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25部分

化工大唐-第25部分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满意足。当然陈晚荣是精明人,不会一口回答,而是略一沉吟,这才缓缓道:“老爷子,这事得您自个拿主意,我不便多言。我说够了,到时不够用的话,我岂不是误了老爷子?我要说不够,老爷子还以为我是想多卖东西呢。”
  最后这一句话特别漂亮,明明是想多卖鞣剂,却给陈晚荣一句话撇得干干净净,这就是说话的技巧。
  生意场上就需要这样的技巧!
  李清泉很想听听陈晚荣的意见,听了这话心里虽有些失望,但对陈晚荣不愿打探他的事务的品德很是赞赏,道:“晚荣,你多心了。行,这事就这么定了。晚荣,你能不能明天给我?要是不方便的话,先给我一部分也行,我先做着。”
  一下子配两百斤,功夫是花不了多少,只是这原料陈晚荣不敢保证一定能够采购齐全。要做两百斤鞣剂的话,需要五六十斤明矾,罗家甸虽是繁华,一下子要买齐这么多明矾还是有问题,能分批做的话那是再好不过了。
  至于盐,根本不是问题,唐朝的盐不缺,只要你有钱要多少买多少。
  对这提议,陈晚荣没有理由拒绝,点头道:“那行,老爷子需要我做多少就做多少。”
  “晚荣,你明天给我送五十斤来,我先做着。剩下的,看你的情况办吧。”李清泉是那种贼精明的人,能把时限放宽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难得了,这说明陈晚荣现在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更加高了。
  能做成这笔买卖,陈晚荣很是满意,家里还在等米下锅,陈晚荣想早点回家:“老爷子,马上就要下种了,家里的事儿多,我得赶紧回去。”
  哪里想得到,李清泉居然不放他走,右手不住向下压:“晚荣,别急。晚荣,你今天给我出这个主意,我只要做好了,受用终生,老爷子我心里着实高兴,晚点回去吧。我去弄俩菜,打几斤酒,我们两个好好聊聊。”
  他是那种特精的人,用乡下人的粗话来说就是“撒尿也得用布滤”,看看尿里面有没有值钱的东西,居然盛情邀请自己喝酒,陈晚荣想起第一次进这屋子喝粗茶的情景,不由得有点好笑,心想苏东坡那句讽刺对联没写完,应该写成“茶,上茶,上好茶,请赴盛宴!”
  二老在家里苦苦等候自己买米回去救急,要是自己在这里喝得晕乎乎的再回去,这于心何安呢?二老要是知道这事的话,会认为陈晚荣有出息了,得到李清泉这个土财主的青睐,倍受荣宠,但是自己的良心必然会受到谴责。
  陈晚荣微微一笑:“老爷子的好意我心领了,家里的事儿的确是太多,地里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过了年就没去动过。爹还接了不少木活,忙里忙外都是忙不过来。要不是老爷子您,我也不会这么急着给您送过来,这全是冲老爷子的金面。”
  李清泉摸摸肚腩,沉吟了一下,很是惋惜:“晚荣,说实在的,我真想和你好好喝几杯。既然家里忙的话,那就改天吧。明天,你中午给我送过来,我中午请你喝酒,一定得答应我。晚荣,成么?”很是期待的看着陈晚荣。
  看得出他是诚心相邀,陈晚荣想了想,这才道:“老爷子如此盛情,那我冒昧了,恭敬不如从命!”
  李清泉笑呵呵的,在陈晚荣手背上轻拍一下,一脸的笑容,站了起来:“晚荣,你坐会,我去给你拿点东西。”也不等陈晚荣说话,就去开墙边一个红漆木箱。
  陈晚荣心想李清泉这等精明人无利不起早,他居然要给我东西这太阳打西边出来的?他要给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五)
  这个木箱漆以红漆,搁在墙角特别显眼,陈晚荣虽是好奇里面装有什么东西,但他是个有修养的人,不会无礼到跟着过去一窥究竟的程度,而是坐在椅子上,目不斜视,就是箱子里装有金银财宝也不打算瞧上一眼。
  李清泉锁好箱子,回头一瞧陈晚荣居然没有看一眼木箱,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对陈晚荣这修养大生好感,在陈晚荣肩头轻拍一下,很是赞许:“晚荣,我先把银子给你支了。四贯钱有好几斤,带在身上很不方便,我给你折成白银,可好?”
  一贯钱就是一千文,有多重呢?想象一下,一千枚硬币的重量就知道了。当然,唐朝的铜钱和我们使用的硬币重量有很大的差异,四贯钱就是四千枚铜钱,确实不轻了,带在身上很不方便。
  他这一提议的确是为陈晚荣着想,没有理由不同意,陈晚荣笑道:“谢老爷子费心了。”要是换个人,说声我付钱给你,啪的一下把四贯钱放到面前,管你好不好带,那和他没关系,李清泉能考虑到这一步,着实让人感动,陈晚荣是真心相谢。
  “晚荣,这银子一两一锭,一共四锭,你收好了。”李清泉说着,把手里的银锭放到桌子上。
  唐朝的流通货币有开元通宝,银子和金子。一千文等于一贯,一贯换一两白银,十两白银换一两黄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铜钱,遇到大笔交易就使用银子,再大宗就使用黄金。黄金市面上也在使用,但用得不多。
  陈晚荣一瞧,桌上四锭白银,银光闪闪,非常漂亮,很是好看。拿在手里,有一种温和质感,很是光滑,没有一点糙手的感觉,唐朝的白银冶炼水准非常高,绝对不在开元通宝铸造水平之下。
  抚着白银,陈晚荣再次感叹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让人不得不服气!
  陈晚荣和李清泉第一次打交道时,磕铜钱听其清越的撞击声,李清泉以为陈晚荣穷疯了,很是不屑。这次,他不敢有这种轻视之心,微笑着任由陈晚荣折腾。
  “谢老爷子。”陈晚荣谢一声,把银子收入怀中。
  “客气,客气。”李清泉亲切之极,把手里一锭元宝放在桌上,道:“晚荣,鞣剂你做好了送过来就是了,这五两银子是我付的订金。”
  两百斤鞣剂卖二十贯钱,也就是二十两银子,李清泉一下子就付五两银子的订金,还真出乎陈晚荣的意料,以陈晚荣想来他能付一两银子的订金就不错了,不由得一愣:“老爷子,这太多了,你付一两订金就成。”
  李清泉呵呵一笑,笑得象开心果似的,在陈晚荣肩头拍拍:“晚荣,没事的,没事的。我还信不过你么?”
  他什么时间对我这么信任了?陈晚荣瞧着李清泉,只见他眼睛清澈明亮,目光平和,瞧着陈晚荣不住微笑,这副神情绝对不是作假,是真心的。陈晚荣心想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话一点没说错,李清泉和我打了几次交道,对我是越来越尊重了:“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多谢老爷子。”陈晚荣把元宝收入怀中。
  李清泉把手里最后一锭元宝放在桌上,笑道:“晚荣,这五两银子是我给你的谢仪,些微之礼,还请晚荣哂纳。”
  “谢仪?”陈晚荣听得有点糊涂,不解的问道:“请问老爷子,这话从何说起?”
  陈晚荣现在急需钱用,但他是个极有原则、极有志气的人,不是什么钱都能拿,一定要拿得心安理得,是我的才能要,不是我的就是一百两银子也不能要,这事不能不问个明白。
  “坐下说,坐下说。”李清泉招呼陈晚荣坐下,这才坐到自己的椅子上,抚着肚腩解释起来:“给你交个底吧,制裘这事我是真没想到。我看了皮,一直在琢磨着要如何提价,就没想到过制裘。用你的鞣剂制皮,虽然上佳,却没有赚头,做靴子毕竟不能漫天开价。制裘不一样了,长安的富人多的是,他们有钱,只要货好,这价钱不是问题,随便你开就是了。有了你这主意,做上几年,我可以吃用几辈子。
  “这点银子不多,算是我给你的一点意思。现在还没有做,我知道肯定错不了,所以这银子晚荣无论如何也要收下。等到我做稳当了,晚荣,我不会忘了你。”在陈晚荣的手背上轻拍一下,很是真诚,不象是在说假话。
  又在用胡萝卜引诱小白兔了,那句“我不会忘了你”,是在暗示陈晚荣以后还会有好处给你,这五两银子只不过是一点小意思。
  在陈晚荣的印象中,李清泉是那种贼精贼精的人,小心眼,要他一下子拿出五两银子作谢仪,还真难想象。第一次见面,李清泉为了四十文钱和陈晚荣费了半天唇舌,现在却是大大方方的拿出五两银子谢陈晚荣,尽管陈晚荣精明,但要他一下子接受这事是真的,还真有点难度。
  陈晚荣摸着额头沉吟起来,我出这主意的初衷只是为了多卖些鞣剂,多赚些本金,没想过收银子。我这点子绝对称得上金点子,要是现代社会的点子公司出这等金点子,收费肯定不低,会贵得多,收他五两银子的谢仪其实也不算什么,道:“老爷子,这怎么好意思呢?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不是太见外了?”
  “哎!晚荣,你不收才是见外呢。收着,收着。”李清泉一个劲的劝。
  “就多谢老爷子了!”陈晚荣于李清泉的大方劲还是赞赏,心想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世上就没有不可改变的人,懦夫可以变勇士,就看你如何去改变他了”,和我打了几次交道,李清泉这个小气包也大方起来了。
  收好银元宝,陈晚荣站起身就要告辞:“老爷子,家里的事儿多,我先回去了。”
  “坐下,坐下!”李清泉并没有放陈晚荣走,而是硬把陈晚荣按回椅子上,这才坐下来,抚着肚腩:“晚荣,你家里事儿多,这我很清楚,哪个乡下人家里没有点活儿呢?我想占用你一点时间,和你商量个事儿。”
  生意场上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的话,还是少参与的好,好就好,不好还会弄得一身臊,陈晚荣忙推脱:“老爷子,您这话言重了,我没做过买卖,不敢多言。”
  “晚荣,你别多心,我只是想请你帮我斟酌一下。”李清泉怕陈晚荣多想,直入主题:“晚荣,我想过了,这皮裘里面最值钱的就是狐裘,我打算主要做狐裘,晚荣以为如何?”一瞬不瞬的看着陈晚荣,急切的等待陈晚荣的肯定。
  狐裘是最值钱的,他选择主打狐裘,这眼光非常老到,陈晚荣由衷赞道:“老爷子,您这眼光了不得呀!狐裘可是宝贝啊,孟尝君入秦被困,正是用狗盗偷走了秦昭王的狐白裘,送给秦昭王的妃子,这才逃回齐国。老爷子做狐裘的话,不是不可以,只是有一样,这狐皮在哪里去找呢?”
  鸡鸣狗盗一词就和狐裘有关,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典故,陈晚荣早就熟于胸。
  李清泉击掌赞道:“晚荣眼光独到啊,一语就说中了关键之处。这事,我是这么想的,我们罗家甸就有一个猎狐好手,狐狸很狡猾,可狐狸没有他狡猾,只要是狐狸没有能逃出他手掌心的事儿。我打算把他猎到的狐皮收过来,一年不需要做很多,只需要做三两件比我以前做三年还赚得多。再加上皮革赚的钱,我今年肯定会大发一笔。”
  顿了顿,身子前倾,清清喉咙这才道:“晚荣,我听说这狐皮最好的皮就是腋下巴掌大一块。把狐狸打到之后,要在狐狸断气之前把这块皮剥下来,做出来的狐裘才柔和、美观、好看。这可不得了啊,一件可以值这个数,五千两银子。我一年做一件我就满足了。要是颜色一样的母狐腋皮,那就是稀世之珍了,价值连城,我一辈子能做一件就是祖上积德了。”
  陈晚荣知道狐裘很值钱,却没有想到狐腋裘更值钱,听得眼睛睁得老大。李清泉很是高兴看见陈晚荣这副样子,不无卖弄的道:“晚荣,这是一个典故,叫‘集腋成裘’。”
  “集腋成裘?”陈晚荣一下子想起语文老师对这一成语的解释“同学们,集腋成裘的意思就是说漂亮的裘衣是用一块一块皮料做出来的,学习和做裘衣一个道理,需要一点一点的积累”,与荀子《劝学》里的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是一个意思,鼓励同学们积累知识。却把真意给隐藏了,语文老师教的也太似是而非了。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六)
  “老爷子,您真是博学君子,连这等事也知道。”陈晚荣不得不佩服。
  集腋成裘这词我们现代是用来鼓励人学习,积累知识,和“积土成山”差不多一个意思,却把真义给隐藏了,陈晚荣是理科学生,不能怪他。
  “哎,晚荣,你别夸我了。”李清泉右手连摇,澄清道:“我只会做买卖,眼里看到的是钱,哪懂这些。都是郑老爷子说给我知晓的。”
  要不是这个郑老爷子,自己还不知道“集腋成裘”这词的真正意思,陈晚荣对这位没有见过面的郑老爷子不由得生起三分好感,赞一句:“郑老爷子真是博学!”
  “可不是嘛!”李清泉很是赞同这话,道:“我和他打了这些年的交道,别的没有学到,就是学到不少学识。我每次和他见面,都有新的收获。郑老爷子一有空就读书,不象别的有钱人,去出花天酒地,挥霍无度。”
  富人的生活在哪个时代都一个样,奢侈无度,挥霍成性,有钱而不出去乱来,潜心于读书,这样的人非常少,是富人中的另类,其品格让人敬佩,陈晚荣对这个郑老爷子不由得再生几分好感:“郑老爷子学识过人,人品高洁,让人钦佩。”
  李清泉对自己这个大主顾打从心里服气,双手一拍,赞成这话道:“郑老爷子一身学问,明天本该是他来提货的时间,可来不了喽。听说他家里来了客人,一个叫吴兢的学友专门从长安来看望他,正和他在家里吟诗作赋,诗酒唱和,还不晓得有多乐呵呢。”
  吴兢的大作《贞观政要》陈晚荣没读过,对他的事了解得不多,但从“世事洞明皆学问”一联里可以想见其才学人品,皆是高人一等,打从心里仰慕,一听这话立时来了兴趣:“老爷子,您说郑老爷子和吴兢吴先生是学友?”
  “是呀!”李清泉有点奇怪的问道:“晚荣,你有事?”
  陈晚荣笑道:“老爷子,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吴兢吴先生出的。”
  李清泉哦了两声,这才笑道:“晚荣,你也不必惊奇。郑老爷子那么高的学问,才交得上吴兢吴先生这样的朋友,不是么?”
  “人以类聚,鸟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