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梭时空之1278 >

第87部分

穿梭时空之1278-第87部分

小说: 穿梭时空之12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土哈之前自然也听到了牧民的呼喊,他心中晒然一笑,张准和华夏社固然厉害,但也没厉害到让天下臣服。

  土土哈的脸色张准自然看在眼里,不过他也没在意,没看到就连文天祥都一脸古怪的看着自己吗。他咳嗽了声,将心思稳了稳,正色说道。

  “诸位,以后还是不要开这样的玩笑了。张某还有是自知之明的,天可汗,对于现在的华夏社和我来说还不够格,不过张准会以此来要求自己。刚刚我与文先生说道,我们不是以客人的身份而来,而是以主人的身份来到草原之上。诸位蒙古族同胞,你们也不要多想。我说的主人,不光有汉人的,也有蒙古人,同样有华夏各族,这也就是天下共主的意思。”

  土土哈没想到张准能够在这么多人的面前直接说出自己还不格这样的话,又听到张准说道的天下共主,心中感慨此人气魄不凡,真是一代雄主的风采。他站了起来,向张准施了一礼。

  帝初年至蒙古部族,牧民感天恩口呼天可汗。帝闻言掩面羞愧,言:朕相差甚矣


第一二一节杂事


  距离张准招待文天祥在思勤部落已经过了两个多月,在酒宴结束时张准邀请土土哈担任华夏社军官学院担任骑兵科的教官,同时决定在已归附的蒙古部落中挑选一些骑兵军官进行培训。土土哈对于华夏社的实力和张准的胸怀已经看得很清楚,只要张准不搞得天怒人怨,这天下定然有属于张准的一部分。要是他拒绝了,华夏社中能为蒙古人说话的也只有格日勒一人。出于这个考虑,土土哈痛快的答应了。一旁的文天祥看到这个情景,有些心动,土土哈的心思他能理解,而且只是做一个军校教习,不算入仕。如果他也能够这样,到时候南宋行朝说不得也能落得一个好结局,可是张准并没有邀请他。只是在这两个月之内,张准偶尔抽空带着他在华夏社内四处查看工厂,学校,医院,军队。这让文天祥对于华夏社的实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这天,超级工程的交付仪式,张准带着各级官员,归附部落头人,文天祥等人一起来到公路边。其实随着公路和其他建设的逐渐完成,很多人都对这样一个看上去人力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目瞪口呆。千百年来何曾见过将山体打通,内部装上电灯的宽敞道路?又何曾看到过几十步宽的水泥道路?据说这一条公路还穿越了瀚海和草原,劈山越河,将华夏社的几个中心城市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只不过文天祥还有有些疑问的,特别是为什么要连乡村也要修建公路。虽然华夏社的乡村公路对与省级道路和市级道路来说已经很简陋了,不过跟南宋的官道比那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这么修建是不是太浪费了。他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张准则笑笑跟他解释道。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加快农村公路网络的建设对促进一个小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省道、市道作为骨干线路,而作为支线线路的乡村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日益凸现。乡村道路,连接省道县道等大中公路,延伸到乡村组户,是公路网络的基础部分。直接服务于农村,造福于农民的基础设施,是公路经济最终得以形成的关键环节。公路不能进村入户,村级经济将始终无法组成乡镇区域经济,因为没有便利的交通就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

  另外村道路作为农田基础建设的重要项目,不能靠人踩马踏形成的土路。土路主要是以生产服务为目的,属于生产基础设施,没有考虑为生活服务的功能,所以乡村道路根本谈不上等级。没有规划设计、没有质量标准、没有考虑生活质量的土路,构成了以往千百年来汉地乡村道路的主体,这种水平的交通状况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关键性的制约因素。

  落后的乡村道路网络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未能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同步改善,农村自给自足的消费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几千年来,农村建盖新房已兴起过几轮改革,草房变土房、土房变瓦房,再到现在华夏社的新式住房。但绝大多数村没有像样的公路。农民难买难卖的一个客观条件就是出门难。

  咱们汉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区域,农业人口多,农村自然条件差,农民经济落后,百姓收入低。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基础建设的现代化进程,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是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便捷高质量的农村公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和沟通,促进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和产品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可以引导农村企业合理集聚,改善区域内的经济区域平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可以改善各种生产资源流动条件,促进农民思想的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来讲,农村公路好比是连接高速公路主骨架的毛细血管,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干线公路的效益能不能体现,关系到干线公路能不能实现快速化,关系到路网整体水平的提高。农村道路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从抓乡村道路建设着手,把“要想福先修路”变成咱们华夏社的政府行为,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组织实施,将是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拉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张准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不过文天祥对有些现代词汇还是有些不明白,不过他倒是听清楚了一句“要想富,先修路”,结合以往任职,他也发现只要地方上交通便利,百姓和官府自然都是富一些的。

  看着眼前的一切,文天祥更是对于赵氏天下失去了最后一丝奢望。而华夏社内部官员对张准的崇拜则是无以复加了。他们心里知道自家的社长一直都很神秘,只不过现在这个工程就不是能用神秘解释的了,不过谁也没去问张准。张准自己看着已经完工的超级工程,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完成了!这些天他对于血脉点是省吃俭用,很多建设与管理上的合成人缺少,张准也硬是没兑换,全都用来支付工程分期了。

  “你们几个部门接收到道路图之后,要进行整理和存档,以后进行任何建设都要依附在公路周边,这样可以迅速的开展工作,减少损耗。”张准主持完接收仪式后,看着慢慢远去的系统工程队,对身边的各级官员说道。

  而他自己则准备接下来详细认真的进行一次统计。对内,是要把华夏社的各项产业数据整理出来,做到接下来工作的心中有数。对外,是要把蒙元,南宋等周边各种势力的情报进行通报。特别是蒙元,张准觉得有些安静的不正常,特别是图鲁尔传出的情报,忽必烈对于六个月之前的那场大战除了接到情报后的反应,他先是昏厥,可醒来后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这可不是一代雄主忽必烈的作风,这里面一定有明堂。

  “苏升,张尧,你负责将华夏社内部,农业,工业,商业,税收,粮食储备等情况统计完毕。沈东新,你负责将此前所有情报进行汇总。张一水,你负责将华夏军的训练,装备,战术水平做出一个详细报告。咱们练了半年内功了,也该是时候出去走走了,不然有些人该忘记咱们华夏社了。”张准眼神锐利的看着大都方向。

  上头一句话,底下跑断腿。华夏社各级部门的官员和吏员们不停的查找各种资料,有的还要去实地核实,电台的滴滴滴的响个不停。张准则是趁机回答了现代,算是偷懒了。这些日子边雪一直在用时空通讯手机跟张准联络,虽然比起以前那样失去联络好了很多,但是女孩子总是希望能自己的爱人天天相见的。正好事情忙的差不多了,张准决定回去陪一陪父母和边雪,更重要的是,他的小林山庄园快要交付了。

  穿梭回现代,张准将时间流速调整到现代模式,也就是现代五天,华夏社一天。然后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不过结果有点让张准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了。张准父亲说在跟朋友有事然后就不理自己了,而张准妈接通电话告诉张准她在和朋友逛街也挂断了电话。张准摸摸脑袋,这是怎么了?想了想,又给边雪拨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张准跟边雪吐槽自己的父母。只不过边雪的反应也非常奇怪,先是嗯嗯的敷衍,最后忍不住大笑起来。

  “小雪,到底怎么了?怎么感觉我离开一次,所有人都变得奇奇怪怪呢!”张准没好气的说道。

  “好啦,好啦,不逗你你了,我爸妈正在你爸妈一起呢。”边雪有点小得意,从认识张准,他一直就跟木头似的,感觉没什么能让惊讶的。

  原来是张准父母来南都,张准不在,就只能打给边雪了。正好边雪父母在一旁,所以双方父母见一起见了一面。没想到四个老人一见如故,就一起在南都浏览起来了。


第一二二节忽必烈的要文斗不要武斗


  就在张准在现代与边雪和双方父母四处游览的时候,华夏社境内一些人也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某些事情。他们自以为做的隐秘,但其实探听司的暗探早就已经发现了这群人的动作,只不过并没有得到实证,所以便观察下去,看看他们到底耍什么花招。而这些情报汇总到沈东新手中时,他发现事情要比想象的严重的多。由于张准不在,他召集了四大委员会的联席会议,最后会议决定通过张准留下的超时空联络通讯工具向张准汇报。

  张准正在陪着四个老人和边雪在南都的老城区的瑞蚨祥逛着,口袋中的通讯器突然响了。张准脸色一变,这还是华夏社第一次紧急联络他。他跟边雪说了一声,然后拿着通讯器走到店外接通。过了许久,张准挂断电话皱起眉头,在他看来这次问题比罢市还要严重。经济战争张准不怕,因为他的背后有一个现代世界的物资。可是这次,张准想到电话中说的,华夏社境内儒学各学派正在四处串联,他们准备在各地华夏社政府门口进行上书,要求华夏社改变或者停止的学校书籍,奉儒学为经典。另外僧道两家也一起凑热闹,准备在各地开办讲法宣传,不知道是什么意图。这个问题一旦处理不好,那华夏社就跟天下的读书人和宗教走上对立面了。

  “张准,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一旁的边雪早就注意到了张准,看他接完电话有些闷闷不乐,赶紧过来悄悄问道。

  张准摇摇头:“没什么,只是工作上遇到一些竞争对手,使了点小花招,我能解决。”

  边雪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就好拉着张准的手使劲的握了握,张准看着她笑了笑,表示自己真的没关系。其实一旁的四位老人早就已经看见了这边的情景,只不过看到两个小的正在腻歪也就没过来。不过逛街的心情也没了,张准一家三口将边雪一家送回家,张准就开着车送父母回淮城。这一路上,张准边开车边考虑这次上书事件和讲法事件。等回到淮城的家中后,张准查阅了一些资料,心中有了点底。

  看来这次的事情没这么简单呐,张准心中想到。这次背后怕是也有蒙古人的影子,不然这新旧儒学,各家宗教不会一起对华夏社发难。特别是儒家各学派,原本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怎么会联系到一起了?看来忽必烈这次是以功名利禄来吸引儒家和僧道三家跟自己作对,不然他们不会这么积极。有些人是真的看不清形势啊。

  特别是学文止于词章,不知讲明经术为保国保民之道的旧儒学与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的新儒学,两方面矛盾重重。除了思想的分歧,旧儒学的代表多是金亡之后投降元朝的汉人官员,而新儒学则是被俘悲伤的南宋理学家,于是在元廷之中,两方更是互相攻讦。

  张准点了一根烟,站在窗户前看着外面,心中烦躁。敢情华夏社时空所有的学派都跟华夏社不对付,再加上僧道,儒释道都凑齐了。看来蒙古人除了经济战争,还要来一次文化战争啊!张准狠狠的将烟头捻灭,喃喃自语道:“这次说不得就要大开杀戒了。”不过一瞬间,张准想到一件事,他赶紧回到电脑前又开始查找起资料来。结果他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元廷中本来发展的最好的刑州学派竟然没有参合到这件事情里来。

  要知道邢州紫金学院的刘秉忠、张文谦、郭守敬、张易、王恂号称五杰,因其学识渊博、文武兼备、大略雄才。成为元世祖忽必烈重要谋士和开国大臣。为元朝的统一和建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这五人为代表,形成了刑州学派。

  刑州学派第一个贡献,就是为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设定进军路线图。其中刘秉忠、张文谦自入忽必烈幕府,每当召见垂询,谈及天下形势。二人无不从历史高度纵论得失,忽必烈听后每每称赞。行军打仗都邀于同行,对其言听计从。

  第二个贡献是减少民族杀戮,蒙古多为骑兵,作战勇敢,但喜杀戮、善抢掠。战争只要遭到抵抗或受到损失,便屠城灭族。刑州学派辅佐忽必烈,空闲时,常跟其讲爱国怜民的故事。灌输“广施仁政,达济众人”,方可为天下主“的道理。进入南宋地界,忽必烈传令各路将领,不能枉杀无辜,不能焚烧房屋,所获战俘百姓一律放还,违者军法从事。在收取南宋各战役中,一改大肆杀掠风气。收到好的效果。张文谦、刘秉忠等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最大的限度减少民族的杀戮,减轻了战争的流血牺牲。

  第三个贡献是协助忽必烈取得汗位,忽必烈为王时,受命总制漠南汉地。1259年7月,宪宗蒙哥在攻打南宋合州钓鱼台城时,重炮死于营中。消息传来。忽必烈当时感到不知所措。张文谦说:“坐视观望,死路一条,不如先发制人”。忽必烈接受了张的建议。一方面迎接蒙哥灵车,一方面与南宋丞相贾似道签订和约,并率兵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