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241部分

潇潇雨歇-第241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武笑回:“殿下习惯了我为他打整盔甲等物,不让那些太监动手。将军,您知道吗?太子来了。”

    “太子?”唐瑛愣了一下。

    李武点点头:“太子好像出事了,我看见袁御医进了陛下的宫殿,听说是为太子包扎伤口去了。对了,殿下说,太子此番有些麻烦了,陛下很生气,派殿中监陈福将太子监禁在了那边的幕帐中。”

    “伤口?监禁?”唐瑛吸了一口气,不置信地望向远处一座孤零零的幕帐。

    李武说完了李世民交代的话,冲唐瑛笑笑,慢慢走向湖边打水去了。唐瑛呆呆地看着远处的幕帐,脑子里飞速地从前世的识海里搜寻可能的记忆。可怜的她,实在是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而说唐演义里面的李建成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她自然没能找到半点与此相关的信息,只能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到底出了什么大事,让李建成突然身处逆境。

    在湖边独自呆了很久,唐瑛的眉头都没能展开。从惊闻李建成现在被囚禁在了这里开始,唐瑛那颗心一直跳的很厉害,虽然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但她却有了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而更让她烦躁的症结在于。这种不好的预感却不是针对李建成,而是针对李世民的。在百思不解的情况下,唐瑛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难道有人同时设计了李建成和李世民?

    “殿下,杜淹一脸的不耐,您骂了他?杜先生(杜如晦)不是劝您不要听他说什么嘛。”在湖边沉思良久不得其门,唐瑛也顾不得眼下的情形有些怪异,还是直接来找李世民了。刚进门,却看见杜淹从里面走出来,脸上神情很是不愉,故而见到李世民就问了出来。

    李世民按着额头苦笑:“你这个时候跑来找我密谈,怕是陛下心里不痛快。”

    唐瑛叹气:“我也想先去见陛下,可是,总觉得陛下现在不想见我们。再说,有些事情我根本不知道,若是贸然去劝陛下,怕适得其反。李艺那事出来后,我觉得谨慎一点好。再说,我也不是悄悄来见你,而是众目睽睽下大摇大摆进来的。太子出事,我来找你探听消息才正常,也很符合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来,怕是陛下更要多想。”

    李世民点头,认可了唐瑛的想法:“到底出了什么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太子好像涉及到了某件大事中,类似……谋反。”

    “谋反?”唐瑛惊呼一声:“秦王,这不可能,太子不是傻瓜。”

    李世民无奈的看着唐瑛:“或许,每个人都有犯傻的时候。那位杜淹也是犯傻之人,你来之前,他正建议本王,趁着太子被软禁的时候,直接下手……”

    唐瑛眯起眼睛,冷哼一声:“果然。杜大人当初宁肯看着他死也不肯求情,更是数次说不让你亲近这家伙,而房大人不让你把此人赶出秦王府或许是个错误。在我看来,当初还是杜大人最有先见之明,在洛阳就不该放过此人。”

    李世民咳嗽一声,他虽然听从了房杜的建议,将杜淹放在秦王府,掌控在自己手中,却没完全听从杜如晦闲置杜淹的建议,而是让杜淹在秦王府里做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而这点,却是他没有让唐瑛知道的:“不说他了,反正本王没傻到这种地步。”

    唐瑛却是一声长叹:“秦王虽然不傻,但肚子里却是很想笑的,对不对?”

    李世民认真的回答:“的确有些出乎意料的感觉,但我并不想笑,只是松了一口气。”

    “正常的博弈局面突然出现了巨大的变数,的确出乎意料。但殿下的这口气似乎出早了。唐瑛提请殿下注意,祸福两难说。我这颗心却是突然提到了嗓子眼上,更加为你担心了。”

    李世民敏感地抓住了唐瑛话中的含义:“你害怕这是一个圈套?针对我?或者,是针对我和太子两个人的?父皇设计的?还是……那个人?”

    “若是太子失德或政务上出现重大差错,我会相信太子出事了。可如果真出现什么所谓的谋反,就让人太看不懂了。秦王殿下也不会因为太子被拘而得意忘形吧!”

    唐瑛的眉头皱在了一起,不仅仅是因为这件突如其来的大事实在让她摸不着头脑,更是为了李世民这种轻松下来的心态,他的心思已经被前所未有的功利给迷惑住了,以至于失去了应有的理智,故而很明白地点了某人一句。

    李世民没注意到唐瑛对他的忧虑,而是依旧沉浸在自己的苦想之中:“如果这是针对本王的圈套,那么,以太子谋反来设局,是不是也太过分了?父皇要考验本王,也不会让太子假装谋反吧?至于那个人倒是很有可能这样设计,可是,他明明知道,如果太子被打压下去,本王上去了对他更不利。难道他有什么一箭双雕的计策?这样想。这件事似乎还有后手。”

    “唉。”唐瑛松口气,李世民虽然心里很高兴,但还没完全失去理智,这就好:“对,就如秦王分析的那样,这件事一定是圈套,但却不会是陛下设的圈套。至于这个圈套到底要套住什么,咱们还得睁大眼睛,好好地看看。”

    李世民也点头了:“对,先不要有任何举动,就好好地看看,看看再说。”

    “老等下去太被动了。”唐瑛托腮想了一会儿,下了决心:“目前你也不太方便出面,否则显得你夺权心切了。这样,我去见陛下,也不提此事,就说听说太子来了,想见见太子,大家一起出去玩玩。”

    李世民想了一会儿,也点头了:“也对。说实话,在父皇心里,恐怕你比我们都值得信任。三姐还在的时候,父皇就是这样……在他眼里,我们这些儿子都比不上三姐,三姐走后,你快替代她了。”

    唐瑛苦笑,她并不想得到这样的信任,却不得不努力让李渊十分信任她:“没法子,皇位是儿子才有机会争夺的,作为女子,置身事外了,自然就更能让别人信任一些。”

    李世民尴尬地笑了一下,没敢接嘴,斗嘴嘛,他已经没这个兴趣了,再说,他也真斗不过唐瑛。

瓦岗三年 第三百八十六章 私运盔甲

    第三百八十六章 私运盔甲

    随着一个小型的水坝在湖边慢慢地成型。唐瑛的解说也变的立体化和形象化起来,李渊和李世民父子握着一手的烂泥巴,在唐瑛的解说和指挥下,在小水库的坝体上忙活着,频频点头,浑然不觉得炙热的太阳已经照到了头顶之上。

    高无庸担忧地看看太阳,回头叮嘱了几句,不长时间,几个太监扛着几把大伞跑了过来。高无庸带着他们,放缓脚步走到三人身边,静悄悄地把伞支开,遮住了三人所在的这一片地方。李渊抬头看了看,赞许地冲高无庸点点头,高无庸满脸笑容地带着一群太监悄无声息地往后退。

    “高公公,等等。”

    高无庸一愣,回头看去,却是唐瑛在笑嘻嘻地冲他招手。高无庸赶紧跑了回去:“陛下,秦王,要喝水不?公主,叫杂家有事?”

    高无庸这么一问,李渊才觉得有些口渴:“让他们送些茶水过来。”

    唐瑛笑道:“高公公。你年纪大了,别学他们,大日头下的别跑,免得中暑。让他们拿两个水壶过来,我有用。”

    “哎……”高无庸美滋滋地应了一声,转身又是一路小跑地去叫人了。

    唐瑛带着李渊和李世民在湖边玩泥巴,玩的兴致高涨,李渊和李世民更是在玩乐当中深深体会到了水库的作用,特别是在唐瑛模仿了蓄水和泄洪过程,还有养殖功能等之后。父子两人的书本知识还是有的,但这种现实版本的模仿秀,却是让两人有大开眼界之感触。

    “唐瑛,这些水窖、水库之类的东西,你对太子说过吗?”

    跑到湖边把双手洗干净,心满意足的李渊刚往回走了几步,突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也就不客气地问了出来。或许是一心都在政务上转悠,或许是唐瑛的演示很真实,李渊并没有想到唐瑛为什么会有超过别人的一些想法,哪怕这些想法都是他闻所未闻的,比如在水库里养鱼和水草来净化水质,在河流两岸种树林保持水土等等。

    唐瑛跟在李渊身边洗手,听到李渊的问话,她头也没抬:“说了呀,太子说,水窖的建设好办,他让人先在长安周围的几个村子里建几个看看成效。然后再和大臣们商量一下来年的安排。至于水库,太子说,他会派户部的人到各地去查看水库的使用情况,把情况弄清后,该修理的,该重新建设的,都要拿出一个条陈来,逐一安排办理。”

    李渊点点头:“涉及这些基本的农田问题,不仅要快速办理,还应该十分上心才是。”

    唐瑛掬起湖水洗了一把脸,叹口气道:“水库的功能问题,我没对太子说的太仔细,至少没今天跟陛下和秦王说的仔细。”

    李渊刚端起一盅茶水,听了唐瑛的话,侧头看看她,皱了皱眉头:“太子眼下正在忙这些事,你为什么不对他详细解说一番?”

    “太子办不到的事多说无益。”唐瑛丝毫没听出李渊话中不满似地回答道:“太子说,连年战乱下来,各地民众流逝严重,眼下都是陆续回乡之时,安排垦荒、耕种是头等大事。而我所说的水库水坝建设。都是大工程,需要的人力财力都很大,如果现在安排,怕会让百姓感到劳役负担太重,好不容易聚回的民众又被吓跑了,就得不偿失了。既然太子说了,这些东西近几年不会考虑,我就不想给他增加压力了。今天也是陛下问起来,我才说的。”

    李渊想了想,看向李世民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世民躬身道:“太子思虑的也有些道理。不过,儿臣以为,唐瑛所说的这种能起到旱涝保收作用的水库建设,宜早不宜迟。虽说战乱刚平,但天灾却是人力无法预先得知的,有了这些防灾的设施,对恢复农耕生产,安定人心,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百姓的想法要顾忌,但儿臣觉得,只要把好处给他们讲解到位,再减免一些不必要的劳役,合理安排一下时间,应该不会让百姓觉得负担太重。”

    “唔。”李渊点点头,挥手让太监给唐瑛他们也送上香茗,转身坐到高无庸安排好的靠椅上,望着绿油油的湖水,沉思起来。

    唐瑛和李世民对看一眼,也都端茶就喝。沉默不语起来。两人都很清楚,李渊看似随意的发问,其实就是一种对比,李世民的回答和李建成的做法,到底谁才能获得李渊的认同,只要李渊不说话,谁也猜不透呀,也许,能猜透的或者能影响李渊做决定的,只有裴寂了,而这个人,却是李世民的对头。这种情况下,宁可少说一句,也绝不能多事。

    这一天,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李渊也没对此发表一点意见,倒是下午拉着唐瑛又详详细细地问了一遍水库在预防洪涝灾害的上的用途。自古以来,人们对大自然都很敬畏,而在旱灾、虫灾和水灾上,人们更怕水灾,因为水灾损害的不仅仅是收成,还能毁坏家园,所以。听到水库在预防洪灾方面也有一定功效时,李渊的大部分心思就放这上面了。岂止李渊,连李世民也是如此。

    而在唐瑛又一次用各种工具将水库的泄洪和保水功能演示了一遍后,李渊也不得不说了一句话:这样的水库,的确是个大工程。而唐瑛在听了这句话后,想起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这种水库设计的确是大工程。这样一想,她似乎觉得李建成的担忧并没有什么错,虽然之前她对此的评价是优柔寡断……

    武德七年六月下旬的一天,头一天下了一天的雨。雨过天晴后,空气里的炙热明显减少了许多,李渊打猎的兴致也被好天气勾了起来,一大早就带着唐瑛和李家两兄弟和一群千牛卫们冲向了半山中的密林之中。

    半天的打猎收获颇丰,大型猎物没有,但山鸡、野兔之类的却是很多,特别是兔子,夏末的兔子很肥,烧烤起来味道真是鲜美,这一日的晚宴,便是以山鸡野兔为大餐了。

    玩乐一天后,夜晚凉风习习之下,唐瑛睡的很熟,直到被一阵喧哗声惊醒。大半夜的,闹腾什么呢?唐瑛不是个多事的人,因此,她也只是起身到窗前看了看,李渊的寝宫那边灯火辉煌,有人在进进出出,而李世民那边却是悄无声息,李元吉那边也是漆黑一片。既然皇帝的两个儿子都没动静,那就证明没啥事,唐瑛这样想着,又倒回榻上去了。她却不知,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大事,已经发生了。

    李渊寝宫里灯烛全部点燃,阴沉着脸的李渊看完手中的一张太子手令后,冰冷的眼神顿时把跪在地上的两个人都笼罩了进去,这两个人却是东宫之人,一个是郎将尔朱焕,一个是校尉桥公山,半夜由豳州督府派人送到仁智宫的。

    “朕看太子只是让你们去送盔甲给杨文干,何曾有让杨文干起兵之说?你们胆敢诬告太子,是谁人支使?说。”

    帝王威严笼罩之下,尔朱焕和桥公山是嗦嗦发抖,那尔朱焕根本就说不出话来了。桥公山胆子略大一点,匍匐在地,颤抖着回答:“启、启禀陛下,太子,太子除了手谕,还让我等给杨文干带话。”

    “带话?带什么话?”

    “太子,太子说,让杨文干接到盔甲后,就,就……”

    “就什么?”李渊怒斥一声,将手边的茶盅砸向了地面。

    桥公山一抖,一口气说了下去:“就,就立即选两千精壮兵马挺进长安城。”这句话一说出口,桥公山就瘫倒在地,要当背叛者,也不容易。

    尔朱焕稍微缓过劲来,也忙着抢话道:“是,是,太子还说,让杨文干动作快点,要赶在陛下回去前,把兵马带进宫去。我们觉得这事太大,所以,走到豳州的时候,就怕了,商量了一下,才决定出首。”

    李渊听完两人的这些话后,顿时成了木头人,他的脑袋轰的一下,一股刺痛的感觉由内而外传来,头很痛很痛,痛的他根本就说不出话来。他不说话,只是阴沉着脸,死死地盯着尔朱焕和桥公山,把两人吓的脸色苍白,恨不得逃的远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