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236部分

黄巾张狂-第236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王允提拔吕布,不是让他来分自己的权柄的,而是让吕布借着皇甫嵩外出的当儿,赶紧收拢长安城内的兵权。吕布虽然也不是那种精通兵法的统帅,但内有王允撑腰,外有无敌的武技,他很快就趁皇甫嵩不在,将其余守护长安的汉军都成功整编。(未完待续。。)



第五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
    无论吕布在部下面前表现得有多么狂傲,一面对王允,立刻就是一副低眉顺目的样子。要不然,王允随时可以让朝廷下诏书,将吕布的官位罢免。对王允的智计颇为畏服的吕布,可不想像董卓那样,都不知道真正下手的是谁,莫名其妙的就被人给刺杀了。
    同时,王允还以朝廷和天子的名义,请正屯驻在中牟县的河南尹朱隽率兵返回朝廷,以便借助朱隽的声望,进一步稳定朝廷的地位。顺便,他还可以通过朱隽的关系,拉拢一下关东诸侯。
    对于王允在长安城内的做法,皇甫嵩当然不会不知道。不过,如今天子在王允手中,皇甫嵩自认是世代忠良,并无意与王允争权。他如今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以朝廷的诏令为理由,光明正大的将董氏一族赶尽杀绝,以报当年董卓逼杀婶婶马氏之仇。
    皇甫嵩如何将董卓一族斩尽杀绝不提,王允见皇甫嵩乖乖的带兵西去,短期内没有回京的意思,心中志得意满。接下来,他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对待董卓的西凉军余党。
    董卓的弟弟董旻,已经在董卓被诛杀的时候,死在长安城的宅院中。而董卓的侄儿董越、董璜二人,一听到董卓被刺杀的消息,便带着余党逃出长安城,进入郿坞。有皇甫嵩在,这两个人是逃不掉的。
    董卓的大女婿牛辅,此时统兵在外,听到董卓的死讯以后,立刻弃军潜逃,不知所终。董卓的二女婿李儒,也在董卓身死以后突然从长安城里消失不见。如此一来,剩下的董卓余党。便是凉州军中的那班儿中郎将和校尉们了。
    董卓部下的中郎将们,吕布自不用说,徐荣、段煨、胡轸等人都主动向朝廷表示顺从。其中,徐荣不是凉州人,也并非凉州军的核心人物;段煨为故太尉段颎的弟弟,与董卓关系平平。向来忠于朝廷;胡轸则是在去年大败于孙坚之后,被董卓冷遇。这三人,王允都不担心他们会为董卓复仇。
    倒是董卓手下的那一帮子校尉,虽然官职不够高,却都是董卓的心腹亲信,直接为董卓带兵的悍将。特别是合称为“龙虎豹熊”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都是董卓一手提拔上来的,堪称董卓的死党。如果这几个人里头,有人想要起兵反叛。号称给董卓报仇,王允是一点儿也不奇怪的。
    所以,当王允看到“龙虎豹熊”四将联名上表的“求赦书”时,便以这四人皆为董卓死党,罪在不赦为理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四人的请求。这个举动,无疑将那些中高层的凉州军将们,一下子逼到了绝路上。
    本来“龙虎豹熊”四将中。只有李傕看透了凉州军此时的处境,为了找一条生路。要求起兵为董卓复仇。其余三人则对此都有些犹豫不决。大家都是大汉的正规军人,天然便有效忠天子的思想。若不是被逼急了,谁都不想落下一个朝廷叛逆的名声。
    但是王允的答复,却断绝了众将的骑墙心思,也让李傕气势大盛。他拿着王允发来的诏书,在军中主要将领的聚会上。大声的斥责被王允把持的朝廷是非不分,奸人当道,又不停的诉说起兵的好处,鼓动其他人一起行动。
    不过,作为对汉室天子敬畏甚深的凉州边军诸将。对李傕的发言都是沉默以待。这些军中的热血汉子,一时间还是接受不了挥刀攻向大汉朝廷的事实。
    没有哪个凉州军的好男儿,想要成为朝廷的叛逆。哪怕是此时已经成功晋升为“万人敌”的郭汜,也没有这种胆量。大汉的军人,都是希望将来能够在朝廷中博个封妻荫子的。一旦起兵叛乱,则以大汉朝廷的一贯风格,所有人将被世代贬为罪人,遗毒子孙无穷尽也。
    关键时刻,李傕突然想起在军中向来有“智者”之称的贾诩,便去向贾诩请教。贾诩本有些心性凉薄,面对事关自身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当然不会还顾着朝廷。作为凉州名士阎忠所欣赏的谋者,贾诩私下里给李傕指点了一计,那便是:
    ——造谣!
    几天后,小半个司隶的百姓,都在传言说,司徒王允将要尽诛凉州人。在这等消息的刺激下,所有的凉州籍军士都开始惶恐不安。郭汜、樊稠、张济等人,也已经无法继续沉默下去。于是,李傕乘机夺取了大军的临时领导权,以李傕为首的凉州军司隶大反攻,开始了!
    这场席卷大半个司隶的风暴,最终以李傕统兵五万,在十二月末依靠凉州军的内应,攻破了长安城而结束。
    不过,凉州诸将并不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由于在长安城下拖延了近半个月,当李傕攻克长安,诛杀了王允、种拂等大臣,赶走猛将吕布的时候,一支来自西部的大军,对苦战之后颇为疲惫的凉州军发起了无情的猛攻,一举击败了凉州大军。在长安城里屁股还没坐热的李傕、郭汜等人,不得不仓皇的退出长安,想要重新整顿兵马,以图挫败强敌。
    这支来自西部的强军,便是早就名震天下的——韩马联军。
    韩,是韩遂的韩;马,是马腾的马。两人都是在凉州羌乱当中杀出头来的叛军首领,部下足足有近十万羌汉骑兵,即使是董卓对上了,也要大为头痛。
    李傕、郭汜等人若是能够成功在长安城里立足,凭借着坚固城墙的掩护,再加上凉州叛军落后的攻城技术,倒也不是挡不住他们。只可惜,向来足智多谋的韩遂,并没有给李傕等人时间。
    以马腾为先锋,韩遂为盟主的十万羌汉大军,先是趁在进攻郿坞时损耗颇大的皇甫嵩所部久战兵疲,防备不足之际,用悍将庞德的铁骑击破皇甫嵩大军,生俘皇甫嵩、皇甫坚寿父子。然后。在长安城破的第二日,韩遂麾下头号猛将阎行,便以五千精锐轻骑长驱到长安城外,对城外缺少警惕的凉州军大营,发动了烈火疾风般的攻势。
    堪称各自为阵的凉州军诸将,猝不及防之下。被阎行一日内接连击破七处营寨,士气大跌,不得不暂时后退,以稳定阵脚。偏偏此时的长安城里,虽然王允已经自杀,可部分忠于朝廷的北军将士,依然在进行着顽强的抵抗。这让凉州军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
    随着韩遂与马腾的后续部队陆续到达,在凉州军中,李傕、郭汜等人开始意见不一。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凉州军此时的局势大坏,进,不足以对抗在人数和战力上有明显优势的羌汉叛军;退,也不能以还未完全占据的长安为据点进行据守。而韩遂乘着长安城内的混乱,很顺利的就控制住一座城门,与凉州诸将平分了长安的城防地利。
    就在长安城里城外,两支同样出自凉州的大军相互对峙,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天后。伴随着与韩遂有老交情的樊稠,在凉州名士成公英的劝说下。率本部主力六千人向韩遂降服,李傕、郭汜等人的大军,也发生了强烈的动摇。
    毕竟,大家都是凉州人,悍马联军当中,出身官兵的将校也比比皆是。既然董相国已经故去。对于向已经担任了镇西将军的韩遂,还有征西将军马腾投降,大多数凉州军低级将士并无太大意见。
    最后,李傕、郭汜无奈之下,抛弃多余的杂兵。只带着部下精兵五千余骑,向北渡过黄河,去投奔并州的张狂。另一悍将张济则在好友贾诩的建议下,率领本部士卒八千人南下荆州,投奔原来的北军中候,现在的荆州刺史刘表。
    剩下的三万杂兵,没有了有力的统帅,也就一哄而散。其中大部分投降了韩遂,小部分返回家园为民。而韩遂也很有默契的对余下的凉州军诸将网开一面,并不派人追击,任由他们各自北上或者南下。这样的话,以后大家还有一份故土的香火情分,也方便继续拉关系。
    如此一来,随着时局的风云变幻,曾经在大汉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了十余年的大汉凉州军,在短短数月之内,便突兀的迅速土崩瓦解了。
    初平四年【193年】一月,韩遂正式占据了司隶的三辅地区。
    如今的韩遂,已经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了。但他的精神面貌,依然如同青年人那样蓬勃昂扬。他骑在马上,看着长安高大的城墙,口中喃喃自语的感慨道:
    “终于到了……”
    念完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韩遂一扬马鞭对着后方的部下大喝一声:
    “入城!”
    然后,他一马当先,带着身边的亲卫骑兵队,从还残留着斑斑血迹的破损城门边通过,踏上了掌控长安城的大路。
    韩遂此行的发动,看似突然,其实是预谋良久。对于董卓的实力,与其打过多年交道的韩遂心中忌惮不已。但是,若董卓一死,韩遂便自信,整个关中已经没有自己的对手了。
    真要说起来,韩遂这次能够成功抓住机会,挥师攻入司隶,其实还要首先感谢一下并州的张狂。
    并州的霸主张狂出身太平道,继承的是当年“大贤良师”张角一脉。从这个角度来算,与张角曾经有过一份交情和默契的韩遂,还可以算得上是张狂的同道前辈。
    当然,张狂是绝对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虽然双方有着这样一层隐约的关系,但是在五年前的白波谷之战中,依然发生了兵戎相见。当时已经投靠了韩遂的白波谷名人韩暹,暗中策划刺杀并州太平道首领郭太,意图吞并白波谷势力。结果张狂和郭太却将计就计,引入董卓的势力,双方合力,平分了白波谷的地盘。
    这次接触,不但让董卓与张狂成功搭上了线,而且也让韩遂将张狂这个年轻人,纳入了自己的视线之中。
    虽然韩遂在并州太平道里没有什么耳目,可韩暹的人脉还在。以韩暹在白波谷故人里的交情,他想要干点儿什么,是没有人会跟着了,但想要知道点儿传言,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有韩暹的打探,随后,张狂的诸多神机妙算故事,便纷纷蹦入韩遂的耳朵里。韩遂对此是越听越感到神奇。他倒不像韩暹那样,对张狂嗤之以鼻,认为那都是张狂故意搞出来愚民的谎言。作为与“大贤良师”张角有过一段交情的前一辈人物,韩遂可不认为,能够被张角看中的继承者,身上会没有点儿玄妙之处。
    既然韩遂对张狂的言行加强了关注,那么,张狂年前与少数部下讨论董卓死后可以沾些什么便宜的消息,自然也瞒不住韩遂。比起其他人对这种传言的付之一笑,韩遂这一次却选择了相信张狂。从去年开始,韩遂便暗暗的在靠近司隶的地方,囤积十数万石的粮草,作为大军的辎重。
    在韩遂的计算中,凉州苦寒,并无多大发展前途,对关中的进攻是必然的。即使张狂预言失败,韩遂也大可以当做是为以后进攻董卓积蓄粮草。而张狂的预言若是成真,韩遂便会抓住这个难得的好机会,一举杀入关中,入主朝廷!
    然后,他赌赢了。(未完待续。。)
    ps:  ps本卷的情节,与上一卷类似,基本上还是以历史记载为蓝本,描述一下天下的大事演变。张狂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还不能成为绝对的主角。所以,本卷依然在不少时候,让张狂成为一个打酱油的。
    不过,既然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没有上位,而是让韩遂占了便宜,控制了天子刘协,这就意味着笔者将要脱离历史记载的范畴,开始架空描写了。下一卷开始,便是完全脱离历史的本来面目。而本人对自己构思写作水平的考验,也将真正到来。没有了历史事件可以抄袭,如何推导出一个崭新的,却又合理的汉末争霸场面,可是极为消耗脑细胞的行为。相比之下,还是写写不怎么费脑子的仙侠都市要好一些。
    希望各位书友能够继续支持笔者。如果觉得本书尚有可以入目之处,请向各位同好给本书推荐一下。笔者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书友喜欢本书的风格。谢谢。
    按照惯例,明天休息一天,无更。后天进入下一卷,卷名为:《战河北》。
    另,感谢书友“我爱你王”的月票。对于一个扑街作者来说,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第1节 四处烽烟起
    这场短短一个月内,发生在长安城下的风云变幻,让天下诸侯为之侧目。那么,作为穿越者的张狂,占据了先天的局势预测优势,难道此时就没有点儿小动作么?
    答案是:真没有。
    张狂未尝没有想过,在董卓被杀的时候,突然带兵出现在长安城下,一举夺下长安。但是,他仔细考虑了与之相关的各种事项以后,只能够沮丧的承认,这种事情,不是目前的并州军可以做得到的。
    首先,突袭这种事情,强调的便是一个突然性和准确性。可惜张狂只记得董卓被杀,却不记得董卓被杀的具体时间。要想掩饰一支大军的存在,时间越长,可能性就越低。如果在时间上不够准确,突袭的消息必然会走漏,也就不再具有突然性了。
    其次,司隶是汉室的大本营,自从当年何进遍收司隶,捕杀太平道道众之后,损失惨重的太平道在长安差不多可谓是全无影响。并州军一旦踏上司隶的土地,便等同进入了敌国的范围。如何取得补给,如何通过沿途的关隘和屯兵据点,在并州军面前,可谓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最后,正如当前局势的演变,张狂就算成功夺得长安城,也必须面对西进的韩遂和马腾大军。以韩马联军的实力,张狂要派出多少人才能够守住长安城呢?
    没有足够的实力,一切计谋都是空的。
    此外,占领长安到底能够给张狂带来什么好处呢?
    挟持天子?
    曹操可以迎接天子到身边,那是因为曹操一家,本身便是大汉的官吏世家,可谓是根正苗红。凭借着祖父曹腾,父亲曹嵩和曹操自身三代积累下的人望。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有着深厚的底气和足够的立场的。固然,在曹操的敌人中,有人骂曹操是“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