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33部分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33部分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义兴和记,正是早餐卖的火热的时候,由于戏台上的表演还要等一会才开始,所以一些人就在下边聊天等待。

    张三吃了点烧麦喝了碗粥,李四就赶了过来,外边有一二十个人,看到李四过来都呼呼啦啦的围上来。李四连忙示意他们稍等,李四过来给张三介绍了一下这些人。

    张三一看人来的不少,就说道:“各位来的都挺早啊。这边说话不方便,走都到我家去。”

    张三带着大家来到自己的院子,让李四带着他们一个个在院子里等着,然后自己叫一个进来一个。

    张三在桌子上铺上纸,拿出笔,开始准备喊人进来,张三觉得这颇有一番正规招聘会的感觉。

    先进来的一个,上来先给张三鞠了个躬,张三示意他做自己对边的凳子上。

    张三拿起笔,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立刻又站起来说道:“小人名叫钱进,家住南城普济门外蔡河边上,自幼在京城。以前是木材行……”

    张三微笑着说:“你先坐,我问了,你在答。”

    钱进点头道:“哎,好唻。”

    张三在纸上写下,地址又问道:“介绍一下你以前是干什么的,干了多久,为什么不干了。”

    钱进点头道:“哎,好唻。小人以前在木材行那边做牙人,十二岁由叔叔带着入行,十六岁自己单干,今年小人二十有三也算干了十一年了。”

    钱进一边感慨,一边陷入了回忆,张三也没有急,一会钱进似乎反应过来,接着说道:“今年春天,大理国来了一批紫檀木料,小人替一位大官人相看木料,当时小人觉得应该是一块好料,只是后来那官人买回切开发现是空料,那人是章公子家的远房亲戚,派人把小的打了一顿,小人养了三个多月才算好利索,之后听说过此事的木材行都不敢再用我了。”

    张三听他说完,简要的记录了一下,觉得还可以,就接着问道:“恩,家里还有什么亲人?”

    钱进说道:“家中有妻子钱氏,幼子钱明,老母钱王氏。”

    张三说道:“假如我是一个饭店的老板,你现在想把一种我从来没有用过的香料,炒菜做菜用的,你想把这种香料卖给我,你现在跟我演示一下。”

    钱进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考虑了一下才说道:“掌柜的,小人有一种秘制香料,乃是爷爷从宫里带出来的炒菜秘方,你只要用了我这个香料,保管你做的菜盖过樊楼,香过皇宫御宴。……”

    张三听着,这个人还不错,就点头说道:“好,你先去院子里等一会。”

    张三就这样一个个的把这些人问了一遍,记录下一些特点,等所有的人都问完之后,张三就带着这些人去了义兴和记,到了这边,张三点了两桌菜,每道菜都是做三盘,让他们尝尝不放材料,放了十三香还有放十六香的区别。

    介绍完之后,张三又让他们每人带回一小包,回去好仔细研究一下怎么才能卖出去这个东西。并要求他们五日之后再来,到时开始正式开工。

    等这些人散去,张三正要去买衣服,这时一对哭哭啼啼的老年人,往这边走来,看到张三就是普通一声跪在地上,嘴里哭求着:“请张大官人宽恕,请张大官人饶命……”

    张三看的直愣,李四到张三的耳边告诉张三说这是牛二的父母,张三才恍然大悟,这牛二还在关着呢,连忙和李四拉起两个老人,带着他们去找牛二。毕竟这边又是哭又是喊人家还以为自己是恶霸呢影响多不好。
………………………………

第七十二章 高俅发迹

    走到住的那边,刘赟正坐在一个门槛上哼着小曲,张三知道这牛二肯定是关在里面了,刘赟看张三来了,连忙起身说道:“三哥来了。”

    牛二早已饿的头晕眼花,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听到张三来了,艰难的站起来,张三来到他面前,看他那半死不活的状态,也没有心情调戏他了。

    张三直接跟他说道:“牛二,关你三天,是想给你个教训,一是让你知道,那些被你砸了饭碗的人的痛苦,二也是让你清醒清醒,这京城还不是你牛二能横着走的地方。”

    牛二也不敢接话,只是点头称是,张三看着这货也知道他是一点都没有听进去,看了看门外那对可怜的老人,也懒得跟这家伙在啰嗦,喝一声:“滚吧!”

    牛二连滚带爬的跑出院子,两个老人给张三磕了个头,就匆匆的去了。

    张三转过身,看看刘赟说道:“恩,刘赟你的功夫跟谁学的?”

    刘赟摸摸头说道:“俺跟着俺爹走南闯北的演皮影戏,在街上经常碰到耍枪弄棒的武师,碰到好说话的就教俺两招,俺都是瞎练的。”

    张三惊讶,这家伙天赋不错啊,跟着那些武师瞎练都能练到这个水平。张三就问道:“那你愿不愿意跟杨大哥学习武功?”

    刘赟高兴道:“可是前天那个杨大哥,愿意是愿意,只是不知道杨大哥愿不愿意教我。”

    张三微笑着说道:“等晚上我问问你杨大哥明天告诉你。你现在去把张元霸叫过来,我们去街上办点事。”

    刘赟听了,连忙跑出去,张三在院子里等着,不一会张元霸就跑了过来。对着张三呵呵笑“三哥你找我。”

    张三带着两人回家取了钱,然后直奔梁门西大街而去,北城虽然也有些像张三这样的小市和店铺,但是毕竟不如那边繁华,买卖多,就好像现在的城市,虽然都是城里,但是有的地方繁华一些,有的地方偏僻一些。张三这些天也了解到,这东京城里,以大相国寺最为繁华,往东一直延伸到新宋门,往西一直到万胜门,往北到封丘门,往南到朱雀街,一个不规则的十字。

    这个十字上的店铺都是日夜不歇,繁华热闹异常。到了这边,张三先往四周寻找铁匠铺,问了几家,都是只打造农具菜刀的,普通店铺,张三说的锤子没有,要是定做需要等十天半月云云。

    在金梁桥下,终于找到一家大一点的铁匠铺,张三站在桥测面看着桥上金梁桥三个大字,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但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碰到过。

    三人来到铁匠铺,问了一下,双锤到是有,但是元霸试过几对都太轻,不趁手,张三只好询问定做,店主问要多重的,张元霸也不知道,看来看店主打铁的铁占,单手提起,说道:“就要这么重就好。”

    店主看他单手提起那铁占,一时吓得不知所什么好,那东西少说也有两百斤,在这少年手里仿佛十斤黄豆般的简单提起,一时惊得呆了。

    张三询问店主,可能打造,店主连忙摇头说道:“小人打不了,还请大官人另请高明。”

    张三奇怪这小的都能打,大的不就是模子放大些,怎么会打不了。张三看着那店主,店主吓得汗都出来了连忙说道:“小人真的打不了。”

    原来这大宋是有武器禁令的,民家不得私蓄兵器,诸私有禁兵器者,犯者并锻人并论徒一年半。当然也规定弓、箭、刀、楯、短矛者,此上五事,私家听有。但是你要说这锤子,说是兵器,但也不一定,说不是又不是允许装备的范围。

    店主平日私自卖点,大家也不会说什么,但是要是制作出那一两百斤的重锤,那肯定是兵器,而且这种兵器那时磕着就死,擦着就伤,要是苦主告上去,自己必然会受到牵连,所以店家宁愿不挣这钱也不愿去做。

    张三从店里出来,想看看周围有没有什么成衣店,眼角一撇看到一个董家生药铺的幌子。张三才想起,李四跟自己说过,高俅就是在这家董家生药铺里帮工。

    张三转身往药铺走去,走到门口看里边只有一个老人在柜台上忙活着,张三走进店里,往四周看看,也不见有其他人,店主给上一个人包好药,见张三三人,立刻上前问道:“几位客人,要点什么?”

    张三反应过来扯谎道:“哦,我想要几支人参虎鞭什么的回家泡酒。”

    店家说道:“哦,客人稍待,我去取来。”

    张三一愣,还真有,这才想起,现在老虎也是寻常,梁山好汉都不知打过多少老虎,这东京城有几条虎鞭卖也是正常。

    不一会,店家从后边取来几个锦盒,说道:“客人请看,我这都是上好的长白参,还有虎鞭,鹿鞭。”

    张三上前看着柜上的货物,说实话虎鞭这东西张三还是第一次见,张三拿起人参一边假意观看,一边问道:“店家,上次来见得你家那个叫高二的伙计呢?”

    店主说道:“哦,你说他啊,人家现在不得了喽,现在人家发迹了听说现在都在端王府当差了。”

    张三吓得手里的人参吧嗒一声掉在柜台上,张三叨念道:“快了,快了。”

    店主奇怪道:“客人说什么快了?”

    张三说道:“哦,没什么,店家你有没有年份久一点的人参,最好是千年以上的。”

    店主觉得张三是那他寻开心,强笑道:“客观说笑了,那等宝物,岂是小点能够经营,要不客观到别处去看看。”说完收起柜上的东西。

    张三也没在意店家的防备,走出药铺,心里乱糟糟的,这水浒剧情已然开始,记得高俅进了王府不久,皇帝就驾崩了,之后高俅又是去边关镀金,一段时间后就回来当太尉了。

    自己这边还没有什么准备,一切都来的太快,张三计算着,这最多还有一年,最少估计半年高俅就要上台,王进就要倒霉,再过半年,史进出山,水浒英雄就开始一个个的登场。自己到底是跟着书本剧情,去收英雄豪杰,上梁山当大王,还是在一边看戏,趁空捡便宜呢?
………………………………

第七十三章 黑店

    走着走着,刘赟突然跟张三说道:“三哥,那边有个成衣铺。”

    张三这才反应过来,进到店里,店家上来问道:“几位客观里面请,几位需要什么?”

    张三说道:“给我来套上好的锦衣。”

    店家立刻说道:“哎,您这边请,客观一看就是位才子,这是时下最流行的,国子监里的太学生都穿这个参加诗会。”

    张三正不知道去菊花会该穿什么,听店家说是诗会穿的不正好是自己需要的么。立刻问道:“哦,是么,这个多少钱?”

    店主说道:“客人,这是上好的蜀锦,您看这云纹都是织娘一丝一线织成,只要三贯钱。”

    张三惊讶的看着店主,心里想着自己是不是进了一家黑店。自己好歹也生活了半月有余,一匹绢才不过三贯左右。

    店主看张三面色怪异,连忙又介绍道:“客观可是觉得太华丽了,我这还有普通细绢材质的这个只要一贯三百三十文,整一千钱,您看这做工还有这纹路都是针娘一针一线秀成。”

    张三看看觉得这个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一件衣服而已,张三问道:“哦,好是好,店家还有没有更便宜的?”

    店家连忙说道:“客观,小店到是有更差点的衣服,但是配不上您这高贵的气质,拿出来不是显得俺没有眼力见么,要不这么着,您也是真心想买,我也是真心想卖,我在让您五十文,九百五十文您拿走,您看怎么样。”

    张三有些犹豫,感觉还是太贵,想想自己到时肯定要带个人去吧,杨泰无疑是最佳人选,还得给杨泰也买一套,看了一下旁边的一套紧袖劲装正好合适,张三指着问道:“那件多少?”

    店家看了一眼说道:“那件九百文您拿走。”

    张三看看说道:“两间一千八百文,行不?”

    店主装作痛苦的说道:“哎吆,大官人,您这么大的身份还在乎这三五十文的,权当赏给我们了,我们有口饭吃,吃饭都念您的好!”

    张三听了这话扭头欲走,那店家立刻说道:“得唻,小人开店哪能让客观再劳力多走,指望您多多惠顾,一千八百文我给您包上。”

    张三走出店铺,想想店主卖的痛快,好奇的问刘赟和张元霸你们可知道一匹布能做几件衣服,张元霸摇头,刘赟想来想说道:“三哥,这个我也不知,但是总能做十多件吧。”

    张三险些气死,这古代的店主也是这么黑啊!刘赟见张三沉着脸看着手里的衣服,解释道:“这点家做生意还算公道。”

    张三奇怪的看着他。他摸摸头说道:“有时,要是阴雨天,我妹妹也会给成衣铺做衣服,这件衣服单是做成就要两天,绣上这些图案又得几天,妹妹做成一件成衣店主都能给四百多文。这布匹成本也要三四百文吧。”

    对于人工成本能比布匹本身的价格还要贵,张三是无力吐槽的,现在东京的雇工价格已然有所回升,现在已经到了六十文,距离往年的八十文也是快了。

    而且马上宋徽宗上台,进一步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估计人工升到两百文每天都是正常,当然估计丝绸价格也会上涨。

    没有买到称心的锤子,张元霸一路上也是失望不已。张三没有办法之下,只好先买了一对三十斤的金瓜锤给他,将就着练吧。至于张三手里的锤子现在还不适合拿出来。

    那玩意一看就不是凡品,哪来的?路上捡的?你再给我捡一个回来。

    在等上几个月,到时有钱了,也搬到城外了,在拿出一部分,在东京城里,拿着兵器招摇过市的,张三还真没有见过几个。有的也都是一些短刀之类的。

    张三买完锤子又问刘赟可有什么喜欢的兵器,刘赟摸摸头说道:“俺只会一套八卦棍。”

    事情也算办完,张三带着他俩就往回赶,逛了这一上午,又听到高俅发迹的消息,张三心里的压力更大了,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

    回去之后,已然下午两三点钟,家里除了呼保义什么也没有。

    想了想自己这离北城也不远,就去找了李四一起去城外逛逛,也许能碰到不错的地点呢。

    张三和李四从卫州门出城沿着五丈河往西北而去,城外这一路上也是商旅不绝,茶棚脚店不绝于道,城外窝棚绵延到城外有几里长,张三和李四一边走,一边看。

    突然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