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675部分

晚唐-第675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声势浩大,也确实很大。十八个藩镇分成两大集群同时进攻秦藩,可在另一方面,这次的战事又打的有些不温不火。

南面集群,他们更多的是在救援陈许二州,试图夺回蔡、颍、毫诸州,秦军这边还是以新招安的四支降军为主力,然后杨行密和徐泗行营派出一支兵马增援,双方大军在陈许一带打的有些不温不火,大半年来,战事还在胶着,没有半点进展,就如同一个大泥潭一样。尚让、秦宗权、葛从周他们固然没有攻下陈州,朱全忠、李全忠他们也没有击退秦军。

而在北方,却不是会战,而更多的是多路出击,各镇也不是打强攻战,而是一场劫掠战。他们攻入山西、河北、山东、北平四省境内,没有去攻城夺寨,反而完全是进行劫掠,就如同是塞外草原部族入侵一般。而且他们的目的性很强,这次入侵,并非普通的劫掠,而是直接奔着北方的麦收时节出兵,直接去抢割刚刚成熟,正准备收获的那些麦子。

北方的九镇集结大军,带着大量的民夫前来割麦。所过之处,如蝗虫席卷,颗粒不剩,只留下短短的麦茬,连麦杆都给带走了。

他们抢割麦子的同时,还在劫掠。凡是大一点的城寨他们都并不攻击,但在城寨保护之外的村庄,则都被洗劫。

秦军各省驻军都有出击,但他们并不恋战,四处出击,得手就走。秦军四下应战,但终究不敢过于追击,以防在野外被优势的敌军给伏击。如此一来,北方夏收损失很大,山西、河北、北平、山东四省的边境上,夏收损失了至少三成,还有两成左右遭到损坏。许多边境的村庄毁于战火,有超过十万人被掠走。

此后,九镇继续采取这种在边境上的劫掠战术,各地驻军因为主力在北方,主要防守在边境上的一些重要关城隘口,不敢大规模野外浪战。这样的结果是虽然北方四省并没有丢失一寸土地,一座城池,可边境线上,却损失惨重。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秋收,虽然这次各省驻军加强了防御,还征召了不少的预备役,但面对着四处侵袭的诸镇军队,还是一样损失极大。

李璟直接打断了侍从参谋还要继续往下念其它消息,黑着脸紧捏拳头,喃喃道:“为何不反击?”

侍从参谋小心的道:“这是留守联席会议商议的结果,秦王和大军不在关内,同时面对十八镇的进攻,留守会议最终选择的是防御策略。”

“防御个鸟!”李璟气的大骂,“老子带走了几十万军队不错,可他们就不会全民动员预备役?嗯?把预备役动员起来,甚至只要动员一半,就能有几十万人马。况且,河南的战场是在对手地盘上打的,真正要员反击,也不过是在北方四省,对付的也只是九个藩镇的军队而已。他娘的,这群家伙,在怕个鸟啊。难道几十万秦军,还打不过几个藩镇的进犯?要知道,这可是在我们的地盘上做战,他娘的,丢人。”

李璟真是气的拍桌子,他走时,先后带走了不少的兵马,可其中大多数还是从关外几个省调集的。当时考虑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怕万一其它藩镇趁火打劫,可以使秦军有反击之力。可是现在,关内还有这么多的军队,特别是他策划招降了河南的尚让、秦宗权等人,这几支降军进攻陈州,一下子让九个藩镇不得不钉在了河南战场上。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李克用等九个藩镇从各个方向向秦藩北方进攻之时,留守的联席会议居然还是选择了保守无比的龟缩防御,这让李克用等如入无人之境,在边境上大肆抢劫。

这简直就是耻辱,所谓的不失寸土,不失一城的结果,在李璟看来,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损失十万人口,无数村庄被毁,大量的粮食被抢,这样的结果,已经毫无疑问是秦军在输特输了。

“马上通知水师,调一支分舰队出来,孤要立即返回燕京!”听到中原如此的局势,李璟是一刻也不能再等了。他需要立即返回燕京!

第954章 臣服

从中原腹地到关外东北的上空,到处都弥漫着战争的乌云。

燕京留守联席会议的保守策略让李璟很是气恼,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留守的班子虽然进取不足,保守有余,但也起码维持住了关内秦藩的现状,哪怕是被李克用等九镇联军不断袭拢边界,可他们稳守边城,使得李克用等一心想着引诱秦军出击野战的计划落空。最终,九镇的进攻,成为了强盗的抢劫,造成的麻烦不小,但秦藩并没有受到什么真正的伤害。用侍从参谋的话说,留守联席会议确实做到了不失寸土,不失一城。

不过这样的结果,李璟肯定是无法满足的。在李璟看来,秦藩有最精锐的部队,有最健全的预备役,尤其是在实行义务兵制,退伍兵制和职业兵制相结合后,秦军每年都有几万十几万的退伍军人,充实到预备役中去。在李璟看来,李克用等九镇联军名头虽然很响,可他们顶多只是一次松散的联盟,并非合兵一处,而是在上千里的战线上四处出击。表面上,他们是四面侵袭,可在李璟看来,这却是敌人兵力分散,完全可以各个击破的大好时机。

只是这阵气恼没过多久李璟也就消掉了很多,他也知道,从另一方面来讲,留守会议的保守策略也并没有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毕竟留守会议主要是一群文官,武将方面,缺少真正能拍板的人物。而且他自己走时,所设立的这个留守会议,本身也就限制了武将集团的地位,这样做对于后方内部稳定固然起到很大作用,但也因此在面对诸镇进攻时,导致没有足够威信的武将出来主战。

再退一步来讲,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十八镇南北同时进攻的同时,还能保持着强大的自信的。尤其是李璟带着足足四十万大军远征辽东的情况下,主力大半在数千里之外远征做战。面对着南北十八路藩镇的进攻,敢于反击的,还真不多。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结果,如果选择防守,秦军虽然会有损失,但损失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却可以保证秦藩关内长达几千里的防线的稳固。御敌于国门之外。可如果选择出击,却是会有好几种结果。最好的结果自然是秦藩胜利,大败敌军。中等结果则是相互对峙僵持,这样的结果一时不会有麻烦,但却会严重加剧秦藩的负荷,秦藩无法同时为上百万军队作战提供充足供给。就犹如一张弓崩的太满。终会有折断的危险。而最可怕的结果则是反击失败,结果门户洞开,防线失守,让敌军冲入秦藩内腹地区。

一直以来,秦军最主要的军事策略就是守外虚内,重兵云集于漫长的防线上,但在内线。军队却不多。尤其是在大后方,更是防守力量不足。一旦外线被突破,对秦藩来说,后果是难以承受的。

李璟发过一阵火,渐渐冷静下来,通盘的重新考虑了一遍整个局势,最后也不得不承认,留守会议的决定虽然不是最佳的。但也是最稳重的。

很快有一个好消息报上来,让李璟心情变得舒畅了许多。

在他率舰队横扫黑水九部落的稍后,在监察厅的运作下,上京联军右路军主帅,黑水部落联盟大都督阿固郎终于收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早已经绕到他们身后,堵住他们去路的秦军。这回来了一招更狠的,直接乘坐战舰,在那些已经投降的部落军的引导下,杀入了他们的大后方老巢。黑水之间的诸部落村镇。

右路军的副统帅,契丹北院大王耶律绾思苦劝不止,最终阿固郎还是没有顶住黑水九部落首领们的要求,各大部落还挂着当初唐室赐封的都督衔的首领们,听到后方的传来的消息后,没有一个坐的住。他们在这里打了几年的仗了,早就想着回家了。但先前一直被契丹人和阿固郎承诺着,再坚持一阵就能灭掉渤海,就能分得无数的奴隶和牛羊钱财,那些美丽的诱惑让他们坚持了下来。可如今,这样的诱惑再也无法让黑水联盟的战士们相信了。

他们变的狂燥和桀骜不驯起来,经常抢劫、奸淫、甚至是不同的部族之间,不同的村镇之间战士们相互群殴,以此发泄心中越来越大的压力和不安。如今,听到家中的这些不好的情况后,他们终于爆发了,一至要求回家。甚至军中开始出现了开小差的情况,很多战士擅自离队,直接回家去了。还有不少直接是整队整队的开小差。部族兵的编制基本上都是按部落来编,大的部落组成一个万人队,然后下面小点的部落组成千人队,几个村庄组成百人队。原本这种传统的编制,让部落战士们作战时更加熟悉,甚至不用选用军官,不需要特别培养默契。但是现在,这却成了他们开小差的方便,由同村组成的百人队,由小部落组成的千人队,他们在村长、部落首领的带领下,直接就擅离返家了。

那些千夫长、万夫长们都焦头烂额,继续这样下去,他们的战士就会跑光。而且他们自己也一心想着返回了,阿固郎最后也不再理睬耶律绾思的劝告,他手下人都要回去,他再坚持,这个大都督也就不好当了。

阿固郎直接带着他的黑水联盟九大部落超过十万的大部队开始北返,离开上京。耶律绾思还想要保住上京,劝室韦部落联盟的人一起留下。可是室韦人只是继续坚持了十天,就也立即在一个黑夜里,直接甩下了契丹和和那些依附契丹的小部落联盟的人,也一声不吭的跑了。

黑水联盟和室韦联盟的人一起,在右路,契丹和其它小部落加一起也没有剩下多少,最终,耶律绾思不得不承认现实,右路军不攻自溃了。在发现中京的秦军防线上不断有越来越多的侦骑接近的时候,耶律绾思终于也无奈的带着人撤离上京。

接下来的事情如李璟预料的一样,急着北返的黑水部落军在德里镇遭遇到了秦军的伏击。秦军的战术毫无新意,先是伏击突袭。然后诈败撤退,引诱归心似箭的黑水战士追击,然后又是伏击,但这次伏击的人依然不多,秦军依然诈败,如此,秦军三日之内连败十八阵。黑水部落军一天之内追击了一百二十里。整个黑水大军都追乱了,最后,他们终于追到黑水要塞前,被秦军一步步的引入了地形独特而险要的山口,真正的秦军伏兵终于四面杀出,张自勉、林威、王强。四大军团长领兵十万将十余万黑水部落战士围在了山口的险要峡谷内。

这是十面埋伏!

黑水部落一开始还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次一冲即破的伏击罢了,可当他们勇猛冲锋突围之时,却遭遇到了上千门飞雷炮和数百架投石车,以及数不清的强弓劲弩的攻击。

自东北战事以来,这还是数方势力之间,最强的一次会战,最大规模最激烈的一次激战。

炮响连天。箭如雨下,一个又一个的强壮黑水战士被无情的射杀在谷内,尸体堆积如山,血浆甚至汇聚起来漫过脚背。

七天七夜,阿固郎指挥着黑水部落发动了无数次的突围,但秦军仪仗着早就预设好的险要战场,依靠着积攒已久的火器,和无数的弩箭。无情的粉碎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拼死突围。

为了防止夏日尸体腐烂发生瘟疫,被围在谷中的黑水战士们每天都在不断的焚烧着同族们的尸体,尸体的恶臭弥漫方圆百里,滚滚的浓烟摭天蔽日。困在谷中的黑水战士们早已经断粮,每天靠宰杀战马为食。但七天过后,战马也将斩杀精光。

他们还指望着室韦联盟和契丹联盟的人来救他们,可惜室韦联盟和契丹人虽有心救援他们。却被隔绝在战场之外的百里之外,根本过不来。

第九天,秦军派出了使者进入山谷。秦军使者下达最后三天期限的通牒,让他们限时投降。否决就要彻底的把谷内十几万黑水人剩下的十万也要全部围困而死,同时,秦军使者又带来了从黑河流域各部落来的靺鞨人,向他们传达了如今黑水各部落的真实情况,并且提出了他们投降的优待条件。

秦军的使者离开之后,一连两天,山谷内的黑水战士都没有再发起那自杀式的突围攻击。

第三天,最后的通牒时间终于到了。

就在行营内的秦军诸将以为黑水靺鞨人要决一死战之时,山口却出现了一队黑水骑兵,不过数量却很少,而且他们按约定打起了白旗。

黑水部落投降了,阿固郎带着其余八大部落的都督们,一起只身出谷,来到秦军行营,向秦军主帅林威献上了各自的佩刀,然后割破手掌,喝下血水,起誓从此降秦,永不背叛。

林威接受了这一套仪式,并最后提出了秦军的条件,所有黑水战士,二十岁以下,五十岁以上者,在德里镇中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思想教育,学习秦藩的法制礼仪等之后,即可返回老家。但所有二十岁以上,五十万以下的非残疾的战士,则需要全部征召入秦军之中,进行整编,补充入秦军各部队之中。他们必须在秦军中服完五年的兵役之后,才能反回家乡。服役期间,必须学习汉语汉字,遵从秦藩律令军规。同时,五年服役期内,他们和其它的秦军一样享受着军饷薪资津贴,且表现良好还能享受探亲假。

对于阿固郎这些部族的首领贵族们,秦藩给予他们一定的散阶,但不授爵,所有百夫长以上级别的军官头领们,都须送回燕京的进修班学习。当然,秦军这次开出的条件中,官职爵位这些都很吝惜,但对于钱财土地等奖励却还是很大方的,他们原有的财产一律受到保护,并且还得不少新的赏赐。只是,从此之后,却只能成为一个富裕却闲散的蕃人了,且须远离他们的部族。

这个条件很苛刻,当初在讨论这一条时,有不少反对意见,认为这条太苛刻,会使得黑水首领们难以接受。但如今形势大好,这条最终还是被拿出来了,刀架在脖子上的谈判,当然完全掌握在秦军的手中。

黑水部落早已经绝望,除了投降他们绝没有第二条路。虽然秦军将领们自己觉得这条件很苛刻,可在黑水部落首领们看来,这还算是轻的了,他们甚至在听完所有的条件只有这些后,都还不由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黑水流域之地是苦寒的、荒僻的也是野蛮的,这里的斗争法则也更加的残酷,如果是用他们的法则,做为失败方的黑水联军会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