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匡政之路 >

第129部分

匡政之路-第129部分

小说: 匡政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音可不是什么好事。”

俞枢平的深邃的眼睛闪了闪,沉道:“你的意思是要让劳工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是的老师。劳工和企业家从某种意义而言是对立的,劳工希望获得更多的报酬和福利待遇,企业家则希望付出的成本越低越好。政fǔ偏重任何一方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还不如在法律框架下做个裁判。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随着教育的普及,信息的广泛传播,劳工们将不会再只是一位地埋头苦干,他们会开始争取自己的利益。我可以预料,随着经济的飞展,劳资纠纷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纠纷,资方占有天然的优势,如果劳工方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政fǔ将如何去公正地仲裁?”

苏望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老师,我看到各地,包括岭南省在内,当地的党委政fǔ为了招商引资,什么条件可都敢答应。而当地党委和政fǔ领导似乎被投资者捏住脉n一样,不由自主地就偏向他们。这样的情况是一旦出现劳资纠纷就极有可能出现不公的仲裁,而势单力薄、孤军作战的劳工们极有可能受到不公待遇。这种不公一旦生几次,政fǔ的基础公信力就会受到质疑,届时政fǔ不管干什么,人们都会用有的眼镜去看待。老师,这可是信任危机啊。”

看到俞枢平微微点点头,苏望便继续说道:“老师,无论是对外企还是民营企业,我国完善劳动法规和环境是大趋势,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制定劳动法规时,谁能站在劳工者的立场为他们说话?老师,你也知道,现在有些学者教授已经失去了本心,在为某些利益集团说话,如果没有有效的制衡,到时怎么办?难道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矛盾冲突去推动劳动法规和用工环境的改善吗?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你能想象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小苏,你现在提出的问题是越来越尖锐了。”

“老师,就算是经济达国家,工会和劳工组织也强大无比,怎么到了我们中国,完善工会组织,用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的权益倒有些畏手畏脚了?企业家,无论是外国的还是国内的,趋利是必然的。他们恨不得付给工人最低的工资,给他们最低的待遇,以此降低成本,谋取最大的利润。但是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谁来承担?这些企业家可不会这么好心来承担。最后要负起责任来的还不是政fǔ?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我们搞改革开放的目的何在?还不是让人民群众过富裕的生活。那么我们更加应该理直气壮地支持人们从资方争取到合适的利益。”

俞枢平听到最后不由笑了,“你小子家里好像也有几家企业,你家算起来也是资本家,这么对起同行来也这么刻薄?”

苏望笑呵呵地答道:“正因为如此,我才会更清楚地知道资方的想法。不过我刚才不是站在资方的立场,而是站在一个党员和干部的立场。”

俞枢平点了点头道:“嗯,小苏,把你的想法好好写一下,我修改修改,跟他们好好谈一下。你谈得这些问题值得深虑,我们不能等矛盾jī了才去临时抱佛脚。”

“好的老师。”

“小苏,你跟我学习有两年多了。”

“是的老师,我是95年2月份正式报名,现在是97年6月份,正好两年零四个月。”

“嗯,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两年多了,你这一系列的调研报告算是研究生的毕业论文。”

“老师,你是说我今年可以毕业了?”

“是的,我原本还想一直带你到博士毕业,可是时间不等人,我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了。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让你毕业,这博士,你还是边工作边读。”

“老师,我……”

俞枢平摆了摆手,打断了苏望的话,“你终究不属于校园,你是属于另外一个舞台,我不能留你太久,这对你不好。中心的区主任跟我谈过,你正科级也快两年了,可以按照正常程序调级为副处级,我也同意了。至于你的去向,你还是跟中令好好谈一下,我已经跟他打过招呼了。”

“老师,谢谢你”苏望站起身来,深深地鞠了一躬。

“不用谢我,做为老师,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只是以后就要看你自己的了,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让我为教出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老师,我会努力的。”苏望坚定地点了点头。

苏望填写好调级报告表,还没来得及交到马主任的办公室去,桌子的电话响铃了。

“小苏,你毕业的事情老师跟我说了,我思量了一下,想让你去昭州市莲山区。”罗中令在电话里开n见山地说道。

昭州莲山区算是不错的地方,那里集中了昭州市百分之六十的工厂,是荆南省建设潭、昭、建三角区重要的工业基地。苏望想了想,还是决定放弃去那里的机会。

“罗师兄,我不想去那里。”

“说说你的理由。”

“我今年才二十五岁,已经是副处级了,去了昭州市,恐怕太扎眼了。而且我心目中另一个人更适合去莲山区。”

“谁?”

“我工学院的老师杨明和。”因为荆南工学院扩大为荆南工业大学,晋升为厅级,成为校长助理的杨明和也水涨船高地成为正处级。

“罗师兄,杨老师是学工科出身,又在工学院任职多年,去莲山区是最合适不过的。”

“那你自己的去处想好了吗?”罗中令沉yn一会继续问道。

“想好了,罗师兄,我想去郎州市渠江县。郎州今年已经地改市,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渠江改为县级市,政fǔ驻地搬迁到富阳镇。我想这对我来说应该是个机会。”

罗中令在电话里沉默了许久,“小苏,你是不是在都听到一些风声?”

“是的罗师兄,我是考虑到今年要召开十五大。”

“嗯,我和董记十五大后很有可能会动一动,你未雨绸缪是件好事。行,我和董记商量一下。”

“对了,罗师兄,如果你们同意安排我去渠江,我有个小小的请求。”

“哦,知道提条件了,说。”

“我以前的老同事张宙心在省政fǔ办公厅已经三年了,资历也熬到副处级了。前段时间他在电话中跟我说有点想家了。”

“想拉帮手就直说,非得绕圈子,难怪老师说你打太极的功夫也是日益见涨。”

苏望不由也乐了,“罗师兄,我这不是在努力向你们学习嘛。”

“什么?你的意思是我和董记是太极高手?”罗中令声音突然拔高道。

“不是不是,罗师兄,我说错话了还不行?”苏望连连求饶道,等放下电话心里忍不住补充一句道,你们不是太极高手,你们是太极宗师。

过了一周,苏望接到张宙心的电话。

“苏主任,我接到回郎州的调令了。”

“哪个部n?”

“郎州市组织部,建议担任干部一科科长。”

苏望不由笑了,建议担任,省委组织部的调令还真有点意思,自己恐怕也是建议担任某职,毕竟一个副处级的任命权在郎州市委手里,省委组织部不好直接任命。不过这个建议恐怕郎州市委无法拒绝。

“好位置啊,老张现在可是管着郎州市所有的官帽子了。”苏望不由打趣道。

张宙心跟着呵呵笑了两声,随即问道:“苏主任,你是不是要回郎州了?”

“是的老张,我月底就要毕业了。”

张宙心在电话里默然了好一会,才感叹道:“苏主任,想不到一晃就是三年,当年在义陵县大院,你领导我干工作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对了,苏主任,你去向定下来了吗?”

“暂时还没有定。不过老张,你帮我关注一下渠江县领导班子的情况。”

“好的,我明白了。”

放下电话,苏望不由思量起来,罗中令把张宙心放在郎州市而不是渠江县,到底是什么意思?苏望在心里琢磨了好一会,越来越觉得张宙心这个位置放得妙。自己一个副处级,肯定是渠江县领导,如果贸然放一个心腹进去,恐怕其他的县领导会起防备之心,自己与张宙心的关系,只要去义陵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不是什么秘密。既然如此,还不如在郎州市委占据一个要害位置,“进可攻,退可守。”

苏望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在跟这些“大人物”近距离打交道时,总是会细细揣摩他们的一言一行。这可是彩虹难逢的好机会,跟以前云里雾里看风景的感受和体会完全不同。

到了周末,苏望照例来到了外,找到了石琳,两人漫步在校外的大街。

“石琳,我月底就要毕业了,准备回郎州。”

“哦,去处已经定好了吗?”

“我想去渠江县,只是还没有最后定下来。”

“渠江?离郎州市区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不远。”石琳笑嘻嘻地答道。

“石琳,惠教授跟你提及的去外文出版社的事情你真的决定放弃了?”苏望不甘心地问道。惠中庸教授很喜欢苏望和石琳这两个记名弟子,尤其是满是灵气的石琳。前些日子惠教授向石琳提及过,想推荐她去都外文出版社,那里的德语编辑组有他好几个弟子,却被石琳给拒绝了。

“外公已经帮我联系好了,我毕业就回郎州师院教。”石琳满不在乎地说道。她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当然也要考虑到毕业分配这件事了。

“郎州师院可没有德语系,你回去后多1ng费?石琳,还是不要1ng费去外文出版社这么好的机会。”苏望苦口婆心地劝道。

石琳摇摇头道:“不教德语我还可以教英语。我没有什么雄xng壮志,只是希望能有时间多,有时间到处走走看看,然后没事的时候画几幅画。当初我选外德语系,想的是报考的人不多,竞争没有那么jī烈。”

苏望看着石琳那恬静的眼神,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石琳,你不应该就这样放弃你的梦想。”

“我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能够走遍世界各地,去美国的佛罗里达、大峡谷,去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悉尼,去新西兰的南岛,去加勒比海群岛,去法国的普罗旺斯,去非洲大沙漠、大草原和好望角,去意大利的威尼斯,去奥地利的多瑙河,去阿尔卑斯山,去喜马拉雅山。”石琳一口气说了一长串地方,然后调皮地喳喳眼睛道:“你好像身家不菲,这些地方应该去得起?”

“石琳,我一定陪你去这些地方,把我们身影留在那里。”苏望拉着石琳的手道。

第一百五十九章毕业了(二)

第二天,俞庭安和罗小六把苏望堵在了家里,硬要拉着他去“**”一下,“老苏,过几天你就正式成为领导干部了,不好再光明正大的*小说就到——沸腾文学——·——沸腾文学——“不好,我要真敢临上班前疯狂一把,老师不会放过我的。他已经交待我要休息一下,迎接新工作。”

俞庭安不由泄气了。苏望笑着道:“不如我们今天大家聚一聚,喝喝酒,聊聊天,比花天酒地的要强。”

俞庭安这才作罢,然后呼朋唤友找了一大帮人,在聚龙山庄的室外草地上开了一个聚会。

陈元庚端着一杯饮料对苏望道:“老苏,你毕业了,我也要回国去了。”

“哦,是啊老陈,你也是今年毕业,回去后有什么打算?”

“我能有什么打算,我一家子,包括我几个姐夫都是穿军装的。我现在还挂着武里南国防军中校的军衔。”

“你的意思是回国后继续从军?”

“是啊,这是我们家的惯例了,军队才是我们陈家的根基,只有在那里打好了基础,才好转出来。”陈元庚兴趣索然道。

“老陈,有空多到我们这来坐坐,我们有空也去你那里做客。”

“那好,你们过去了我盛情款待。”陈元庚乐呵呵地说道,但是眉角间却浮着一丝忧郁。

“怎么了老陈?”俞庭安快人快语道,“遇上什么烦心事?”

“能有什么烦心事?还不是争权夺利的事情。”陈元庚忿忿地说道。罗小六还想问下去,却被苏望拉住了。

“老陈,今天我们不谈烦心的事,一醉方休!”

“老苏,你忽悠我呀,我们喝饮料,一醉方休要喝到什么时候去了?”

听完陈元庚的话,几个人都不由大笑起来。

聊了几句,李川走了过来,把苏望拉到一边道:“谢谢你苏望。”

苏望眼睛眨了眨道:“老李,你谢我什么?”

“你个苏望,还在这里装傻。我替我父亲谢谢你。”

“叔叔的事情落实了?”

“落实了。”李川长舒了一口气道,“五月份我爸回到潭州待分配,心里那叫一个忐忑不安。谁知道覃书记找到他谈话,说他不仅在荆南省干得不错,在四茹塘北地区也干得非常出色,想推荐他出任潭州市市长。我爸还有点不知所措,也没有抱很大希望。当时都在传你们郎州市委书记任谷泉会调任潭州市市长,从而接覃书记的班。谁知道在省常委会上董书记、段省长、罗副省长都赞同覃书记的推荐,我爸的任命就这样被通过了。”

“我爸跟我聊的时候说,他在荆南省的政绩省领导知道一些他能理解,可怎么会对他在塘北地区的政绩了解得这么清楚?他思量了一下,想到了你。我曾经给他透露过你的背景,至少罗副省长是俞老的学生兼女婿,是你的师兄。我父亲又去打听了一下,这一打听不得了,覃书记的女婿杨明和是你工学院的老师。“命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需要自己去争取。”苏望淡淡地说道。

“我父亲想请你到家里坐坐,他当面谢谢你。”

“李川,不必多谢我。我也是有私心的,帮人就是帮自己,我帮你父亲,帮到了我就多了一条人脉,没帮到我也算尽了一份做朋友的心意。”

“谢谢你,苏望。”李川捏了捏苏望的胳膊,又一次郑重地说道。

六月二十五号,苏望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穿着传统的学位服跟同学们照了像,又待了两天,当他的档案和组织关系还在邮路上慢慢走着的时候,苏望先到了潭州市。

“杨老师,你去莲山区的事情定下来了吗?”在座的有杨明和和郭志敏,看模样,郭志敏已经成了杨明和的心腹了。

“定下来了,省委组织部的调令已经下来了,建议担任莲山区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杨明和现在满脸春风,然后转向郭志敏道:“老郭的组织关系也已经调到昭州市去了,届时我想让他担任区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