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227部分

潇潇雨歇-第227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吃,眼看唐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连下舒州、寿阳、硖石,破博山、青林两大防线直逼丹杨,竟是无计可施。未等辅公祐想出个一二三的防守阵势来,李靖率水军已经抵达了丹杨城下。

    辅公祐此时已经乱了分寸,丹杨城里虽然还有数万士兵,但在他看来,已经是无险可守,无人可用。惊惶之后,辅公祐率众弃丹杨转向南,欲向会稽逃亡。李世勣哪里肯放,是率众在后死死咬住。一路追击,把辅公祐追成了真正的丧家之犬,身边跟随之人不足五百。

    武德七年三月底,辅公祐在逃到常州时,部将吴骚等人决定绑了辅公祐去投降唐军,被辅公祐的另一副将西门君仪察觉,告知辅公祐。辅公祐大惊之下,连妻儿都不要了,带着西门君仪等数十人匆忙逃离常州。

    可惜,辅公祐的运气和徐元朗一样,逃离了部下的反叛,逃不掉遇到野人的命,西门君仪和部下数人战死,辅公祐被野人所擒,送到了丹杨,被李孝恭下令斩杀,江南皆平。至此,隋末蜂拥而起的割据势力中,除了依靠突厥人还在顽强反唐的梁师都之外,全部殒命。

    江南一战,虽然旷日持久,但唐军伤亡并不大,李孝恭还趁机把江南给整肃了一番。将他所认为的隐患全部拔出,包括杜伏威曾经的那些老部下以及江南一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阚稜。虽然李孝恭的手段略显得血腥了一些,但江南的确从此平静。

    捷报上奏之后,李渊是大喜,立马封李孝恭有扬州大都督,统辖江南一切事务。同时,李渊对为大唐夺取了长江以南半壁江山的真正大功臣李靖,也是连连夸赞,不仅将他封为扬州刺史,还在朝堂上赞李靖为“萧铣、辅公祏之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此时的李渊已经浑然忘记或者是刻意忘记了当年的旧事,真正地不再计较李靖的“罪过”了。

    江南已经平定,各地的匪贼们也渐渐绝了踪影,还有一些偏远之处的零星反抗,也不过是一些不知世务之辈的愚蠢行为罢了,各处驻守的将官们一出马,基本上全部搞定。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大唐的第一部田亩制度和赋税制度——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终于颁布实施看。

    而其后不到半个月,第一部律法《大唐律》也正式颁布。自武德五年正式开始实行的科举制、武德六年正式实行的官制、武德七年田亩赋税制度和律法的相继颁布,取才、致仕、安民、法规,大唐在武德七年,基本制度总算是真正地走上了正轨。

    法制秩序都在恢复之中,而那股正统之说也吹遍了长安城里城外,有心人自然清楚这正统之说是什么意思,观望之人越来越少,东宫的气焰越来越高。李渊似乎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他在忙,忙着分封大小亲王,从元月起,李渊一口气封了二十多个王,他所有的儿子,兄弟子侄等等,只要是老李家的血脉,只要在李渊面前还过的去,统统封王。

    李世民冷眼看着王爷打堆出来,却是一言不发。这两年来,他在外征战厮杀,的确疏忽了长安城里的经营,特别是李渊的后宫嫔妃那里。等他醒悟到耳边风的厉害时,关于他是冷面冷心,一定不会让自己兄弟过上好日子的流言已经在宫里传遍了。

    今年,他趁着过年,和长孙无垢一起四下里撒钱,好不容易在李渊的后宫嫔妃那里争取了到了一些人缘。故此,李世民此时断不会因为几个小兄弟获得王爷封号而再去得罪人。再说,因为他在并州屯田这件事上做的很不错,这

瓦岗三年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为难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为难

    慢慢走着瞧吧,李世民站在承乾殿大门口。望着东边冷笑数声,既然已经都撕破脸皮了,许多事情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你不惹人,人会来惹你,既然这样,早做准备为好。

    “无忌,通知秦叔宝,常何明天不当值,让他把人请到酒楼去,本王去找常何聊聊瓦岗寨,呵呵,上次我们聊的很开心。对了,顺路把本王写好的并州屯田一策给李纲大人送去。”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是,臣这就去。”

    李渊的高兴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四月中旬,唐瑛再次从温泉宫回到长安,这次只待了两天,就和李渊一起匆匆回了温泉宫。李秀宁的病情突然加重,这次是真的过不去了。李渊心疼爱女,扔下朝中一切事务。来温泉宫亲自接李秀宁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数十个御医和民间的大夫几乎常驻在了柴府,可李秀宁终究没能逃过这一劫,十天后,带着无穷的遗憾和对儿子的挂念撒手人寰。

    四月底已经是春意盎然的季节,半跪在李秀宁的墓前,唐瑛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暖意。为大唐建立了赫赫功勋的平阳公主,死后也不过是一块墓地而已。她呢?唐瑛已经好几年没有想到过自己是穿越人了,事实上,她已经完全溶入到了这个时代中,除了思维方式。

    一年,几乎是整整的一年,她陪着李秀宁住在温泉宫,每天劝李秀宁喝下那些苦涩的药汤,每天陪着李秀宁和孩子一起玩耍,每天陪着李秀宁在宫里散步,说话。她们两个之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从家庭到社会,从军队到战场,类似的经历,类似的人生,两人虽然思想观念上有着千差万别,但却已经成了无话不说的姐妹。

    李秀宁在这一年里,也曾苦口婆心地劝导唐瑛要学会接受将来,也天天拉着唐瑛教她梳妆打扮,那些从长安带来的各色衣料和首饰,总有一半都用到了唐瑛的身上。李秀宁就想个大姐姐似的。固执地要把***教成最最出色的女子。

    虽然有徐御医的警告,但平静的生活却总让唐瑛产生幻觉,她总觉得李秀宁不会这么早离开人世。即便亲眼见李秀宁咽下最后一口气,唐瑛都以为是一场噩梦。而眼下,当李秀宁的棺椁被抬进墓室的那一瞬间,唐瑛突然醒悟过来,平阳公主是真的死了,她在这个时代,又失去了一位好姐妹。

    葬礼结束几天了,大队人马已经离开了陵寝之地,唐瑛没有跟着大队人马一起返回长安,而是随着李渊留了下来。此时,半跪在李秀宁的墓前,她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想到了自己的将来,想到自己在这个时代依旧逃不掉生老病死的规律,到了那一天,她会躺在哪里?

    一阵风吹过,将唐瑛攥在手中的纸钱吹起,火星跳跃起来,把唐瑛从沉思中唤醒。长叹一声。将手中的纸钱全部放到火盆里去,望着火焰跳跃到一定高度后慢慢熄灭下去,唐瑛站起身来,恋恋不舍地再看一眼“平阳昭公主 李”的碑刻,方转身欲走。

    “陛下……”唐瑛刚一转身,不防李渊却站在她身后几步之处,惊的她失声而叫。

    “朕来看看秀宁。”

    在李秀宁的葬礼上,李渊坚持使用了礼乐,虽然只是军乐,但这样以军礼为女儿下葬,却代表了他作为父亲对爱女的赞誉和评价,也算是寄托了一些慰籍之感。但唐瑛却看得出,短短几天,李渊就像老了几岁,爱女的逝去对他的打击真的很大。

    唐瑛叹口气,上前去扶李渊:“这里风大,陛下还是回去吧。”

    李渊摇摇头:“不忙,让朕再待一会儿。唐瑛,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唐瑛环视一下周围,摇摇头。李秀宁的葬礼很隆重,墓地所处的地方是个很大的园林,苍葱的树木、旺盛的青草,石板铺就的小路,李秀宁的墓虽然只是一隅,但周围也种满了苍松翠柏,环境真的很幽静。但唐瑛还真没打听过这是什么所在。

    “这里是朕的陵寝之地。”李渊望着李秀宁的墓碑,带着淡淡的微笑,说出一句让唐瑛大吃一惊的答案。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

    李渊挥挥手,打断了唐瑛的话语:“唐瑛。拍马屁的话就不要说了。朕舍不得秀宁,所以,朕不让她去柴家的祖陵,朕百年之后,要好好地补偿朕的女儿,绝不再让她为朕辛劳了。”

    唐瑛默默地低下头,为李渊和李秀宁的父女之情所感动,这一刻,她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不如陪着李渊,陪着李秀宁。

    “明天,朕就要回去了,下一次再来……”李渊说到一半,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前走了几步来到李秀宁的墓碑前,起手轻轻抚摸着碑文,任凭自己的泪水缓缓地滴到墓碑上,沁了进去。

    唐瑛继续保持沉默,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她知道,此时李渊的悲哀中,包含了不少对自己以后的哀伤吧,再淡漠生死的人,说起自己的身后。也会不舒服,别说李渊了,她又何尝不是如此。

    过了很久,李渊才慢慢地转身回走:“走吧,终究还是要走啊。”

    唐瑛上前两步,扶着李渊的手臂,慢慢地跟在他身后,离开了。

    皇帝的御辇还是那么大,那么豪华,与一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车辇里少了一个人。坐在李渊的对面。望着车窗外的旌旗仪仗,唐瑛想起了去年从苇泽关回长安时,李渊亲自到城门口迎接李秀宁的场景。她握着李秀宁的手,走进了皇帝的车辇,三个人的说笑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再回首,却少了一人。

    “想什么?”李渊从窗外收回目光,看向了沉默不语的唐瑛。

    唐瑛也从窗外收回目光,看着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喃喃道:“想起了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陛下在城门口迎接公主……”眼圈一红,她说不下去了。

    李渊默默地看了唐瑛一会儿,递给她一张丝帕:“知道吗,秀宁对朕说了好几次,让朕不要逼你,朕一直在犹豫,她走了,朕就听她的,不再逼你,给你充分的时间去选择。”

    唐瑛愕然抬头看向李渊,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李渊的意思,过去大半年了,想逃的终究还是逃不过:“陛下,我,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可以吗?”

    “你问吧。”

    “您,您是不是打算,打算把我,把我安排给,给……”唐瑛问了一半,还是问不出来,却是低下头,使劲搅起了丝帕。

    唐瑛虽然没问出来,但李渊却清楚她想问什么,点头回答:“太子和秦王,二选一。”

    “如果。如果我一个也不选……”

    “没有如果,朕要给你该得的,也要给儿子最好的。”李渊断然否决了唐瑛的再一次努力。

    唐瑛张大了嘴吧看向李渊,这一刻,她终于明吧李渊的想法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李渊把她嫁给谁,谁将成为李渊的接替人。可是,这个选择却不是她能决定的。唐瑛突然觉得浑身无力,她从来没想过,她的命运竟然完全脱离她的掌控,而牵在别人手中。

    埋头,苦思良久,唐瑛终于鼓起勇气再次看向李渊:“唐瑛只有选择权,并没有决定权,对不对?那,陛下,唐瑛的选择如果不合陛下的心意呢?”

    李渊淡淡地回答她:“朕相信你的眼光,但朕也知道,你做事比别人都冲动。所以,如果你的选择不是最好的,朕会帮你做出决定。”

    唐瑛苦笑:“陛下,您还是在逼我。”

    “朕要你成为大唐最尊贵的女人之一,你可以把这看成是朕的恩赐,也可以看成是朕的信任。”

    唐瑛手上一紧,她听懂了李渊的潜台词,那就是,李渊绝对不允许自己脱离了掌控,而这个掌控她的人,一定是大唐的皇帝。

    想了一会儿,唐瑛再次叹气为自己争取:“陛下给唐瑛的恩宠,唐瑛感激万分。可这种选择实在是太难,太苦。我选不出,也不想去选,请陛下放我回乡吧。”

    “唐瑛,回乡之事,朕不想再听二遍。”李渊摆摆手:“从现在起,朕会把你当女儿看。朕会给你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也算是给朕一定的时间去下决心。至于以后,如果你觉得难以抉择,那就由朕做主。”

    唐瑛的努力最终失败,她只有埋下头,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双手,慢慢地握紧了拳头。自己不能为自己做主吗?怪不得,怪不得李秀宁一直在劝自己接受现实

瓦岗三年 第三百六十六章 恢复

    第三百六十六章 恢复

    三个儿子之间的争斗。李渊看的很清楚,李建成和李世民还算顾忌一些兄弟情面,李元吉却是啥也不顾忌了,甚至想亲自动手除去他的二哥。望着长安的城门,李渊轻不可闻的叹息一声,想起了李秀宁出殡前他得到的一个消息。

    四月初的一天,散朝后李渊一时兴起要去武德殿玩玩,那是齐王李元吉的齐王府所在。那日,陪同李渊一起去的人,不仅有封德彝和裴寂,还有李建成和李世民。那一天,他丝毫没感觉出有什么不同,在武德殿里,他逗弄着几个小孙儿,跟大家一起说说笑笑,李元吉则精心准备了晚膳。很久没这样享受过天伦之乐的李渊,玩的很尽兴。

    可是,就在十几天前,李渊才知道,就在那一天,其乐融融的背后却埋藏着血腥。他的四儿子李元吉竟提前在内殿中埋伏了数十名甲士,赫然准备刺杀他的二儿子李世民。接到密报的那一瞬间,李渊心中一阵绞痛,真的想不到,他的儿子们也会走上杨广兄弟的老路,而且,来的更加血腥。

    李渊在接到密报后,还有过一阵子的后怕,如果那天不是李建成阻止了李元吉的行动,李元吉真的会下令动手,而当时在内殿用饭的人,不光是李世民,还有他和两个老臣,意外发生,刀兵之下,二儿子或许真会没命,而他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呢?

    此时,望着低头不语的唐瑛,李渊心里又是一阵痛,这个女子一直在尽心弥补老大和老2之间的裂痕,他虽然不知道唐瑛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但唐瑛所做过的努力,他却是知道不少。让唐瑛暂时脱离朝堂,不露声色地让她去陪伴李秀宁,他是想保护这个单纯善良的女子呀。眼下,秀宁走了。他也没了借口再让唐瑛离开长安,他可以放唐瑛出去绘制山河地理图,但,他更清楚,唐瑛一旦离开,怕就不会回来了,而这,却是他不能允许发生的事。

    明白了李渊一直一来对她的想法,唐瑛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她很想告诉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