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356部分

大汉光熹-第356部分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意见。

    东汉时匈奴地的大城,大概就在如今河套鄂尔多斯附近,当时的人们可不知道这块草原下边是数不清的煤炭,所以当时的大草原也不像现代鄂尔多斯那般坑坑洼洼的难看。

    在大城,刘谦见到了远征军东线指挥官刘晔和黄忠,了解到这次围歼匈奴的军事行动已经进入了末期,现有河套地带已有三分之二被清洗干净。

    通过书信来往,刘谦知道刘晔和贾诩采用的是划区清洗。

    他们首先会重兵控制一个五十里呈正方形的地带,然后地毯式搜素杀戮,等这片区域清理干净,然后就向附近局域进军。

    由于匈奴人很少有大规模聚集一地的行为,再加上匈奴男丁基本chōu空去了三辅,以及刘谦军早早mō清了匈奴人居住地信息,故而汉军都是以一万人马为单位进行划区屠杀,只有重点地区进行重点照顾,所以效果比较显著。

    在这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中,看似枯燥的屠杀作业中也突出了几个杀人英雄,其中以一个叫张辽的小将干得最为出sè。

    起初的时候,这个小将尽管很努力带领手下士兵划区作业,甚至为了抢功每天只睡三个时辰,可是他和早就杀出技巧的西部远征军凌武韩遂等人相比,也没有多大优势。可是几天之后,自从张辽想出坑杀这个捷径之后,很快就和凌武韩遂等人拉开了距离,大大为东部远征军争了口气。

    坑杀这个名词刘谦很早就听说了,他还知道秦将白起和项羽都是以坑杀而闻名于世的,一个坑杀了四十万赵军,一个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都是了不得的杀星。

    只是自刘谦从军之后,一直行使的都是尽力吸纳降军的办法,就是在三辅杀俘也是为了让三辅百姓安心而支持他,所以就采用了比较刺jī眼球的血腥屠杀,还真没有坑杀过降兵。更何况刘谦听说第一个采用坑杀的将领是张辽,不由得就提起几分兴趣,仔细询问起其中的细节来。

    待听完刘晔介绍之后,刘谦这厮大发感慨道:坑杀果然是最有效的杀俘方法。

    原来,坑杀匈奴人之前,张辽不给匈奴人解释什么,只是驱使匈奴人卖力的挖坑,等匈奴人将大坑挖成之后,张辽就将挖坑的匈奴人给赶到匈奴人挖出的大坑内,然后就将匈奴人给活埋了。

    这种杀戮方式,最大的好处是节省人力和兵器磨损以及节约时间,实在是杀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刘谦决定在军中大力推广,让匈奴人更快的死在他们自己挖出的坑中。刘谦认为,来年大草原上的野草将会更加茂盛,到时候等他把封地迁到这边来,他不是大占了便宜。

 五百七十三章 军粮引发的军事改革

    五百七十三章军粮引发的军事改革

    在大城停留了一天,刘谦和刘晔jiāo换了一些看法,特别是关于来年军粮缺口的问题,两人进入了深入的商讨。

    以前两人之间jiāo换意见都是通过书信往来,往往商议一些大方针问题,从来没有面对面研究细节问题的机会。这次刘晔和刘谦见面,刘晔就将心中很多成熟和不成熟想法说了出来,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刘谦的肯定。

    关于来年军粮不足这个关系着刘谦军发展的重中之重,刘谦和郭嘉以前也很重视,也准备好了一些应对方案。

    刘谦由于受到历史影响,比较偏向军队就地屯田这个办法,他研究过,就地屯田虽然不能彻底减少对运送军粮的依赖,可是基本上能减少三分之一军粮的消耗。对于拥有数十万军队的刘谦军而言,减少三分之一军粮的消耗,那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郭嘉比较同意刘谦屯田的方案,只是郭嘉更认为节流的同时也必须开源,只有手中掌握了几个产量大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军粮供给不足的大问题。

    时下,刘谦把冀州送给了吕布,让吕布免费给刘谦军做盾牌,郭嘉不建议刘谦军马上对吕布下手。幽州平均温度低,土地开发xìng也不够,也不是一个理想的产量大区,为此郭嘉也把幽州排除掉了。

    豫州和兖州地处中原,土地开发比较成熟,产量较高,可是刘谦军暂时的战略方针是韬光隐晦,希望各自占据半个中原的袁绍和袁术二虎相争,故而短时期也不能向中原扩张。

    排除这几个方向之后,郭嘉的目光自然转向了南方的益州,益州自秦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如果能够将益州控制在手里,必将大大缓解刘谦军明年军粮压力。

    刘谦此人对于郭嘉的建议,从来都是纳谏如流,于是在三辅战事远远没有结束的时候,刘谦对于益州的攻略就开始着手筹划了。

    原来刘谦认为,有他和郭嘉两人的综合意见,针对粮食缺口问题已经被他们应对的很完美了。直到和刘晔促膝而谈的时候,他发现,添加上刘晔的建议之后,可以让整个应对方案显得更加完美。

    刘晔的建议是裁军,裁撤军队中年纪过大和伤残过重战斗力下降的士兵,让这些士兵回家参与地方建设,这样不但地方粮食产量能够有所增加,而且有效的节约下来一大批军粮。

    刘晔的建议刘谦很是认同,其实他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只是没有刘晔考虑的细致罢了。

    认真听取完刘晔的意见,刘谦立刻根据刘晔的建议起草了一份关于士兵退役的文件。文件中指明,等清理匈奴人的战役结束后,刘谦军除了必须在边境常备的武装力量,其余多余的士兵暂时需要回到各自家乡,一边参与家乡建设一边保持必要的武装训练。

    刘晔计算过,刘谦军总兵力应该在六十六万上下。其中南阳郡有十五万左右武装力量,虎牢关驻扎五万步骑,三辅有七万多步骑,东西线远征军共有三十四万,其余还有水军约五万人。

    刘谦这厮初始被刘晔计算出来的人数下了一大跳,因为最近刘谦军在数条战线上作战,让他总是感到兵力不足用,印象中他最多会有四十多万兵马,实在没有想到他现在有这么多人马。

    刘谦会犯这样的错误也不奇怪,自从他带兵出征幽州之后,南阳郡究竟鼓动多少人参军,这些自愿参军的百姓其中有多少作战有多少修筑堤坝,他也不是很清楚。那就更不用提刘晔率领的幽冀二州兵团和贾诩的凉州兵团了,这两个武装力量都是越打仗越壮大,最为强盛时几乎一天一个数字,让刘谦有点接受不住他们巨大的变化。

    接受不了的刘谦,索xìng也不去管这些军队具体多少人数,反正军械粮草和军饷津贴也不让他cào心,全都是各个军团内部自行运作,故而刘谦一直也不知道手中军队具体的人数。

    当然,刘谦心中很清楚,眼下六十万人马中,看似兵强马壮不可一世,其实真正有战斗力的合格军人并不是很多,用乌合之众称呼他们也不会错。

    刘晔属下二十几万军队中,不提号称十万雄狮其实作战战士只有三万多人的黑山军,不说全族投靠刘谦的乌桓,其中从冀州幽州吸纳的新兵降兵就有近十几万,还有大概六七万是刚刚从并州吸取的新兵,

    凉州军中尽管以骑兵为主,兵力甚至达到了十几万,看似战斗力很强,可是这十几万人马都是打败董卓之后,各个羌族降兵整个部落整个部落全部加入的,其中不乏年迈老人和不足十五岁的孩子,战斗力其实并不特别强悍。

    那就更不用说南阳郡大军了,这些人马的由来刘谦最为知根知底,其中除了大约有一万多人是他原来的嫡系,战斗力值得一提之外,其余的基本是动员响应保卫家乡的农夫,要不然也不会单单依托关卡防御就损失六万多人了。

    鉴于今年一系列战斗打完后,刘谦有了一个稳固可以发展的大后方,再也不需要维持庞大兵力而过分消耗资源,就是没有明年粮食巨大缺口,过于臃肿的军队规模确实有必要消减了。

    因此,刘谦决定将六十多万的军队规模暂时消减一半,只留下必要的三十万人马防守从并州到益州偌大的防线上。

    并州东方有壶关之险,吕布对此威胁不大,为了防备鲜卑人伺机侵袭,刘谦决定给并州留下六万军队。消灭匈奴人之后,凉州只用考虑防御鲜卑,可是以凉州的贫瘠,鲜卑人一般不愿从哪里发动进攻,为此刘谦只给凉州二万军队的编制。

    河东河内两郡出产丰饶,特别是河东郡盛产食盐,这对于远离大海的刘谦非常重要,为此刘谦决定在两郡驻扎三万兵马和两万水军。

    虎牢关是阻挡东方诸位进攻雒阳的必由之路,可是虎牢关本身十分坚固易守难攻,故而刘谦决定保持兵力不动,虎牢关依然驻防五万人马。

    南阳郡四面临敌,加上他是刘谦的老巢,故而刘谦不能让南阳郡有失。其次,刘谦心中有占据益州之后,从益州出兵东进的想法,那时候如果南阳郡有机动兵力协助,荆州就更容易攻取一些,怀有这样的打算后,刘谦决定在南阳郡驻兵六万。

    益州虽然没有到手,可是刘谦也早早把益州军事安排做出了提前部署。攻取益州之后,益州北部属于刘谦的领土,不用考虑驻兵问题,所以益州主要防御方向就在东方。鉴于历史上李严驻防白帝城的典故,刘谦决定在益州驻扎六万军队,其中有两万是水军。

    除了这些依托关隘防守的驻守军队之外,刘谦还决定效仿北军组建一支五万人的机动部队,哪里情况出现危机,这支军队就开赴到那里去,至于未来对外作战,这支军队更是主力的主力。

    这样一来,刘谦眼下臃肿的六十六万大军,一下子就减少了三十一万,这就能给刘谦省下来将近一半的军粮消耗。

    时下刘谦最担心的是粮食,毕竟粮食这玩意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手,而士兵一天不吃粮食就失去了战斗力,这才不得不让刘谦为了军粮焦头烂额。可是刘谦手中有钱也是一个不同忽视的因素,有这些大量的金钱,刘谦就能实时jīng兵政策,可以给士兵配备最好的武器和铠甲,可以让单兵战斗力跨越几个台阶,达到刘谦心中强兵计划的目的。

    当然,刘谦也不会傻得真让三十一万大军全部回家种地去。让已经有丰厚作战经验的士兵回家种地,对于刘谦来言,这无异于暴敛天物。事实上,刘谦这次只会裁撤年龄过大或身体致残不适合战斗的士兵,其余士兵刘谦并不是让他们真正退役,而是巧立一个二线兵团的名义,将他们全部划分到二线军团中。

    所谓的二线兵团,也就是让他们待在家中半年种地半年练武,而且为了保持他们的积极xìng,还会给发放相当于正规军一半的军饷津贴,如果遇到战事,随时会征召他们入伍作战。当然,刘谦动用这种手段其他诸侯想学也学不来,谁让他们没有刘谦这厮有钱。

    除了二线兵团之外,常备民兵编制刘谦也会大力提倡。这些不需要刘谦huā什么钱就可以保持兵源补充的民兵,有心平定天下的刘谦绝对不会太阿倒持,绝对会更加重视民兵建设工作。

    有了这些二线兵团和民兵预备役,就算一些地方发生战事,刘谦五万主力就算不去支援,刘谦相信二线兵团和民兵适当加入后,也可以轻松挫败敌人进攻的企图。比如并州,如果吕布毁约从壶关和井陉进攻并州,而同时鲜卑人也在并州北方寇边,并州兵力不足时就可以发动一级动员令,这样二线兵团和民兵短时间就可以让并州六万兵力增长两倍多,以十几万兵力应对吕布和鲜卑,单单以防守的话绰绰有余了。

    草拟了未来裁军及军事发展方向问题,刘谦就带领着一万骑兵以正常行军速度北上,两天后渡过了黄河,来到了现在包头地区的吕布老家五原郡,然后就驻扎起来等待鲜卑人的到来。

    如果鲜卑想要入侵大汉,占据大草原的他们可以从最东段的幽州玄菟郡到最西端的凉州张掖属国,任何一个地势平坦的关口进犯。这一点上,北方游牧民族远比大汉占据着更多的优势。

    西汉前期,汉军往往被匈奴游动的侵犯而nòng得疲于奔命,比如前几天听说匈奴寇幽州辽西郡,汉军还不容易赶到了地方,却得到消息匈奴已经跑到并州雁mén郡了。这样,汉军和匈奴作战经常没有主动权,白白丧失了歼灭匈奴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一代天骄汉武帝才决定改变双方的作战方式,以被动为主动,将战场预定在了匈奴人的区域,最后一点点搬回了胜局。

    可是这次和以前游牧民族寇边不同,这次鲜卑人是想nòng明白汉人大张旗鼓的目的xìng所在,想nòng清楚汉人究竟是不是真的要全歼匈奴,如果是的话他们就要帮匈奴一把,寄望脱离苦海的匈奴以后更加卖力的闹腾。

    因为鲜卑这次的目的xìng,这就决定了匈奴会从yīn山山脉的中部断裂带出兵,于是刘谦就带兵在这里等待着他们的前来。

    到达五原郡治所五原之后,刘谦下令让大家养jīng蓄锐,等待恶战,手下一干奔bō一千多里的战士听到这个命令,无比欢喜喜悦,纷纷将明亮的战刀取出来力争打磨得更加锋利,忙完之后闲得无聊就和战马攀jiāo情。

    傍晚时分,一个鲜卑人装束打扮的暗隼卫飞马来到刘谦的军营,不久后,军营中就飞出了几个哨探小队,向着东北方yīn山断裂地带而去。

    几支哨探斥候小队刚刚离开不久,只见又有一彪人马打着一面贾字旗号接近了军营,得知通报后,刘谦立刻整理衣冠,恭敬走到军营mén口,摆出一副恭顺谦良的模样,微笑的看着一辆马车渐渐接近辕mén。

    马车驶到辕mén前停下了,封闭的马车刚刚停下来,刘谦这厮立刻快步来到马车前,轻轻拉开车mén,然后非常恭敬的对着马车车mén鞠了一躬。

    “哼”

    可惜,刘谦悲楚如此低的姿态,却换来了马车中的一声冷哼。

    “方才接到紧急军报,说鲜卑人前锋已经快到这里了,外甥一时间走不开就没有远迎舅父,还请舅父大人见谅。”

    这厮对于马车中贾诩的冷哼毫无在意,依然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