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裂明 >

第198部分

裂明-第198部分

小说: 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陛下,昨日高监军最后一次传回消息,东奴正在保定府,围攻清苑城。”东奴的动向,王承恩也是极为关切,更是时时记于心中。

“清宛啊,距离高阳已经不远了吧,只有数十里不到。”崇祯猛然转过身来,带的火烛都有些忽明忽暗,“奋武伯之言,朕原本还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如今也是证明了,他是对的。高阳决不容有失,大伴,高起潜的大军离高阳有多远?”

“这个……应该离东奴大军没多远吧。”王承恩也是一阵尴尬,易飞是一心求战,而高起潜却是刚刚相反,他是一心避战,只是远远的跟在清军后面,最近时也是有着数十里远,让王承恩也有些不好说他现在在哪里。

“让他给朕盯紧东奴大军,一旦发现高阳告急,立即给朕救援!告诉高起潜,若是高阳有失,他也不用回来了!”崇祯双目一寒,高起潜的作为他也是隐约的听到一些,对于这个畏战避战的奴才,他也是早已极为不耐。

原本高起潜是因为,崇祯觉得易飞的战功过大,再立下功勋不好封赏,这才将易飞牢牢限定于京城之下。一来可以以这支能战之军拱卫京城,二来也可以限制易飞的行动,避免再立下大功让自己有些不好封赏,毕竟刚刚封了伯爵,再加封也只有候爵了。什么时候,大明的爵位这么不值钱了,一次大战就封了两次?

“那通州呢?奋武伯请战一事?”王承恩小心的问道。

“留中!高阳有高起潜的三万余大军,再加上卢象升所率的宣大军万余人,朕就不信东奴还能拿下高阳!”崇祯不容置疑的道。

看着若有所思的王承恩,崇祯也是突然觉得高起潜似乎抱这么大的希望,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若是卢象升、高起潜无法挽回高阳危局,再出动镇西军不迟……”

第325章大战开启

“呯!”

“你们这引动狗奴才,要你们监视宣大军,数千人悄悄跑掉都不知道,难道是觉得本王的刀子不够快么?”

多尔衮一把将一盏十分喜爱的紫玉杯摔的粉碎,原本宣大军如同瓮中之鳖,更加知道宣大军已经断粮经日。之所以没有立即攻击,也是因为镇西军给予大清的重创已经足够的大了,不能再有重大的损失了。而能够让对手在饥饿的状态下不断的削弱实力,在多尔衮看来也是一种战术,但是如今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能不让他大怒?

“主子,奴才们已经尽力了,那卢象升走的甚急,甚至连都是完好的留了下来。奴才们只有十数人,哪能看的过来?”一旁跪着的斥候全身都是在发抖,但是却也不能不分辨一下,“求主子看在奴才们尽力尽心的份上,饶了奴才吧!”

说完,更是磕头如捣蒜。

多尔衮虽然明白这些奴才们说的是真的,但是眼睁睁看着到手的鸭子飞了,这种挫败感还是让他失去了理智。这个斥候不分辨还好,一分辨多尔衮更是勃然大怒,直接命人拉了出去。

虽然气恼难平,但是这仗还是要打的。多尔衮阴森森的目光看过一个个正襟危坐的清军将领和一众王公,对于这些人对于自己如此畏惧还是十分满意的,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直欲让多尔衮心醉,这也是岳托病倒之后,清军损失惨重之下,多尔衮仍然力排众议,继续掳掠大明的根由。若是一退兵,再回到辽东,自己就再也寻不到这种机会了。

“禀睿亲王,明军大军已经南下,向我军而来!”也许因为多尔衮刚刚处决了数名斥候,这个远道而回的斥候也是战战兢兢的道。

“哦?!是哪路明军?”多尔衮心中怦怦直跳,若是镇西军杀过来,他也只有立即撤兵一条路选择了,毕竟再被镇西军缠上,想脱身就没上次那般容易了。

“是明国关宁军,人数在三万以上。”听到多尔衮明显有些紧张的话音,斥候也是硬着头皮回答道。

多尔衮轻轻松了口气,脸上的自信也是再次回来,“明国镇西军呢?他们可有南下的迹象?”

“回主子,镇西军一直待在军营之中,这些天除了斥候活动频繁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动静。”斥候回答道。

“好!”多尔衮在心中暗自庆幸道,面上也是一阵的轻松,更是向着众将开了一个玩笑,“袁崇焕的不动如山关宁军,足有三万余啊!你们怕了吗?”

“哈哈……”

帐内众人都是一阵大笑回应多尔衮这个冷笑话,所有人眼中更是有着浓浓的不屑,这些关宁军看起来似乎挺厉害的,但是与之交战过的清军都明白,他们就是一群绣花枕头,曾经有过正红旗数千骑就牵制七万余关宁军不敢动弹的先例,这些关宁军人数再多,也是不会被他们放于眼中。

“报!主子,已经探得宣大军踪迹!他们如今在数十里外的八圩寨中,而八圩寨之中也是有着数百悍匪,奴才们多次靠近打探,却是被数十人拦截,一番激战之下更是伤亡数人,而且看的出来,他们并不是宣大军!”作为斥候,他最重要任务便是将事情尽可能客观而不带个人观感详细的说出来,以供上位者判断。

“你说一伙悍匪就挡住了你们的探查?”多尔衮也谨慎了起来,多次吃了莫名其妙出现的镇西军的亏,如今对于一些突然冒出来的明军也是相当的慎重。而且斥候一般都是军中精锐,这次出动的更是有着十数人,竟然在正面作战中被打败,这也说明了这伙悍匪的与众不同。

“回主子,确实如此。他们个个悍勇异常,更是毫不惧死,奴才们拼死力战,也只是远远看到里面还有数百精壮!”斥候恭敬的回答,接着咬了咬牙,说出了一个自己的主观看法,“而且他们所列阵势,倒是与镇西军的军阵便为相似!”

“什么?”多尔衮差点惊叫出声,这则消息中也只有这么一条让他有些难受,但是一想对方人数只有数百,最多不超过一千,多尔衮也是暗暗觉得自己实在也是太大惊小怪了,挥挥手道,“知道了,你下去吧!加派人手,多注意卢象升的动静!而且,还得给本王盯着这伙悍匪,有何风吹草动,立即来报!”

说实话,得知卢象升连夜拨营而去的消息后,多尔衮第一反应就是此事有诈!自从入关而来,卢象升和他麾下的宣大军的战斗****明显远高于其他各路明军,仅在主动找上门来打架的易飞之下。

而多尔衮也是早已将这个战斗****极高的卢象升列为头等大敌之内,这次多尔衮也是打着杀鸡儆猴的主意。集合大清数万铁骑一举粉碎这个战意高昂的明将,更可震慑其他观望的明军。只要宣大军一败,镇西军不出动之下,那整个京畿就成了大清的跑马场,再一次满掠而出也就不是空想。而且这次,却是自己在岳托大败之后,力挽狂澜,这种战功足以让大清内部侧目,更是可以有力的巩固自己的地位!

但是多尔衮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战意高昂的卢象升会选择退避?自己早已经做好卢象升亡命一击的准备,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方却跑路了,这让多尔衮百思不得其解。按说,决一死战才是这个大明督臣的性格。若是说为了筹集粮草,那卢象升去的地方应该是散布于京畿平原上的各个城池,而不是钻入一个山窝里。若说对方早已经在此地集齐粮草,那多尔衮更是打死也不相信。

但是从斥候来报看,这些悍匪明显就是跟卢象升一伙的,而且是早有预谋的!正当多尔衮苦思之时,易飞的名字也是闪过脑海,一个有些荒谬的想法也是冒了出来。多尔衮突然间汗流浃背,汉人说句话叫天降圣贤,能知前后三百年事。难道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易飞就是这种人物?要不然,怎么会早早在这按排下这支人马,而且备下足够宣大军食用的粮草?难道说,自己的每步行动,对方都是了如指掌?

不过,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总不能因为顾忌镇西军而什么也不做吧,否则这次出兵就连带来的老本都亏掉了,“立即起兵,攻打高阳、安州、清宛、庆都唐县诸城,饱掠之后,立即退兵回通州!其中高阳为重中之重,只要拿得大明帝师,这次出兵就不是空手而归!”

第326章攻城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十四,高阳城下。

袅袅的浓烟还在弥漫,那是正在燃烧着的云梯,城头上的明军欢呼声也是再次响了起来。在他们视线的远方,无数建奴再一次如同洪水一般退却,只留下城下一层密密麻麻的尸体。

“遏必隆,本贝勒再予你四个甲喇,这次定要给我攻下高阳!”阿巴泰脸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原本以为手到擒来的城池,却是耽误了太多的时间,而且葬送掉了无数大清勇士的性命。

小小的高阳城,已经整整阻挡了他两天了。无论如何想象,阿巴泰还是无法想象,只有数百人的高阳是如何在大清勇士一次次的进攻下,却始终屹立不倒!城池在第一天清军猛攻之时就已经摇摇欲坠,但是两天过去了,依旧还是摇摇欲坠,似乎下一秒城池就会倒下,但是却始终不屈的立于那里。

“喳!”

遏必隆也是豁出去了,而且这仗打的他也是火气十足!无论从哪方面看,明军那顽强的意志都值得称赞,但是轮到自己头上,那就不是那么舒服了,更别说死伤如此之众,也是让他愤怒完全代替了赞叹。

“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又一次响起,无数清军再一次呐喊着,推着一辆辆简易盾车,慢慢的向着高阳靠近而去。

通往城池的道路已经一片平坦,而且护城河也已经被填平。清军的死兵在前,这些死兵穿着轻便的棉甲,各个动作轻捷的推着盾车。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数百紧随的弓箭手,这些弓箭们则是猫着腰,躲在盾车的后面,箭矢也是已经搭在了弓弦上,虽然没有拉开弓,但是可以想象的到,一旦靠近城池,这数百弓箭手定会第一时间将箭矢组成的死亡之雨尽数挥洒于城头。

在弓箭手的后面,则是扛着云梯的阿哈们。之所以靠的如此之后,也是没办法之事,城头上的明军的攻击十分的凶猛,而作为炮灰的阿哈们更是损失惨重。并不是阿巴泰突然对于阿哈们变得仁慈了,而是运河边一战,阿哈们损失惨重,如今配给于他的阿哈只有不到三千,这三千人若是死绝了,那这种炮灰的工作就得旗人代替,这才是给予他们优待的原因。

看着清军再一次卷土重来,城头上的明军欢呼声也是渐渐低了下来。而城头的明军守将脸色也开始变得惨白,这两日的攻防战,他也是打的有声有色。甚至超过了他自己估计的预期,人在压力之下往往会突破自己,这话对于这个守将也是十分适用的。

在短短两天的攻防战中,守将就不知道厮杀了多少场,身上更是大伤小伤不断。最危急的一次,清军已经登上城头,但是却是在他亡命带着家丁的反击下,再次被赶了下去。而这次亡命反击也是让他付出了一大半家丁的死亡,和左臂差点被削下的代价。

但是他却不得不拼命,毕竟城中有一个他不能不拼死保护的人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帝师孙承宗!他清楚的明白,孙承宗绝不容有失,否则他日等待他的就只有朝廷的清算。正是抱着这种逃的了初一,逃不过十五的决心,他也是奋起余勇,一次次的杀退清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明军的士气不断上升,但是精神上的亢奋却是补充不了迅速消耗掉的体力。清军的攻击似乎就没有停顿,从前天到达,伐木制作盾车云梯之后,就一直持续不断的进攻着。

若不是城内士绅明白,城破之后必然是屠城的下场,因而积极的派遣家奴来到城头助战,那以明军数百人的兵力根本就无力支持这么久。但是清军人数远超过城内明军,他们可以一波波的休息,而明军却是只能咬着牙一次次的硬顶。

而这一次,清军出动的人马就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八千人上下,望着密密麻麻如同覆盖了整片大地的清军,他眼中也是透着深深的绝望。在已方士兵体力、精力都快要到达极限时,对方却是全军压了上来,而且都是经过休息的生力军,这一次的胜负已经不问可知了。

但是绝望并不等于放弃,现在就算城内没有孙承宗,他也是不可能放弃了。这两天来,他给清军造成的伤亡已经达到了千人上下,就算只为自己也得拼命下去。清军损失如此之大,破城之后必然会找他泄愤,若是死了还好,否则各种零碎折磨肯定会让他痛不欲生。

“开炮!”

守将一声怒吼,城头仅有的两门火炮也开始轰鸣起来。

不过,两门火炮的准确度却是差的相当离谱,考虑到已经许多年未曾训练过****的明军,没有直接炸膛就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两颗原本是瞄准盾车的炮子却是高高的直接越过这些盾车,直接钻入到扛着云梯的阿哈群中,顿时一片的惨叫声传了出来,让这些阿哈们也是一阵的混乱。

不这这种程度的混乱却是根本影响不到清军的前进,在殿后督战的白甲一轮精准的骑射下,叫的最响的和没头苍蝇一般乱撞的阿哈统统倒毙于地,其他的阿哈们顿时被镇慑住,队伍也是再次严整的向着高阳城缓缓靠去。

火炮的不靠谱并没有出乎守将的预料,反正对他而言,这两门火炮的威慑性是大于它本身所起的作用的。如今的明军最擅长的也可以说逼不得已的手段便是放箭,虽然说准确度依旧是让人绝望,但是却是胜在人多,足够密集。而且按城下到来的清军数量来看,只要能拉的开弓,随便朝一个地方攒射,便能取得战果。

唯一的问题便是箭矢的数量已经不多,守将也是吸取了前两日的教训。懂得估算大概的距离,不再一看到清军人影,还不等对方进入弓箭射程便一窝蜂的射出去。看着虽然缓慢,但是却是坚定不移的朝着高阳而来的清军,守将也是紧张的估算着距离。但是清军的盾车数量委实太多,多的已经让守将对于弓箭的威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望着已经所剩无几的箭矢和滚石,而金汁、滚油更是点滴不剩,守将轻轻的叹了口气,目光中也是一片绝望。也许只能靠肉搏来抗了,但是严重缺乏训练的明军根本不可能是这数千建奴的对手,只要对方登上城头的片刻间,不能够集结兵力将之打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