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医行大唐 >

第163部分

医行大唐-第163部分

小说: 医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人意想不到,本来应该稳定局面,铲除奸妄后大肆表达自己的兴奋,谁知皇帝谁也不见。
    这是闹哪样?众人一头雾水,秩序已经恢复,天下大治在望,以杨复恭为首的宦官集团已经除去,还关着陈墨干什么?
    文官们在努力,谁也不愿意走,走了陈墨怎么办?
    因为,“诏狱”很特殊,特殊到让人寒毛耸立,绝大部分文官们必须让皇帝赶紧把陈墨放出来。
    所谓诏狱作为溢于国家正式法律体系之外的特殊制度,“诏狱”制度合理发挥作用的前提,并不是建立在某种制度基础上,而是权力掌握者与行使者的意愿,故具有浓厚的人治属性。正因为此,“诏狱”制度自身可能所具有的合理性因素,也会因为秉政者个人的私心而大打折扣乃至于消逝殆尽,甚至蜕变为自逞私欲的工具;一旦君主昏庸、权臣秉政之时,掌权之人多借“诏狱”之名,泄私愤,逞淫威,打击异己,祸害无穷。
    “诏狱”的兴起,往往又与酷吏、戚宦政治相关联。故而,在某些历史时期,“诏狱”多被视为乱政的代名词。贤良、忠贞之臣因“诏狱”而为酷吏、外戚、宦官所害,时人及后来之人可对他们的暴乱行为大加痛斥。皇帝又何尝不借手中之权,公行私心,杀戮忠良?当无辜之人死于皇帝之手,又当指斥谁人?
    现在的内宫并没有事实上的“诏狱”,关押陈墨的地方只是左银台门外羽林军的御营。
    室内干干净净,甚至茶具、床榻都不缺少,完全不像是在关押犯人。
    尽管如此,陈墨依旧郁闷无比,事情早该结束了,事先说好做做样子,皇帝也该放人了。陈墨就纳闷了,不是说好了就关一会吗?怎么还不放自己出去?
    罪名背了,也被当枪使唤了,这可是你自己出的主意,不就是增加了一点创意吗?皇帝。。。你至于这样不依不饶吗?
    “我可是你妹夫,将来要和你妹妹睡一张床的!将来生了孩子可是要给你叫声舅舅!再不放我出去,再不放我出去将来就让我儿子给你叫。。。土鳖皇帝。。。。。。”
    陈墨郁闷的就差喊出来了,可惜。。。他真的不敢喊出声,只能默默对着手中的茶杯发泄自己的不满。
    。(未完待续。。)

296 放还是不放?
    (感谢;叶子,唐深深,大寒尖的打赏!)
    陈墨心目中的土鳖皇帝打死不露面,任由文官们堵住门就是不见任何人,更不要说出来。
    干完自己的事情,留守在京师的丁五,还有魏越和展青都沉不住气了,三人也不敢去求皇帝。他们有自己的办法,召集手下最强悍的士兵直接跑到了左银台门外盯着。
    展青是羽林卫大将军,而另一位羽林卫大将军罗弘义和陈墨关系也不错,一众最彪悍的军士把左银台门外的羽林卫御营围的水泄不通。不清楚内幕的人,还以为这是在对陈墨严加看管。
    好在左神策军、左龙武军和这个左羽林军御营仅仅有一墙之隔,三个人的举动也不算特别引人瞩目,让三个人有机会关注被关押在内的陈墨。
    关注归关注,没有皇帝的命令,三人谁也不敢进去看陈墨一眼。
    一餐迟来的午饭之后,陈墨终于见到了第一个探视的人。
    长公主殿下来了。
    说探视也不正确,这位长公主是打进来的。
    得知陈墨被下了诏狱,这还了得,自己未来的丈夫被下狱岂能干休。这位公主殿下立刻跑到了含元殿,谁知皇帝谁也不见,这个亲妹妹一样不见。火冒三丈的遂宁长公主没法拿年迈的景丘撒气,直接就给了一旁相对年轻的朱林一顿巴掌,随即跑来了左羽林卫御营。
    守卫的羽林军自然要拦,连踢带打。守卫不敢动手,这位长公主就这样一路冲了进来。
    看到毫毛未损的陈墨,这位公主殿下终于有了些矜持的样子。
    “不就是杨复恭吗?杀一个内官算什么?我一会还回去求七郎。要不。。。直接随我出去算了,我看哪个敢拦着?”
    矜持到是矜持了,可惜矜持的很有限,脑子不够使,陈墨一阵苦笑:“没有陛下谕令,我出去后就是死罪,不但自己要承担罪责。守卫的军士何辜,岂不害了他们?”
    “那。。。怎么办?反正这样不行。”
    “陛下正在气头上,过过就好了。殿下。。。回去等等看。”
    风声出去了,可毕竟还没有礼部的文书,长公主殿下这样风风火火跑来,根本就不合规矩。当然。不合规矩谁也不能把遂宁长公主怎么样。毕竟是皇帝的胞妹,就是皇帝也没办法。
    “要不。。。有了。”这位长公主殿天性活泼,一双晶亮的瞳眸一转有了主意:“我去太后那里,我就不信七郎连太后都敢不见。”
    这主意不错,陈墨点点头,这位长公主还算有点脑子,不是一味的莽撞。
    “一会我就回来,大郎只管等我的好消息。”
    来得快去得也快。说话间这位公主殿下转身又跑了。
    皇帝这是要闹哪一出?说好了做做样子,竟然这样不守信用。陈墨只剩下郁闷。
    越来越无良,陈墨开始后悔自己的“教育”有些过火,这位皇帝学会了俏皮话,一手阴人的本领更是学得青出于蓝,更是把老师直接送进了这不是“诏狱”的“诏狱”。
    皇帝不露面,文官们还是在外面等着求情,没有了杨复恭一伙,武官们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跟在文官后面围在含元殿外也算是表示了支持。
    文武官员本来就够多了,谁知,在日头西垂的时候,太医署来人了。
    这次人更多,本来太医署在皇城而不是在内城,也不知道是禁卫故意放水还是怎么回事,太医署的医师、助教带着几百学子也跑过来给陈墨求情。一时间,整个含元殿外人满为患。
    身边乱糟糟的很是嘈杂,到处是人。胜利的兴奋维持了很长时间,杜让能终于清醒了些,他伸手轻轻拉了一把身旁的工部尚书郑昌图。
    半天时间,两人终于挤出人群。
    东侧就是钟楼,两人来到钟楼墙下。
    “陛下这明明是有准备,竟然不让我等知道,却让张浚这样上蹿下跳。子涵也是,事先不打声招呼就直接行动,现在。。。把自己也搭上了。。。。。。”
    作为“执政事笔”,杜让能满嘴的抱怨,而郑昌图同样如此,事先一点口风都没听到,不得不说这位皇帝是越来越擅长使用计谋了,好在都是用在了正道上。。。陈墨当了挡箭牌,要命不至于,就是还不知道怎么惩罚。
    “我看陛下也就是做做样子,子涵不久后会被放出来,毕竟有之前和现在的功劳,加上长公主殿下那里。。。。。。”
    “对是对,就是让人担心,陛下这是。。。。。。”杜让能也想到了这些,他点点头表示认同。其实两人的私下探讨无外乎是为了安心,陈墨的背后有左睿,和皇帝私交不错,现在加上一个长公主,根本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可言。
    就在两人继续小声交流之时,一阵更大的嘈杂声传过来。
    郑昌图身高有些离谱,他向前几步踮起脚就看了一个大概:“是。。。太后,好像还有董贵妃和长公主殿下,一定是长公主殿下请来了太后和贵妃,我们也去看看。”
    戏做到这样估计也差不多了,太后的面子皇帝估计应该给,杜让能嘟囔一声,随即露出笑意:“回去等等看,陛下的火气应该消了,一会若出来就给子涵接风。”
    多少代了,实权操纵在宦官的手里,有多少人因抗争流尽鲜血,就是有些皇帝都不能幸免,其中宪宗,敬宗皇帝竟为宦官所杀。多少皇帝成为了宦官的傀儡?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皇帝对将领和文官不信任,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敢于改变的皇帝。尽管这个皇帝很年轻,有时候做事冲动,可无论怎样,现今的皇帝有成为一代英主的潜质,大唐的重塑辉煌的时代也许距离已经很近,杜让能和郑昌图怎么会不兴奋异常。
    这次,皇帝没有推拖,总算给了孟太后一个面子。可惜,孟太后和董贵妃、遂宁公主进去的时间并不长,在众人的期盼中,三人很快出来了。
    三人身份过于特殊,众人也不能问,一双双眼睛眼巴巴看着三位身份尊贵的皇族女眷。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三个人目不斜视,手挽着手径直而去,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含元殿外的人海傻了眼,这是放还是不放?
    。(未完待续。。)

297 皇帝也玩人
    摆脱人海,遂宁公主李嫣一直保持的面无表情终于保持不下去了。
    “还是七郎有心计,知道我会这样做,我看他怎么做。。。。。。”
    这个他自然说的是陈墨,孟太后微微一笑:“还能怎么做?陛下就是让他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让他知道你是真心为了他好。关几天也好,压一压他那无所顾忌的臭脾气,这未尝不是好事。”
    “虽然不缺什么,也不遭罪,我就担心那里太寂寞。。。。。。”
    “别替他操心,出色的男人就像脱缰的马,有些时候缰绳就需要勒一勒,若不受控制那还了得。”孟太后经历的事情多,她虽然管不了皇帝,但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陈墨锋芒太露,这次铲除了杨复恭这样的宦官世家,背后有着强大的力量支撑,将来再做了驸马,皇帝想用他,不约束恐怕真的要飞扬跋扈的无边了。
    “太后说得对,大郎本性纯良,就是做事有些无所顾忌,这次算是给他一个小小的惩戒,对他以后有好处。”孟贵妃也插言了,这完全是站在陈墨的立场上说话,就是不知道她为什么给陈墨定义了一个本性纯良。
    孟太后点点头:“有大郎在也是我大唐之福,当年若不是大郎,这京师还不知乱成什么样,朱玫也无法授首,两镇之地现在稳若泰山,下面就是稳固东都一带。掌控了西进的通路,朝廷稳步发展。有大郎和左将军相助,一个承平天下有望。。。。。。”
    。。。。。。
    。。。。。。
    东方露出灿灿金光,围在含元殿外的众人明白。今天没戏了。
    第一次被人限制自由,还是皇帝亲自下令,陈墨终于知道,皇帝也玩人!
    因这件事杀了自己绝无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皇帝玩了一把阴的,这是要给自己好好上一次枷锁。感觉有些悲凉,卖了这么大力气。竟然被皇帝耍了。
    生命会有保障,就是感觉委屈。
    看来那位长公主殿下没有起到作用,也不知道太后请没请过来。按照常理来说。孟太后没有不帮自己的理由,另外还有董贵妃也应该帮自己,就是不清楚为什么还不把自己放出去。。。。。。
    第二日一大早,诸位大臣跑到含元殿外继续努力。
    人有增无减。今天就等着皇帝早朝向他发出咆哮了。
    令人惊讶的是。众人左等右盼了很久,却有内官传来消息,皇帝今天身体不适,不上朝了。
    朝臣一片哗然,自登基以来,这是皇帝第一次找理由不上朝,而且还是在这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很耐人寻味,皇帝身体不适也没召唤太医。明显是不想见众位大臣,不想被喷。
    很快。这一点得到验证。
    皇帝谕旨;京兆尹孙揆改任枢密使,工部郎中喻秀杰改枢密副使,殿中少监刘之璟担任京兆尹。
    代宗永泰中始以宦官董秀掌枢密,掌接受表奏及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至宪宗元和四年第一次出现枢密使一词,以梁守谦为枢密使。枢密使一职自此始。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其后握权之宦官多以枢密使名义干预朝政,以至操纵君主的废立。
    严遵美的内枢密使没有动,田焕的枢密副使也没有动,内官还是要用,只是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强势。孙揆改任枢密使意味着宦官已经无法完全掌握枢密院,意味着武臣完全掌枢密时代的历史已经结束。
    惊喜还在继续,距离京师不远的玉山行营传来好消息,杨守信为了保住性命把玉山营进行了交接,郭平暂时担任玉山行营指挥。
    好消息一个连着一个,神策左军大将军孙德昭也移交了权利,他自己被安排了一个闲职,也算避开了这次的血腥斗争。神策左军大将军改由罗弘义充任,而罗弘义的羽林左军大将军则由名不见经传的范咏功来担任。
    范咏弘是皇帝身边的旧将,皇帝用自己的嫡系这更是没什么奇怪。
    谕令一道连着一道,都是剔除宦官影响,朝廷得以控制的好消息,唯一可惜的是;能动的人几乎都动了,甚至从不轻易进入内宫的左盱都出动了,无崖道人也来求情,可陈墨仍旧被关在羽林御营,没有任何被放出来的迹象。
    。。。。。。
    。。。。。。
    又一次夕阳西下,平心静气的陈墨明白了,皇帝还在玩,不玩的自己心惊肉跳誓不罢休。
    反正是死不了,干脆继续心平气和。
    一声吆喝,门外的羽林军守卫送上来笔墨纸砚,陈墨继续自己的外科学著作。。。。。。
    大明宫飞霜殿。
    烛光让室内很通亮,年轻的大唐皇帝正背着手在听取羽林军一名军官的汇报。
    “待诏整整一天除了吃饭,几乎都在看书,现在正写些什么。。。。。。”
    “气色如何?”
    “待诏气色很好。”
    “没有垂头丧气。”
    “回禀陛下,待诏没有垂头丧气。”
    “那就把饭食减半,也省的吃饱了没事干只知道看书写字。”
    皇帝的话让这名军官一哆嗦,这位皇帝陛下够损的,竟然要饿一饿未来的妹夫。
    随着这名军官一声遵命,皇帝一挥手,军官退了出去。
    “还沉的住气。。。那就继续,我看你什么时候垂头丧气?不好好玩你一玩不知道皇家威严,朕的胞妹也敢推托,家里还要有妾,还不是一个。。。这样风轻云淡,那就让你继续风轻云淡,朕到要看看你什么时候能够变得知道害怕。。。。。。”
    烛光摇曳,大唐皇帝年轻英俊的脸上露出微笑,这种微笑在烛光下是那样阴险。
    “来人,把这个送过去,今天晚上朕要看到回复。”皇帝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件大事,那位被关的人很擅长这些,既然没事干就让他连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