让别人误会了王英,也不想让本王名誉受损。”

    屈突通点点头:“齐王那边传的更是离谱。”

    李世民笑笑:“随他们去吧。”

    屈突通有些发愣。自从他决定归降李唐以来,他行。事就很谨慎,他明白自己的身份,李渊给他的高官厚禄,并不是就信任他,而是拉拢人心的手段。因此,他做事谨慎,说话小心,没事就不出头。

    可是,自从跟李世民征战浅水原后,屈突通能从李。世民身上感受到尊重,感受到信任,他的忠心慢慢地倾向李世民。只是,一向低调的他不会对李世民表白什么,也不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这种倾向来。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看到,听到许多长孙无忌等秦王心腹看不到、听不到的事情。

    几次与王英接触下来,屈突通很欣赏这个年轻。人,加之听到虎牢关回来的军卒对王英的英勇也很崇拜,他不由地对这个文武双全的年轻人青睐有加了。因此,今天听到有人私下说的话有侮辱秦王和王英的成份,加上白天王英的表现和秦王的纵容,他坐不住了。

    可是,过来的他。看到李世民和王英正在谈话,他谨慎地让自己站在远处等待。虽然站的远,但两人的形体动作他看的还是很清楚,两人根本没有外面胡说的那些亲昵动作,让屈突通放心的同时,也觉得自己似乎没必要来。他还没想好是留是走,李世民的喊声却传了过来。

    此时,该说的不该说的话,他都说了,眼见人家秦王不在乎,他也不好再说什么。愣了一会儿后,屈突通苦笑一下,向李世民行个礼:“臣告退。”

    屈突通刚转身走了几步,突听李世民在他身后叫道:“老将军留步。” 屈突通缓缓回身,望着李世民没说话。

    李世民明白,屈突通一反常态跑来跟自己说这些,是真真正正地为自己好,为唐瑛好,见屈突通面带尴尬和郁闷的要走,他想了想,决定对这个一直真心帮自己的老将军说实话,再说,这种实话一说,他和屈突通之间的友好关系,怕是会更进一步了。

    李世民上前几步,走到屈突通跟前,小声说:“老将军,本王告诉老将军一个暂时的秘密,老将军就可以释怀了。”

    “?”屈突通继续保持沉默,眼中的疑惑目光显示出他内心的好奇。

    “王英这个名字是假的,她本名叫唐瑛。本王要告诉老将军的是,唐瑛不是什么宦官,她是女儿家。”

    “女……女儿家……”屈突通要用很大的力气才控制住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