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278部分

潇潇雨歇-第278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忙答道:“父皇想的周全,儿臣也是这样考虑的。除了这三千一百人外,在送上来参加薄战的五万人中,儿臣还留下了一万一千多人,作为秦州下辖的州兵,实际上是精骑队伍的补充。儿臣算了算,各地如果都能选出两千以上的精锐,再选出一万余的精兵,父皇要求组建的十万人数骑兵队伍,基本上能出来。”

    “呵呵,二郎想的好,计算的也好。”李渊手里死死捏着那个名册,身子往后一靠,笑着说:“四郎他们的人数也都报上来了,除了李靖那边,基本上都有两千左右,加上你这三千,我大唐骑兵已经有一万多精锐了。”

    李世民没听出李渊语气里的怀疑来,还在信心满满地回答李渊:“再有几个月的时间,儿臣相信,到了今年秋季,两万的精锐部队就能组建成功了,再加上那些精兵,我们抗击突厥人的队伍可以初步成型。眼下最缺的还是马匹,精良的马匹缺口比较大。”

    “哦,朕想起来了,你离开长安前,不是告诉朕,你要设法在突厥那里多购买一些马匹吗?进展的如何了?”

    李世民摇摇头:“不知道颉利听信了谁的话,居然在草原上下达了大可汗令,不许商队的马匹交易超过十只,也不许各部族跟我们大批量交易战马,甚至连武器也限制了买卖的数量。所以,从突厥购买马匹的事情,进展很不顺利,突利那边也不敢跟儿臣进行大规模的交易。儿臣用尽了手段,目前也只购买了不到六百匹的战马,这些战马中的好马,也不多。倒是李靖那边,儿臣听说,他跟西突厥人拉上了关系,从那边弄到了数百匹上等战马。”

    李渊听的频频点头:“去年,朕根据裴矩建议,答应了西突厥人要求与我们通商的请求,眼下看来,要想获取更多的好马和武器,得从他们那里下手。这样,这件事,朕会叮嘱大郎去办,你就不用操心了。不过,你跟突利之间既然有交易,还是继续吧,马,尤其是好马,那是多多益善。”

    “是,儿臣领命。”

    李世民并没有因为李渊将从西突厥人那里购买战马的事交给李建成而有所不满,欣然接受了李渊的安排。对他来说,战马谁去买,在哪儿买,是件可操心也可不操心的事情,他眼下的任务就是练好兵,带好兵,然后寻找最合适的机会,完成他的目标。

    李渊看着李世民踌躇满志地离开两仪殿后,又一次仔细地翻看了一遍李世民交给他的名册。在这本名册里,不仅记下了每一个士兵的名字、年龄,还详细记录了他们的籍贯和家人状况。

    这个名册是李世民的一个态度,一个让你们全部看清楚的态度。这样的透明,加上李世民坦诚的态度,李渊这一刻算是基本上消除了这几天里对李世民的那些怀疑。虽然如此,李渊还是不曾大意,暗中依旧令裴矩把这个名册拿去核对过,而后又命秦州总管上报秦州精兵集训营的规模和人数。

    李渊放心了,秦王府中的人们也放松了。李世民上缴名册的做法,是房玄龄的建议,虽然不能待在秦王府里,但李世民的这几个心腹谋士,一样在用尽办法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眼下的秦王府,是除了皇帝的信任,什么也不缺,所以,用最公开,最透明的方式,反而能获得皇帝最大的信任,有了这样的信任,一切都好办了。

    虽然这几年秦王府里的人被调走、整走了很多人,但在秦王府的接风酒宴上,还是团团围坐了十余人,除了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外,也都是留在长安城里的武将,譬如张公瑾、薛万均、独孤彦等,自然也包括那个死赖皮不走的程咬金。而这种场合里,更少不了得知李世民回来就跑过来探听情况的唐瑛了。

    “秦王真的只训练出三千精锐?”

    坐在李世民身侧,唐瑛依旧满腹心事,根本吃不下面前的佳肴美酒。李世民简短的情况介绍,并没有让唐瑛心里感到安稳,反而让她愁眉不展,她觉得精锐的人数太少,虽然有李靖那句几千人就可以的豪情在耳,她却不怎么相信这个数字。

    李世民此时的心情却很好,笑道:“怎么,你觉得精锐很好挑选?本王可是费了不少功夫,才在五万多人里选出了这三千儿郎。你还别不信,除了本王,李世勣他们那些人,只挑选出不到两千的精锐。说来也奇怪,倒是你最推崇的李靖,却只选出了一千人,倒是最少的。”

    唐瑛听了李世民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她想起了她前世那个时代的一句话:浓缩才是精华。想到这句话,唐瑛一下子对李靖挑选出来的这一千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秦王,你说,你选出的这三千人,能不能打过李靖大将军的那一千人?”

    “什么?”李世民差点被一口菜给噎着,唐瑛也太看不起他了吧:“咳咳、咳、咳,我说唐瑛,你崇拜李药师,本王也崇拜他,可,你不能把本王看的差这么多吧?”

    唐瑛哈哈直乐:“有句话,叫浓缩才是精华。李靖大将军既然只选出一千人,就证明这一千人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嘛,嘿嘿,很想见识见识呀。”

    “嘿嘿,放在一起打一场不就看出来了嘛。”程咬金在那儿小声地煽风点火。

    “哼哼,你真想见识也不难。等今年所有精锐都选出来了,把他们正式组建在一起的时候,你亲眼看看,不就能分出优劣了。哼,本王的精锐,至少也能与李靖的打成平手。”对于唐瑛这种胳膊肘向外拐的做法,李世民是大不满意,不仅口气中多了一股子酸味,还狠狠地瞪了程咬金一眼。

    程咬金脸皮厚,冲李世民回了一个嘿嘿,接着又对唐瑛眨眨眼,转头过去在张公谨耳边说了两句什么,两人嘿嘿直乐。

    “噗。”唐瑛被程咬金这个活宝逗的笑出声了,起身过去给李世民倒上一盅酒,白他一眼,笑道:“看你说是什么话,什么是你的,李靖的?这些精锐都要放在一起的,到时候,不都是你在统帅他们吗?”

    被唐瑛这么一说,李世民的脸也扳不住了,笑意上来,赶紧举起酒盅就喝,算是把那股得意掩盖过去了。

    唐瑛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冲程咬金笑道:“程兄,你也别高兴的太早。告诉大家,我试探陛下几次了,看陛下的意思,秦王铁定是这支军队的统帅了,而李靖大将军会是秦王的副手。你们可都得小心点,大将军的军纪若是违反了一点点,嘿,屁股开花都是轻的。”

    程咬金撅嘴努了努,眼珠子乱转了一会儿,嘿嘿两声,脸皮厚,当没听到,继续喝酒。别人都看着他大笑。要说天策府的将军里,最不拘小节的家伙就是程咬金了,敢情李世民也惯着这员副将,每次程咬金做了不上道的事,处罚起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唐瑛的这番敲打,其实也是为他好。

瓦岗三年 第四百四十五章 暗示

    第四百四十五章 暗示

    秦王府里的人们,真是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马放南山的这两年,这些天策府的将军们也憋的够呛了,加上李世民在朝中的艰难,他们每个人也过的异常难受。这次精兵的选拔,加上一些枝末细节,似乎都在预示秦王府又可以回到几年前的辉煌了,众人怎么能不高兴。

    这一高兴起来,人就放松多了。张公谨起身端着酒盅就往上走,就在众人以为他要去敬李世民酒的时候,却见他走到了唐瑛的跟前:“唐将军,在下也不会说话,这多的话也不用说了,这酒,在下敬你。”

    唐瑛急忙站了起来:“张将军过誉了,唐瑛也只是尽心而已。秦王府有今天,也是与各位大人、各位将军坚持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的。所以,我倒是提议大家都端起酒来,为秦王和李靖大将军早日带着我们消灭突厥人,干杯。”

    “唐将军说的好,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张公谨就着唐瑛给他的台阶,转向了李世民:“秦王,末将预祝秦王率领我们,消灭突厥,横扫草原。”

    众人被唐瑛和张公谨的一番话都激起了万般豪情,纷纷端起酒盅站了出来,面对李世民,都是高举酒盅,同声高喊:“消灭突厥,横扫草原。”

    李世民的满腔热血也沸腾起来,举着酒盅站起来大喊:“借大家吉言,让我们一扫犁庭,再立战功,让我大唐威震四海。干了。”

    “干了。”

    众人此时的目光都在李世民身上,他们跟随了这么多年的统帅,他的年龄比手下众将小,他的豪情却时刻都在感染着众人,那些热血铸就的战绩,那些勇不可挡的传说,都是他们渴望继续拥有,永远铭记的。为了这些,他们甘愿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

    唐瑛感受着这些人的心情,望着一张张充满渴盼脸,看着那一双双憧憬未来的眼睛,她心中对李渊和李建成的那一点点愧疚也消散而去了。

    酒宴散后,李世民老规矩,让其他人都回去,单将长孙无忌和唐瑛留下,两人也是惯性使然,跟着李世民进了内院。

    “唐瑛,这几个月委屈你了。”借着轻微的酒劲,李世民轻轻的伸手想抚摸一下唐瑛的脸,却被唐瑛瞪了一眼,那手终究还是没能摸上去,讪笑了一下,收了回去。

    长孙无垢专心煮着茶水,仿佛根本就看不到李世民的那些小动作,顺着李世民的话笑道:“妹妹委屈了自己,却为殿下做了好多事。那些在三省六部里担任主要职务的官员,妹妹基本上帮殿下考察完了,还写了一份东西给殿下呢。”

    唐瑛叹口气:“秦王好好看看吧,能吏不多,尸禄素餐的却不少,而且大多数都是门阀子弟。这几年通过科考上来的人很少,有能耐的人多数都被安排在无足轻重的职位上,也有担任要职的,却都是些又苦又累、薪俸也少的职务。中枢上都是这样的人在做事,唉,秦王,日后可有你伤脑筋的时候。”

    李世民本是笑嘻嘻的看看唐瑛,又看看长孙无垢,听了唐瑛这番话,顿时没了笑容,重重地叹口气:“三省六部的设置原本很好,可就是安置进去了不少游手好闲、啥都不懂的人,庞大的俸禄开支都被这些人拿去了,实在是隐患无穷。可是,这些人多数都是太子安排,父皇许可的,我又能怎么办?”

    “我说的是日后。”唐瑛笑着冲李世民比划了一个杀人的手势:“等日后你能做主的时候,该罢黜的罢黜,该下手的下手,动作麻利点,就不怕那些所谓的门阀豪族们闹翻天。哼,到时候,我倒是怕他们不闹。”

    李世民也笑了,想起了唐瑛以前给他出的那些以毒攻毒的主意:“真到了那一天,本王一定做的让你满意。”

    “我满意不满意有什么关系。秦王以后的所作所为,只要能让天下人满意,唐瑛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好,好,好。”李世民今天很高兴,恢复了跟唐瑛斗嘴的习性:“郡主说的对,百姓最重要,当皇帝的别的不需要做,只要能让小民们高兴了,国家就能强盛了。”

    唐瑛白他一眼,哼了一声,不说话,嘴角却不自觉地上翘,泄露了她的高兴与满意。

    长孙无忌老规矩了,李世民高兴的时候就会跟唐瑛斗嘴,所以,他一般都会当一会儿木头人,等那两人玩笑够了,才是他上场的时候。看看长孙无垢的茶水煮好了,李世民和唐瑛也收了玩笑,他给李世民和唐瑛分别端上茶水,笑道:“根据臣暗中统计的数目,这三个月的精兵选拔,共出来八千多人,除了秦王的三千人和李药师的一千人外,其他的还得仔细考察过才能最终定的下来。”

    李世民看了看唐瑛,笑道:“李世勣那两千也不用再考察。神通叔的人原本也不需要考察,只是,经过了李媛的手,就得仔细一些了。”

    唐瑛不解了,李世勣的人马她也信的过,可是,李神通也是带兵的老手了,为什么要考察他的人:“为什么?依淮安王的能力,选拔出一千多精锐还不是手到擒来呀。”

    李世民对唐瑛笑笑:“不是本王信不过神通叔,而是信不过李媛。你不知道,李媛和东宫那边一直在暗中来往,当初太子推荐他去接替李艺统管幽州,可不是随随便便的。”

    “啊,我明白了。”唐瑛也是一点就透的人,顿时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想通了,却是叹口气:“秦王,淮安王可是个好人,我建议你在重点考察那些军士之前,先跟他打个招呼。”

    李世民点点头:“回来后还没见神通叔呢,你说的我也想到了,会的。”

    唐瑛听了这话才放了心。不是她想的太多,就她这段时间跟着李建成东跑西跑得出的结论,在皇室宗亲中,掌握兵权和一方行政大权的王爷中,只有李神通和李道宗对李世民有好感,李道宗还是明面上的对李世民比较好,而李神通却是暗中早就表示了要支持李世民的人,李世民若是在小事上不经意得罪了李神通,可就把这个最大的外援给推出去了。

    长孙无忌笑道:“淮安王此番也很辛苦,殿下早晚得去他府上亲自拜谢,唐瑛,你不用担心淮安王。倒是你的义兄,眼下态度不明呀。”

    “我义兄?他说什么做什么了?”唐瑛心头一紧,眉头也皱了起来。

    虽然唐瑛和李世勣早就说好了,双方都不涉入到皇储之争中去,但唐瑛实际上早就违背了这个诺言,从一开始就踏了进来。而李世勣这些年却谨守了当初对唐瑛说的话,一直在回避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拉拢。只是,眼下不同以往,李渊对唐瑛宠爱非常的态度,几乎是公开表示出的对唐瑛未来的安排,已经人人尽知,难保李世勣会不会改变以往的做法,转而支持一方,而他所支持的,一定是自认为对唐瑛最好的,所以,别说李世民等人了,就是唐瑛此时也不太看得准李世勣的选择呀!

    长孙无忌苦笑:“正因为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臣在担心呀。前两年,他还能暗中提醒你有人在监视洛阳,可这两年,他跟我们的书信是越来越少,特别是这一年来,除了必须联系的公事,他是一封书函也未曾来过。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