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76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76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建地区因为去年的农业发展,物质上已经初步丰富,特别是闽西北地区,有的经过两年发展,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而江西、浙江两地的人民,这个冬天得到了救济物资,饿死人的现象已经没有了,街上的乞丐也没有了,农村那些以乞讨为生的乞丐也拿到了救济金,那些乞丐多为单身汉,年纪比较大,各自治议会就有这方面的议案,凡事这些乞丐全都由自治议会出钱赡养。
  各县市、乡镇的行政人员与自治议会此时都在忙着为春播做准备,福建、江西、浙江三省春播时间没什么太大差别,都是在四月初到四月中旬。
  去年的甘蔗大丰收,380万亩甘蔗就榨取了570万吨蔗糖,平均一亩甘蔗的产量能榨1。5吨蔗糖,这绝对是本世纪最为变态的甘蔗品种,不过对肥料的需求也很大。
  就产糖来说,还是广东、广西适合大量种植甘蔗,福建也适合种,不过没那么多的土地种。
  就蔗糖方面来说,夏钧的华东政府并无太大的利润,只是收取一点蔗种钱,和高产水稻一个水平。
  福建的糖厂目前有四家采取大型机械化生产,这四家糖厂基本上垄断了福建制糖业,其中近半的股份是华东集团的。其中规模最大的属于夏钧的岳父李世霖,其次是黄庭元的糖厂以及刘锦山的糖厂。
  夏钧以设备入股,每家糖厂都有49的股份。
  这四家糖厂此时依旧在日夜不停的进行榨糖,显然这四家糖厂成为了今年盈利最为暴利的工厂之一。
  市场上一吨成品糖的批发价格一般在30~40元之间,而糖厂从蔗农手中收购甘蔗的时候,一吨甘蔗的价格仅3元,一亩地的甘蔗大概也就卖到30元,而这一亩甘蔗最少能创造价值45元的蔗糖。
  使用大型机械化生产的糖厂,生产一吨蔗糖的成本仅需六毛钱,相比传统的手工作坊节省了十几倍的成本。
  1。5吨糖利润,工厂最少有14元。
  而蔗农这边,一亩地的甘蔗卖到30元,除去成本所需的8元左右,一亩地还能赚到22元,收入基本上也就和种植水稻差不多。
  水稻方面,一亩地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14元左右,有的高产田可以达到18元,成本一般在3~4元左右,一般一亩地单季可以有10~15元左右的收入。水稻则可以一年种植两季,甘蔗一年只能种一季,不过在之前可以种植大豆、花生等作物,另外种植甘蔗的劳动力强度不是那么高,因此甘蔗比水稻要赚钱一些。
  就一亩地来说,这样的收入对这个年代的农民是非常可观的,毕竟一户人家基本上可以耕作五六亩地,有的甚至可以有十几亩。
  就五亩地来算,一年下来,一户人家基本上也就有七八十元的收入,如果劳动力多一些,种上十亩地,也有有近上百元的收入。
  而在限制了地租之后,佃农的收入基本上和自耕农没有太大的区别,农民的收入可谓是比工人高出不少。
  由于糖厂利润太高,税务部主张马上向他们增收暴利税,朱澄嘉对夏钧报告说:“校长你看,这四大糖厂的利润都快达到50了。”
  夏钧拿着税务部提供的福建四大糖厂的盈利报表看了半天,说道:“50确实是暴利了一些,让他们把利润降到30吧”
  “学生认为,20即可。”朱澄嘉说道,“据学生所知,四大糖厂建厂所投入资金总额仅800万元左右,而今年福建的甘蔗产量,加上这样的利润,可以让他们赚到近5000万的利润。”
  这小子摆明要从他口袋里摸钱,夏钧摸了摸额头,反正政府的钱和华东集团的钱没什么两样,于是说道:“好吧那就百分之二十吧”
  “是。”朱澄嘉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对华东集团征税,其实也是把华东集团看成了变相的国有企业。
  校长为华东自治政府最高首脑,他的财产与政府基本上不分家,从之前的保安团到现在的三省自治,华东集团的企业基本上每个月都在向财政部输血,多征税和少征税对华东集团并无影响,反而能从四大糖厂的民营资本那里抠出一千多万元的税收。
  “校长,另外今年福建地主大部分要求自主经营,我们应该尽快把税收定确定下来,可以想象,那些地主的利润将十分丰厚,而那些农垦公司的利润更是绝对的暴利。”朱澄嘉对夏钧说道。
  “嗯,你先去和杨明柳先商讨一下,然后把报告提交给我。”夏钧点头说道,农业税必须尽早确定了。
  也正是因为农民收入比工人高,因此那些地主在今年大部分都决定自主经营,特别是福建的地主。
  之前夏钧把佃租下调到每亩地十斤大米的白菜价,福建地主并未有多少站出来反对,主要是因为福建的地主早已发现自主经营的利润。
  就说山区的地主,他们的田产大部分不适合机耕,但问题是,就算不用机耕,一个劳动力每天劳动八个小时,耕作5亩地并不是问题,毕竟除了农忙的时候,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农忙的时候可以请帮工,或者让工人加班。
  因此一个工人一个月2元的工资,加上加班费用,一年仅需支出30元左右,如果说谷价从一公担(100公斤)2元降低到1。5元,一亩地最少有7公担的产量,普遍有8公担,扣去买种所需的1公担,一亩地也就有8。5元的收入,化肥再用掉1元,还有7。5元,加上杂费上的0。5元,还有7元,那么一个劳动力还能提供5元的利润,平均每亩地也就是1元的收入,和之前的50斤大米相比有缩水一些,但如果种植其他作物呢?例如甘蔗、烟草或者水果,选择那些经济作物的话,利润起码高出一倍。
  如果是平原上的地主,他们的利润就更高了,因为土地可以进行机耕,1个劳动力起码能耕作50亩以上,如果政府能给他们提供最先进的机耕设备(夏钧兑换的,自己无法生产),那么一个劳动力负责上千亩的土地的生产都有可能,在平原上种谷物的利润就非常高了。
  利润有多高,取决于夏钧给他们提供什么程度的机械,当前在平原上种植的作物中,也就是水稻、玉米两种,另外今年的农业规划里还要有大豆。
  杨明柳很快将三省农业规划提交了上来。
  根据杨明柳的调查,三省拥有耕地8568万亩,其中可以用做机械耕作的耕地5180万亩,无法使用机械耕作的有3388万亩,而鄱阳湖等湖泊周边不符合生态要求,需要退耕的有86万亩。
  可作为机械耕作的土地主要集中在江西,其次是浙江,福建最少。其中有4526万亩为水田,剩下654万亩为旱地。
  “不可机械耕作的3388万亩耕地中,有将700万亩土地处于偏远山区,那些经济作物不好运输,这700万亩只能用于种植水稻,这些地区的民众,有一部分地区就算开通了道路,人均生产总值也极低,需要在日后迁出。”
  “另外的2688万亩耕地中,有近1200万亩处于可种植甘蔗的纬度,这些耕地皆可以用来种植甘蔗,1200万亩甘蔗可以极大满足国内市场,并且可以有大量蔗糖出口国外。”
  杨明柳报告着农业部调查的数据,为了弄清楚这些数据,农业部在春节都未放假,测量员派出一批又一批,数据汇总了一堆又一堆。
  “剩下的1488万亩耕地,其地理位置适合用来种植烟草、蔬菜、花生、马铃薯、红薯等不可机耕的作物,这些地区可以规划出500万亩种植大豆,如果按照高产大豆每亩170公斤的产量,我们今年可以收获85万吨大豆,足以满足三省消费和养殖业所需。”
  “可机耕地区呢?”夏钧问道。
  “可机耕地区,654万亩土地用于种植棉花,按照高产棉花每亩350公斤以上的产量,我们可以自产228。9万吨棉花,另外湖州府地区有150万亩用于种植桑树,以发展生丝业。”
  “剩余3672亩土地中,1000万亩用于种植饲用玉米,2000万亩用于种植水稻,加上山区的70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水稻种植总面积将达到2700万亩,水稻产量预计有2160万吨,一个季度的产量足以让三省吃上一年,其他500万亩则用于种植蔬菜、油菜等作物。”
  “这么多粮食”夏钧看着这个规划有些犹豫不决,种植水稻的耕地面积确实太多了一些。
  “委员长,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细致规划了,这样的粮食种植面积已经压缩到期限内最低了。”杨明柳解释道,他们农业部确实已经是尽力了,这么短的时间只能这样规划,在大局上只能粗略规划。
  杨明柳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先种植一季水稻,然后根据市场再进行调整,如果产量太高,可以改换其他作物。”
  夏钧皱眉说道:“这样不行,万一产能过剩,粮价肯定暴跌。而且要转嫁损失的话,只能转嫁到其他省份和那些吃大米的国家,和我们零关税的美国佬是不怎么吃大米的,不能发挥出我们零关税的优势。”
  说着夏钧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下,把那可机耕的2500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改成2000万亩,然后继续说道:“这500万亩拿去种大豆,我们多生产点玉米面和豆饼拿去喂猪,到时候给美国佬的养殖业来一记大闷棍。”
  其实多种玉米和大豆才是王道,不过当前肉牛的数量不多,鸡和猪是不吃玉米秸秆的,因此种上1000万亩玉米已经够用了,不过夏钧要扩大养猪规模的话,大豆面积还是不够的。
  ————
  第一更到这一章写得比较累,小菜在耕地的类别数据上看了好半天地图,尽量追求严谨。
  第一卷 第四十三章 资本雄厚的农垦公司
  第四十三章 资本雄厚的农垦公司
  在完成农业规划之后,夏钧紧接着就投资建设了高产棉花培育基地,4级高产棉花的产量可以达到350~700公斤。
  其中采用浇灌的产量在350~500公斤之间,如果采用滴灌技术,加上气候适应的话,产量可以达到600~700公斤。
  这绝对是一个疯狂的产量,这年头的棉花一般每亩只有150公斤,个别能到200公斤,一亩地可以当成两亩地来用。
  接着夏钧又投资建设了高产大豆的培育基地,4级高产大豆的产量可以达到每亩180~250公斤之间,和后世美国佬的大豆亩产差不多,这个年代的大豆,一般产量只有每亩100公斤的程度。
  除了一个小麦,其他的主要农作物基本上都兑换了,不过还有很多不是这么主要的农作物。
  就价格来说,4级的培育基地只需要100万点积分,这种程度夏钧完全能够接受,因此又投资建设了小麦、糯米、高粱、红薯、马铃薯、花生、芝麻、油菜的高产培育基地。
  农业不仅仅是这些东西,夏钧必须考虑山区里的农民和土地经营者,因此需要给他们弄些优质水果品种。
  于是夏钧又投资了无籽西瓜、杨梅、葡萄、甜瓜、荔枝、枇杷、蜜橘、芦柑、柚子、梨等十几种销量大,能在华东自治三省种植的水果。
  另外就肉蛋双用鸡的培育数量已经不足,10亿只鸡,听上去是蛮多的,实际上一分散到农村去,这10亿只根本不够,平均算一下,就华东自制三省地区的5400万人口,人均还不到20只,他的KFC可是鸡肉消耗大户,肉鸡是供应外部消费的,而肉蛋双用鸡才是供应内部消费的。
  因此夏钧必须再建一个蛋肉双拥挤的培育基地,让培育数量提高到20亿只,另外夏钧怀疑KFC在海外大量开设分店后鸡肉够不够用,因此又扩建了肉鸡培育基地,同样是每年培育20亿只肉鸡。
  不到半个小时里,夏钧建了二十三个培育基地,这些培育基地全部都建在建安,那里有一个培育基地群。
  有了这些基地群,未来中国的农业就能称霸全球,外国佬不用关税抵抗的话,他们的农业将被摧毁。
  拥有这些培育基地还不够,还得有大量的农用机械,就这些农用机械上,夏钧目前大部分只能进行兑换。
  就拖拉机方面,当前需求量达到100万台以上。
  此时夏钧已经过了那种急需收买人心的地步,因此拖拉机也不免费提供给地方自治议会了。
  他只给地方自治议会提供几辆拖拉机,专门帮助那些贫困户运输。不过拖拉机又必不可少,因此夏钧决定以贷款的方式向地方提供拖拉机。
  同时他也不完全兑换拖拉机了,而是从兑换平台上兑换柴油机,一台50马力的柴油机仅需要10点积分而已,成本节省一半。
  兑换了柴油机,拖拉机也就很容易生产了,那些部件都没什么技术性,就是橡胶、钢铁和发电机和照明灯,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性,反正现在又没到夏收,还有时间制造拖拉机。
  拖拉机制造出来后,就以无息贷款的方式直接把拖拉机卖出去,那些地主要自主经营土地的话,拖拉机自然是少不了的。而且拖拉机也不是太贵,一台拖拉机仅售50元而已,在这种贷款的模式下,自耕农都能买,另外还可以专门做司机运货赚钱,回本还是很快的。而福建地区原本下发的拖拉机,也将出售出去。
  为此夏钧兑换了50万台柴油机,也仅仅花费500万点积分而已。夏钧手上原本还剩下1。5亿点积分,挥霍下来,还剩下1。2亿。
  接着夏钧继续投资5000万点积分扩建农机厂,扩建后的农机厂可以生产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这两种机械都是比较简单的级别,大概也就是50年代的,都是为中小型。
  现在还不能给那些地主及农垦公司太先进的机械,因为那样会让农民失业,现在城市中也暂时没有那么多的用工岗位。
  有了化肥、农机、高产作物和拖拉机,农业上基本上没问题了。
  很快朱澄嘉和杨明柳经过商议后,给夏钧提交了一份关于对地主的税收额度报告。
  经过杨明柳反映,当前地主和农民还未完全掌握先进生产技术,所以农业税也不能定的太高,可以采取先低后高的方式来逐年提升。
  因此朱澄嘉就稳定方面考虑,建议将农业税顶为山区5,平原10。
  夏钧看了报告后直接批准,同时让农业部与税务部保持沟通,在土地经营者受灾,或者行情不好时,给与免税。
  ……
  农业税收额度公布后,华东自治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