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晋汉奇侠传 >

第8部分

晋汉奇侠传-第8部分

小说: 晋汉奇侠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顶平阔说道出群芳。美景云列,撩人心怀。乱石腾空,繁花生树,杂然前陈,应接不暇。循罗汉街以西,得石阶百五十步,尽而宝刹出焉。“归贤寺”三字呈余前。寺颇古,内宽亮。虚步入堂,渐临佳境。”

    又,“登而环视,天高地阔。江山之外,第见飞鹤斑斑。俯望西北诸山,连绵起伏,宛如粒粒碧玉珠;近瞰晋城,楼舍依山而构,栉比鳞次,覆压数十里。顾视归贤,林木殷盛,庙宇成群,青烟萦绕,若回东都。”

    正当乐异扬离开石碑进入寺院前庭的时候,他被一群和尚拦住了,领头的一个年轻和尚道:“主持大师有旨,今夜寺内有大事商议,闲杂人等不可入内。”

    乐异扬见天色已晚,寺周已经没有其他住处,于是道:“这位师父,在下只是路过贵寺,想在贵寺暂住一晚,明天清晨便赶往京城。”那和尚却不依不饶地回应道:“不行不行,倘若让主持知道了,我们都得挨罚,你还是快走吧。”乐异扬还想解释,和尚们早就不依不饶,一个劲地将他推向门口。

    这时,一个老和尚出来了。他身穿紫色袈裟,头戴毗卢冠,手中握着漆黑的佛珠,后面还跟了两个小沙弥。乐异扬虔诚地鞠了鞠躬,老和尚对他笑了笑,便招手叫那个和尚过去了解情况。这个年轻和尚便走上前,在老和尚的耳边咕噜咕噜说了半天。老和尚听了之后,点头同意后回到了佛堂里。

    有了慧行法师的旨意,那个年轻和尚态度立刻转变了,热情地为他安排了寺院前庭的东厢,并给他准备了今晚的斋饭。乐异扬这时知道了这个和尚叫度悔,今年刚满二十岁,太原东南人士。还从他口中得知那个老和尚便是太原有名的慧行法师,现在代理归贤寺主持。归贤寺真正的主持是慧空法师,如今正在后山闭关修炼,过几天便要出山。听说乐异扬要去京城,慧行主持便答应让他在寺里暂住。

    乐异扬心中很感激慧行法师。吃过晚饭正准备去拜访他。这时,寺院突然进来三个太原的士兵。领头那人约莫四十多岁,英姿勃勃,手中握着一柄长剑,径直走进门来。乐异扬见状马上回避开。

    只听到那人叫到:“慧空主持在吗?”度悔和尚走出门,看见来人,微笑着问候道:“郭将军,好久不见,主持闭关了。您先到西厢房休息,我这就去叫慧行代理主持出来。”那人大声道:“好,快去快回,北平王紧急军情,郭威不敢耽误。”说完去了西厢房。

    乐异扬心中纳闷,军情与和尚有什么联系。他并非有意想偷听这里的私密,只是很好奇,于是趁他们不备,偷偷地藏到西厢房外的树丛中。

    不一会,便见到慧行法师的身影。这次他是一个人,小沙弥都在大堂等候。他走到西厢门口,环顾了四周,见没人跟着,便走进房去了。这时,在西厢院里,只剩下乐异扬三人。

    郭威本来在房间里焦急地踱着步之,见慧行法师进来。忙迎过去,双手作揖道:

    “慧行法师,这么晚来打扰,还望恕罪。”

    “岂敢岂敢!”慧行寒暄道:“郭将军深夜造访,必有不可耽搁之事。”

    “在下确有重要军情与大师们商量,只是不知道慧空法师什么时候可以出山。”

    慧行见此事尚需与主持商议,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不敢怠慢,立刻指派人去后山请主持出山。

    在等待的过程中,郭威在房中不停地喝着斋茶,想着临走时收到地来自前线的军报,愈发焦急万分。慧行见状,知道当兵的习惯,不便强加安慰,只是默默地滑动着手中的佛珠。过了一炷香的时辰,西厢院门被推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和尚大步跨了进来,他满身褴褛,连大胡子上面都是灰尘。他一进房间,乐异扬便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气流向他涌来,这时,门窗自动关闭了。

    乐异扬正诧异中,便听到房里人轻声在地交谈什么。他立刻打起精神,两耳透过空气几乎直接贴在墙壁上。

    “郭将军,深夜找鄙人何事?刘知远为何不亲自来?”慧空问道。

    “慧空法师,您还不知道,契丹前段时间四处在边界挑衅,我们太原边界有五个县被掠夺。现在军费严重不足。两国互市终结让商人损失很大。我们军费得不到补充,前线将士已经怨声载道。虽然北平王前几日就去前线抚慰将士,但长此下去,仍难免兵变发生啊。”

    郭威焦心地道,

    “今日下午收到北平王的军报,要我马上来找您,必须是当面见到您。我也不知道王爷是怎么想的。不知如今贵寺能否支援一二?”

    慧空抬头望了一眼慧行。平时寺里支出全由慧行负责记录,他自然是知道还有多少家底。

    “国家有难,按理我们本来应该出手相助。不过我们现在确实有心无力。平日香客供奉虽多,但都用在修建阁楼之上,目前库存所剩无几。”慧空淡淡地答道。

    郭威低下头,心中盘算着,归贤寺每年收入都超过上百万两白银,其他捐赠不算在内。当然,每年寺里也会举行赈灾会,但也只是收入的冰山一角。大部分钱都用在修葺寺院,扩建台楼上面。更可笑的是,每年冬天军中还要派人来寺院当差,美其名曰归贤轮值。实在令人气愤至极!

    “郭将军,主持所言不虚,我们目前只有一千三百两银子,尚需购买今年冬天御寒的棉衣和预备明年赈济边民的粮食。”慧行连忙应和道。

    “如此就算将这一千三百两全拿去做军费,也坚持不了几天。难道是天要灭我太原?”郭威失望的道。

    “此事我等也无可奈何。郭将军,你还是请回吧!”慧空摇着头,起身送客。

    正当郭威准备离去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刘知远曾经告诉他的一句话。他便转过头来,对慧空道:

    “主持还记得当年与北平王的情谊吗?”

    慧空听后一震,没想到郭威竟会问出这个问题。他示意郭威坐下,并对慧行道:

    “你先下去休息吧,我有些话想和郭将军说说。”

    慧行诺了一声,便离开西厢回自己房间。

    慧空坐在茶几旁,沉默了好一阵。乐异扬在门外站的腰酸腿麻,正准备回房间休息。这时,慧空开始说话了。

    “郭将军,提起与你们北平王刘知远的情谊,还不得不说起一个人,那就是已故的高祖皇帝石敬瑭。”

    “那得从十年前说起,当时还是后唐末帝李从珂的统治中原的最后时刻。我的俗名本叫胥元非,与刘知远一起是石敬瑭手下的军校。后唐末年,朝廷**,军纪涣散,民不聊生。中原各地义军风起云涌,大唐军队节节败退。而此时,地处我国北部的契丹族却已经立国二世,皇帝耶律德光见大唐内乱,于是令胞弟耶律李胡趁南下进攻代州。没想到石敬瑭竟背着朝廷与契丹结盟,割让“幽云十六州”借契丹之兵攻灭大唐。刘知远和我得知情况后,认为“幽云十六州”一失,以后中原就再无宁日,于是冒死力谏,石敬瑭不听我们劝告,一意孤行,结果换来向耶律德光屈称“儿皇帝”的屈辱结果。我一气之下离开太原,在此处居住十四年了。

    大约一个时辰过去,慧空终于讲完了整个事情。郭威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想到这个慧空可能见死不救,仍抱有一线希望地道:

    “主持与王爷都不主张将土地割让给契丹,而今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又御驾亲征,是想倾全国之力灭掉我大晋。如今军费问题不能解决,在下这就回去向王爷请罪。”

    言毕,郭威起身向慧空告辞。慧空也起身示意他坐下,然后对他道:

    “郭将军,鄙人虽无钱粮相助,但念及刘知远为人宽厚贤能,倒有一句话想由你转告他。契丹如今兵锋正盛,希望他能够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切莫与契丹正面冲突。这不光是为了太原的百姓,更是为了整个大晋国”。

    “主持的意思,在下一定会转告王爷。”郭威答应道。

    待郭威离开归贤寺,乐异扬也回到东厢。他躺在床板上,仔细回想慧空与郭威的对话,觉得很多地方都很蹊跷。契丹都打到家门口了,再不抵抗,则跟十年前的后唐军队有什么分别。乐异扬的父亲是行伍出身,有一段时间在代州当差,如果父亲还在世上,一定不会坐以待毙。唉,如今父亲已经去世,想这些还有什么用。乐异扬心中顿时惆怅万分,辗转难以入眠。

    夜深了,慧空去了偏殿。那里早就挤满了几十位身穿各式服装的人,这些人年龄大都在五十岁左右。大伙见到主持,都行了礼,然后变成整齐的队列。这时,只听慧行道:

    “各位弟兄,今晚主持有重要事情和大家商议,所以将大家都请了过来。”

    大家很安静,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慧空看着眼前这些人,缓缓道:

    “十四年了,大家还能再次一聚,鄙人深感欣慰。如今边境再起烽火,一场大战似乎就要到来。就在今晚,刘知远还派人过来询问军饷的事情。据鄙人在契丹内线的情报,这次契丹是想一举攻灭晋国,中原百姓岌岌可危,我们应该有所作为了。”

    大家听完,明白慧空的意思。“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除掉耶律德光,契丹大军便群龙无首,只得乖乖退兵。

    “不深入虎穴,焉得虎子?”大伙慷慨激扬的说到,纷纷要求前去。

    “好,鄙人待天下苍生谢过大家!把酒来,鄙人今晚与各位弟兄喝过痛快。”这时,慧空已经管不了出家人的那套规矩。在太原隐伏十余年之后,终于要出手了。

    各人离开归贤寺后,做好准备之后,便兵分几路,越过太行山,陆续向中原契丹军营方向进发。

    乐异扬在归贤寺待了几日后,便准备启程前往京城。突然想起在这里打扰了这么久,应该前去向慧行大师亲自辞行。路上刚好碰到度悔挑水回来,便向他问了慧行大师的行踪。得知慧行此时正在大殿同一班和尚听慧空主持讲颂经词。乐异扬便到大殿门口静静地等待。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和尚们终于出来了。慧行陪同慧空走出大殿,见到乐异扬,忙招手让他过去,然后向慧空介绍道:

    “师兄,这边是我向你提及的乐施主。”

    乐异扬走上前向慧空行礼说道:

    “久仰主持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慧空见眼前这个少年不过十七岁,长着一副修长的身子,披着黝黑的头发,言谈举止间已显不凡,便道:

    “施主小小年纪,竟能独创江湖,实在难得。”

    “主持大师,在下长期在边境生活,但一直学习诗文,未成习武,此次出来。实在情非得已。”

    慧空见有难言之隐,也就不便继续问下去。便关心地道:

    “老衲看施主的底子不差,以后应该可以有大作为。老衲送你一句话,希望对你有帮助:江湖险恶,行事要忍为先,心中无物胜于有物,出家人常说,无无是有。”

    “在下一定谨记主持教诲。在贵寺打扰了这么久,今日准备启程去京城,特来向两位大师告别。”

    “施主生逢乱世,确实不幸,请多保重。”慧行道。

    “多谢主持的教诲。两位大师,后会有期。”乐异扬答应道。

    “后会有期!”

    离开归贤寺,乐异扬发现包袱里多出了一大袋绳子和五十两白银。原来慧行早就安排人将银子放到他的行李中了。乐异扬对归贤寺心存感激,便加快了行进的步伐。他白天赶路,夜晚就用包袱里的绳子在大树中间编织出一张简易的吊床用作休息。这太行山绵延五百余里,由北向南分出几支山脉,是太原与潞州的界山。乐异扬足足走了半个月才走出太行山。太行山以南便是潞州境内。潞州以南是卫州,再往南便是大晋国的京城开封府。

    乐异扬一路风餐露宿,这日未时,总算在潞州界找到一家小客栈。这家客栈就在道路旁边,四周再无其他客栈。此地离州城还有两百里路。于是他走进客栈,见到里面到处是人,大部分人的服饰和他一样。这潞州虽然与太原临界,但风土人情与太原大为不同。太原是各族人杂居,潞州则大部分人是汉族。看来这些人也是从太原过来的。

    乐异扬径直走到柜台,对店小二道:

    “给我来一间最小的房间。”

    “客官,不好意思。小店今日已经客满,没有房间了。”店小二笑着道。

    “怎么会这样?”乐异扬忙问道。

    “客官,你也见到了,此地荒郊野外,只有我们一家客栈,自然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客官远程而来,小的就实话告诉你,现在连马厩都住满人了。”店小二无奈的道,“不过,再往前走三十里,就有一个悠云山庄,庄子里房间很多,只是……”

    乐异扬见天快黑了,如果再找不到住的地方,就得在客栈外面睡一晚,便忙问道:

    “只是什么?你但说无妨。”

    “悠云山庄很神秘,小的只见过进去的人,没见过出来的人。”店小二轻声道。

    “世上还有这回事?”乐异扬纳闷道,“此地不可久留,倒不如去哪悠云山庄住上一晚,明天一早就离开。”想着想着便走出了客栈。

    潞州地势较太原平坦,虽说三十里路,乐异扬半个时辰就到了。此时天色已经暗下来,远望见前面有一个湖泊,湖泊旁边是一片竹林,竹林深处似乎有许多房屋。乐异扬走到竹林边上,只听见乌鸦的叫声,心中不免一阵寒栗。他深吸了一口气,大步走了进去。

    走了大概百步左右,便见到一个石门。石门上方刻着四个大字,悠云山庄。走过石门,便来到了一片开阔地。眼前的一切让乐异扬大为惊叹。精致的庭院连成一片。庭院外面有凉亭和假山,一直练到竹林外的大湖泊。

    “这分明是一个私人园林。”乐异扬想道,“可是园林主人在何处?”

    他一边想着,一边朝庭院里走去。

    庭院里有五棵大树,每棵树约有五围大小。树枝相互交通,树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