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

第463部分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463部分

小说: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陀不言,周身大放光明,将这九幽之地,照的如若琉璃遍地,点尘不染。

    伟岸、超然、不滞于物的力量油然而生,似有许许多多的‘卍’字符号透出,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

    佛陀神通法力,皆到了不可思议之境地,轻轻探出手掌,向那混沌钟抓去,任那时光如水、血海翻腾、星光如斗,皆不可抵挡佛陀威能。

    迦叶微笑,阿难凝重,佛陀庄严肃穆,却又面含慈悲,众生皆苦,众生沉沦,佛陀有大~法、大愿、大神通、大智慧,解脱众生,使其享受安乐。

    在这纷乱情景之中,一片青叶,上面载着一只黑猫,于血海中安然无恙。

    一把漆黑无比的长剑,静静伫立在酆都帝宫某处,淡然无声。

    李志常只闻得钟声,不知九幽情景,亦忘却了元始。

    那无数之‘我’,在钟声下渐渐消失,直到三十三声之后,李志常眼中情景变化。

    仿佛他又回到了那混沌当中,天地未开,俱是混蒙一片,忽然有一日混沌破开,生出无量星辰,三千神魔应运而生。星辰孕育,日月周天,随后逐渐有万物生灵。

    其中一个神魔与他长得无比相似,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这尊神魔自在逍遥,浪荡洪荒之中,练气成道,有大神通、大~法力,着实走过不少地方。

    观一花,看一景,过一峰,虽然赏玩不尽,却不留恋。

    某日到了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见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其终年寒冷,常年飘雪,少有植被,山峰尽头,亦不知在何处,纵然那是这神魔修行有成,天眼之下,也看不清其尽处。

    他生性好奇,沿山而上,到了后来,身周尽是岩石、寒冰、积雪,寒风刺骨,冻绝神魂,不见其他生灵。

    在他快没有耐性时,终于见到一丝绿意,却见前方峭壁之下,赫然有一条青藤,不沾风雪,生机盎然,浑不似此间产物。

    那青藤之下,结着一个葫芦,神魔通透天机,知是异宝,却需等三千年葫芦才会成熟。(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五行三大道

    如此神魔便在崖壁之下打坐练气,静待三千年时光,他这等神灵,与天地同生,无量寿数,更无天劫。

    三千年时光,于他而言,实是算不上多长,那日月往复,不知多少次后,神魔中睁开了双眼,原本嫩绿的葫芦,已然十分青紫,周围更有些许混沌渺然的金色玄气缠绕,如龙似凤,端的是件异宝。

    神魔只觉得欣然,三千年等待终于没有白费。

    他正欲去摘了葫芦,却听得一声,“道友请留步。”

    那时天地开辟离天地已经很久很久了,虽然已经生灵无数,衍生了许多文明,神魔一路观赏风景,也见证了许多生灭。

    其中能和他比肩而论的生灵,那是少之又少,令他深感寂寞。

    这一声‘道友请留步’,却让神魔有些惊,亦有些喜。

    因为对方显然是跟他同层次的人,才能到达这里,到现在才给他发现。

    回首过去,对方果然也是先天道体,有手有足,只是不似他这般青丝飞扬,而是满头白发,但又面色红~润,最让神魔动容的便是对方的眼睛,空洞虚无,不沾尘埃,让他想起了他还是一团意识时,那混沌景象。

    他心中升起了敬重,以他的天资早知道这是修为深厚的体现,而对方的气息,亦让他很有好感,清淡玄远,高不可测。

    “道者何人?”神魔面含微笑。

    “贫道昆仑山太清道人,见过道友。”老者音调平和。若清风拂过。

    “昆仑山么,我听过,还没去过。那可是在好远的地方了。”神魔有些神往,听说那里有不死药,有起死回生的仙药,还有一条不知通到什么地方的黑水,他打坐练气,耳目未失,据说近来还有个什么天帝从那边出来。要统治天地,叫大家安分守己,各司其职。不然就要受到处罚,只是他这样的人,怎么能忍受别的拘束。

    若是那什么天帝要来管他,顶多打一架。不过据说对方很历害。还有很多同样的大能帮手,自己打不过,恐怕还是要逃。

    李志常此刻就好似在亲历神魔的一切,所以他能感受到对方的喜怒哀乐。

    神魔是赤子心性,没有道德是非,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想要做什么,却也不会恣意妄为。李志常很是欣赏他。

    不过当他通过神魔的视角,见到太清道人时。仍旧很吃惊,因为对方就是老子,也就是道德天尊。

    他之前见老子时,虽然对方是一具化身,但李志常的境界还很低,难以明白道德天尊有多厉害,此刻见到太清道人,依旧很震撼,给他的感觉似乎也就跟当初在混沌钟内见到的天帝残留道影差不多,甚至还逊色一点。

    太清道人似乎在看神魔,也似乎在看李志常,他似乎看到了李志常,眉眼间有些许笑意。

    或许李志常感觉错了,因为他确信自己只是在经历一段记忆而已。

    “呵,以道友的神通,要去昆仑山,也不是难事,若是道友要去昆仑山,我可尽地主之谊,只是现在有一件事需要道友同意。”太清道人说道。

    在他说话间,神魔已然向葫芦藤飘然一纵,恍惚间就回到了原地,手里多了一个青紫色的葫芦,葫芦口上有着淡淡的金色符文流动,此乃道韵天成。

    “初次见面,也没有准备什么东西,这葫芦本是无主之物,我守了三千年,算是有点缘分,就做主送给道友。”神魔十分真诚的说道。

    “额,道友高明,实不相瞒,我为炼一炉丹药,还缺盛放丹药的容器,正是寻它而来,道友早至,本不该夺人所爱,所以贫道准备了点东西,与道友以物易物,却不敢受道友馈赠。”太清道人正色说道。

    神魔见他神色,知他实是不愿意占人便宜的,心中愈发欣喜,道:“我本来就是等葫芦成熟,却是为了这过程,得失并不放在心上,道友需要,我送给你,自是没有半分介怀,你就不要推辞了。”

    太清道人喟然道:“道友纯厚,贫道便受了你这般好意,有往有来,他日必有偿还。”

    说完之后,太清道人生出一指,有清气生出,朝神魔点去,神魔愕然,却无法闪避,李志常却感到一股沛然巨力,将他从神魔身体剥离。

    他睁开双眼,只见到元始气息幽玄,听得宣讲妙法,名可名,非常名。

    余音袅袅,如莲花坠地,散落在这清微天道场之中。

    只眨眼的功夫,元始便已经消失,徒留下这些仙家人物,在议论下界钟声,从何而起。

    李志常淡然无语,随手一划,便破开空间,径自到了九幽,但见得血海滔滔,群星灿然,那混沌钟哑然无音。

    西边有佛陀出现,金色大手正往混沌钟而去。

    李志常呵呵冷笑,道:“剑来。”

    酆都帝宫之中,无常剑轰然一声剑吟,倏忽间便到了李志常手上,脱鞘而出的剑身,杀气腾腾。

    但见到虚空中,血海上一位道人从天而现,手执利剑,锋锐无匹,破开星光,绞碎虚空,往佛陀金掌绝刺而去。

    那金色巨掌,若飞来之峰,垂天之云,慨然而来,道是有声还无声,只因其速度太快,声音都还没传出来。

    在这巨力下,凭空生出条真空地带,李志常迎着那如山巨掌毫无惧色,神色坦然。

    金色巨掌不但有无数‘卍’字金符如云如雨,更有天龙环绕,气象万千。

    与之相比,李志常似浮游一般,毫无胜算,飞剑在手,亦如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李志常凌空绝刺,很快到了近前,那巨掌何止是座山,确切的说是五座山峰,分金木水火土五行大道,生出五彩光晕。

    当初如来曾被孔雀吞食入体,那孔雀却又是得了先天五行大道,神通冠绝三界,如来智慧无量,便从孔雀处窥见了五行大道奥秘,虽非先天而来,亦是无比厉害,纵然太乙金仙,也难以逃出这五行大道幻化的五指山。(未完待续。)

第章三十二章黄泉路

    李志常这一剑斩的何止是山,分明就是那无处不在的五行大道。

    故老相传,当初那位孔雀练成了先天五行大道,曾经凭此困住某位‘元始’化身。

    释迦佛的五指山即使比不得那位孔雀先天而来的五行大道,亦差之不远,以猴子之金刚不坏之体,尚且被困住,李志常要想与之为敌,即使碧霞元君也不看好。

    碧霞元君此际和紫微帝君联手对付血河道人,到底耳目不失,对李志常这边依旧关注。

    血河道人论法力神通,自是不在紫微帝君之下,更可怕的是他有血海相助,还有阿鼻元屠为爪牙,血莲防护自身,几乎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她和紫微帝君顶多能将血河道人拖住而已。

    九幽之中,悠长的剑鸣荡荡不绝,只见到虚空中好似生出一条天河,径自往那五指山撞了过去。

    这非是天河,而是无数剑气组成的一条剑气长河,里面剑意滔滔,下震幽冥之鬼,上动仙佛之神。

    那天河撞在了五指山上,一时间无声无息,然后才是那五指山裂开,出现了巨大的缝隙,璀璨夺目的白光,弥补天地之间,这九幽从未有如此光亮的时刻。

    钟声悠扬,似乎欣然,似乎震撼,九幽众生,仿佛念头迟滞,陷入空明之中。

    微笑的迦叶,止住了笑容;默然的阿难,现出一缕惊色。佛陀平静,目光朝前方虚空望去。一口古朴的铜钟托在一朵青碧如水的庆云上,李志常在庆云之下,手持利剑。足踏一片漂浮的青色荷叶,好似一条飞舟。

    旁边站着一只黑色的猫,眼珠碧蓝。

    大山消失,佛陀犹在,底下血河道人亦不知何时于紫薇、碧霞罢手。

    刚才李志常那一剑,已经说明了他的实力。

    茫茫诸天,芸芸众生。能有此一剑,斩破五行大道的人,不多!

    这时候李志常的右边虚空。突然生出了迷蒙的白雾,纵然以李志常现在成就金仙的实力,依旧看不清白雾后面有什么。

    不过很快白雾中就亮起了光,青色的光。一盏青色的灯在白雾中静静燃着。仿佛要燃到天荒,燃到地老,有种亘古的味道。

    青色的灯火从白雾中照出了一条路,自虚空中白雾里诞生的一条路,不知通往何处。

    佛陀平静的面容终于涌上一丝叹息,宏伟的佛音徘徊游荡在九幽中,道:“青帝道友你终于出现了。”

    李志常神色淡然,即使听到青帝这神秘之极。一直暗中影响他的人物出现,都毫无意外的神色。

    不过他的注意力也的确在白雾那边。沙沙的脚步声在白雾里那条路泛响,碧霞元君神容抑制不住的激动,她终于等到了这天,父亲并没有消失。

    在青灯下,白雾又散开了几分,露出一个修长的身影,是个青袍人,头发披散,面容依稀和李志常有三分相似,神采却并不相同。

    李志常是风采绝逸,不拘于物,青袍人却目光深沉,亘古久远。

    两人间有一刹那对视,李志常有种恍然,或许曾经他们是一个人。

    但那又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他想起了那之前遇见太清道人那个神魔,既有他的飘逸淡然,亦有青袍人的亘古久远,更有一颗纯净无比的赤子之心。

    青袍人便是青帝,自天帝以下,最神秘的帝君,元始之下,最强者之一。

    “我可一直都在。”青帝朝着释迦佛淡淡说道。

    “确实都在,没想到燃灯亦是你。”

    佛门自来有青灯古佛的说法,青灯便是燃灯,燃灯是过去佛,在极乐净土亦是地位极高,可是释迦佛却从来不知道燃灯便是青帝。

    早知道这位帝君化身无数,有清微教主,有救苦天尊,有东华帝君,纯阳仙人,或居天界,或居人间,或居九幽。

    只是数万年前,这些明面上被人猜出来的化身,也就是马甲,突然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齐齐消失,才让人有青帝遇到不测的想法。

    青帝足下是黄泉路,既是生路,也是死路,生死俱由心造,他虽然没有证得元始,却真正掌握了生死大道。

    青玄上帝,太乙天尊,本就是一体同人,生死两面,从此生死合二为一,便是徘徊于生死之间的黄泉路。

    这条白雾中的黄泉路,便是青帝度过这无边苦海的依仗,已经不是任何神通、法宝,却又比任何神通法宝来得可怕。

    “我知道你一直以来都以为天地间独你一人得佛道之大成,若还能再出一位元始或者圆觉,你自是不二人选,只是这过去未来,诸天万界,只怕是也只能再出一个元始,纵然你号称断去烦恼,可面对这圆觉、元始的诱惑,也不能干净。”青帝青袍抖动,白雾掩映身形,若隐若现,神秘幽邃。

    “大道三千,旁门四万八千,可元始之路,却只有一条,也只容得下一人再走,道友不肯回头,我是不曾回头。”佛陀浩然一叹。

    “说这么多废话,今天还了不了断,只恨当初天帝心软,才有青帝你的出现,枉他纵横一世,几乎元始,还是着了你的道。”血河道人呵呵冷笑,声音沙哑苍茫。

    却是道出了一段太古隐秘。

    碧霞元君心中疑惑,父亲平生最敬重天帝,怎么听血河道人的是,父亲似乎跟天帝陨落有关。

    她在天皇年间已然得道,也见过天帝一面,天帝风采自是令人折服,但当初天帝陨落那一战,着实难以形容,连贯穿古今的时光长河都被打碎,纵然修为到了极深处,可以追溯时光,那是上古那一段时光却已经被无边伟力封锁,除非元始,任何人都休想知道那段往事的细节。

    即使一些亲历过的上古强者,也无法将那段事说与别人。

    血河道人有通天彻地的神通,又亲历太古、上古,存在至今,确实可能知道天帝陨落的细节,也唯有他如此人物,能将那段事情说与别人。

    当然若是非金仙之辈,即使听见这段往事,都不会留下任何记忆。(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