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305部分

汉墙-第305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闶翘私猓蝗缭菔贝枪偃パг航奘拢煤昧私庖幌挛骱旱母鞣矫嬉院笤俳俪∫徽顾と绾危俊

别看曹丕跟曹昂有些年头没见,但对曹昂,曹丕一向信服,当初与曹昂对抗,那也是曹操魏王王世子一事给闹得,如今没有了王世子这回事,兄弟之间的感情又恢复如初。听曹昂建议自己去学院进修,曹丕不由看向曹操,想要听听父亲的建议。

四兄弟交谈的时候曹操一直没有开口,他这回算是看出来了,除了曹丕之外,其余三子对西汉皇帝比对自己这个当老子的要有信心的多。尤其是曹彰跟曹植,这两个不知情的小子在知道自家可能会遭到皇帝疑心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造反,而是想到要想办法取信陛下,消除陛下的疑心。

这虽然叫曹操有些难过,儿子最信任的不是自己,但曹操也放下心事,日后即便自己不在,曹家也不容易出叛逆分子。唯一叫曹操不放心的就是曹丕。不过不要紧,等将曹丕送去学院进修一段时间。相信他会改变对西汉的看法的。

“子修,把事情真相给你的弟弟们说吧。”曹操微笑着吩咐曹昂道。

曹昂得到曹操允许,倒也没有继续卖关子,将当日刘福来曹府与曹操的谈话向曹丕三人说了一遍。听到刘福毫不在意的将那封涂抹多处的书信扔进火盆,曹彰、曹植心里不由暗暗松了口气,而曹丕则是脸色精彩,有些埋怨的看了看曹操。

“呵呵,子恒莫怪为父,当时为了让打算陷害我曹家的幕后黑手主动现身。为父不得不出此下策。虽然陛下临走之前曾经交代让为父将此事原委告知你等,不过为父当时觉得时机未到,自然也就没说。”曹操笑呵呵的对曹丕说道。

曹丕神情纠结,一脸郁闷的对曹操抱怨道:“父亲可瞒得孩儿们好苦啊,要知道这些时日孩儿们茶法不思,连觉都睡不安稳。”

“是啊,是啊。父亲,你好奸诈。”曹彰随即嚷嚷道。

“混账!怎么跟为父说话呢?我看你是皮痒欠揍了。”理亏的曹操瞪了曹彰一眼喝道。

“父亲,三哥皮糙肉厚不怕打的。”曹植笑着提醒曹操道。

“哦?那你倒是说说该如何处罚你三哥。”

“要听孩儿的,孩儿认为三哥喜好兵事,不如就照军中规矩来,辱骂上官。紧闭两天。”

曹彰一听这话顿时怒视曹植问道:“老四,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害我?”

“好啦你们两个,别胡闹了,眼下正事要紧。”曹昂作为老大,此时连忙出声和稀泥道。

“大哥你少装好人,整件事你知道的一清二楚。却偏偏守口如瓶,一点口风都不漏,你的良心大大的坏了,一点都不知道顾念兄弟之情。”曹丕不敢说曹操的不是,只能将矛头对准了曹昂。

“对啊对啊,二哥说得对,大哥你真是太不厚道了。”曹彰、曹植闻言立刻便将矛头也对准了曹昂。

曹昂闻言连忙辩解道:“这可不能怪我,此事关系重大,为了避免你们露出马脚,在找到幕后主使者之前,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曹操满意的看着四个吵闹中的四兄弟,心里却没有半分的恼火。这很好,兄弟之间偶尔吵闹一下不仅没有影响兄弟之间的感情,反倒有益于增进。日后曹家就需要这四兄弟支撑门面,只要这四兄弟一条心,曹家就不愁不兴盛。

相互指责吵闹了一番的四兄弟见曹操微笑不语的看着他们,也纷纷停下了话头,作为老大的曹昂代表四兄弟问出了他们四个最关心的问题。

“父亲,如今荀湛已经入瓮,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曹昂轻声问曹操道。

“你们兄弟几个的意见呢?”曹操闻言反问道。

四兄弟相互看了看,曹丕开口说道:“孩儿觉得还是将此人交由陛下,我曹家不必过多参与为妙。”

“你们呢?”

“孩儿听从父亲安排。”曹彰、曹植异口同声的答道。

“滑头的两个小子。”曹操笑骂了一声,看向曹昂问道:“子修,你的意见呢?你离陛下最近,对陛下的心思应该也是最清楚的才对。你觉得子恒的建议如何?”

曹昂想了想后对曹操说道:“若是父亲打算让曹家置身事外,那子恒的建议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若是父亲想要借荀湛此人为陛下除去一些怀有贰心的人,那孩儿觉得不如将计就计。”

“唔……陛下待我曹家不薄,但是在我曹家穷途末路时伸出援手之恩,就值得我曹家为陛下做些事情。方才为父与你们已经说了荀湛与为父的谈话,从荀湛无意中露出的口风可以看出,荀湛这次来关中,目标并不止我曹家一家。为父想要借此机会为陛下做些事情,也好报答陛下的收留之情。子修,你身上有进宫腰牌,连夜进宫向陛下禀明此事,注意小心些,不要叫人察觉。子文、子建,你二人留在府中,你们在学院待了这么些年,应该知道如何在荀湛那人面前做戏,为父就不多嘴了。至于子恒,为父准备送你去学院待一段时间,不知你意下如何?”

“父亲有意让孩儿去学院自然没有问题,不过孩儿去了学院,需要有子建陪同。”曹丕闻言提出要求道。

不等曹操答应,曹昂开口建议道:“父亲既然有意送二哥去学院,不如将三弟、四弟一并送去。那荀湛也不是易与之辈,言多必失,万一叫他看出了破绽,那反倒不美。”

曹操一想也是,那荀湛之所以会中计,那时因为他没有想到刘福跟曹操打一开始就看穿了他的离间计,但这不表示荀湛就是一个笨蛋。作为荀家荀彧那一辈的杰出人才,自身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觑的。眼下整个曹府就他们父子五人知道事情的真相,将曹丕三人送去学院,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少荀湛看出事情有诈的可能。

“啊?我也要去学院?”曹彰闻言脱口问道。

“当然,你虽喜好兵事,但学问同样不能拉下。再说了,学院又不是只做学问的地方,你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去武学院进修一下。”

听到曹昂这话,曹彰不说话了。只要不是去跟那些说话文绉绉的读书人来往,曹彰去哪其实无所谓,尤其是听说自己可以去武学院进修,这更是曹彰期待已久的好事。

“就依子修所言。”曹操最终拍板道。

第三百一十八章大战将起

这世上最可怕的东西就是人心。人心难测,因为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不同,所以在决定做一件事时必须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刘福的西汉自建立至今,一直在遵循这条规矩。百姓永远是占大多数的,唯有符合百姓利益的事情,才是西汉会去执行的事情。

以民为本,这是西汉的国策,而为了维护这项国策,一小部分利益群体遭受损失也就不可避免。而这部分利益群体,就是世家。有的世家高瞻远瞩,明白民为水,君为舟的道理,哪怕会遭受一定损失,也会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弥补回来。而另一部分世家,则是鼠目寸光,尽盯着眼前的利益得失,看不到长远。在遭受损失以后心生怨恨,只不过这部分世家也清楚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只是隐忍,却并没有表露出来。

他们缺少一个带头人。荀湛的出现恰好给了这些世家发泄心中不满的机会。当曹操带着荀湛拜访那些世家的时候,那些世家似乎看到了希望。

天下四民,士农工商,士占首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身处士这个阶级的世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昔日的泥腿子,商蠢子跟自己同朝为官这个现象的出现。可君王的意志是难以改变的,在刘福有意抬高其他三民的地位情况下,世家反对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因为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刘福的说法,四民只是将天下人分成四类,却并未给四民指定阶级。士虽重要,可若没有农耕田,工制器,商贩货,士又臭美啥?五谷不分、四体不勤,饿死你个之乎者也。

在世家的眼中,刘福是世家的叛徒,身为世家的一份子,却处处为难世家。替那些本该受世家统治的其他阶级说话。以前是没人领头,谁也不想做出头鸟,可如今有人组织了,世家即便不参与,也想要借此机会叫刘福难堪一回,叫他知道知道世家的力量。

只是那些世家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古训,就在他们等待看刘福笑话的时候。殊不知刘福早就沏好茶、备好瓜果梨桃等着那些不知死活的世家自投罗网。

荀湛并没有恢复荀家子的身份,在与曹操一同去拜访那些世家的时候。荀湛还是易容出现。只不过他的身份是荆州刘备的使者,世家也没有怀疑。世家在意的其实并不是荀湛,而是带着荀湛拜访各家的曹操。

要知道曹操在西汉的人脉还是很广的,光是他的那些旧臣,就在西汉的文武百官中都有,虽说眼下无有什么兵权,但世家觉得只要钱花到位,士卒不是问题。关键还是影响力,一旦曹操真的起事。那西汉的朝政势必就会受到影响,而到了那时,皇帝刘福十有会为了顾全大局而向世家妥协,答应世家所提出的条件。

世家还是不了解刘福,刘福绝对不是那种喜欢苟且的人,即便是做的了皇帝,刘福也没有改过这种性子。别看刘福在对待外族跟同族时的态度截然不同。之所以会在对待同族时手下留情,不是刘福下不去手,只不过是刘福不想要杀自己人而已。但这不代表刘福就不该杀,真要是触犯了刘福的底限,手里握着刀把子的刘福也是会毫不犹豫的捅下去的。

即便真的出现了世家期待的那种局面,刘福也绝对不会跟世家妥协。刘福会先把那些胆敢在那时跟自己提条件要挟自己的世家全干掉,然后再从学院内挑选出合适的人才填补朝中的空缺。

兴汉学院给了刘福下狠手的底气,十几年的人才积累,已经让刘福有了即便将朝中百官全部干掉也不会耽搁朝政的条件。世家想要借此要挟刘福,白瞎了他们的心思。当然这里所指的世家是那些顽固守旧,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的老牌世家,而那些有眼光的世家。则不在此列,通过对学院的了解,那些世家已经明白了刘福的想法,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些世家对家族的未来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墨守成规终究只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那些能够顺应潮流的世家才能继续存在下去,至于那些一心抱着规矩过日子的世家,他们的时代其实已经结束,没落已成必然。

但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的世家是不会乖乖接受这种命运的,他们的力量相比西汉太过弱小,以至于他们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苟延残喘,可一旦让他们看到一丝希望,他们就会选择放手一搏,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输得了。

曹操带着荀湛忙碌了将近一个月,拜访了数十家名门望族,但给曹操明确答复的世家却一个也无。不过曹操跟荀湛也不是没有收获,那些已经没落的世家豪强闻风而动,主动向曹操靠拢,愿意随曹操一起为自家的命运搏上一搏。

别看那些世家力量单薄,但数量多了,也是叫人头疼的一件事。你家一百,他家一百五,曹操跟荀湛回去粗略的算了算,那些答应出人相助的世家加到一块也能东拼西凑出三千人马。虽然这三千人的战力肯定无法和西汉的正规军相提并论,但真要是让这些人在长安城里捣起乱来,那还是会叫人焦头烂额的。

刘福看着曹操让影虎卫送来的情报,心里不由感激曹操的这个主意,要不是曹操以身犯险,刘福还真不知道在这长安城里对自己感到不满的人会有这么多。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只有千日拿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曹操这回干得不错,将那些对自己不满的人聚到一处,这样收拾起来会轻松许多。

放下手里的情报,刘福不由看了看另一封已经被自己放到一边的情报。比起长安城里的那三千人,这封情报的内容才让刘福微微感到担心。曹操经过这些日子的努力,终于从荀湛口中套出了一些有用的情报,长安城里的三千人对刘福来说只不过是苔藓之疾,但西域班祗那里的异动,却让刘福不得不重视起来。

当初班祗接替黄忠成为乞活军主将时就曾经出现过一丝不稳,但后来好在悬崖勒马,刘福也不想在刚刚击败鲜卑不久继续动兵,这才放过班祗一马。却没想到班祗的野心始终没有熄灭过。这些年在西域作威作福,俨然已成西域王。对西汉的命令虽然不敢阳奉阴违,但在执行之时却多有拖沓。奉命监视西域的贾诩虽然多次向刘福建议招班祗进长安,更换西域都护人选,但都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

如果真如荀湛所言,孙刘袁三家联合出兵攻打西汉,而西域班祗在西汉与三家联盟激战时出兵攻打凉州。这的确会给西汉制造不小的麻烦。

“陛下,郭太尉到了。”门外传来一声通禀。

“让他进来。”刘福随口吩咐道。

郭嘉进门一见刘福愁眉苦脸。不由笑着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莫非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老曹那里传来的消息,你先看看。”刘福将情报递给郭嘉说道。

对于郭嘉,刘福是百分百信任,有许多事根本就不瞒着郭嘉,像曹操以身诱敌这事,郭嘉也是知道内情的。闻言接过情报看了几眼,不由也皱眉看着刘福问道:“老曹这份情报准吗?”

“应该不假,那个荀湛直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认为老曹跟他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所以老曹让人送来的这份情报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唔……就算班祗那个家伙敢造反,陛下也不必太过担心。有贾文和跟徐公明在,班祗进不了玉门关。”郭嘉想了想,一脸自信的对刘福保证道。

“奉孝,你没明白我的意思,乞活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战力却无法与解烦、汉安这类正规军相比。无论是兵员的素质还是装备的优劣,班祗手上的乞活军都比不上解烦军,再加上凉州守备军的帮助,我从来不担心班祗能够带着乞活军打到关中来。可我不想看到这种局面,要知道一旦我们与乞活军开战,那就意味着通往西域的商路会因此断绝一段时间。你有没有办法在确保西域商路安全的前提下解决班祗这个麻烦。”

“……陛下你还真是会给微臣出难题。”郭嘉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嘿嘿……你是鬼才郭奉孝嘛,一般的难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