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匡政之路 >

第130部分

匡政之路-第130部分

小说: 匡政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下来了,省委组织部的调令已经下来了,建议担任莲山区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杨明和现在满脸春风,然后转向郭志敏道:“老郭的组织关系也已经调到昭州市去了,届时我想让他担任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对付那些老官油子,还得靠老郭帮忙呀。”

郭志敏淡淡地笑了笑,没有做声。

“杨老师,你给张爱国打电话了吗?这小子现在在莲山区宣传部混得很滋润,你过去后要好好给他整整风。”

“打了电话,那小子听说我要去莲山区,是又喜又哀。喜的是又多了一个罩他的人,哀的是又多了一个管他的人。”杨明和乐呵呵地说道。从校园到地方政府,他的仕途迈出了一大步,这段时间他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对了,苏望,你的去向定下来了吗?一定要回郎州吗?我还想让你在我身边多帮衬一下。”

“杨老师,做人可不能贪心不足,我给你推荐了郭哥这么好的人才,昭州还有一个现成的学生等着你,你还要把我拉过去,届时人家会说你在昭州搞工学院小帮派。”苏望开着玩笑道。

杨明和不由嘿嘿笑了一下,然后看着苏望许久,最后摇摇头道:“苏望,想不到啊,我的学生居然出了一个副处级,只比我低半级。说不定以后我只能看到你的背影了。”

“杨老师,不管如何,我永远都是你的学生。”

杨明和没有说什么,只是在苏望的肩膀重重地拍了几下。

临分手时,一直没说什么话的郭志敏紧紧握着苏望的手说道:“苏老弟,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叫你苏老弟了。多多保重!”

苏望看着这位麻水镇的老同事,也点点头道:“郭哥,你也多多保重,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张宙心已经去郎州市赴任去了,因此苏望一个人去贾国强家拜访。

“贾县长,你好!”尽管苏望每年都来拜访贾国强两次,但是这次看到的他精神面貌要比以前强多了。

“苏望,你好!听说你毕业了,要回郎州大展宏图了。”贾国强紧紧地握着苏望的手道。他觉得自己一直没有看透苏望,因为这个以前不起眼的小青年总是给他带来惊喜。“贾县长,我现在学业有成,希望能够在事业也有成。”都是老熟人了,苏望也没有像在外面那么谦虚。

“嗯,坐坐。”贾国强招呼苏望坐下,“苏望,秀秀的事情还要谢谢你。”

贾秀秀96年参加高考,报考了江夏大学,可惜分数还差了那么几分。苏望得知后,死皮赖脸地缠着俞枢平,请他给江夏大学的校长打了一个电话,终于以定向委培的名义被录取了。

虽然多交了上万元的委培费,但好歹算是考上了国家重点大学,贾国强一家对此一直感激不尽。

“贾县长,你去年已经谢过了,再谢下去,秀秀都要毕业了。”苏望笑着说道。

贾国强哈哈笑了两声,便不再提了。

“今年就要召开十五大,省里上下的变化很大呀。听说董书记十五大后会动一动?”贾国强递过来一根烟,就着苏望伸过来的火点上之后说道。

苏望点了点头道:“是啊,变化很大。董书记十五大后应该会调任吧。”李逸风虽然不属于董怀安、罗中令一系,但是他一向很配合董怀安的工作,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而且董怀安要走这么大的事情,李逸风身为省委组织部部长,不可能不知道一点风声。那么贾国强多少知道一点也不足为奇了。

“小苏,我下半年可能要去临江区。”贾国强突然说道。

苏望不由一喜,贾国强在省政府办公厅窝了三年多,现在身体已经完全康复,而且才四十多岁,肯定是要继续仕途。

“贾县长,恭喜了。不知道是区委还是区政府?”

“应该是区委吧。也是领导照顾我,让我离潭州市近一点。”临江区是潭州市以前的郊区,不过现在成了新扩建和搬迁的众多大学的校区。

“贾县长,不,现在应该称你为贾书记…”苏望话还没说完就被贾国强给打断了,“小苏,你还是叫我贾县长吧,我听着亲切。”

苏望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贾县长,潭、昭、建三角区是荆南建设的重点,现在已经卓有成效,但是还有发展的空间。潭州的优势在于它的学院研究机构,而临江区集中了潭州百分之八十的大专院校,更是重中之重啊。”

贾国强凝重地点点头,“这一点李部长跟我谈及过,我去临江区,有机遇,更有压力。”

“贾县长,我还是希望你不要再像在义陵那样拼命了,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

贾国强愣了一下,笑着道:“当书记和当县长工作重心不同,我会注意的。”

第三站是李川家。他父亲李志强早就接到了电话,在家里候着。

“李叔叔,你好!”

“苏望你好!欢迎你到我家来做客。”李志强很热情地打着招呼。

李川的母亲早就置办好了一桌饭菜,等苏望一来便开始上桌吃饭。

“苏望,你跟李川是好朋友,他今年也要毕业了,你多提点一下他。”李志强乐呵呵地说道。李川因为导师有事的缘故要迟几天毕业,现在还在首都等着拿学位证书呢。

“那里,李川为人很自律,做事很有计划性,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李志强笑了笑,转到其他话题去了,“苏望,听李川说你在经济建设方面很有造诣,我刚到潭州市上任,很多情况不熟悉,还要你多给些建议。”

苏望沉吟了一下道:“李叔叔,你的前任廉市长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

“廉市长在任上也是勤勤勉勉,可是被省委下决心换马,是因为他的主政思路不对,跟省里潭、昭、建三角地区建设战略不符,甚至拿潭州的劣势去与昭州和建宁优势竞争,造成投资浪费。廉市长只把眼光放在了潭州市这一点,却忽略了整个战略,这是省里绝不能容忍的。”

李志强心里不由一惊,要是别的跟苏望一样级别的人在他面前说这样的话,他一定会说此人太过狂妄。可他听儿子李川提及过,他这个好朋友背景很深。因此李志强明白,苏望今天肯说出这么一席话,是在点醒自己,而且是看在李川的面子上才会说这样的话。

“李叔叔,现在省里上下都在传,董书记和罗副省长十五大后要离开荆南省,有些人就起了别样心思。可是荆南经济建设战略是省委常委会一致通过的,上报国务院获得批准的,而且段省长也极力赞同这个战略。这个时候某些人要动什么歪脑筋,我担心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苏望在潭州待了两天,获得了大量信息。从各地市人员频繁的调动,苏望看出董怀安离开荆南省已成定局,接任的十有**会是省长段春生。

李志强不由陷入了沉思,他了解过,潭、昭、建三角地区建设战略是罗中令常务副省长提出来,获得了董怀安书记和覃长山副书记的赞同,段春生省长虽然也极力赞同,但有些人还是把这个战略规划记在了董书记一系的头上。因此有些人想趁着这微妙时机做政治投机,在这个战略规划上搞点小动作。

李志强上任这短短十来天的时间里,不少“老同事”“老上司”跑来跟他打招呼,想拉他一起“搏一把”,试图在荆南省即将到来的新政局里谋利。出于谨慎,李志强敷衍了这些人。他离开荆南四年多,省里的很多变化他都还来不及进行消化,不敢贸然去干这种事情。但是李志强的心里又在蠢蠢欲动,他是个有野心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横下心去塘北。现在对他而言的确是个大好机会,他跟董怀安、罗中令一系没有太多的瓜葛,顶多是覃长山极力推荐了他。要是能够抓住机会,在荆南省变即将到来的大变动中分得一杯羹,胜过奋斗十年。

而苏望似乎看出他的心思,一见面就给他敲了警钟。看着李志强脸上凝重之色,苏望心里不由叹了一口气,默然了一会又开口道:“李叔叔,如果你觉得压力大,不妨可以向覃书记请教一下,他在潭州多年,不仅威望高,而且经验丰富。”

李志强看了苏望一眼,缓缓地点了点头,随即抬头笑道:“苏望,原本是请你吃顿便饭以示感谢,可说着说着又转到工作上的事情去了。不说了,不说了,喝酒吃饭。”

最后一站是罗中令家,俞巧莲一边抱怨苏望应该第一天就到她家来,一边在厨房里做饭菜。苏望和陪着罗中令在客厅里坐着。

“苏望,你的档案和组织关系先转到省委组织部,然后再转到郎州市委组织部。省委组织部已经沟通好了,会建议你担任渠江县县委副书记,兼富江镇党委书记。”

苏望听完罗中令的安排,连忙点点头道:“我服从组织安排。”

听到这里,罗中令不由笑了,苏望摸了摸后脑勺,也笑了起来。等饭菜都上来的时候,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董怀安不请自来。

“苏望,老师的身体还好吧。”

“董师兄,老师的身体挺好的,他现在每天早上都去打半个小时的太极。”

“听师母说,是你怂恿老师去的?”

“是的,我看老师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不爱运动,这样下去对身体不大好,就拉着他去参加了玉渊潭公园的老年太极拳培训班,练了一周后老师觉得还蛮有效果的,就喜欢上了。现在一天不打上那么一趟,就觉得身子骨不舒服。”

“嗯,这点做得好,我代表全体师兄师姐们向你表示感谢。”董怀安面带微笑地说道。

俞巧莲在旁边有点嫉妒地说道:“现在我爸对小师弟是言听计从,我劝他锻炼那么多回,可他没听过一回。小师弟忽悠了他一次就成了。”

苏望笑着答道:“俞姐,那是你方法不对。老师这个人的脾气你还不知道,不感兴趣的事情你说破嘴皮子都没用,要是他感兴趣了,绝对十分地投入。”

大家边吃边聊,很快就吃完了饭。俞巧莲去厨房收拾,把客厅让给了苏望三人。

“董师兄,现在省里上下都在传你十五大后会离开荆南。”苏望开门见山道。

“这个我知道。某些人心思不正,想趁着这个机会搞投机。”董怀安鼻子轻轻哼了一声,“未来几年荆南省的工作重点有三个,一是潭州和昭州的机电设备基地建设,二是郎州市水电建设,三是扶阳、鼎州的风电建设。我跟春生省长交换过意见,他对这三项工作也很上心,将来也会当做重点来做。”

罗中令在旁边接言道:“我相信春生省长不会朝令夕改的,荆南省经济建设战略规划是盘好棋,董书记和我打下了好基础,他能够收获果实,何乐而不为呢?”

苏望从罗中令的语气中听得出他对段春生不是很感冒。董怀安的目光转过来,在罗中令的脸上落了一下,他不由微微低下头去,不再做声了。

“苏望,你认识郎州市的领导吗?”

“董书记,我只认识詹利和书记一个,其余的都不认识,也不熟悉。”

“哦,詹利和,姚老书记培养的人才呀。苏望,你对覃长山书记熟悉吗?”

“不熟悉,不过我听说过他的很多故事。”

“哦。”

“覃书记虽然是华宝省人,但是在荆南工作了二十多年,威望很高,尤其是在组织和宣传这两块。”

怀安点了点头,然后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临走时他握着苏望的手道:“苏望,好好干,不要辜负老师的期望。”。

第一百六十章先行调研(一)

下了中巴车,苏望站在富江镇的三岔路口,国道继续向左走,再走大约一公里左右便接上一座横跨曲江的公路铁路混合大桥的右边桥面,直通大江的对岸,向南梁县方向继续前进。看小说就到——沸腾文学——~而一条省道从那里分出,直通渠江县目前的县城渠阳镇。在那里,从南梁县方向过来的右行道也分了出来,接上大桥左边的桥面,过江之后再穿过一个铁路涵洞,在三岔路口前面五十米的地方与国道重新汇合。

三岔路的另一条直接通向富江镇镇区。据说富江镇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唐朝时就曾经是这一带的县治,到了宋朝却成了军事要塞,县治迁移去了南梁县城。在明朝时县治迁移回渠阳镇,一直延续至今。

三岔路口上立着一块大广告牌,上面却画着一对夫妇牵着一个小女孩,满脸灿烂地走在阳光和飞鸽之下,顶上是一排大字“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富江镇以前就是曲江上有名的商埠码头,上连黔中、桂宁两省,下通庸山、鼎州等诸地,通过云泽湖可直通长江和江夏,曾经货物齐集,千帆连云,人称“小江夏”。解放后这里又通了铁路和国道,成了郎州地区南部交通重镇。现在水运虽然没落了,但依然连接着渠江、南梁、舞阳、龙标四县三十多个乡镇,成为这些乡镇通往外界的重要中转站。

繁华的富江镇没有什么几天一场,天天都像在赶场,人流熙熙攘攘。周围众多乡镇的百姓们或乘船、或坐车赶到富江镇,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购入所需的日用商品。

苏望看了一眼周围,三岔路口可以说是富江镇最繁华的地方。除了立广告牌的地方是一个大土包,对面则是富江镇汽车站,来来往往的汽车都在这里上下客。马路另一边则是一排的门面商铺,门前堆满了各色的商品,从锅碗瓢盆到衣服化妆品,应有尽有。不少商铺门口还放着两个喇叭,拼命地放着这几年流行的歌曲,从《水手》、《选择》到《是不是我不够温柔》,不过放得最多的是《心太软》。站在三岔路口,在无比嘈杂的声音中听得最清晰的就是“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苏望先过了马路,来到汽车站对面,然后顺着人流,从一溜的商铺前面慢慢地向富江镇里面走去。

七月的太阳很毒,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来自各乡镇百姓们的热情。他们有的穿着土布短褂,有的穿着的确凉短袖衬衣,拎着蛇皮袋子,拉着自家的小孩,一家家慢慢地逛着。【——沸腾文学沸腾文学——】有的年轻小伙子穿着t恤,上面印着他们自己也搞不明白的英文字,有的甚至戴着一副蛤蟆镜,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地嘻嘻哈哈从街边走过。偶尔看到一两个穿着很时髦的人,手里拿着一款让人瞩目的模拟手机,站在最显眼的地方对着话筒拼命地在喊,声音甚至快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