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83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83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东矿业公司已经开始购买这些土地,其中购买的主要地区位于南澳州,这里是澳大利亚最发达的地区,而且这里的探矿最为频繁,不早点把这些地方的地皮买下来,并且获取探矿权的话,这些矿产将被别人买去。
  因为华东矿业公司是先将土地买下,再获取探矿权,因此土地价格很低,若是先探矿再买地,那么土地价格将飙升数百倍。
  为此华东矿业公司节省了巨大的成本开支。
  在计划开挖东南部的铜矿时,华东矿业公司已经计划在西部的皮尔巴拉地区建设一处大矿场。
  奥大利亚各州均有铁矿,最多铁矿的州是西澳。西澳拥有后世澳全部已发现铁矿资源的90%,主要集中在皮尔巴拉地区(Pilbara Region)。该地区共有13个矿场。
  在皮尔巴拉地区地区建设矿场,还得修一条铁路,就资金上来说,华东矿业公司已经有足够的资金了,现在只少工人。
  工人到了澳大利亚,家人也可以一起去,华东矿业公司将成为华东自治政府向澳大利亚移民的急先锋。
  20世纪初的澳大利亚的人口依旧不多,此时澳大利亚的人口只有大概450万人左右,不过澳大利亚此时正在施行所谓‘白澳大利亚’政策,曾出台过种族移民限制法案,不过没有通过。
  后来出台了语言限制法案,即不会说英语的全部不允许移民澳大利亚,最后一个测试者是1909年的一个记者,那名记者因为精通5种语言,显然最高兴的就是他,而这位记者之前在爱尔兰因为不具备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而被流放。
  目前澳大利亚已经取消了这些制度,华东自治政府因此可以向澳大利亚进行移民。
  夏钧在对澳大利亚的移民上很低调,不过却把这个事情当成国家战略来做,现在澳大利亚的人口还很少,只要持续不断的往澳大利亚进行移民,那么未来就可以掌控澳大利亚。
  在向澳大利亚移民的同时,夏钧也在向澳大利亚走私军火,并且派遣职业军人潜入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家很大,而且人口很少,想要向澳大利亚走私,只要动点脑子都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澳大利亚当局若是采取什么手段来限制和排斥华人的话,澳大利亚的华人马上可以进入暴动状态。
  同时华东矿业公司在菲律宾以及南非的镍矿和铬矿也进入了矿山建设阶段,对这两地的移民这简单许多,不过夏钧并不准备想南非移民,而是集中精力往南洋、澳洲移民,南美洲也是他移民的方向之一。
  光复会的网络也充分利用了起来,夏钧一边向菲律宾移民,另外也向南洋各地走私军火,并且派遣了一些职业兵潜入南洋各岛,对南洋的华人进行武装训练。
  从南洋、澳大利亚来的那几百名年轻人还在训练之中,因此没有把他们派回去,要把他们派回南洋和澳大利亚,起码还得训练两年。
  往南洋的移民目前仅限于菲律宾,因为华东矿业公司只在菲律宾经营商业。
  不过今后夏钧对南洋的投资将扩大,各公司都将向南洋方向发展,到时候就是大量向南洋移民的时候。
  ……
  李盛国与那些外国银行的谈判进行得有的顺利有的不顺利,其中最顺利的毫无意外是比利时银行。
  比利时人在中国的贷款非常活跃,陇海铁路和京汉铁路就是他们贷款修建的,比利时人对于华东集团的诸多产业都比较眼馋。
  其中最为眼馋的就是华东集团的制药造公司,以及华东自治三省的那些正在修建的铁路。
  双方的谈判顺利的地方就在于比利时人没有附加的政治条件,他们仅是要东西抵押而已。
  很快李盛国就与比利时银行达成了第一笔商业贷款协议,即华东银行将修筑的两条铁路主干道的股份抵押给比利时银行,以换取800万英镑的贷款,也就是将近9000万元。
  铁路是很值钱的,不过就修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两条主干道行,并没有花费这么多钱。贷款利息仅3。5厘,因为这是一笔中期贷款,仅贷款6年,因此利息比长期贷款要低一些。
  而在与英国的汇丰银行的贷款商议上,英国佬开始扯起条件,李盛国随即以与拒绝,转而向其他银行进行贷款谈判。
  英国汇丰银行见此情况,并得知华东集团已经与比利时银行签订了一笔贷款后,马上放弃了政治条件。
  因为他们已经认定,这只是商业贷款。虽然华东集团与是华东政府的首脑的产业,但其性质是不同的。
  华东自治政府显然不缺维持统治的钱,提条件的话,永远没有可能谈成生意,毕竟没有捏死对方的要害。
  双方很快又谈了起来,英国汇丰银行很快看重了华东银行的股份,此时华东银行发展迅猛。
  英国汇丰银行提出,只要华东银行的股份抵押给他们,就可以向华东集团贷款1000万英镑。
  英国佬开出了一个很高的价码,不过李盛国并不同意以华东银行的股份进行抵押,华东银行此时的业务正在疾速上升,而且华东自治政府的所有存款都是放在华东银行,华东银行还有很大的升值潜力,现在把股份抵押出去不能谋取最大的贷款。
  李盛国主张以那些工厂做为抵押,而不抵押股份。这样等集团下面的各企业扩建工厂时,有能把工厂拿去抵押,而用股份抵押只是一锤子买卖,自然是很不划算的。
  各国银行在谈判之中,对华东集团提出的中期贷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华东集团的各工厂的盈利状况非常良好。
  显然这是一笔亏不了的业务,就算他们还不起钱,吞下这些工厂就更加赚钱了。
  多国银行接着便进入了扯皮阶段,贷款可以,利息,以及工厂估价方面双方都还有分歧,必须把这些分歧解决了再说。
  这些银行自然是想把用作抵押的工厂的价格压低,同时想把利息提得高一些。
  不过在利息上还算好,毕竟是中期贷款,再怎么提也提不到哪里去,至于工厂估价方面,则有得扯的了。
  听了李盛国的报告,夏钧觉得应该搞出一些动作来,以继续提高一下身价。
  ——————
  第二更到兄弟们,呼唤月票推荐票
  第一卷 第五十三章 夏钧的阴谋
  第五十三章 夏钧的阴谋
  由于辛亥**以来中国内部及列强在华争夺的形势的变化已使原定1912年春发行的币制实业借款不可能发行,因而四国银行团更急欲承揽对华新贷款。
  因此汇丰、花旗、德华、东方汇理四家银行都在和华东集团的商业贷款谈判,就这些银行看来,华东自治政府的实力才是中国最强的,同时也是一个很老实的势力。
  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依旧是袁世凯,不过华东自治三省盘踞华东自治三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给华东集团贷款是他们可以接受的,而汇丰银行在这方面有一些忧虑,因为当前英国的商品垄中国市场,但华东自治政府的那些工厂所生产出的产品目前正在和英国的商品在市场上激烈的拼杀。
  英国人所垄断的商品以纺织品、钢铁、煤炭为主,加上庞大的海外资产,以及世界第一的运输量,让英国稳坐世界老大的宝座。
  在纺织品、钢铁市场方面,英国在中国的市场遭到了剧烈的冲击,华东自治政府唯独还在买煤炭。
  而在制碱方面,仆内门公司已经完全招架不住了,不仅在中国招架不住,在日本、东南亚等地同样撑不住了,而且局势还在进一步失控。
  此时给华东自治政府贷款,会不会让正在处于激烈拼杀之中的英国商品遭遇失败?毕竟中国企业拿到了贷款,就可以支撑更久。
  就汇丰银行的角度,他们的任务只是为股东谋取最大的利润,而市场这方面并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但是在亚洲,银行与政治是紧密关联的,英国驻华特派大使朱尔典前些天刚刚与汇丰银行的亚洲总经理详谈了一个下午。
  朱尔典并不希望汇丰银行贷款给华东集团,以及华东自治政府境内的中盛、华盛集团,以及其他企业。
  不过接下来,汇丰银行便坐不住了,因为这只是商业贷款,其他三家银行并不与他们联合与华东集团进行谈判。
  即使汇丰银行不对华东集团进行贷款,那么其他三家银行也会对华东集团进行贷款,因此汇丰银行也开始了与华东集团的谈判。
  另外,此时华东自治三省的民族商品虽然与英国、日本、美国等国的商品拼杀激烈,但是英国人并不明白华东自治三省的民族资本的优势,依旧以为他们用的可能是落后的设备,为此英国商人信心满满,只当仆内门公司的事例只是个特殊的个例。
  他们认为仆内门公司并不足以代表所有领域,大英帝国的商家必然以优势资本击垮华东自治三省的资本。
  尽管各国已经从华东自治三省已经有逐步败阵的趋势,但各国对此另有看法,他们认为是中国人的民族主义作祟,相信中国人在便宜货面前不会支撑太久,等时间一长,中国人将重新购买各国的更便宜的商品。
  由于各国的商品在华东自治三省卖不动,但是因为没有卖,所以只是挤压而已,并未出现什么大的亏损,以他们的资本完全可以长时间支撑,支撑到中国人抵挡不住廉价商品的诱惑时
  就在这四国银行与华东集团商谈贷款的时候,道胜银行联合一些与英、法、比等无关四国银行的国际资本组成了国际财团,也参与到了与华东集团的贷款谈判中来。
  这下事情就复杂了,华东集团游刃在众多的银行之中,每天都有谈判在进行。
  为了贷到更多的钱,夏钧再次选择投资制药,从兑换平台上兑换了青霉素、酶链素两种药品的制造方法。
  华东制药公司于4月8日在杭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闻讯赶来的中外媒体挤满了华东集团刚修好的集团大楼前。
  这栋大楼高六层,采取带着浓重中国风格的塔式与后世的那种普通楼房的综合设计方式,整个大楼看不到任何欧洲的建筑风格。
  在大楼内,华东制药公司公布了青霉素与酶链素两种药品的临床报告。
  青霉素具有效果极高的抗菌作用,对许多疾病问题都有疗效,而酶链素则对肺结核具有神奇的效果,是肺结核的克星。
  “这是我们华东制药公司继磺胺药之后的又两个重大突破,同时我们华东制药公司已经对这两种药品进行了数千次临床实验,试验效果良好。”
  在场的记者都有些不可思议,不过有了之前磺胺药的例子,他们虽然感觉不可思议,但也未怎么怀疑真实性。
  “请问,这两种药品什么时候能够上市销售?”有记者问道。
  “目前我们的产量还不是很大,近期内只有少量的市场供应。要想大量供应的话,必须等到秋季以后。”华东制药公司的新闻发言人回答道。
  青霉素可以用甜瓜进行大量生产,夏钧之前兑换了高产甜瓜的培育基地,就是为了生产青霉素而做准备。
  在这个年代,病菌没有什么抗药性,青霉素的效果十分良好。夏钧之前就兑换了大量青霉素,用于地盘内的医疗。
  不过夏钧对青霉素的使用有严格规定,所以目前在华东自治三省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后世的中国正是因为滥用青霉素,因而毁掉了一代人,穿越而来的夏钧自然能够做到‘高瞻远瞩’。
  对于外国佬怎么用青霉素,暂时不是夏钧要管的地方。
  反正青霉素生产出来,等着数钱就好了,这个年代的青霉素好卖得很,价格甚至可以炒到与黄金同价。
  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各报纸纷纷做了报道。
  这条新闻很快就在医疗界造成了轰动,夏钧在此时也投放出了第一批青霉素,直接以等价于黄金的价格进行销售,酶链素的价格则便宜一些。
  在这个年代,肺结核虽然有一些药物能够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保险,依旧很多人死于肺结核。
  就现在云南都督蔡锷,就是病死于肺结核所引发的喉病。
  当然也有一些人通过练气功把肺结核治好的,当然,这个年代还没有气功这种叫法,气功在后世出现的时间很短,只有二十多年,是从古代的内功、吐纳种种名词的方法上改编而来。
  能改编气功的,都必须是精通中医之人,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病情来编排不同的气功,也因为气功变化性太大,在后世流行了二十几年就没什么人练了,很多人练了几十年也不见病好的,更有一些人练成了神经病,一些人因为气在体内乱冲反而以为自己功力深厚,结果暴毙而死。
  练气功治好肺结核只是个别案例,这个肺结核流行的年代,每年都有一大批人死于肺结核。
  这两种药品一投入市场,马上被抢购一空。这些药品都被其他国家买去做临床研究去了,自然不惜重金抢购。
  结果就是,临床试验证明,这两种药品的确与华东制药公司所公布的临床试验报告相符,近一步提高了青霉素和酶链素的价格。
  华东制药公司的青霉素生产很快就开始了,按照委员长提供的技术,用甘蔗渣等原料培育青霉素,产量自然没有甜瓜来得高。
  因为产量不多,因此华东制药公司再次提高了售价,在证明两种药品有神奇效果后,青霉素销售价格超过了等重黄金依旧有人抢购。
  这就是暴利的制药产业
  其结果就是,华东制药公司的身价暴增,汇丰银行十分马上决定给华东制药公司放贷1500万英镑,利息4厘,五个月内全部到款,汇丰银行拿1的回扣。代价就是以华东制药公司的股份加上青霉素、酶链素专利做抵押。
  李盛国爽快答应了汇丰银行的条件,在签订贷款协议时,李盛国都要加入一条,如果资金无法如期到账,则华东集团不偿付息金,如果付款方毁约,那么将不归还已到达的资金。
  这些条件在汇丰银行看来并无什么问题,也就签了字。
  不过一场让汇丰银行意想不到的意外即将发生,此时袁世凯已经开始向四国银行进行贷款。
  袁世凯的胃口很大,华东银行贷给他的两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