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279部分

潇潇雨歇-第279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丛垂:迷冢菟邓蕴幽潜咭彩且谎!

    唐瑛听到这里,倒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嘿嘿,有些事,没有表示反而是一种表示。我倒是觉得,义兄还是很明智的,就跟他以前对我说的那样,他忠于的是大唐皇室,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势力。”

    “可是,唐瑛你应该清楚他的重要性。”长孙无忌看了看李世民,得到对方同意的暗示后,继续劝唐瑛:“他现在是山东行台加并州总管,河东、山东,河北的这一大片可以说尽在他的掌控中,加上陛下对他的信任,他若是肯对我们殿下有一点点的暗示,我们也可以放宽心了。”

    “陛下将义兄放在这个位置上,为的不是挟制我们和东宫,而是为了守土,抗制住突厥人。”唐瑛和李世民、长孙无忌想的完全不一样,在她看来,李世勣已经是表明态度了:“他若有暗示,就有了私心,有了私心,陛下还怎么信任他?秦王、长孙大人,你们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我有万分的把握,义兄不会倒向东宫,更不会对我们不利。”

    长孙无忌还想劝,李世民摆摆手:“无忌,唐瑛说的对,她最了解李世勣,她说李世勣不会威胁到我们,本王就相信李世勣不会对我们不利。唐瑛,你给李世勣写封信,也不要说多了,就说,此番精兵的选拔,事关我大唐能否马踏贺兰山,让他务必再用心一些。山东、河北多壮士,三个月仅出来不到两千精锐,少了点呀。”

    唐瑛不疑有他,连连点头:“我也在奇怪呢,这两处的豪杰不少,不仅精兵,就是强将也该找出几个来才对。我回去就给义兄写信。”

瓦岗三年 第四百四十六章 憧憬

    第四百四十六章 憧憬

    李世民很满意唐瑛在某些事情上的迟钝,他也不需要唐瑛在这些方面敏感起来,只要能达到他所需要的效果,最好还是保持现在的状态。至于以后唐瑛会不会明白过来,李世民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以后,唐瑛会成为他最宠爱的女人,就算为此跟他闹上一闹,何尝不是一种情趣。

    放下一段心事,李世民开始展望未来了:“呵呵,其实就按这三个月的成效,到今年年底,这支即将组建成功的骑兵队伍,也有十余万人,精骑更是不会少于两万。明年,最迟在明年,我们就可以选准机会,给突厥人致命的打击。”

    面对李世民的憧憬,唐瑛也是笑脸如花:“是呀,两年,甚至不到两年,困扰中原的突厥问题就能解决了,想想都是大快人心呀。”

    李世民双眼发光:“等灭了突厥,本王带着他们挥师南下,直接端了梁师都的老巢,将这个老家伙抓到长安来。哼,这些年,他引领着突厥人,可是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伤害。”

    “对,这种汉奸,早该收拾了。”唐瑛也狠狠地附和着。

    “汉奸?这个提法不错,汉人中的奸佞之徒,梁师都倒是配得上这个骂名。”

    唐瑛嘿嘿一笑,不予解释,反正李世民的解释也距离汉奸的本意差不太多了。

    “灭了梁师都后,殿下是带着我们继续西进,还是……”长孙无忌看了看唐瑛,提出了这个关键的问题。

    唐瑛看他一眼,断然道:“吐谷浑算什么东西,派一员上将带上一万精兵就能灭了他们,根本不需要浪费兵力。”

    “那……直接回朝交还兵权?”长孙无忌毕竟没唐瑛那么大胆,啥话都敢直接说。

    唐瑛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拿眼睛看李世民了:“秦王,陛下有意在过年的时候安排唐瑛的未来,被我推迟到突厥灭亡,你率大军回归祭祖的时候了。秦王,如何,到时候真想喝唐瑛的这杯喜酒吗?”

    “本王……”李世民已经不是一年半以前的他了,现在他,在唐瑛和长孙无忌面前也不在忌讳某些事了,冲唐瑛一笑:“本王自然要喝这杯酒。本王已经听说了,父皇要在太极殿给你摆设喜宴呢,到时候,换本王在太极殿为你设喜宴,如何?”

    “时间呢?”唐瑛努力让自己忽视喜宴这个刺耳的词。

    “你不是说了吗?祭祖之后。”

    圈圈绕绕,不吃亏不知道什么选择最好。看来,又吃了一年多的暗亏,某人终于明白自己给的那个上策才是最好的选择了。为此,唐瑛在心里小小地腹诽了一把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李世民。不过,虽然李世民一年半以前拒绝了她的建议,放弃了好机会,但现在看来,也未必将来的机会不会更好。

    李世民答应的虽然隐讳了一点,但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唐瑛便长出了一口气:“好,很合适的时间。”

    “虽然晚了一些,但,本王相信,结果会更好一些。”

    李世民说的不错,在把外面的不稳定因素全部消除干净后,再来个内部改革,也许效果真的要好上很多。不过,这已经不是唐瑛所要考虑的事情了,她另有别的打算。

    放缓了自己的语调,唐瑛低沉了声音,轻声问道:“结果一定会非常好,只是,秦王,你不觉得太极殿里不适合摆设喜宴吗?一个安抚加庆功的宴席就够热闹了。”

    “为什么不适合?本王想要的是三喜临门。”每当唐瑛有什么出乎他意料的想法要说出来之前,李世民总是很感受到他与唐瑛之间有一种压抑感,此时,他就感到了这种不和谐的气氛,因而。他一面问话,一面死死盯着唐瑛的双眼,努力想从那里看出唐瑛的真实想法。

    “因为,新人在笑,旧人会哭。唐瑛对陛下和太子都有愧疚,那杯喜酒,我喝不下去,秦王,难道你能喝下去吗?”

    “我……”

    果不其然,唐瑛说出的总是他们想不到的。被唐瑛这话一堵,别说李世民了,就连长孙无垢和长孙无忌兄妹也低下了头。

    唐瑛见效果已经出来了,是长叹一声,请求道:“秦王,答应唐瑛一个请求,好吗?”

    “你说吧,只要本王能做到。”

    “不难,当秦王成功之后,给唐瑛半年的时间,让我陪陪陛下。他老人家从巅峰摔下来,心里的难受我们都可以想象。而秦王,你恐怕也不敢天天去见他吧?至于太子和齐王他们,怕是短时间里不能出现在他老人家面前了,就让唐瑛代替你们这几个儿子,在陛下跟前尽点孝心吧。”

    李世民这几年来对李渊的偏颇很是愤慨,可他们父子之间的情谊还在,虽然胜利的曙光已经显现,但,想到将来兵变成功之后,他的父皇那种失望加伤心的神态,李世民此刻的心里也涌起了酸楚和一丝伤痛。因而听了唐瑛的话后,他没做多想,缓缓点头,算是认同了。

    唐瑛在心里轻叹一声。她的计划在实施中,目的也快达到了,可她心里并没多少轻松感。将来,她如何逃离长安城,还是一道难题呀!

    两天后,放下一切赶回长安的李世勣,在向李渊汇报了精兵选拔的具体情况后,又到东宫去申领了今年的兵饷数额,而后又急冲冲地返回并州去了。他不是不想在长安多待上几天,而是实在没那个时间给他,因为根据线报,突厥人的南侵即将开始了,而并州正是首当其冲的地方。

    李世勣也想多练出一些精兵来,可,河北和山东经过这些年的各种势力混战,人口流失严重都不说了,男人,只要能拿得动兵器的,都被强迫或主动参加过军队,而战争结束后,死者甚众,生还者也是伤痛遍体,还能参加薄战的人是少的可怜。李世勣能挑选出来这些精兵,已经尽了的全力了。

    对于这一点,唐瑛是如实向李世民进行了汇报,大家这才得知河北山东的现状堪忧,自是不再对李世勣这边能多出一些人马抱太多希望了。

    当然,唐瑛和李世勣之间除了这种公事,对目前形势和他们的自身利益,也有详细的讨论。唐瑛在向李世勣表明了她对李世民一如既往的支持外,也提到了李世民和李建成对李世勣的某些渴望。不过,兄妹商量的结果却是,李世勣还是继续采取置身事外的做法最好。至于别的,兄妹俩还是像现在这样,各做各的,互不干涉的同时,也得互通有无。

    不过,在某些事情上远比唐瑛更加敏感的李世勣却主动忽略了那封唐瑛写给他的信,那封别人授意,唐瑛不明所以写的信。李世勣很清楚李世民让唐瑛写这封信的目的,那是一种表态,是暗示,或者说,是一个无形的承诺。只是,他既然早已经决定了不搀和皇位之争的事,就不会对李世民和李建成有任何表态,哪怕这两个人都在极力争取他,而且都不约而同地利用了唐瑛。

    李世勣很清醒地认识到,他若想保全自己,保全唐瑛,最好的办法还是游离与外,他的不参与,才是最大的参与,而且是任何一方都不会对他产生恶劣印象的办法。可是,唐瑛并不是他,唐瑛不能忍,忍受不了别人的欺骗,也忍受不了别人的利用,为了对唐瑛好,李世勣在唐瑛面前,半个字也不提那两方势力对他的那些拉拢甚至是暗中胁迫的手段。

    李世勣倒是不担心唐瑛在这场皇子争斗中会遭遇什么危险,她眼下可算是唐皇室里最吃香的人物了,就算那两边斗的你死我活,唐瑛这方面却不会有什么大的闪失。李世勣最担心的还是唐瑛自身的事情。

    他本就了解唐瑛,加上这几年知道的事情,他已经断定唐瑛万分不想嫁给皇子,不管是太子还是秦王,唐瑛都不想嫁。但是,现实却是,皇帝虽说没有步步紧逼,但已经把意思表达的十分明确了。而秦王的不放手,也是实打实地问题摆放在眼前,就算唐瑛耍小聪明将日期一拖再拖,可总有拖不下去的时候。望着唐瑛不甘心的目光,李世勣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唐瑛看出李世勣的为难之处,就哄骗他说,她已经开始准备以后了,一切都在她的安排之中,请李世勣不用过多地为她担心。李世勣分辨不出唐瑛话中的真假,却也知道,自己就是操心也毫无办法,也只能看着唐瑛走一步算一步了。

    李世勣走后,李世民等人也得准备回到各自的训练营地去,好好准备准备,接下来还得注意突厥人今年的军事行动,留给大家休整的时间,并不多。

    唐瑛和秦王府的人此时都认为,他们大局已定,目标的实现不过是早晚的问题,而即将掌握一支强悍精兵的前景,也让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别说李世民和那些天策府的将军们了,就是唐瑛,她也终于呼出了一直横亘在胸口的那些闷气,放下了心事,心情也显得愉快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不少。

瓦岗三年 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玩

    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玩

    “哈,我派人去找你,你却在这里。怎么,你们两个女人在说体己话?”跨进内院的门,李世民意外地看到唐瑛正和长孙无垢坐在一起喝茶,本就愉快的心情,更好了。

    长孙无垢在看到李世民的时候就站了起来,笑盈盈地迎了上去,嘴里解释道:“妹妹是过来邀我明日去感业寺拜佛的。”

    “哦?拜佛?”李世民将披风解下递给长孙无垢,面向起身看向自己的唐瑛笑道:“唐瑛,你以往不是不习惯这些吗,怎么现在也跟上了?”

    唐瑛摇摇头:“上午同安公主的侍女到我那儿去,让我明日陪公主去进香,还约了太子妃和我嫂子。我想到王妃这些天也够辛苦了,这个时节又适合出去走走,不如就跟我们一起去玩一天,找点清闲。”

    李世民连连点头:“姑姑喜欢你,你就多陪陪她。其实,唉,姑姑是想去看看皇姐姐,她一个人住在寺庙里,毕竟过于冷清,姑姑这心里不舒服呀。”

    李世民口中的这位皇姐姐,就是同安公主的女儿,嫁给杨广的李妃。唐取代隋后,作为杨广的妃子,肯定会有一些麻烦存在,李渊虽然疼惜这个侄女,却也为如何安置她头痛。这种情况下,李妃主动要求到感业寺里奉佛,既能让李渊不必伤脑筋,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听了李世民的话,唐瑛和长孙无垢都深深地叹口气,作为女人,她们更能感受这种痛苦和无奈,特别是做了母亲的长孙无垢。

    “妾身记得皇姐喜欢吃荷叶包,明日多带几个过去。”

    李世民点头:“再多拿点香火钱给主持,万不可让皇姐姐在那儿受半点委屈。哼,虽说佛祖慈悲,可有些秃头非常势利,可恶的很。”

    唐瑛连连点头:“秦王说的不错。自从南梁的梁惠帝大兴佛教以来,全国各地的寺庙是一座接着一座,和尚尼姑也是遍地跑,多有那些不法之徒混迹其中,干出不少伤天害理的事。还有很多的寺院,借口行善救济百姓,拿着以往的律法说事,占据大量的良田,却不给朝廷上交赋税,实际上都落入了那些奸徒的腰包了。要我说,朝廷对佛教也不能一味纵容,该整治的时候,也得整治一番,别让那些歪嘴和尚,把好好的经书给弄成坑蒙拐骗的工具了。”

    唐瑛对佛教一向是有所了解,从来不曾细细研究,更谈不上信仰了,前世的她原本是无神论者,即便这一世魂穿到了隋唐,也联想到这教那派上,她与信徒这两个字是无缘的,这在长安城的贵妇中,也算是个异类了。只是,唐瑛将自己的思想掩饰的很好,所以,在别人眼里,她不过是个不喜热闹的人罢了。

    只是,身处这种环境中,唐瑛也不可避免地跟着众人拜拜佛,向向道,反正推脱不掉或者不能推脱的时候,她就得常常陪着那些皇宫里的娘娘,太子妃,秦王妃,还有当她做自家女儿疼惜的秦母程母等人,到寺庙里走走,烧香也好,拜佛也罢,总得走走过场。

    正因为她有时间也有机会接触这些,眼里看的,耳朵里听的,却是与她以往的那些认知不同,此时大唐的佛教可以说良莠不齐,而高僧甚少,神棍却很多。看多了那些势力的僧众,再听了不少yin僧恶棍的行径,加上寺庙高高在上的姿态,都让唐瑛很是恶心,故此,她早有建议李渊整顿佛寺和僧人,刹一刹那些邪恶和歪风的想法了。

    李世民对唐瑛的感受是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