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裂明 >

第199部分

裂明-第199部分

小说: 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是这数千建奴的对手,只要对方登上城头的片刻间,不能够集结兵力将之打下去,那么城池的失守便是必然的了。

“放箭!”

随着守将的一声令下,一排排明军弓箭手也是冲向城关的垛口处,寒光闪闪的箭矢也是尽可能的瞄准建奴而去。箭矢虽然不多,但是准确率已经比刚开始时强了许多,虽然有着盾车的遮挡,但是还是不断有着清军中箭倒地。几轮箭雨下来,清兵也是损失了近三十人。

不过,这种程度的打击根本阻挡不住清军的步伐,他们坚定的向着城墙慢慢靠上来。不过,守将却是满意的看着这些已经领悟到战场节奏的老兵们,这些经历过数次攻防战而不死的士兵,素质都已经超过他之前的家丁了,要是这些老兵能够躲过这一劫,他们再遇到建奴就再也不会畏惧,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丝强军的气质。

临的近了,建奴的弓箭手立即从盾车后面跃了出来,在跳出来的瞬间弓弦已经拉开,目光快速的搜索着射程内的猎物。但是明军城头却是根本看不到人影,在第一天吃了清军的暴亏之后,明军也是很快找到了应对策略。在清军看不见的城头上面,一排排明军也是举起了大盾,准备迎接清军接下来的火力覆盖。几天下来,双方都是已经十分的了解各自的战术,对于清军搭建云梯之间的三轮箭雨覆盖可谓知之甚详。

果然,这一次清军的箭雨也是如约而至。不过,只是采取抛射的方法射上城头就已经十分的无力,再加上巨盾的遮挡,杀伤作用也是寥寥。不过,清军也不指望能够有什么大量的杀伤,他们也不过是为阿哈们搭建云梯争取一些时间而已。

“放箭!”

默默的估算着清军的三轮弓箭射完后,守将也是果断的下令道,为数不多的有射箭天赋明军也是大踏步而前,照着清军弓箭手的位置便是一通乱箭。满意的听着清军一片惨叫之后,更多的明军弓箭手也是一排排而前,对准清军不断的射下箭矢。

而清军弓箭手也是反应了过来,但是这次与上次不同的是,明军再也不缩回城垛之后,反而一排排的向前,不断的将剩余的箭矢抛洒而下。城下到处都是清军,随便一箭便会射中,这已经是双方拼消耗的行为。这也是原本守将最为恐惧的举措,毕竟清军的弓箭手训练程度不是这些刚刚在城池攻防战中成长起来的明军能比的,但是结果却是出人意料,一阵短促而且激烈的换子行动,却是以清军的主动后退而告终。

明军位置高,而且身边有掩体,清军在这种对射中根本占不到便宜。就算占到便宜,清军的将领也是不会选择这种对抗方式,明军的士兵明显是一些乌合之众,就算以十换一,清军将领都觉得亏了,这种几乎是二换一的消耗,也是让遏必隆大为心疼。

不过撤回弓箭手,不是说清军又一次攻城失败了。而是弓箭手在留在城下已经没有意义了,无数的阿哈们冒着头顶的滚石、檑木不断的砸下,牢牢的扶着云梯。而一个个死兵更是不断的攀援而上,他们举着小圆盾,嘴中咬着刀,虽然不时有人被砸下云梯,但是更多的人却是不断的前进着。而明军的反击也是越来越弱,直到十数个死兵成功踏上城头,建立起一个小小的阵地后,局势更加的一面倒,随着上到城头的清军人数已经达到了近百人时。

遏必隆心中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高阳城,终于攻破了!

第327章为吾大明而战

高阳城头,突然出现一群衣着平凡的人,为首之人柱着一杆木杖。虽然苍老,脸上却是带着一股威严,这是身居高位多年才能养出来的气势,虽然一个壮汉就能将之击倒,但是只要有人对上他,就会觉得面对的是一座崇山峻岭,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这人正是大明帝师孙承宗,此时在城池最危险之时,却是毅然带着一群家将冲了上来。而且不止是家将,他的家人,只要成年的男子都是悉数上了城头!而在他的组织之下,更是有着两三千的青壮也是跟着上了城头!

“大人,快请下城,危险!”见到孙承宗居然亲自上了城头,守将的脸都绿了,挥刀劈退了一个建奴,急匆匆的行了过来,急切的劝说道。

“城已不保,吾安能独存?刘将军,快快去杀敌,莫要误人误己!”孙承宗丝毫不假通融,板着脸喝斥道。

刘义存并不知道,急切中的一句孙大人,却是也将孙承宗的身份暴露了出来。在懂得汉话的建奴口口相传之下,所有登上城头的建奴登时沸腾了。他们攻下高阳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眼前那个苍老不堪的老人?

一瞬间,原本还在奋力抵挡明军的建奴,纷纷忘了自己的责任,放弃了他们坚守的阵地,全部一窝峰的向着孙承宗冲了过去!

而孙承宗却是屹立不动,似乎根本没有看到这些咬牙切齿,亡命扑来的建奴。他的目光也是越过城墙,看向城下远处黑压压的建奴大军,心中的焦虑也是更甚。建奴还是头一次如此深入大明的境内,在这个危急的关头,他心中想的并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对于大明的担心。

虽然孙承宗不动,但是身边的家将却是峰涌而出,向着扑击上来的建奴迎了上去!双方都是狂热的,不过一方是为了获得生擒孙承宗的名头,另一方却是为了保护他们心中敬爱的大明帝师!

同样的狂热,两样的心境。

这两股勇士也是猛的撞在一起,刀剑入肉的声音也是不断响起,最前排之人,往往已经身死,却是倒不下去。被两股人马死死的夹在了中间,双方都是在拼命的挥舞着武器,为了心中的信念而战!

人命在这一刻是无比的卑贱,每时每刻都有人不支而死。残肢断臂不断的飞舞,鲜血四溅!就算是在重重保护下的孙承宗,身上也是溅上不少。与越战越勇的明军不同,清军的士气在最初发现孙承宗时的爆棚,然后在伤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开始慢慢滑落。

一边的刘义存看着孙承宗有自保能力,也是安下心来。迅速带着家丁堵上了百余清军离开后留下的空档,将原本兴奋激昂攀登而上的清军一个个的击下城去。而此时的百余清军后路也是已断,而源源不断涌上来的百姓虽然大部分手执木棒一类,但是却也是蚁多咬死象,围着登上城头的清军一阵乱棒打下,也是迅速的打开了原本僵持的局面,如同剥洋葱一般的将百余清军一层层的剥落而下!

一刻钟不到,百余侥幸登城的清军已经尽数毙命!但是这场战争却也是刚刚开始,这些百姓也是在孙承宗的家将带领下,不断的分散于城头,帮助明军官兵压制越来越猛烈的冲击。近三千敢战之士守卫一面城墙,足以让城墙变成铜墙铁壁,战争再一次回到原本的模样,明清两方又一次开始拼起了消耗。

虽然这些青壮勇气可嘉,但是勇气却是极难转换为战力,他们凭着一腔热血而来。却是往往连最基本的军事素养也无,在这种高强度的攻防战中也是损伤迅速,但是他们也是在快速成长着。从一开始的数条人命才能换来一次成功的拦截,慢慢的在明军老兵的带领下,损失开始渐渐减小。

这也是让他们的心更加的安定,虽然战斗依然残酷,但是逐渐适应这种场景的青壮也是给清军带来了越来越重的压力!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也会引起质变。清军再悍勇,一人也是难挡七八杆木棒击砸而下!

慢慢的,清军的攻击也是越来越弱,那沸腾的呐喊声也是渐渐的变小。城下的遏必隆再迟钝也是明白,这一次的攻城,又一次的失败了。当撤退的号角吹响的时候,遏必隆心中却是怒火万丈的回想着,第一批登上城头的到底是哪些人,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回头定当请主子灭了他们满门……

在高阳城攻守战到达沸腾之时,距离高阳仅仅数十里的安州,高起潜却是将三万余关宁军猬集于一块,与对面的三千余正白旗建奴紧张对峙着。

说是紧张,那也只是高起潜而已。正白旗拦截军队虽然只有三千余骑,但是面对着十倍于自己的关宁军,他们却是游刃有余,而且不断的派着斥候大模大样的在关宁军大营前挑衅着。时不时全军来一次佯攻突袭,气焰之嚣张更是让人侧目。

虽然高起潜被割去的是蛋,但是似乎高起潜却是觉得被割的是胆,面对着这种视自己如无物的挑衅。换了任何一个掌握三万余大军、而且还是清一色骑兵的统帅,都不会如此的沉默以对,会以一个男人的样子去告诉对方花儿为什么这般红!

但是可惜的是,高起潜不仅没了胆,更是没了蛋,根本算不上男人。虽然关宁军中曹变蛟、王廷臣等悍将一再请战,但是却都是换回一句‘奴贼野地浪战无双,未可轻战’,实在被逼急了,则是直接骂道,‘怎知这不是奴贼诱敌之计?大军一经催动,就难以顿收,一旦奴贼大军齐至,汝当责么?’

高起潜并不是一个人战斗,在关宁军支持曹变蛟出战的毕竟是少数。这些已经快要形成军阀化的辽东军头们,个个都是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则。要他们与建奴真的来一场决战,不论输赢,都是心痛的肉都哆嗦,而这次更是高起潜在前面顶着,更是再无顾忌,根本不愿出战。

最后,在群情汹涌之下,更是隐隐暗指曹变蛟之举是拖累全军之事,曹变蛟一向是以武力而争雄,论起口舌功夫,哪里及的上这些军头们?徒劳的挣扎了片刻,也只能气呼呼的拂袖而去。

碍眼的曹变蛟二人离去之后,大营之内更是一片喝彩赞叹之声,高起潜更是被众人一口一个神机妙算、老成谋国的马屁也拍的飘飘然,原本心中只是畏战不前的想法也转变成了英明神武。至于高阳,算了吧,现在谁还记得这个?

但是高起潜也是没有完全被马屁拍晕,起码还知道忽悠住另一个关键之人,不多时,一封加急战报也是快马送向北京。

高起潜称,他率领三万余大军已经抵达安州,更是三战三捷,只等救援安阳之困,但是清军却是调来三万大军拦截,一番激战之下,各自损失惨重。而高公公更是为国不暇谋身,在战场上高声慷慨激励全军。虽然大军稍稍受挫,但是高公公却是心中斗志昂扬,今日暂且养精蓄锐一日,明日再与奴贼决一死战,誓死救援帝师云云……

将奴贼兵力夸大十倍,自己受阻也是情理之中之事了,那再多耗个几日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之事了。那救不下安阳更就不是自己的责任了,毕竟自己已经尽了全力了。而宣大军则是没有多少兵力牵制,若是一点成绩也没有,那就太不符合常理了。

将自己摘个干净,还能找个人背黑锅,高起潜也是十分的欣赏自己的智力水平。于是乎,关宁军便沉寂了下来,与三千建奴开始了一场看不出结果的静坐战。

……

在另一个方向,休整两日的宣大军也是恢复了战力。在下山之时,一千留守这里的镇西军也是十分干脆的一把火将山寨烧成白地,避免他们走后,再有盗贼盘踞成为地方一害。兵力再一次直逼一万,更有一千战力强悍的镇西军新军加入,再加上充足的粮草,卢象升的求战****也是一下子高了起来。

此时,唐县的告急使者也是如同苍蝇一般的多,其中一人也是撞到了宣大军。顾不得曾经拒绝给卢象升提供粮草,来使也是声泪俱下的哀求卢象升解救唐县,毕竟他的一家老小也是位于城内。而建奴一旦破城,最好的结果也是老弱尽屠之,将青壮掳掠回辽东。

卢象升并没有为难这个小兵,和颜悦色的问了他几句情况,便表示会立即起兵解唐县之厄。

卢象升的表态也是让宣大军将领们个个一脸不悦,虽然人前他们不敢乱说,但是望着信使走的没影了,王朴第一个狠狠的向地上啐了一口,鄙夷的道,“借粮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这副嘴脸,如今大难临头了,这才想起咱们?什么玩意!”

而杨国柱与虎大威虽然没有说话,但是那拉的老长的脸,也是表明,他们对于解救唐县没有多少热情。不但不愿意去救,反而对于唐县如今的状态也是暗暗解气,我宣大军为你们排忧解难,你们却是连一点粮食也不愿拿出来。用的上我们的时候,就一幅孙子一般,用不上就一脚踹的老远,真当我们是孙子了?

对此,卢象升听到也装作没听到。他知道麾下诸将心中怨念极深,若是再喝斥,恐怕他们会在战场上阳奉阴违,那造成的危害就更加的大。

“督臣,咱们真的要去给他们解围?”杨国柱一见到卢象升默默的领军向着唐县而行,忍不住的问道。

这一次,卢象升也不能再装没听到了,叹息了一声,声音有些沉重,却是十分的诚挚,“本督岂是为唐县吕良宏而战?本督为大明社稷而战,为吾大明圣天子而战!人生匆匆数十年,但求问心无愧,是非功过自有后人定!”

“愿日月永照吾大明!末将定当追随督臣两侧,为吾大明圣天子而战!”

卢象升的话也是让杨国柱悚然而惊,心中的信念和对于大明的忠诚也是完全压倒了心中的怨念,语气再次变得坚定起来。

第328章唐水之战

闻听宣大军的到来,攻城的清军也是放缓了步伐。宣大军的到来,也使攻城战已经没了意义,击败卢象升迅速的被列为第一要务!此时在唐县攻城的一万余清军,除了留下一千余监视部队之外,其余的都已经出现在唐县以西的一处叫做黄粮岗的地方。

“高起潜在哪里?”多尔衮斜骑在马上,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懒懒的,但是眼中那如同实质化的精芒却是亮的灼人。

“三万关宁军依旧在安州与安平贝勒杜度的三千骑兵对峙了数天了,看样子是不准备南下了。”多铎嘴一撇,十分不屑的道。

“卢象升,大明良将,可惜明国皇帝不知重用。这次八千来援唐县,那就全部灭了他们算了!”多尔衮有理由自信,这一万余本来就只是诱敌之用,而且若是全力攻城,唐县也早已陷落,根本不可能支持到如今,而他要等的就是卢象升。

一种冥冥中的声音提醒着他,就算各路明军不敢来援,但是卢象升是肯定会来赴援,而这也将会是他的末日!在黄粮岗这个地方,向西则是一片平原,地形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