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裂明 >

第213部分

裂明-第213部分

小说: 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憋屈的行事,岂是一国之君所为?但是他却没有任何选择,沉默了很长时间,崇祯苦涩的下令道,“拟旨,追封卢象升太子太保。赐谥号曰忠烈!封其妻为一品诏命夫人,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予以抚恤银一千两!”

“再立一旨,奋武伯易飞,勇冠三军,力克东奴,涨大明国威。另不辞艰劳,领旨西返击北虏,功盖三军,加封为宁武候,食邑一万户!仍驻守山西镇!”

王承恩将崇祯的意思一一记下,心中也是一叹,虽然崇祯不得不低头,但是话语之中也是隐隐有将易飞划地为牢的意思。至少从现在起,崇祯是没有打算再将这头老虎放出来了。威力巨大,即能伤敌也是伤己的镇西军被雪藏的命运也是已经注定下来了。

第351章大局开幕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初,卢象升的灵柩也是终于进入了京城,为了给易飞,也是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崇祯皇帝甚至下令缀朝三日,率领文武百官进行极为优厚的祭奠。等忙完了卢象升的葬礼,卢象升的遗体也是在崇祯皇帝亲自过问下,从京城派出数百京营将士扶灵南下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

刚刚忙完卢象升的几乎带着浓重政治色彩的葬礼后,京师也是迎来了姗姗来迟的陕西秦军,他们也是在洪承畴与孙传庭的带领下,步入了京畿范围。

但是他们来的却也是有些晚了,建奴都已经退兵了近半个月了,数千里横跨而来的勤王大军却是没了丝毫作用。秦军此次入卫的兵马有近两万人,陕西三边的总兵几乎都是到齐了。而且秦军不同于其他官军,这些秦军几乎是在与农民军的不断战争中,越发的壮大和变得精锐。

远远看到,就会让人觉得一股杀气迎面而来。这样的强军,自然让崇祯皇帝大喜,连连宣旨命洪、孙二人将秦军召唤至京城之外,毕竟如今的崇祯实在是太没安全感了。一支由文官统帅的军队,而且战力并不低的秦军,也是让他原本有些忐忑难安的心也是平静了许多。

不同于历史上的孙传庭,由于这次清军退兵的早,主战的孙传庭也是没了和杨嗣昌冲突的机会。而且杨嗣昌更是已经在崇祯皇帝心中有了隙缝,更加不能阻止孙传庭的入京请求。但是一番对答下来,崇祯皇帝对于这个几乎可以说是冒进、为百姓请命的孙传庭再无一点好感。尤其是孙传庭建言,免除陕西一省赋税的提议一出来,崇祯更加是老大没趣的敷衍了事。但是这个孙传庭却是生就一副倔驴脾气,似乎是看不到崇祯的不悦,依旧再三的建言。

这也是让崇祯一扫初见孙传庭的欣喜,对他的好感也是如同跳崖一般不断的向着深渊滑落。而且孙传庭不顾恩师洪承畴不断的眼色和打岔,一心要自己收回对陕西征税的决意,更是让崇祯深恶痛绝,一个连老师都不尊敬之人,对大明能有多少忠心?

因此,一场答辩也是进行到了一半,就被拂袖离去的崇祯给早早结束了。但是孙传庭依旧不死心,数日下来,痛陈利害的奏章也是达到了十数封,总算是彻底激起了崇祯皇帝的怒火,将之夺官解职,这只苍蝇这才消停了。

时间一晃便是近一个月过去,崇祯总算没有听到从山西传来的不好消息。而且前去山西传旨的太监也是再次回转京师,对崇祯汇报,宁武候十分欢喜的接了圣旨,各种规矩也是丝毫不少。而且经过山西镇锦衣卫的暗查,易飞也并没有大规模军粮调动,和集结军队的迹象。

山西传回的消息也是让心中难安的崇祯皇帝松了口气,只要镇西军能够安稳的呆在原地,他就再无什么苛求了。已经吃透了两线作战的苦楚,崇祯更加不希望出现一个三线作战的可能,若是真的如此,还不如提前自杀算了。只要安抚住了易飞,那给予他一个候爵也是没有亏本。

在局面基本上稳定下来之后,秦军再留于京城之外就有些多余了,但是正值新春佳节到来之时,崇祯也是不敢就此让秦军再次回师。忍痛从内库中搬出数万两银子,再加上数千石粮草,外加十数头猪牛给予在城外扎营的秦军,犒劳这些远道而来的秦军,也是让过一个舒心一些的大年。

但是出乎崇祯意料的是,这些秦军却是对人均只有二两不到的银子竟然是欢声如雷。也许是在天子脚下吧,各个总兵十分明智的并没有克扣钱粮的打算,因此虽然银子并不多,但是却是几乎都分于营中将士手中。将这些很多人半年都没领到军饷的秦军兴奋的不断的欢呼。

“连军困苦,一至如斯!”听着下面锦衣卫将事情经过述说一遍,崇祯也是心中十分的黯然,同时对于孙承宗提议之言,也是嗤之以鼻,若是各地都是不再收取赋税,那置为国而战的将士们于何地,让他们困苦劳顿,三餐不保?

崇祯十二年京城的新春,也是比之往年都要热闹了许多。

第一次扬眉吐气的明国百姓,这一年过的比往年都要舒心的多,虽然物资一样匮乏,但是过年过的就是一个心情。在几乎狂热的兴奋中,这个新年也是更加显得风风火火。

但是亢奋比较不能持久,时间流逝,正月也是一晃而过,普通百姓还是一贫如洗,街头依旧不断的有人冻饿而死。渐渐的,人们的话题也是慢慢从大捷的兴奋中离散,开始忙碌的为自己的一日三餐不断的奔波着。

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日,已经比历史上延后一年的四正六隅计划随着杨嗣昌的离京也是正式开始。但是不同于历史上的是,这一次大明的准备更加的充足,兵员也是经过崇祯十一年的不断的扩编而更加的庞大。

经过数轮改革,本来国策是所谓的“因粮”,也就是富户多纳,却被改成了“均输”,把这沉重的加赋全压在了贫民身上。天下扰攘,既是因为赋税太过苛刻,也有天灾连年的原因。虽然让天下的流寇数量进一步的变多了,但是毕竟也是积累到了近十七万大军,银钱三百一十六万两的巨大数目!

离京当日,崇祯皇帝也是亲自为杨嗣昌壮行,更是满怀杨嗣昌此去便彻底解决流寇肆虐天下的希望。虽然崇祯皇帝已经和杨嗣昌出现了裂痕,但是却是并无多少人知晓。而且,崇祯皇帝对于杨嗣昌的要求,也是如同一往一般的有求必应,让大明官员都还是觉得,杨嗣昌还是圣眷正隆,这也是崇祯的聪明之处。只有将杨嗣昌捧的高了,杨嗣昌才能更加有效的驾驭这十数路总兵,更好的实现杨嗣昌的,也是他的愿望。

在杨嗣昌誓师出征的当日,秦军也是早于其十数日前,便已经踏上了返乡的道路。

四正六隅,十面埋伏的剿匪策略也是终于拉开了序幕,这个涉及大半个大明,十余省十数路总兵几乎全部是包括在内,一场声势浩大的剿匪大局正在缓缓拉开大幕。

第352章联合出塞

距离上次与易飞的密谈已经数个月过去了,董卫国第一次带着护卫大模大样的出现在辽阔的草原之上,感受着河套大草原的辽阔无边。

对于易飞的判断,董卫国也是从形势上得出了证实。在四正六隅计划实行的关键时期,再以镇西军的战力之强,朝廷果然是不敢撕破脸攻来。甚至连易飞公然抗旨之事,朝廷也是隐忍了下来,而且不止如此,还给易飞高升一级,从伯爵升为候爵!这种退缩安抚的策略,除了让董卫国为之咂舌之外,也是十分深刻的感受到了朝廷的虚弱和镇西军的强大和不可憾动。

当然,对于这个便宜女婿也是越看越满意,几年不到,自己女儿就从一介无人重视的卫所指挥使夫人,摇身一变,成了大明超品的候爵夫人,这种鱼路龙门之事也是不常见的。这也是让他更为归心于易飞,无论未来如何,只要还有强军在手,自己与易飞的捆绑带给自己的好处定会远超于付出。

“大人,前方就是瀚不离部的部落了。”正在浮想连篇中,亲兵也是小声的在旁边提醒道。

事实上,他们刚一步入河套草原,便被瀚不部设在边境上的游骑所发觉。正是这些游骑在前方带路,这才能够这么容易的找到瀚不离部的部落所在,否则单靠他们一行人前来找寻,没个个把月的时间,根本就别想找到最擅于在草原上躲藏的蒙古人。

在前方,数百骑也是疾风一般的掠来,离的一箭之地外,所有蒙古骑兵便开始收拢马缰。数人离队而出,向着董卫国弯腰行礼,“尊贵的客人,我乃千夫长扬吉努,大汗已经知道了你们的到来,派遣我等在此迎接。”

“大汗客气了!”董卫国微微一笑,对于这些以往头疼的蒙古人如此服帖的自动行礼,心中也是一阵的自豪,“千夫长客气了,本官奉宁武候之命前来拜会,还请头前带路!”

一行数百骑汇合于一起,向着数里外的汗帐快速而去。

一路上,再看到蒙古时,董卫国也是发现,这些原本以藐视的目光看待着汉人的蒙古人,如今的眼神也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许多人再看向自己这一百余人时,目光带着的分明是敬畏和些微几不可察的敌视,虽然还未达到臣服的地步,但是却是已经不敢不正视了。而沿路行来,更是再也见不到一个汉奴的存在,在易飞当时派人告诉瀚不离不愿意再看到汉人还存在于蒙古人帐下当奴隶之后,愿以一砖茶叶换一人回归。于是,在易飞这种近乎于十两银子赎一人的高价下,近万汉人便是再一次回到了大明境内。

虽然这些人大半都是皮包骨头,目光呆滞不堪,但是经过数个月的调养之后,却也是让董卫国惊奇的发现。这些人的大部分的骑术都是相当了得,而且刻苦耐劳,更是极为遵守军纪军律,当数月前易飞回转之后,更是将他们之中数千擅骑之士打散重编,扩编了两个营的骑兵!虽然这些人只是稍稍训练月余,但是却是已经有了百战骑兵的样子,比起从治下招募而来的新兵素质好上数个档次之多!这也是让董卫国一改对于这些奴隶出身的骑兵的轻视之色,对于当初抱怨易飞竟然拿宝贵的茶砖换这些汉奴也是汗颜不已,更是对易飞产生了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很快马队便已经行至瀚不离的汗帐之外,董卫国也是发现,汗帐之外,正有众多的蒙古人熟练的宰杀着羊羔,帐外更是升起一堆堆的篝火,许多篝火上面已经在烤炙着羊羔。已经烤的金黄色的羊羔上面,已经不断的渗下油珠。

如今瀚不离部背靠山西镇,各类物资都不缺乏,茶叶、盐巴等草原上最受欢迎的物资也是不断的流入。除了铁料易飞限量供应之后,其他方面倒是只要蒙古人愿意买,或者以物易物的话,都会给予满足。

因此,蒙古人往日积压的皮毛、牛筋、牲畜等也是不断的流入山西镇的各个工厂之中,换回各种需要的丝绸、盐巴、茶砖等他们必须的物品。而战马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虽然几次大战下来,易飞的战马已经不缺了,但是毕竟有备无患,而且易飞在河套草原上也是划出了一大片草场留给自己,专门让人在那里放牧军马。

由于经济的流通,瀚不离部与山西镇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亲密,可以说,随着各种奢侈品的不间断流入,瀚不离部高层的生活都是比以前舒适的太多了。而下层的牧民,由于可以在数个大型市场进行互市,生活水平都比之前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在易飞的糖衣炮弹之下,已经享受惯了汉人各种精美物品的瀚不离部蒙古人上下,可谓对山西镇好感十足。就算瀚不离一意孤行与山西镇交恶,易飞也是可以十分轻松的找出愿意合作者,联合将不愿意合作者斩杀殆尽!

而瀚不离更是明白这一点,就算不明白这点,对于镇西军这个在他心中留下巨大阴影的存在,他也是不敢反抗的。就算河套地区再大,只要是镇西军打定主意找他的麻烦,那他就算躲在耗子洞也是会被人揪出来!

因此,一见到董卫国的到来,他也是带着这些年征服的一个个部落头人迎了出来,满脸堆笑的立于帐外,等候着董卫国一行人的到来。

“外官瀚不离,见过候爷特使!”见到董卫国于十数步外行来,瀚不离便抢上一步,恭敬的弯腰行礼道。

董卫国一个箭步冲至近前,一把扶着想要弯腰行礼的瀚不离,一脸认真的道,“大汗这是折煞下官了,我们候爷常对下官言道,候爷与大汗是兄弟一般的关系。理应下官向大汗行礼才是!”

董卫国的表示也是让周围蒙古人都是松了口气,如果大汗向一个汉人的麾下行礼,也实在是太过于屈辱了。虽然他们不是没有这么做过,但是那都是汉人无比强大的时候,而且那还得是汉人强大的皇帝所派来的钦差,而不是一个汉人的地方军阀所派来的使者。

蒙古人是最好面子的,甚至比汉人还要死要面子,虽然董卫国也只是轻轻一个弯腰抱拳,但是周围的蒙古人的心气也是变的顺畅了。沉闷的气氛也是一扫而空,双方都是气氛热烈的向着大帐内行了进去。

分主宾坐下后,瀚不离也是吩咐立即开宴,然后一盘盘烤的金黄的羊羔也是不断的送了上来。大桶大桶的马奶酒也是跟着而来。紧接着一群蒙古族少女也是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步入大帐之中摇曳。蒙古人的观念开放,不似中原处处礼仪道德为先,他们甚至是每晚让女儿睡在大帐最外面,如果有过路的客人路过,就会紧挨着女人而睡。至于晚上会发生些什么,他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只要不闹腾的太大动静,他们都不会过问。这也是因为蒙古人口稀少,而且新生婴儿的死亡率也是太高所造成的一种风俗,如今在这种以舞助兴的宴会之上,这些蒙古少女更是火热,旋转之际,那裙下的风光也是隐约可见,而且更是目光灼热的对着一众男人放光。帐内的口哨声也是不绝于耳,蒙古男人明显是十分熟悉这种场景,眼睛更是贼一般的盯着各自喜欢观望的地方,一时间,连最爱喝的马奶酒都是有些索然无味了。

董卫国等一行人自然也不是正人君子,这些人都是他的老部下,在军营中混了许久的这些人都有些****脾性,闻见这种场景自然是也是怪叫连连。幸好,董卫国还是记得自己此来的目的,保持着一丝清明,大口吃着嫩羊肉。偶尔大口饮着滋味不咋地的马奶酒,权当是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