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之重铸天朝 >

第35部分

明末之重铸天朝-第35部分

小说: 明末之重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皇后见崇祯如此,其面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甜美的微笑,温柔的道:。

    “陛下也不是没睡吗,最近小莲一直和臣妾说,陛下经常待在御书房里批阅奏章至深夜,臣妾担心陛下太过操劳、伤了龙体,臣妾只是妇道人家,在政事上也帮不了什么忙,就去御膳房替陛下熬了份雪参汤,还望陛下保重龙体,莫要太过操劳。”

    周皇后虽是平民女子,倒也是生得端庄秀丽,再加上身上凤仪的衬托、更显温婉。再加上周皇后这体贴的话语,崇祯也是被其深深的感动了,他不由的想到了他自己才刚刚登基的时,害怕魏忠贤毒害自己而日夜忧虑,只有周皇后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一同共患难,又看了看周皇后,崇祯忍不住的便将周皇后拥入了怀中,一时间崇祯倒是忘记了政事上的烦恼。

    时间过得很快,赵明很早就被城中的鸡鸣声吵醒,此时,天还只是微微发亮。赵明也没有惊扰他人,只是简单的洗漱了之后便打算出去走,偏头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因此为了控制整个偏头关,因此赵明手中的九个营都是分开驻扎的(包括女营),其中弓箭营和刀盾营驻扎在靠近草原的那边城墙上,主要是为了防备鞑子偷袭。

    而训兵营和骑兵营则是驻扎在通往大明腹地的那面城墙上,是为了防止城中百姓和偏头关内的守军向驻扎在偏头关周围的卫所传递情报,自从赵明等人占领了偏头关后,便将整个偏头关封锁了。

    亲兵营和长矛营还有女营便与赵明一起驻扎在千户府的外围,防止张年有什么异动同时也能很好的保护女营。

    侦骑营与辎重营则驻扎在校场,负责看管俘虏和掳掠而来的牲畜。

    赵明刚刚走出屋子,外面轮值的两个亲兵见到赵明后、忙要行礼,不过被赵明挥了挥手制止了,并对着二人低声道:“天已经快亮了,你二人在这里守了不少时候了吧,某现在要单独出去一下,你二人先去休息会吧,等天光放亮、咱们就要就要拔营启程了。”

    二人闻言,先是一愣,然后便齐声道:“谢大人,不过营长大人吩咐过了,不能远离大人十步,还请大人体谅。”

    赵明闻言,皱了皱眉头,随后又舒展了开来,对着两个亲兵笑了笑,便向着校场走去,两个亲兵对视了一眼,也跟了上去。外面的雪已经停了,但是朔风依旧,刮过脸庞时,让人感觉有些生疼,赵明拉了拉身上的袍子,踩着积雪慢慢不轻不快的走着,倒也显得格外的安静,远处天边的微光,已经将连接着偏头关城墙的长城朦朦胧胧的显示了出来,看过去,也只能看见一条长长的影子,好似一条伏在地上安睡的长龙一般、宁静又威武。

    当赵明,吐着白气,走到士卒们驻扎的校场时,辎重营的士卒已经陆陆续续的起来收拾东西了,侦骑营的士卒也在圈禁牲畜的围栏外开始喝骂鞑子俘虏,让他们起来照料牲畜。在外围值守的两个士卒也发现了赵明三人,因为天色的缘故,他们并没有认出赵明,见有人过来、便大喝一声道:“是什么人!此地乃军营重地,不得擅入!违者!杀无赦!”

    “是我!”赵明只是淡淡的答了一句后,值守的士卒便认出了赵明,忙跑过去见礼道:“参见大人!”

    赵明也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道:“你们二人做得不错,还算警惕,以后继续努力!”

    两人闻言,都有些兴奋,忙齐声道:“谢大人夸奖!”

    赵明摆了摆手道示意二人退下后,便走入了校场中。

 第79章

    不一会便走到了王清明的大帐中,王清明并不在里面,赵明问了一下在帐外值守的士卒,得知王清明带人去千户府接收粮食后,赵就离开大帐,一直向着圈禁俘虏和牲畜的地方走去,才刚刚走到,正在听取属下汇报情况的李三才便发现了赵明,忙跑上前道:“明哥儿,你怎么来了!”

    “某只是睡不着了,便想来看看,怎么样?这些俘虏还算老实吗?”

    “明哥儿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狗鞑子实在是难管,这一路过来咱们都杀掉了七百多人了他们都还不老实,原本以为到了咱们大明的地界了就能省点心了,但是昨天又发现有两个鞑子私藏兵刃,俺一怒又杀了掉了一百多人,他们总算是老实了一些”李三才有些抱怨道,不过赵明可是没有从他的情绪中感觉到抱怨的语气,与其说是在抱怨鞑子们不老实,倒不如说他在抱怨鞑子们太老实了。

    赵明可是很了解李三才对于鞑子的仇恨的,一开始李三才就来找到他,主动接管了看守鞑子俘虏的任务,随后一路上陆陆续续就有鞑子被其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杀掉,赵明等人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俘虏的鞑子太多了,杀掉一些也好。

    “行了,别抱怨了,现在鞑子俘虏还剩多少!”赵明直接了当的问道。

    李三才想了想才道:“现在鞑子俘虏还剩下七百多人,其中的男子已经不足一百了,女子还有六百多。”

    “赵明闻言,点了点头道:“干得不错,不够以后这鞑子俘虏还是不要杀那么多了,就算是犯事了,也只杀犯事的就好了,不要牵连那么多了,若是杀光了,咱们的这些牲畜可就没人照料了。还有那些鞑子女人,尽量照顾一下,毕竟咱们的士卒都还需要她们,明白吗。”

    “知道了,明哥儿!”李三才有些纳纳的回答道。

    见李三才这模样,赵明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想要杀鞑子,以后机会多的事,到时候只要你有力气,有能力,某绝不拦你。”

    李三才闻言,没在说什么,只是他看着那些个正在照料牲畜的鞑子,就如同看死人一般。

    赵明知道李三才的心结还未解开,也不想再这方面多说什么,因为那都是徒劳的,只能希望时间可以抚平他的伤口了,赵明看了看栅栏内,正被俘虏们驱赶得哄哄乱叫的牲畜,便问道:“三才,咱们现在还剩多少牲畜?”

    “不多了,在入城时,梅直便统计过,加上在大月部落咱们缴获的三千匹,现在咱们还剩下马匹八千匹,其中原本的三百多只小马驹在路上死了一大半,牛还剩下两千五百多只,羊还有一万三千多只,今天还要留下三千只给那张年,那咱们还剩下一万多只。”

    赵明闻言,沉思了会后道:“你和梅直商量一下,尽量将咱们的物资都驼在马背和牛背上,这样能让咱们的行军速度加快不少,还有咱们军中的粮食尽量不要动用,先将这些羊吃完再说,咱们现在可不是在草原上了,没有那么多草料来喂养这些牲畜。”

    “明白!”

    “还有,你和梅直说一声,让他把那些上一次解救出来没能加入训兵营的三百汉儿都编入辎重营吧,毕竟现在咱们的物资太多,辎重营这一百多号人很难忙得过来。”

    “好的,等梅直回来后,俺会告诉他的。”

    。。。。。。

    时间如流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辰时,赵明的所有队伍已经集结完毕,一共八大营的士卒已经在偏头关城外集结,虽然赵明将所有的士卒都分成了几个兵种,但是他还不傻,在这个时代,骑兵依然是杀伤力最强大的兵种,虽然将这一千多士卒分成了不同的兵种,但是训练都是按照骑兵来训练的,每一位士卒均是一人双马,虽然只是训练了短短两个月,但是经历过队列训练的士卒在纪律性和协调性上都是这个时代的军队无法相比的,每一位士卒都是表情严肃,军容严整,皆身着统一的黑色皮甲。

    这些黑色的皮甲都是在赵明整军训练的那两个月里,安排女营的女子用从鞑子部落里缴获的皮毛缝制出来的,(皮甲之所以会呈现出黑色,那是因为从鞑子哪里缴获来的兽皮大多是牦牛皮,而牦牛的颜色百分之七十都是黑色的)虽然做工有些粗糙、但是与明军配备的棉甲相比不知好了多少倍。

    此时,被压在亲兵营中的张风就被深深的震撼到了,他之前还以为赵明只是一个粗野的武夫罢了,现在看到其部下的素质,他实在是想不出赵明是如何训练出这样的军队的,他也读过一些兵书,也知道,一只军队的强大与否、是由其本身的纪律性和服从性来决定的,一只军队只要能做到闻鼓而进,鸣金而回,那便称得上是精兵了。

    看来这赵明倒还有些本事,看来之前做得有些过了,张风不由的在心中高看了赵明几分,同时也有些后悔刚开始时的态度了,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在大明文官就是天,武将的膝盖在文官们长达两百年的调教中,早就软了,并且连武将自己都觉得自己在文官面前低一头,即使是正五品的武将见到了一个才七品的文官也要下跪行礼,由此可见明朝的武将地位被文官打压到了什么程度。

    虽然张风还只是一个秀才,但是其身后的强大的势力背景,在大同那个武将不都是对他尊敬有佳,即使是大同总兵见到了他,也会称他一声世侄,所以开头与赵明见面时他也是习惯性使然,想要狠狠的打击一下赵明,让赵明明白自己的身份,如果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明朝武将的话,怕是早就服软了,但是他可不知道赵明是来自后世的人,所以张风彻底悲剧了。

    赵明单骑在前,持枪而立,看着偏头关雄伟的城墙,感慨了一下,又看了看出来送行的张年,淡淡的一抱拳道:“张兄,小弟这几日多有得罪,还请海涵!”赵明对着张年的印象到时不会,虽然很看不起他的为人,但是在待人接物方面,他确时会做人,临行前,张年甚至是亲自来给他送了两坛汾酒。就冲这个、赵明也要道上一声谢。

 第80章

    “贤弟哪里的话,贤弟这等人物能够来我这偏头关,实在是让老哥我喜不自禁啊!老哥也不多说了,就在此预祝贤弟此行心想事成吧”

    说到这,张年又将身子凑近了一些、才低声道:“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老哥实在是有点舍不得贤弟啊,可惜啊!造化弄人啊!自从昨天贤弟与老哥本家的那位堂弟起冲突了之后,老哥就知道,贤弟志不在我张家了,至于现在你与张家的合作有几分真假,老哥只是张家一旁系子弟,想管也管不着,也不想再管了,不过老哥还是希望贤弟能与咱们张家合作,只要贤弟答应,老哥这偏头关守御千户之职立马拱手相让、绝无二话。”

    “哈哈哈。。。!张兄哪里的话,小弟我实在是很想和你们张家合作的啊!此次的合作,小弟的诚意已经尽到了,但是你们张家的诚意,某实在是不敢恭维!此次的合作、也是看你张家的诚意如何了,若是有诚意,某也不想去榆林,若是没诚意,也只好另寻他处了。好了!不多说了,张兄、咱们就此别过吧!告辞了!”

    才说完,赵明就要调转马头离开时,张年有连忙抢上前、带着些哀求的语气道:“贤弟,等一等,老哥还有一件事,想求求你。”

    赵明闻言、皱了皱眉,淡淡的道:“张兄还有什么事?”

    张年先是看了看,被押在亲兵营中的张风后才道:“老哥这堂弟,还希望贤弟能照顾一二,他虽然桀骜了一些,但是他毕竟还是老太爷最小的儿子,若是他除了什么事,老哥估计也没什么好果子吃,还望贤弟能看在老哥这几日款待的份上,放他一条生路。”

    赵明听完他的话,直接一催战马离开了,直到走了十多米后才淡淡的回道:“若是此次合作,你们张家不耍什么花招的话,某会考虑放他一条生路的。”说完,便是马鞭一扬,打马回道了军阵中,大喝道:“出发!!!”

    赵明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队伍立刻就缓缓的动了起来,慢慢远离了偏头关。

    看着渐行渐远的队伍,张年也是默默的附身一拜,便转身进入了关城之中,城门也被缓缓的闭上了,偏头关又再一次的陷入了平静之中,赵明等人的到来与离开对它而言也只不过是那建成以来的一群匆匆过客罢了,对它丝毫没有影响,它只是孤零零的伫立在哪里,为中原的汉人百姓抵挡住着草原上的一次又一次入侵。只有那些原来的偏头关守军依然在抱怨着,他们自从赵明入关之后便被赵明派人关押了起来,一直到临行前赵明才下令,将他们放了出来,但是没有人去理会他们的抱怨,那些个得到了好处的百户不会,而张年就更加不会了。

    看着慢慢消失在视野里的偏头关,大牛的内心中不由的生出一丝不舍来,虽然只是在这里驻扎了短短几天,但是这几天确是他过得最踏实最没有烦恼的几天,以前在乌木堡时,总是要面临着别人的欺负,还有那些个周扒皮的狗腿子三天两头的上门打杂催逼。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鞑子攻入乌木堡时,他被掳掠到了草原之上,又是一阵的提心吊胆,生恐那天鞑子一个不高兴就把他给杀了,直至赵明救了他之后,虽然不用再担心突然被杀掉和忍饥挨饿,但是又是一阵的逃命。

    即使是后来在鞑子的营地里修整训练了两个月,他还是每天都有些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留神,鞑子就会从四面八方杀来,就像他们偷袭那个原来的鞑子部落那般,把他给杀了,一直到进入了偏头关中,他就再也没有提心吊胆了,还感觉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虽然家中的亲人都被鞑子杀了,但是他还是觉得那里像家。

    在听人说赵总旗要在那里做大官时,大牛就更是开心了,赵总旗在这里做官,自己自然也要留在这里追随赵总旗,他已经在琢磨着、用大人在草原时承诺的赏银在城中买一处宅子,结婚生子了。但是没想到昨天营长大人便来下令,让他们收拾行囊,准备启程,虽然很是无奈,但是毕竟是总旗大人的决定,那就必须得遵从。

    “怎么啦!大牛,还在看啊!你瞧瞧你,你就这点出息,你那点小富即安的心思、还是放下吧!咱们总旗大人可是有大本事的人,有大本事就要做大事,可没心思和你一样,待在这里娶妻生娃,了此残生。”在大牛身旁的黑子,也看出了大牛的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