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105部分

跃马西凉-第105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响绝对会有,但绝不应该兵败如山倒。
就算统兵大将战死,也应该有下级将领按照职务高低顺位临时接掌指挥权,统领军队继续作战,这才是更加完善的军事理论,才能真正养出一支打不垮的铁血之师。
现有的军队也就罢了,烤熟的饼子不好搓,没有多少可塑性。
罗征打算把这些超出这个年代的全新的军事思想应用的即将组织的新军上,培养出一批更加富有军事思想,战争思维更加灵活的底层军官,从而带出一支真正的铁血之师。(未完待续。。)


第188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距离岁除还有三天,土地已经开始解冻。
勤劳的农民们顾不上置办年货,全都忙着整地,准备在惊蛰前将麦子种下。
平西将军府,内院。
“大姐,金米长出来了!”
甘倩刚刚起来,就听到隔壁吴贞在大叫。
不顾丫鬟连声叫慢点慢点,疾步走到门口时,吴贞已经俏脸通红的跑了过来。
虽然已为人妇,但实际上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
吴贞兴奋的俏脸通红,连声道:“大姐,夫君种下的金米出芽了。”
甘倩喜道:“听到了,快过去看看去。”
进了隔壁的厢房时,任妍、真保、麋环腿快,已经先赶了过来。
“大姐来了!”
几个女人叫了声,立刻将甘倩簇拥到了窗边的花盆前。
就连最不合群的真保,也稍稍让开了些。
甘倩雍容大度,从不以势压人,小妾们自然领这个情。
时间久了,就连真保这个刺平也被抚平了许多。
甘倩凑到花盆前看了一阵,喜上眉梢道:“果真出芽了,真好!”
吴贞激动的俏脸通红,忍不住想要唱歌。
这个花盆里种下的金米,可一直是她在照看的。
任妍道:“大姐,夫君说玉米出芽了要第一时间告诉他,要不要派人禀报一下。”
甘倩想了想,道:“金米能否大规模种植,涉及国家农桑大计。影响国家根本,更是让千万百姓不再有饥荒的大事。半点怠慢不得,还是派人尽快告诉夫君吧!”
吴贞忙道:“妾身这便去找人告之夫君!”
甘倩道:“让府中亲卫去吧。妇人不宜前往公署及军营。”
吴贞答应一声,立刻飞快的跑了出去。
到了门口,跟一个亲兵说了声,亲兵立刻拔腿就跑。
夫人有差,哪能不赶紧应命,跑的慢了都不行。
罗征此刻却是不在允吾城中,而是城外的一座庄子里,给老马等一干铁匠讲解科技时代的一些钢铁冶金理论,虽然只是些皮毛。但一干匠人却是大受启发。
从中原带来的三十余万斤精铁,全部都被运到了这里。
老马带着数百名匠人,正在加班加点的打制兵器铠甲。
罗征的思想和世界观形成于后世,非但不以匠人为鄙,反而将这些在士大夫眼里粗鄙不堪的将人十分优待,不但赏田赐地,甚至连虏来的羌胡女人每人赏了好几个。
后世已经证明了一条真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各种技术的进步,最直接的参与者就是这些地位低下的粗鄙匠人。
罗征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又怎么可能不重视。
这些匠人不用从事劳作。分到的田产全都雇了租种,而他们只需要一心一意的去研究如何锻造出更加优良的兵器就行,同时对各种器械做出改良。
如果干的好,还会有重赏。
这么好的事情。就算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天下诸侯,又有哪一个会对匠人如此优待,舍此再无第二家。
也就难怪这些匠人热情高涨。个个都拼了命的想着法子去创新,或是改良武器。或是研究如何锻打出更加质地优良的坚铁精钢,好得到主公的几句赞扬。
至于田宅和金钱的赏赐。到还是次要的了。
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精神生活也同样很重要嘛!
“开!”
罗征大喝一声,双手握刀,狠狠劈了下去。
哧啦!
披着双层牛皮甲的木头人毫无悬念,被一刀劈成了两半。
纵然是经过好几道工序,打磨晒凉,揉制而成的皮甲也抵不住一刀。
罗征提起重十多斤,黝黑锃亮的环刀首,轻抚韧性十足的刀口,赞道:“不错,这批兵器比上一批要出色不少,破甲能力相当出色。就算是穿了重甲的士兵,全力一刀下去不死也得重伤。老马干的不错,记你大功一件,赏田百亩,奴仆十个。”
“多谢主公!”
老马连忙谢赏,却并没有多少兴奋。
实在是自从到了凉州,领的赏赐着实不少了。
如今不但娶了老几个婆娘,连宅子也置办了好几座,家中更是奴仆成群,已经有五六十个了,虽然都是些战败被抓来的羌胡人,但当牲口使唤,用来种地也不错。
至于汉人百姓,主公可是下了禁令,汉人百姓是不准成为奴仆的。
只要是纯种的汉人,就能入官府户籍,分到足够的田地,生计不成问题。
如果勤快些的话,家有余粮,手有余钱也不是问题。
只有那些胆敢不遵主公号令,愚昧野蛮的羌胡人,才会被戴上锁链,额头上刺上屈辱的金印,被打为终身没有自由和生养权力的奴仆,从事重体力劳动生产。
罗征丢下环首刀,又道:“其余人也辛苦了,每人赏赐纹银十两。”
“多谢将军!”
四周的匠人们面露脸色,纷纷谢赏。
罗征又视察了一下其余作坊,勉励了匠人们一番,正准备离开,就见庄园大门口一骑快马旋风般的冲了进来,一路狂奔到近前,才猛的勒马停了下来。
“主公,吴夫人有请!”
亲兵翻下马背,跪地急禀报。
罗征脸色就是一声,眉头也刹时蹙紧,喝道:“你说什么?”
心里却想,吴贞该不会如此没有分寸,没那个胆子差谴府中亲兵来打搅自己。
周边的匠人们则一个个脸色古怪,拼命憋着笑。
“呃!”
亲兵噎了下,忙道:“吴夫人命小人来请主以回府。说是金米出芽了。”
“金米发芽了?”
罗征顿时脸色一喜,当即把手一挥。大呼道:“走,回府!”
早有亲兵将汗血宝马牵了过来。递上缰绳。
罗征飞身上马,一夹马腹,胯下汗血宝马立刻长嘶一声,奔了出去。
数百亲兵慌忙上马,尾随马后,旋风般的冲出庄子去了。
一路纵马赶回城中,刚进将军府,荀彧已经听到消息赶了过来。
“见过主公!”
看到罗征飞马赶到,荀彧忙上前见礼。
罗征跳下马背。摆手道:“文若不必多礼,走,进去看看!”
荀彧身上落了不少灰尘,显然也是刚刚从外面赶回来的,一边快步跟着往里走,一边急问道:“主公,听说金米出芽了,可是主公又尝试出了新的法子?”
罗征点头道:“文若所料不差,若果真出了芽。金米的种植就再不是问题了。”
荀彧忙问道:“不知主公尝试的是何法子?”
罗征却顾不上说,道:“一会文若就知道了,走,先进去看看再说!”
进了内院。一众妻婢早候在了院子里。
“拜见夫君(将军)!”
妻妾和仆婢们忙上前几步,款款施礼。
罗征摆了摆走,大步就先进了吴贞的闺房。
荀彧却尴尬地站在门口。进去不是,不进去也不是。
“文若进来看!”
正犹豫呢。罗征的喊声从屋里响起。
荀彧连忙向吴贞施了一礼,“僭越之处。还请夫人恕罪!”
吴贞俏脸一红,慌手慌脚地道:“先生只管请便。”
荀彧点点头,这才疾步冲了进去。
一众妻妾仆婢,亲兵护卫则站在门口等。
精致的闺房里,一个大号的花盆摆在靠近窗口的位置。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了进来,照在了盆子里的植物上面。
罗征蹲在地上,正在仔细的观察花儿根部的新长出的十多根尖尖嫩芽。
听到脚步声,立刻扭头道:“文若过来看看。”
荀彧走了过去,也在旁边蹲下,盯着看了几眼,立刻就喜道:“果真是金米。”
罗征道:“这芽是出来了,不过能长成什么样,现在还不好说。等再长高些,多出来的全部拔掉,只剩下一株金米看看,若能长到尺高,应该就没问题了。”
荀彧连连点头,问道:“不知主公又用何法让金米生芽的?”
罗征道:“这个,只要用一种水浸泡,这金米种子就可发牙。”
荀彧立刻道:“不知是用何水浸泡,在下这便立刻命人去取水过来。”
罗征苦笑道:“文若有所不知,这水只有本将军一人能取来,其他人都不信,否则本将军早让文若命人去取了,又岂会等到现在。”
“这……”
荀彧有些难以理解,究竟是什么水如此神异。
罗征思忖片刻,道:“文若可命人于屯田大营内掘地建几座粮仓,长宽各二十丈,深丈许就行,将所有的金米种子都放进去,待本将军取水浸泡。”
“这,好吧!”
荀彧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虽然心中有诸多疑问,却不好再追根问底。
只要有办法让金米种子发芽,不会误了农桑大计就行。
出了将军府,荀彧立刻就赶往屯田大营,找到负责屯田的校尉,说了罗征的军令兵立刻组织屯田兵择地开挖,准备尽快建成三座大仓库,用以取水浸泡金米种子。
洛阳,司徒府。
王允正奋笔疾书,忽有仆佣敲门走了进来。
“老爷,平狄将军罗征谴使求见。”
仆佣行过礼,恭恭敬敬的说道。
“罗征的使者?”
王允怔了下,立刻放下毛笔,道:“让他进来。”
仆佣答应一声,快步走了出去。
不多时,带着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文士进来。(未完待续。。)


第189章 密谋

“平狄将军府幕僚贾诩,见过司徒大人。”
贾诩稳步上堂,不卑不亢的向王允拱手长揖,施了一礼。
“贾诩?”
王允道:“可是曾有太尉掾的武威人贾诩?”
贾诩拱手道:“正是在下。”
王允疑惑道:“你不是在牛辅军中辅军吗,怎得又成了罗征将军的幕僚?”
贾诩答道:“去岁在下因病还乡,途经陈仓是,路遇盗匪劫财害命,幸得我家将军路过相救,始才逃过一劫,遂留在军中效力。”
王允恍然,“原来如此,罗征平谴你来洛阳所为何事?”
贾诩扫了眼侍立四周的仆佣,道:“司徒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王允挥了挥手,侍立一边的仆佣女婢立刻退了下去。
“说吧,什么事!”
贾诩长揖道:“今奉我家将军之命而来,实为解之徒大人所惑也!”
王允不解道:“本司徒能有何惑,欲让罗升平来解?”
贾诩道:“非他,董卓耳!”
王允勃然变色,沉声道:“足下这话什么意思,本司徒听不懂。”
贾诩微笑道:“司徒大人不必疑惑,董卓,国贼也,我家将军早欲除之,只是时势所逼不得不暂时屈从之。我家将军更是司徒大人欲为国除贼,故谴在下前来以唤之!”
“这……”
王允脸色数变,惊疑不定的盯着贾诩,久久不语。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祸。岂能轻口相认。
若此人是董卓派来试探的,岂非祸事就在眼前。
贾诩道:“我家将军之意甚诚。司徒大人何故相疑?”
王允犹豫了半晌,才道:“非是相疑。慈事体大,不得不慎。足下也曾为太尉府曹掾而都平津尉,同为丞相效力,如今缘何却投于罗升平帐下,欲害丞相乎?”
贾诩淡然道:“人各有志,在下虽曾为太尉掾,却不过一介计吏,换负难施,董卓死活又与在下何干。今我家将军托心腹之任。在下岂有不鞠躬尽瘁之理。”
王允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原来如此!”
如果贾诩说些冠冕堂皇的虚言,王允必然会更增疑虑。
然而这番**裸的表白说出来,王允却立刻就完全相信了。
追名逐利,人之本性也!
贾诩昔在董卓麾下的确不受重用,另谋高就也在情理之中,没什和好奇怪的。
况且罗征那厮本来就知道自己有杀董卓之心,今即不容于董卓,必然也非常想看到董卓丧命。派这个贾诩前来,到也能说得通。
王允肃了肃手,道:“请入座。”
贾诩拱手一揖,才转入下首一座落座。
王允抚须问道:“不知罗升平有何高见呐?”
贾诩一改从容。恭恭敬敬地道:“我家将军曾有言,司徒大人领袖群臣,自有对付董卓老贼之法。让在下前来听候司徒大人使唤便是。”
王允虽极力掩饰,但还是忍不住面露得色。连连抚须笑道:“罗升平抬举了,实在抬举了哇!足下当世大才。即为罗升平心腹幕僚,在下岂敢使唤,岂敢使唤!”
贾诩心下暗笑,恭维道:“司徒大人德高望隆,但有所命,在下无有不遵。”
王允又客套了几句,才道:“足下稍待,待吾请黄子琰、折冲校尉闵贡前来相商。”
贾诩恭声应喏,心里却暗暗惊讶。
不想除了王允和黄琬,连折冲校尉闵贡也参于其中。
昔十常侍作乱,何进被杀,天子逃出洛阳,闵贡护驾有功。
董卓进京后,闵贡被耀升为折冲校尉,与徐荣等人一样同为洛阳军系,虽然也遭到了凉州军系的排挤,但情况比并州军要好上不少,竟也有杀董卓之心。
看来董卓虽然数度清理麾下军队,但问题依旧不少啊!
洛阳军系虽然已经彻底靠向了董卓,但闵贡参于此事,就足以说明洛阳军系中依旧有人对董卓不满,以此推之,徐荣等洛阳军系将领也未必就会对董卓忠心耿耿。
只是时势所迫,才不得不靠向董卓罢了。
如此一来,到是可以利用一下。
当然,也不排除闵贡是董卓故意安排的双面间牒这个可能。
不过,王允这厮人老成精,擅弄阴谋诡计,也不是好糊弄的。
若闵贡真是双面间牒,王允这厮又岂会不加提防。
王允一直在暗中观察贾诩,见其脸色有异,不由问道:“足下有何疑虑?”
贾诩道:“并无疑惑,只是闵贡也会对董卓不满,有些意外罢了。”
王允抚须道:“足下不必意外,我辈士人受孔孟教化,这天下多的是忠君之士,岂会甘愿受国贼董卓所驱。董贼自以为大权在握,公然祸及宫禁,却不知天下多志士,皆视之为仇寇贼虏,无不除之而后快,岂能让此祸乱天下之国贼善终。”
贾诩也不发表意见,只是应声。
不一会,司隶校尉黄琬、折冲校尉闵贡先后到来。
司隶校尉掌京畿兵权,可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务。
不过黄琬的这个司隶校尉却有点名不符合,洛阳兵权皆在董卓手中,那些西凉军根本就不鸟他这个司隶校尉,可以说连一兵一卒也指挥不动。
到是闵贡这个折冲校尉,手里还有三千兵马。
“这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