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349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349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等于是在养猪,先养肥了,随时可以宰,现在不宰不代表永远不宰。
  中华帝国的平衡贸易逆差方式并非只有这种一种方法,除了开采资源以外,中华帝国逐渐将一些不是很适合中华帝国发展的产业转移到这些联盟成员国。
  随着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很多地区的劳工成本都在不断上升,找代工也是需要的。把这些产业交给那些成员国发展,不仅能够让这些成员国的经济看起来有点繁荣的味道,而且看似中华帝国的钱是损失了,但钱实际上还是在那里的,只要运用资本手段,很容易将这些钱掠夺过来。
  而且这些国家在发展一些产业的时候,工厂主是华人,中华帝国虽然把一些产业放到联盟成员国去发展,但却是华人资本开设的。
  所以看上去贸易逆差不存在,但实际上这些钱会以非贸易形势流回中国一部分,可能这些钱也有可能是继续放在这些成员国内部投资,这都是说不定的。但这些钱属于华人的话,帝国一旦发生战争什么的,各地华人都会慷慨解囊。
  各成员国之间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因此在经济上也是可以互补的。
  例如这个国家不能生产诸多东西,但另外一个成员国能够生产。最主要的补充还是来自中国,但中国也需要成员国的一些补充。
  第三世界联盟的发展,走上了一个很迅猛的状态。
  首先在资源开采上,中华帝国向那些二级成员国提供了大量的贷款,而这些二级成员国则利用这些贷款,去购买中华帝国的资源开采设备。
  暹罗在经过中华帝国的多番引导之后,于1921年正式决定晋升第三世界联盟二级成员国。
  暹罗连续下达了数条经济政策,直接将英法两国的资本一棍子打死,不受打压的只有第三世界联盟二级成员国及以上等级的成员国的资本,但主要的也就是中华帝国的资本。
  英法两国为之震惊,但曼谷王朝的态度十分强硬,英法两国从政治外交上已经是无力改变这一结果。
  然而在军事上,英法两国同样无力改变这一结果。
  因为暹罗之前已经是第三世界三极成员国,在军事上享有一定程度的指导,同时中华帝国给暹罗出售了大量的军火,并且在中华帝国的指导下,曼谷王朝建立了一支看上去卖相颇为不错的军队,还拥有战车等武器。
  暹罗毕竟是一个亚洲国家,而且与中华帝国有一定程度的接壤,英法若是去打暹罗,那么中华帝国将不会坐视不管。
  如果英国采取强硬态度进行报复,中华帝国同样可以进行报复。
  英国此时面对中华帝国硬不起来,主要还是因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南缅甸、马来西亚、伊朗、阿富汗等殖民地处于中华帝国的直接威胁下。
  英国一怂,法国没有理由单独的挑起战争。
  于是乎,两国基本上等于是吃了个哑巴亏,尽管对暹罗曼谷王朝进行百般威胁,但曼谷王朝收到了来自中华帝国的鼓励,因此态度十分强硬。
  在这样的局面下,英法两国只能选择不了了之。
  暹罗因此成为了第三世界联盟的二级成员国,在资本流通上,成员国之间没有限制,但排除成员国之外的国家资本。同时作为二级成员国,与一级成员国不同的地方也就在于进出口关税上,一级成员国是零关税。同时一级成员国拥有美联储的一定股份,而二级成员国没有亚联储的股份。
  但二级成员国在保留自己的货币的同时,却是需要储备亚元的。
  但这些货币,一般在成员国内部都不做什么流通,毕竟一个小国,其货币收来也没太大的用。
  不过收还是会收一些的,但不会收太多。
  这些钱收过来,转手就是拿到该国进行投资。
  而这些二级成员国,因为有联盟老大中国的援助,已经平衡贸易逆差政策,他们还是能赚到亚元的,从而用亚元和成员国进行交易。
  二级成员国的关税虽然有,但是不高,不是完全的没有。
  要想成为一级成员国,这需要一些硬性条件,那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一级成员国。
  不过暂时来说,一级成员国是不会再增加了。
  一级成员国目前也就这有中国、俄国、拉希德阿拉伯王国、果敢郡国、南洋共和国五个。
  二级成员国,目前也就是交趾、朝鲜、暹罗,都是亚洲国家。
  土耳其由于是战败国,他们不仅要赔款,而且美国资本在土耳其长驱直入,暂时是没办法成为二级成员国。
  不过特事特办,土耳其在很多方面也享有二级成员国的福利待遇。
  作为二级成员国,首先在军事上有中华帝国的指导建设,一律采用中国制式,弹药口径完全统一。
  同时中华帝国将支援二级成员国大量粮食,当然,如果是有需要的话。若是发展起来了,那自然不需要支援了。统治不稳才需要支援。
  同时中华帝国会指导这些成员国的统治者进行改革,这种改革即不动摇统治者的利益,又能把统治手段变得更高明。
  中华帝国还会在农业、医疗、教育、法律、经济发展等领域对这些成员国进行指导,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像样的国家。
  中华帝国还未这些成员国的统治者开办了一个讲座,定期给他们阐述如何提高统治手段,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核心的问题就是发展,要想发展就得改革,只有改革了才能发展,才能不被人民推翻。
  像什么消除社会贫富差距等等,这些手段都是需要的,当然统治者排除在外,等于是牺牲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团结大部分群体。
  ————
  第一更
  第一卷 第370章 中国世界战略第二步计划
  第370章 中国世界战略第二步计划
  政治就是这样,团结一批,宰掉一批。手段高明与否,只在于其团结的对象是谁,宰的对象是谁。
  传统的统治模式,是把利益给那些官员贵族,团结他们去剥削人民。而到了这个时代,则是发展成了颠倒的模式。
  最为高明的统治者,应该削弱贵族、官员的利益,把那一部分利益分给人民,这样才能使统治稳固。
  当然,如果说削弱这些贵族和官员的利益,怕太多人反对,结果被*掉这个中华帝国也有办法。
  中华帝国会帮助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先培养一批激进的,具备民族主义思想的年轻人,统治者只要提拔这些年轻人,把他们安排到军政两界,有了他们的支持,就能够打击传统的腐败官员及贵族了。
  对于各成员国所面临的不同问题,中华帝国是采取对症下药的手段,对这些成员国进行指导。
  二级成员国之下,还有一大批的三极成员国。
  这些三极成员国,主要想要的就是中华帝国的农业支援等方面,不过做为三极成员国,受支援的领域很少,就算是农业领域,也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这些三极成员国,要想成为二级成员国,就得进行改革,主要的改革就是资本门槛方面。
  很多三极成员国,不具备将英美等国的资本逐出国内的能力,这就需要进行改革,中华帝国会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指导,同时会帮助其培养一大批的人才,中华帝国民族自由大学目前已经招收了大量的第三世界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来自各个落后民族,各民族所面临的环境不同,以及状态的不同,这些人学的东西也不同。
  对于那些三极成员国的年亲人来说,他们学的主要就是改革国家。
  那些未独立民族的青年,他们学的就是如何造反。
  尽管可能暂时不太可能造反成功,但只要未来中华帝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那么这些事先培养的人才们,就会带着他们的民族纷纷独立,从而仅仅靠拢在中华帝国左右。
  此时世界上的独立国家并不像是后世那么多,因此第三世界联盟,暂时也就是这样的规模。
  第三世界联盟主要的势力范围是在亚洲,在亚洲地区,无人能够阻挡这个联盟的构成,因为这里是中华帝国的势力范围。
  而在南美洲,因为美国的力量存在,加入这个联盟的南美国家,大多可能不是真心的加入,而是在美国和中国进行左右逢迎。
  好处中华帝国会给他们一些,但真正让他们富裕起来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等级太低了。
  而在非洲,目前还处于一片殖民状态,除了少数内陆地区的黑人没有被殖民外,其他全被瓜分殆尽。
  那些没有建立殖民的地区,也都是很落后很落后的地区,暂时没有团结的意义。
  拯救亚非拉,这就是第三世界联盟的口号。
  南美和非洲,还要等上一段时间的。
  夏钧在与内阁商议时,阎锡山指出:“当前我们的目的基本上已经大致上完成了,在亚洲地区,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可取代的霸主地位,同样还有一群小弟能够摇旗呐喊。南美和非洲,在战前是不需要太过指望的。”
  阎锡山指出的问题就是,除非是战争,而一般手段是无法将第三联盟完全扩张到南美和非洲。
  此时的世界,实际上是分成三大世界的,而这三大世界并非是如夏钧之前解释的那样。
  这个三大世界,不是第一、第二、第三。
  而应该叫白种人世界、黄种人世界、以及黑、咋种人世界。
  白种人世界是英美法等国家,同时德国、苏联也一定程度上算是这个世界内的。
  黄种人世界,则是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第三世界联盟,俄国同样也属于这个世界,虽然俄国是白种人国家,但已经从白种人世界中分离出来了。
  黑 、咋种人世界, 就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但拉丁美洲,同样有很多白人,这些白人可能是西班牙人的后裔,这类国家例如阿根廷,则归入白种人世界。
  白种人世界、黄种人世界此时已经是分庭抗礼,各自自成体系。
  从表面上看,还是以中华帝国为首的黄种人世界的力量更弱一些,但实际上如果比军事,中华帝国所掩藏的战争潜力,正在不断的增强。
  所谓第三世界,只是团结亚非拉国家的一个口号而已。
  “日后,帝国将全面提升第三世界一级、二级成员国的实力,建立一个繁荣程度不逊于白种人世界的联盟。帝国此时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可以进行第二步计划了。”阎锡山继续说道。
  当初,阎锡山提出的建立中国世界体系计划,此时确实是已经初步达成了。
  中国自己的世界体系,涵盖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在人口、资源等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以美英为首的白种人世界。
  在军用技术上也远远的超越。
  “第二步计划我们要挑起白种人世界的矛盾。”夏钧点头道,“欧战结束后,德法两国实际上等于是休战。德国作为战败国,刀刺在背的传说广为流传,其民众对英美等国的仇视情绪极易挑动。”
  “此时德国虽然处于魏玛政府的统治之下,看似是资本主义占据了上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协约国采取这种制度,也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德国,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的。”
  夏钧顿了顿,继续说道:“世界上德国是一个陆权国家,其军事色彩一直存在,军方在民众当中拥有极高的声望。特别是欧战中表现出色的鲁登道夫及兴登堡二人。他们在德国拥有极高的名誉,因此一旦换届选举,那么这二人当中便会有一人掌控政权,从而等于是军方掌控政权。”
  “德国军方既然重新掌控政权,就算是初期遵守德国新宪法,但最终还是会选择一个继承人,以建立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并向外扩张。”
  夏钧说完这些,总结道:“总的来说,德国是我们未来挑起白种人世界战争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我们能够挑起白种人世界的战争,那么美国对我们的围堵将不攻自破。在我们中华帝国未强大起来之前,美国的想法是先休战,然而再挑起德国和英法的战争,让美国继续从中赚取战争财,但此时我们的崛起,美国可能会阻止德法的战争爆发。但既然是他们种下的因,我们就要催生个果出来。我们在欧战期间,并未对德国进行落井下石,加上之前与德国关系友好,因此这是我们左右德国的优势。”
  “元首英明,若是当时我们对德国进行落井下石,估计这步棋就不好走了。”游正斌公然拍了个马屁。
  在这内阁中,能力最强的当属阎锡山,但最会拍马屁的,则当属游正斌,不过游正斌也并非只会拍马屁,他是内阁最能干的,或者说是干得最多的,内阁很多工作都是他来做。不过游正斌的马屁,多数都是拍得有依有据,这就变成了由衷的赞颂,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没错,现在德国与我们中国的关系确实是很不错的,尽管魏玛政府对我们抱有一定敌意,但德国民众是对中国有极大好感的。”阎锡山说道:“只要德国民众对我们中国存在好感,就给了我们挑动德国对原协约国发动战争的机会。”
  魏玛政府,此时是属于白种人世界,顺从英美的一个资本政府,或者说是德国资本家们左右的政府,也就是德国共济会。
  要挑动德国与英法的战争,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魏玛政府搞下台,让德国军方掌控政权。
  中华帝国下一步的国际战略,就是支持德国军方,让他们取代魏玛政府。
  以奥斯曼民族的骄傲,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仇恨,他们是不会和英美同心同德的。
  只要德国对英法发动战争,那么白种人世界的力量将被分化。
  到时候美国若是支持英法,中国就支持德国。美国若想要参战,中国就对美国宣战,然后把美国打倒。
  打倒美国之后,再回过头收拾英法德。
  到时候如果德国太强了,中国就支持英法打德国。德国被打趴下了,中国再打英国。
  到时候要开战还不简单,英国人的底子那么不干净,随便安一个反人类的罪名什么的,团结亚非拉民众去打。
  至于苏联,可以联合德国进行两面夹击,或者开战后,中国自己面对苏联也是可以的,苏联这个半残并不能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