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34部分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34部分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张三看到五丈河上一个运煤的小船,张三问道:“李四,这煤是从哪里运来的。”

    李四想想说:“好像听说是怀州还有河东路运来。往前边五里有一个运煤码头。北城的用煤多是从这里入城。”

    张三一听有煤,就想起自己的蜂窝煤计划,立刻准备和李四去那边看看。

    走了一阵,看前边黑烟阵阵,荒草丛生,张三奇怪,这东京可是大宋都城,怎么有如此荒凉的地方。问李四,李四告诉他这是泻卤之地。经过李四的描绘,张三大概听明白,这泻卤应该是指盐碱地的意思。

    快到码头,张三终于找到黑烟的源头,原来是一处烧东西的地方,张三走近看到里面一车车的煤进进出出,确不知道是干什么。

    李四看张三好奇,就说道:“那边是一处炼焦场子,京中所有焦煤都要从这里买。”

    张三好奇的问道:“哦,为什么不在煤矿产地炼好在运来,岂不是更省事?”

    李四看看那地方撇撇嘴说道:“这里是章家产业,以前焦煤都是外地运来,但是自从章家得势,这外地的焦煤就不得在进京城了。”

    张三暗暗奇怪,怎么哪都有他啊,这都是地三次碰上了吧,凤栖庵一次,刘赟那一次,加上这个。果然是天欲其灭亡,必使其疯狂。这老章时日无多了,还真能闹腾。

    两人转过焦厂就来到了运煤码头,这里车来舟往的身世热闹,边上还有茶肆脚店,等等简直就如同一个小集市一般。

    河边几十座高高的煤山格外显眼,张三暗叹自己要是能在这租个院子做煤球应该不错。
………………………………

第七十三章 驱虎将庞顺

    张三正准备问问这里的煤价如何,远处一条大船到达码头,卸货的苦力从各个房前屋后围上来,准备去卸货。

    张三看了这样的场景才想起这是原始的大宋,这是打算找一家看看煤价,李四见张三对煤有兴趣,就问道:“三哥可是要看煤?”张三点头,李四带着张三来到一家街角的店面走进去,掌柜的出来迎接,作揖道:“吆,李大官人您来了?”

    李四尴尬的说道:“休要乱叫,这是我大哥,义兴和记真正的东家。”

    那掌柜上前说道:“您看,廖老二我老眼昏花,真神当面都不认得,还请恕罪着个。几位里面请,伙计上茶,上好茶!”

    张三进去也没说什么直接穿过前院进到后院堆煤的地方,看着后院里五六个煤堆问道:“这些分开堆是不是价格不一样?”

    老廖开口说道:“是,那边是河东路大同府产的无烟煤六百文一石,那边是怀州的烟煤四百八十文一石,……”

    张三一听还真不少,就问李四:“我们平时用的是什么煤?”

    李四说道:“哦,我们用的都是无烟煤。”

    张三指着那堆最小的碎煤问道:“那个呢?”

    老廖说道:“哦,那是卖给下户的碎煤,一百文一石。那些烧起来,灰大烟重。”

    张三点点头没说什么,这时老廖看看说道:“大官人不如去前边喝茶,这边都是煤堆,又脏又乱的。”

    来到前院,张三喝两口茶说道:“廖东家,这次我们就是来看看,我手下有一些伙计,家里人丁太多,想从这城外租个大院居住,不知老廖可知道这附近可有合适的地方。”

    老廖听过,想了想说道:“要说有还真有,从这里沿河走半里多地,有一个沈园,哪里原本是一个江南绸缎商置办的,只是后来,后来……”

    老人往外边看看,见没人就说道:“这里本来是沈家的一个小码头,后来就来了一个名叫什么驱虎将庞顺,仗着章家的势力,抢占了这片码头,在这又是卖煤又是炼焦,还在北边开了一家陶瓷窑。把周围搞的乌烟瘴气。”

    老人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些人本在下游城墙边上卖煤,只是那庞顺非成立个什么五丈河煤炭行会逼着大家迁过来。那沈家庄子盖了一半,周围又是炼焦又是烧窑的别说风景,连出气都是煤炭味。”

    张三想着这家伙真够倒霉的,想到这边这烟尘这么大,也不适合自己做十六香啊,不过来都来了,不如去看看,张三想着告辞了廖老板。

    两人沿着老廖指的方向往西北方走了不远,果然看到一个大院,院门紧锁,张三围着院墙转了一圈,这个院子占地有十亩多,确实不错,要不是空气不好张三还真的想把它租下来。

    说道空气张三左看又看发现这边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黑烟啊,张三跑到河边的堤坝上往远处看,只见院子东南方向几里外,确时有大片黑烟,但是烟尘顺着西北风一路往西南方向的东京城刮去,这边反而没有影响。

    张三眼睛一亮说问李四道:“兄弟,这东京城西北风会刮到什么时候?”

    李四说道:“这个可说不准,有时一二月,有时能刮到三月。”

    张三计算着,也就是说这里最少能用到一二月,三四个月,也足够了,关键是老章过了年就要倒霉了,这墙倒众人推,到时估计那些运焦煤的必然反抗,这边岂不是没了后患,就算到时一两个月不倒,忍忍也就过去了,到时再等两个月就是了。

    张三越想越划算,问李四道:“李四兄弟,你说我要是想把这片宅子买下来要多少钱?”

    李四看看说:“三哥,这地方离城太远,又是河边,旁边又是泻卤地,买他做什么。也就是那傻帽才会在这起宅子。”

    张三说道:“兄弟你光想坏的地方,这里也有他的好处啊,你看这里离城虽然远点,但是也不过是一个多时辰的光景,但是这里有河有路,还有现成的宅子,关键是这里便宜啊。”

    李四想想还是觉得不好,但是张三想买他也只好说道:“这里如此荒凉又是泻卤地十亩地顶多值个三贯五贯的,但是这片宅子已经建好了这么多,估计花费的有一千多贯吧。但是这里有大半年黑烟滚滚的,又是弃之不用的半慌,估计五百贯都能买下。”

    张三眼睛大亮,拍手说道:“好!就这里!走我们去找老廖,问问这家主人在哪住。”

    张三拉着李四风风火火的跑到老廖那里,问了一下,那绸缎商人正好是住在安肃门内大街的芳林苑附近,张三告别了老廖就开始风风火火的往城里赶去。

    进城之后,天已经擦黑,张三想想这么晚上门也不方便,再让人家看出自己急迫,狠宰自己一刀就不好了。张三和李四先去那家沈家江南绸缎庄认了认门,

    张三和李四穿过西炭场巷往北一拐就回到了张三家,看来这沈老爷还是自己的老邻居啊,回到家猴子已经在家等着,看见张三回来说道:“三哥,西城张家庄有一个小院愿意出租,就是地方小一点,三哥明日可要去看看。”

    张三微笑道:“呵呵,不必麻烦了,今天我和你四哥已然找到了合适的地方,你明日只需给我打听一下,芳林苑的沈家江南绸缎庄的老板,沈文的消息,仔细一点,多问问。”

    猴子也是高兴的说道:“还是三哥有本事,得唻,您就瞧好吧,我明天连他家祖坟在哪都给他挖出来。”

    张三笑道:“少在这里瞎说,人家一个江南商人,你怎么查他家祖坟?还不快回家去,免得你家老娘担心。”

    猴子笑道:“好的,我走了。”

    张三喊一句:“替我跟你老娘问好。”

    猴子说了声知道,人就消失了。张三看着李四说道:“四哥明日替我看着那边的生意,我要去看看那个赏菊大会究竟是干什么的。”

    李四说道:“三哥放心,我自醒得!”

    张三又想想说道:“明天让……算了也没什么事,走我们去摊子那边吃点东西,顺便给张元霸和刘赟交代一声,免得他们明天惹出什么乱子。”
………………………………

第七十四章 西山赏菊

    张三来到摊子正看见刘赟在忙着擦桌子,拍拍他问道:“元霸呢?”

    刘赟转身一看是张三立刻说道:“哦,三哥,元霸得了新锤子正在家耍呢。”

    张三听后说道:“哦,你让他过来这边,就说我找他。”

    刘赟走后,张三和李四坐下来一人吃了一碗烩面,看着台子上表演的皮影戏,问过才知道,下午牛二已经把抢走的东西送了回来,原来平日里表演都是刘赟负责锣鼓家伙,现在张三戏班有专门有这些人,刘赟这二把刀的也就失业了。

    刘老汉本来准备让他学皮影,但是他志不在此,看着张三挺器重他,也就由他去了。

    面刚吃完,就看见远处张元霸和刘赟跑来,张元霸手里还提着一对金瓜锤。来到张三面前,气还没喘匀就问:“三哥,你找我。”

    张三看看他说道:“以后这锤子只能在家里练,没有我的允许不准拿到外边来,知道没有?”

    张元霸一愣说道:“啊?哦,知道了。”

    张三看着他解释道:“你可知道,这里是天子脚下,大宋律可是有规定的,除了弓、箭、刀、楯、短矛其他武器都不得私有,被举报了可是要徒一年半的。”

    张元霸点头道:“三哥俺知道了,俺都听你的。”

    张三见元霸听懂了,就接着说道:“明日我要去西山办事,你们两个在这边要好好听你们四哥的话,遇事不要冲动,不可妄为,忍得一时等我回来处理。”

    “俺知道了。”“好的。”

    张三见两人答应,心里踏实了一些,看到这边一切运转正常,张三就起身回家。到家之后杨大嫂正在做饭,张三去屋里跟杨泰说了明天西山赏菊的事情,并且拿出衣服给他,让他试试。杨泰听罢犹豫了一下,还是拿着衣服进里屋去换了。

    待换好衣服出来,再看这股果然是人靠衣装,就是显得不一样,杨泰有些拘谨的说道:“三哥,我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去了怕给你丢人,还是不去了吧。”

    张三哈哈一笑拍着杨泰的肩膀说道:“兄弟说的哪里话,老实说,我也没去过,像咱们这种小人物,去了人家谁会管你,不过是凑个人数而已啦。咱们少说话,自然少犯错。”

    杨泰点头算是认同了张三的说法,两人正在看衣服是否合身,杨大嫂进来一看杨泰换了新衣服,说道:“官人,你这是要?”

    杨泰连忙把要去西山赏菊的事情跟自己的老婆说说,杨大嫂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官人去了多看少说就是。”

    过了一会,吴德才从外边回来,看张三也在家里,就把今天的成果跟张三说了一下,他碰到的都是小院出租的较多,能满足张三要求的很少,而且大宅多是装修华丽,要价甚高。

    吴德才犹豫了一下说道:“今天上午我到是看见了一个,但是不知合不合适?”

    张三点头说道:“恩,你说说看。”

    吴德才说道:“出安肃门沿五丈河往上游,到煤炭码头那边,有一处宅子,占地十亩,院墙和房子都建的差不多了,只是那边有很多烟尘,来年三四月恐怕不能在哪里再做吃食。”

    张三听完眼睛一亮说道:“恩,你用心了,我下午已经和你四哥出城,正好看的应该也是你说的宅院,明天你和猴子一起去打听那家芳林苑旁边的沈家江南绸缎庄的消息,我们明晚碰头在决定。现在吃饭。”

    众人一起吃完饭,张三忽然想起答应刘赟的事情,就询问杨泰,杨泰点头同意教刘赟杨家枪。

    一夜无话。第二日张三早早起来,杨大嫂又去私塾那边,吴德才去找猴子,杨泰和张三在家,左右无事,张三在院子里练拳,杨泰在一边看的兴起,两人正好用太极拳切磋,打了一个小时,张三感觉自己对太极的理解又加深很多。

    看到时间差不多了,两人换好衣服,开始往西城外走去。两人一路也是无话,穿过金水河,出金耀门看到金耀门内外的三重瓮城和高大的城墙,谁能想到如此坚城不是被攻破而是直接投降的。想起那对父子的丑恶嘴脸,张三就想上去揣上两脚。

    而今天那个宋徽宗就要出现在自己面前,顿时张三对于这西山诗会在没有一点兴趣。张三迈步前行,想着史书上描写的金军南下时的情景。心里百般滋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能描绘此刻的心情。

    杨泰看张三心情低落,就上前问道:“三哥怎么不开心?”

    张三说道:“杨大哥,你说这繁华的东京城有一日会不会也像那些过去王朝一样毁于战火,最后繁华烟消云散?”

    杨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说道:“三哥在说什么?”

    张三摇头道:“没什么。”

    过了一会杨泰又说道:“其实在我看来,没有万世不易的王朝,这大宋也终归会毁灭吧。”

    张三惊讶的看着他,不是说古人都是忠君爱国忌讳谈这个么?

    两人继续往前走,路上马车驴车逐渐增多。走路去的确只有张三两个,张三感叹道:“果然去的都是非富即贵啊。”

    其实去的也不都是有钱人,只是只有张三不知道可以租车前往罢了。

    西山在望,张三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来到外围,果然有开封府的衙役在巡逻,见了张三点头伸手向杨泰:“请柬。”

    张三从怀里拿出递给衙役问道:“你们孙定孙孔目在哪?”

    那衙役本来看张三穿着又是步行前来有些轻视,一听竟然认识孙孔目就不敢拿大,恭敬的行礼道:“张公子请,孙孔目在南边接待。”

    张三点头也没有说话,往里又走过几层关卡,终于到了最里边,杨泰把请柬交给一个小兵,小兵带着张三和杨泰带到一个区域,告辞离开。

    张三刚到周围的人都看过来,并对张三两人指指点点。张三心里吐槽道,靠,谁知道你们这群王八蛋这么有钱,一个个穿的人模狗样的,自己这穿的还没有人家的佣人穿的好。

    张三厚着脸皮,假装不知道,人们议论一阵便去关注其他东西。

    张三站着无聊看到旁边有一些桌子椅子,张三立刻招呼着杨泰一起过去坐。
………………………………

第七十五章 公主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