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23部分

化工大唐-第23部分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我把火碱钱支了,买些米回来。”陈晚荣早就打好主意了。
  如此解决也不错,陈王氏问道:“晚荣,你打算甚时间送火碱呢?”
  言外之意是要陈晚荣早点送火碱去,早点买米回来,然而陈晚荣却说出一句让他们想不到的话:“我要等到吃完午饭,下午去。”
  家里在等米下锅了,这事越早处理越好,他却不急,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这究竟闹的什么玄虚?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一)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可能事事如意,样样遂心,总有那么一些事情不能让人满意,困境、逆境、险境是精彩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若你不幸处于困境的时候,可以害怕,可以忧虑,就是不能慌神,一慌神就没了主意,会失去走出困境的机会。
  陈晚荣深明此理,家里虽然揭不开锅了,但是他并没有慌,反倒是心念一转,立时有了主意。要是真的按照陈王氏希望的那样做,现在就把火碱送去,把钱支了买些米回来,家里的事情是解决了,却会留下后患,这无异于在告诉李清泉我们遇到困难了。要是给他逮到机会,象压桶价一样压价,这以后的买卖还怎么做呢?
  当然,陈晚荣交货的时候可以找籍口,不过李清泉对陈老实一家的根根底底了若指掌,难保他不会猜到。要真是这样的话,买卖还没有正式开做,就先失一手,很不明智。
  以陈晚荣打算,和李清泉的买卖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无论如何不能向他示弱,不能让他知道自己处于困境。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要在李清泉面泉表现得底气十足,有事也要装作没事,这就是做买卖的诀窍。
  无形中陈晚荣已经取得了支配家庭的地位,陈老实率先附和:“晚荣,你说咋做就咋做,下午去就下午去。”
  陈王氏虽然忧心一口饭,但对陈晚荣的决定还是很支持,想也没想就道:“晚荣,娘听你的。”
  能得到二老的理解和支持,让陈晚荣大为放心,安慰他们:“爹,娘,我和李老板约好了,今天下午去拿废水,顺道把火碱送给他。约好了时间,就得守信,按时去。”
  陈老实穷归穷,做人还有挺有操守,有原则,一听这话立即赞成:“晚荣,你能这么想,爹就放心了,很放心。这叫守信!说了甚么时间去就甚么时间去!”
  陈王氏也没落下,白了陈老实一眼,略为数落起来:“老头子,就你晓得守信,晚荣就不晓得?娘估摸着,剩下的饭菜还能凑合一顿,晚荣,你不用着急。”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上午陈晚荣帮陈老实打下手做木活。到了饷午,陈晚荣把昨天剩下的鱼、肉、排骨和剩饭倒在一起,煮了一大锅。这种大杂烩本就别有韵味,再加上陈晚荣善于烹饪,味儿就更长了,这哪里是剩饭剩菜,就是山珍海味也没有如此悠长的滋味,陈老实差点把舌头吞进肚里了。
  吃完饭,陈晚荣把火碱放在背篓里,背在背上,作别二老,去送火碱了。
  陈王氏也如陈老实一般,吃得异常开心,把家里没有一粒米这等焦虑事也给忘了,欢天喜地的送陈晚荣。陈老实就更不用说了,一天剔牙,一边打着嗝儿,送走了陈晚荣这才摸着滚圆的肚子:“我吃撑了。”
  “饭撑傻瓜蛋,你吃饱了不晓得丢碗,活该!”陈王氏有点不屑,扔下一句狠话,进屋去了。
  “你还不是跟我一个样!”陈老实叨咕一句,回到屋里干活去了,屋里传出砰砰的声响。
  原本揪人心的事儿,在陈晚荣的巧妙处理下陈老实夫妇不犯愁了,好象根本就没这回事似的,陈老实心里特别高兴,砍木头的声音又响亮又密集,好象在放鞭炮。
  官道繁盛如昔,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向长安涌去,其繁忙程度就是比起现代高速公路一点也不逊色。陈晚荣心想这折射出长安惊人的吸纳能力,也证明了长安的繁华名不虚传,得找个机会去长安见识一番。
  长安的大名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如雷贯耳,具有不可推拒的吸引力,离长安不到一百里路程,要是不去长安见识一番,还真有点“不到黄河非好汉”的意思,白穿越一回了。
  一边转着念头,一边加快脚步,赶去罗家甸。今天是交货日期,是自己来到唐朝赚钱的日子,虽然不算多,毕竟是完成第一笔交易,陈晚荣心里也挺高兴,这路得走异常轻快,好象踩着风火轮似的,没多久就到了张德铭的铁匠铺,和昨天一样,铁将军把门,大门紧锁。
  陈晚荣虽是急于知道他们师徒研究的结果,当此之情也只得暂抑好奇心,穿过镇子直去李清泉的皮革作坊。
  远远看见一队载着皮革的马车从作坊里出来,上了官道,朝长安方向飞驰而去。李清泉站在大门口,冲车队不停挥手。
  正在挥手的李清泉看见大步而来的陈晚荣,原本平淡的脸上一下子泛起了笑容,挺着个肚腩快步迎了上来,亲切的笑声远远的传来:“晚荣,你才来啊!你也不早点,我都看了你好几次了。”话语中不乏埋怨。
  陈晚荣很懂礼节,快步迎上去,堆了一脸的笑容,比起李清泉的笑容一点不差,微喘着气道:“让李老爷子久等了,实在是罪过。这火碱做起来很麻烦,费时费力,为了给你赶工,我才睡了两个时辰。要不是看在您的金面上,我才不受这罪呢,不拖他个三五天不给送呢。”
  昨天阖家欢,一家人兴致高昂,闹到大半夜这才就寝。今天是陈再荣上学堂的日子,陈晚荣天没亮就起来送陈再荣上学,睡了差不多就两个时辰,这话半真半假,却给他说得振振有词,仿佛真的是为李清泉赶工似的。
  “生意场上无真话”,做买卖不能实话实说,陈晚荣深明生意场上的诀窍,不管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一定要说漂亮了,让人听着舒服。
  李清泉一下子激动起来,忙拉着陈晚荣打量起:“真是难为你了,晚荣。我是想早点拿到火碱,可身子也重要,不能太亏自己了,得多歇息。”
  他是久在生意场上打滚的人,很会表演,这激动有几分真几分假,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陈晚荣是机灵人,不会笨到不予配合,让李清泉唱独角戏的程度,一脸的感激之色:“谢谢老爷子关心,我记下了。”
  “这就对了嘛!”李清泉一副欣慰模样,拉着陈晚荣的手道:“晚荣,瞧你这么辛苦,我是感同身受。走,去过了称,我把余钱付给你。”
  急着过称,主要是怕陈晚荣缺斤少两坑他,却给他找了一个漂亮的借口,好象他是很爽快的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似的。
  要想买卖做得长久,帐目得算清楚,陈晚荣对他的提议没有异议,应一声,任由李清泉拉着,却工房里过了称。
  一过称,有十一斤多,除掉包装用的油纸,多出至少一斤,李清泉暗中松口气。陈晚荣笑道:“老爷子,这是我们第一次做买卖,这多出来的就当是添头,送给您了。”
  “那怎么好意思呢?晚荣,你做这火碱这么辛苦,我得给你钱。”李清泉嘴上推辞,早就笑得眼睛只剩一条小缝了。
  陈晚荣知道他喜欢占便宜,索性让他占得正大光明,笑道:“老爷子请宽心,这火碱也不是白送给您。李老爷子把废水给我,我总得有所回报。有句话说的‘来而不往非礼也’,老爷子真心给我废水,我能不送点给老爷子您吗?我家里的情况老爷子清楚,能入老爷了法眼的就这点火碱了,请老爷子笑纳。”
  多出来的总不可能拿回去,作为添头给李清泉是做生意的一种手腕。陈晚荣能说会道,这话说得非常漂亮。
  生意场上只有利益,没有真诚可言,不过这并不妨碍陈晚荣说漂亮话。这话让人听着就舒服,很对李清泉那种既想占便宜还不想给人说的心理,心里一高兴,拉着陈晚荣的手,声音也提高了许多:“晚荣,走,给你看一样东西,一件宝贝!”不由分说,拉着陈晚荣就走。
  陈晚荣一边跟着李清泉走,一边想李清泉喜欢占便宜,好东西更是珍若性命,轻易不肯示人,他居然把宝贝给自己看,他脖子上哪根筋搭错界了,让他转了性子?这究竟是什么宝贝呢?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二)
  李清泉拉着陈晚荣直去他的屋子,一进屋子陈晚荣想起第一次进这房间闻到的茶味,鼻子不由自主的抽动几下,却没有那沁人心脾的茶香,桌子上只有两把细瓷茶壶,而不是上次见到的三把。
  “晚荣,你坐,你坐。”李清泉挪过一张椅子,热情的招呼陈晚荣就坐。
  陈晚荣道声谢坐了下来,李清泉拿起一个茶杯,从茶壶里倒出一点茶水在杯里,摇晃几下把杯子涮洗一番,倒在一个空碗里。这才提起茶壶满满斟了一杯茶,很有礼节的双手递过来:“晚荣,你走了半天路,也渴了,喝杯茶润润喉。”
  这半天路走下来,陈晚荣还真有点渴,站起身,很有礼貌的双手接过来,道声谢,呷了一口,有滋有味,不是粗茶,应该是李清泉给寻常主顾喝的茶。陈晚荣想起第一次进屋喝茶的情景,不由得有点好笑,这次居然一来就给上好茶,略过了“茶”的阶段,直接进入“上茶”阶段,这待遇差别还真是大。
  就在陈晚荣转念头这当口,李清泉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半躺半靠着:“晚荣,今儿郑老爷子没来提货,这青城雪芽没有泡,还请你原谅。”
  不管他这话有几分真,有几分假,他是个很好面子的人,他能当面说出这话已经很不容易了,陈晚荣豁达之人,哪会计较一口茶的好坏,笑道:“老爷子言重了,我正口渴,能得老爷子给杯茶吃,已经很感激了。”
  李清泉呵呵一声畅笑,重新坐了下来,眨着眼睛,略为有点调皮:“晚荣,你猜猜我给你看的是甚么好东西?”
  陈晚荣精明能干,却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没有未知先卜的本领,哪里猜得到,不过陈晚荣伶俐人一个,小小的给了李清泉一个马屁:“老爷子,你家大业大,宝贝不少,我哪里猜得着。老爷子,好东西得自个珍藏,若有不便,老爷子大可不必让我知晓。”
  古人曾告诫我们“看见水底的鱼是不祥之兆”,意思是说知道别人隐私会让人忌惮,陈晚荣深明此理,这才推脱。一心打探别人秘辛,那是“狗仔”作为,陈晚荣虽是有点好奇,却不是那种没有修养的人。
  李清泉一口否陈晚荣的提议:“晚荣,你别担心,这东西你还非看不可。这东西可是和你有关呢。晚荣,再猜猜,看你能不能猜到。”
  陈晚荣转着念头,若有所悟,问道:“该不会是李老爷子用了我的鞣剂,做出皮革了?”
  “正是!”李清泉不再靠在椅子上,站直了,双手一拍,大声赞道:“晚荣,你见机得真快,我才提了个头你就想到了,了不得呀。这也说明晚荣对这鞣剂很有信心呐!”
  李清泉这里和自己有关的,除了这点别无其他,要猜到一点不难。陈晚荣谦逊一句:“老爷子过奖了。这鞣剂嘛,我还有几分信心。”这鞣革方法,经得起验证,陈晚荣哪会没有信心的道理。
  站起身,李清泉走到墙边一个箱子边,打开箱子取出两块巴掌大小的皮革,回到桌边,把两张皮革放到桌上,冲陈晚荣招手:“晚荣,你来看看。”
  他不说陈晚荣也要看个究竟,端着茶杯走到桌边,打量着两张皮革。
  李清泉瞅了一眼陈晚荣,颇有几分自得:“晚荣,你能分辨哪张是用你的鞣剂做的么?”在他的想象中,做革他是老师傅,几十年的经验,而陈晚荣虽然表现抢眼,让人侧目,但要和自己比还差一大截,最终还得由自己给出答案,不由得有几分轻视之心。
  陈晚荣想也没想,左手把右边的皮革朝李清泉身前一推:“老爷子,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这张。”
  李清泉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反问道:“晚荣,你没猜错?”
  “错不了!”陈晚荣信心十足,解释起来:“老爷子,我虽然没有摸过,不知道手感咋样,不过光看外表就能判别出来。我这张表面光滑,没有死皱,没有死褶,纹路清晰自然,富有美感,看着让人舒服。而这张光泽稍淡,表面上有些死皱,不太受看。”
  李清泉很是惊异,又惊又佩,右手在桌子上轻拍一下,赞叹起来:“晚荣,你真是厉害,没有做过皮革却有老师傅的眼光呐。眼光犀利呀,真是犀利!”
  他不知道现代社会的皮制品满大街都是,皮包、皮衣、皮裤、皮手套、皮鞋、皮夹子,哪里都能找到。现代社会的皮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造革,一是天然革,那些黑心的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把人造革说成是牛皮来骗人。
  要想不被人骗就得学会识别皮革的真假,陈晚荣这个化工学院的高材生要区别皮革的真假算得上“专业对口”,倍儿容易,对皮革的好坏真假早就烂熟于胸,闭着眼睛也能说他个五五六,见了这两张皮革,一眼就识别出来了。
  “老爷子过奖了。”陈晚荣谦逊一句,左手食指在左边皮上轻轻划过,再在右边皮上划过,指着李清泉跟前的皮革道:“这张柔和,摸起来很舒适。这张略显坚硬,有点摸糙木的感觉。老爷子,不知道我的看法可对?”
  “对对对!对极了!”李清泉一个劲的赞道:“晚荣,好处还不止这点呢。晚荣,你瞧好了。”拿起面前那张皮革,对折起来,末了放在桌子上狠狠拍几下,这才放开。他手一松,皮革马上弹了开来,慢慢恢复原状,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好象没有对折过似的。
  把另一张也对折了,在桌上拍几下松开,皮革弹了开来,慢慢回复原状,留了差不多十几二十度的角度,没能完全恢复原状不说,对折处还有一道淡淡的白印。
  “柔韧性极佳!”李清泉看着皮革下了结论。
  皮革的要求主要就是外观要精美,要有光泽,手感好,柔韧性佳,用陈晚荣鞣剂制出的皮革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品质更上一层楼。
  陈晚荣对李清泉说试用就试用的态度很是欣赏:“老爷子真是雷厉风行,说试就试,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