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26部分

重生苏联-第126部分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马林科夫一样,米哈伊洛夫、施维尔尼克都是看大佬脸色的人。既然斯大林、安德烈耶夫、卡冈诺维奇和马林科夫都表态支持了,那他们两个小弟自然也不会不服从,都表示会支持曼图洛夫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

  剩下的日丹诺夫和谢尔巴科夫,取态就有些复杂。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曼图洛夫同志实在是太过年轻了,他党龄虽然有9年,但只当了2年州委书记,党内工作经验并不丰富,难以胜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日丹诺夫作为苏共中央第二书记,其话语权在整个组织局当中,也是比较大的。

  每次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日丹诺夫通常都会先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斯大林坚持自己立场的话,日丹诺夫才会有所退让。

  “日丹诺夫同志,那你认为谁比较适合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斯大林装出一副开明的样子,想一步听听日丹诺夫的想法,看日丹诺夫有没有更好的人选。

  “我认为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库兹涅佐夫同志比较适合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他在地方党组织的工作上,也做得比较出色,而且工作经验丰富,是一个比较适合的人选。”

  斯大林和曼图洛夫早就猜到了日丹诺夫会来这么一出。这个阿列克谢·库兹涅佐夫,是列宁格勒市委第二书记,同时也是日丹诺夫悉心培养出来的嫡系。

  日丹诺夫之所以提出这个人选,就是希望将自己的人安插在党的纪律检查机构里。如此一来,日丹诺夫既可以增强自己政治集团的实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位置的权力,扳倒自己的政敌,可谓是别有用心。

  斯大林解释道:“在工作经验方面,库兹涅佐夫无疑比曼图洛夫同志还要丰富,但这些工作经验是否适用于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的岗位上呢?

  同志们,我想你们应该都知道,中央监察委员会是负责整个党组织,包括地方党组织、军队党组织,还有各个人民委员会的组织纪律工作。

  库兹涅佐夫的工作经验的确比较丰富,但他从来都没有在任何一个人民委员会里任职过,也没有在军队里任职过。

  相反,曼图洛夫同志虽然年纪比较轻,党龄比较小,但他曾经担任新西伯利亚州委书记、建设人民委员,副国防人民委员,和分管重工业、建设的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还在共青团组织里任职过。

  他在不同的部门和党组织里,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熟悉不同组织的情况,对于党组织的了解比较整体,比较全面。

  无论是在地方党委里,在人民委员会里,还是在苏联红军里,曼图洛夫同志都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他担任这个分管人民委员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的确是比较合适的。”

  斯大林这一番话,已经表达了他要任用曼图洛夫的决心。在当时,曼图洛夫也算是唯一一个在共青团、地方党委、军队和人民委员会里都担任过要职的人。

  作为全党的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除了要监察地方党组织以外,还要监察红军、各个人民委员部,乃至于各个国营企业的党组织纪律。

  而曼图洛夫之所以被斯大林物色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的人选,就是因为他曾经在不同性质的机构里担任要职,对不同类型的党和政府机构都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曼图洛夫在各个部门里,都干出了的耀眼的成绩,展现了优秀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加上他在斯大林面前展现出一副谦虚、淡泊名利,一心为国的形象,不但消除了斯大林对他的顾虑,还因此得到了斯大林的信任,这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斯大林之所以要设立这个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就是希望曼图洛夫能够利用监察委员会的权力,来处置军队里那些违**纪的政工人员。

  那些政工人员,有的从军队政治学院出身,也有不少是地方官员出身。例如这次清洗的主要目标——南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勃列日涅夫,在开战之前就是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书记,而赫鲁晓夫、苏斯洛夫、布尔加宁等官员也在战争期间担任过不同部队的政委。

  这些地方官员,甚至是中央高官出身的政工人员地位很高,要清理他们的话,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权力才行。

  作为红军政治部门的领导,曼图洛夫最多只能将勃列日涅夫这些官员踢出军队。但这些人离开军队之后,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就管不着他们了,只有中央监察委员会才有权力去管他们。

255 处置


  日丹诺夫在斯大林、安德烈耶夫的联合说服下,最终转变了立场,支持曼图洛夫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 更新最快

  在日丹诺夫表态之后,米哈伊洛夫、施维尔尼克看在几位政治局委员的份上,纷纷都表示附议,最后谢尔巴科夫内心挣扎一番之后,也不得不投下支持的一票。

  结果,曼图洛夫的任命在全数支持的情况下,获得苏共中央组织局的通过,在一片掌声之中,成为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

  在宣布曼图洛夫正式成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之后,这场组织局会议开始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会议室的气氛又变得严肃起来。

  “同志们,”斯大林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沉静:“今天早上,我收到了罗马尼亚**的信,信中提到了我军部分士兵在罗马尼亚境内犯下包括抢掠物资,**妇女等暴行,严重地打击了我军、我国在罗马尼亚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按照信中的说法,罗马尼亚**已经多次向相关部队的领导和政工人员说明情况,但并没有得到切实的处理和满意的答复。

  对此,罗马尼亚**正式向苏联政府及全联盟**表达对相关事件的不满,要求我国严惩涉事的军人,给罗马尼亚**及罗马尼亚人民一个交待。”

  斯大林拿出了一本笔记,看了一眼,神情严肃地说:“经过调查之后,我们已经逮捕了涉事的士兵,并且已经将负有责任的指挥员、政工人员及内务部驻军人员停职。

  在这几天里,我已经向多位同志们收集了有关处置这些涉事士兵、指挥员、政工人员的意见。在处理涉事政工人员的问题上,我认为曼图洛夫同志所提出的处置方式较为可取。

  他提出了将涉事的政工人员按照责任大小,和错误轻重分为两类。

  第一类,也就是责任比较大,错误比较严重的,应该被安排到地方政府里,担任一些不太重要的基层职位,这样不但达到惩戒的效果,还不会浪费人力资源。

  最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从头做起,在基层单位里累计工作经验,加以磨炼,加以学习,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

  而第二类,也就是责任比较小,错误比较轻的,应该送到列宁军事政治学院或者军事政治学院里学习,并且按照学习进度和学习表现来安排日后的工作。

  曼图洛夫同志的这个方案,避免了浪费人才的情况出现,而且也给了涉事的政工人员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这个方法的警戒性有限,阻吓作用也相当有限。对于那些负有重大责任,犯了重大错误的人,我们应该将他们送进古拉格,甚至就地枪毙……”

  斯大林果然是斯大林,他在处理犯人的时候,几乎从来都不会手软,说杀就杀,说送去古拉格就送去古拉格,毫不留情,毫不手软。

  然而,斯大林一句话的功夫,却让不少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也让这些人的家人遭受失去至亲的痛苦。

  尽管如此,斯大林“嗜血、残暴”的性格并没有对他的统治地位和群众基础带来什么影响,在大清洗之后,斯大林的威望反而还有所提高,卫国战争的胜利,更将他捧到了“千古一书记”的地位上。

  直到他去世之后,才有人将他那些“黑历史”挖了出来,大肆批判一番,但他对苏联,对苏联16个加盟国,乃至对世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至今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甚至会继续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曼图洛夫同志,”斯大林将目光投向了刚被任命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的曼图洛夫,问道:“你把涉事政工人员的名单带来了吗?”

  “带来了,”曼图洛夫随即从他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斯大林。这份文件上面列出了各个涉事人员的名单,并已经事先按照其责任的轻重程度分好了三类,责任比较严重的,还在“备注”那一栏里写上了这人被列入“黑名单”的原因。

  “很好,”斯大林对曼图洛夫的资料整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感到颇为满意,毕竟他前一天才叫曼图洛夫回去搞这个文件,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就将数百名涉事人员的名字都列了出来,按照责任轻重分类,按照职位大小排序,还加上了其职衔和“犯罪原因”。

  这样的工作效率,在没有电脑,要靠人手整理,人手翻档案的时代里,算是比较快的了。毕竟在没有excel的时代里,要将这几百个人按照职位高低排个顺序,也是一件比较费时的工序。

  “同志们,你们觉得南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马蒙诺夫和政治部副主任勃列日涅夫应该怎样处理?应该下放到哪里任职?”斯大林直接无视了那些低层人员的资料,直接拿南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马蒙诺夫和副主任勃列日涅夫出来讨论。

  按照曼图洛夫的列表,勃列日涅夫和马蒙诺夫都被列入了第二类,也就是要被贬到基层党组织的哪一类。

  勃列日涅夫不是曼图洛夫重点清洗的对象吗?为什么只贬到基层?而不是借机弄死他?

  没错,勃列日涅夫的确是这次清洗的主要目标,但整人也要按照基本法的啊!人家勃列日涅夫又没有直接去**妇女,又没有直接为那些犯罪的苏军开脱罪名,虽说也有责任,但也没至于要送去古拉格,甚至是枪毙的地步。

  在曼图洛夫看来,借这个机会将勃列日涅夫贬到基层,基本上就已经达到了阻止他当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目的。毕竟勃列日涅夫被贬到基层之后,有这么一段不光辉的历史,几乎没可能爬到苏共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

  “我认为应该……”



256 算得上什么

  “沃洛佳,听说你把勃列日涅夫给整掉了?”

  曼图洛夫躺在床上,用艺术家的目光,欣赏着卡蒂娅的美妙身躯,“你怎么知道的?”

  卡蒂娅的出现,无疑是一种视觉享受,刚洗完澡的她,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诱人的香味。一阵阵玫瑰花的气味扑鼻而来,曼图洛夫沉浸在这一片气息当中,享受着嗅觉上的盛宴。

  “我怎么知道的并不重要,也不用你管。”卡蒂娅的犀利言论,给卧室里的曼妙氛围带来了听觉上的冲击,给卧室里的曼妙气氛加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卡蒂娅最近的消息,似乎变得越来越灵通,她的人脉关系网开始扩大,对莫斯科市委的控制力也变得更强。

  以前任性,温柔的卡蒂娅,现在似乎变得刚强冷艳起来,整个人全身上下都是一股女强人的气质,不再是那个任性的“女孩”。

  “伏罗希洛娃同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曼图洛夫从来都没有试过这样和卡蒂娅说话,他的语气里充满了猜疑,那双深褐色的眼睛带着一丝不信任的目光。

  “沃洛佳,你怎么了?”卡蒂娅从来都没有见过曼图洛夫用这样的眼神来看着自己,自从1938年结婚以来,两口子之间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信任,有什么事情,有什么想法,都会跟和盘托出,毫无保留。

  但现在,曼图洛夫总感觉卡蒂娅有什么事情在瞒着自己。他不知道这个女人的背后,究竟有多少底细,这个女人究竟还知道些什么?究竟有什么不能说的?

  “我实话告诉你吧。”卡蒂娅从男人的眼神里发现了异样,也掌握的男人的想法。她最擅长的,就是揣摩男人的心思,只需要看看对方的脸神,再结合自己对那人的既定认识,很快就能猜到对方在想些什么。“是谢尔巴科夫同志告诉我的。”

  “谢尔巴科夫?”曼图洛夫皱紧了眉头,神情很是焦虑。但当他无意中,看见睡裙领下,那道诱人的深沟,他的大脑里忽然萌生了一股自然的欲望。

  “谢尔巴科夫怎么了?他和你一样,都是是中央组织局委员,今天组织局开会决定勃列日涅夫去向的时候,你们俩不是都在场吗?”

  听到卡蒂娅的声音,曼图洛夫这才回过神来。“对啊,但这些事情,谢尔巴科夫同志能随便跟其他人说的吗?”

  “怎么了?难道我连自己的丈夫升职也不能知道?”

  “亲爱的,你当然能知道,”曼图洛夫看着卡蒂娅那绝美的脸庞,闻着她身上发出的淡淡香味,“但我担心谢尔巴科夫猜到了整顿军纪的背后原因,然后跟你说勃列日涅夫是被我故意整掉的。”

  “放心吧,谢尔巴科夫同志只跟我说了你升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和整顿军纪的事情。他还对你整顿军纪的行为大加赞赏,还说你处置涉事干部的手法十分合理,叫我多点向你学习呢。

  至于勃列日涅夫被整的原因,不用说我也猜到了,说好听一点是整顿军纪,说难听一点就是改变历史,阻止勃列日涅夫当上未来的总书记,我说得没错吧?”

  “你猜得没错,”曼图洛夫叹了一口气,将压在心中的那团黑气呼了出来,“如果你有能力除掉他的话,我想你一定会和我一样,想办法将他除掉。这次我虽然没有让他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但至少也把他贬到了基层,调到了西伯利亚,当一个普普通通的政府干部。

  就算他有机会再升上去,以他的能力来说,最多也只能当个市党委书记,就算让他当上了州委书记,恐怕也很难做到总书记这个位置了。

  现在除了你以外,应该没有其他人知道我这么做的目的了,毕竟我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勃列日涅夫,我身边的人也没一个跟他有过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