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匡政之路 >

第78部分

匡政之路-第78部分

小说: 匡政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望整理了一下思路,详细地讲解起自己对荆南文化产业建设的想法,听得俞巧莲频频点头。

“小苏,想不到你在经济方面还很有想法,你是学经济专业的吗?”

“不是的俞姐,我是荆南工学院毕业的,不过在毕业前拿到了荆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的自考本科文凭。”苏望已经把俞巧莲当成一位值得交流的大姐。

“工科毕业的?小苏,你真是让我想不到啊,荆南工学院什么时候有了这水准,培养出你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来?其实按照你的基础和水平,应该往经济方面发展一下,说不定以后成为经济学家,你们工学院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增设经济学院了。”俞巧莲开着玩笑道。

“俞姐,其实我平时也很喜欢看经济方面的书,研究经济方面的问题,兴致来了就忍不住手痒写些经济方面的文章投到报刊去。”

“小苏,想不到你还有这爱好,你那些文章投中了吗?”

“在《经济观察》杂志上发表了几篇。”苏望略带自豪地说道。

“《经济观察》?它在我国经济学界很有权威性啊,你能在那上面发表,我得好好拜读一下,那几篇文章都叫什么题目?”

“俞姐,什么拜读,我只是一时手痒而已,说不定人家编辑那月的文章凑不够数,怕开了天窗就拿我的文章去充数。”苏望笑呵呵地说道。

“你这话要是让杂志社的编辑听到了,你以后不要想在上面再发表文章了。”俞巧莲笑着说道。

“开玩笑,开玩笑。”苏望摸了摸后脑勺,把自己那几篇文章的题目说了出来。

俞巧莲听完后不由眉头一皱,问道:“你用苏望这个名字发表的吗?”

“不是的,我是用曲峰这个笔名发表的。”

“哦,是这样的。”俞巧莲恍然大悟道,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苏望。

两人一路上谈得非常融洽和开心,从荆南历史聊到国际经济形势,从基层干部的笑话聊到省里干部的趣闻,从郎州地区的内陆经济聊到南鹏市的沿海经济,几乎是无所不谈。可以看得出,俞巧莲属于那种知识渊博、风趣爽朗的人,她也对苏望的博学多才也很欣赏。

很快,便来到了郎山酒店。在酒店门口,几个人在那里焦急地转圈圈,看到俞巧莲和苏望两人走了过来,都惊喜地围了过来。走在前面的是一位二十七八岁,很艳丽的女人,一身套裙穿在她身上,显得玲珑剔透,配上她波浪发型和脸上的淡妆,更添几分妩媚,再加上她的一举一动,能够紧紧地抓住男人的目光。

“俞处长,你好,我是郎州地委接待处的贝小蕾。省政府吴秘书长知道你跟丢了视察队伍,指示我们四处寻找。我们已经派人去了农机厂,但是没有找到你,我只好在酒店这里等你。”

贝小蕾满脸笑容,露出洁白的牙齿,说的声音有点嗲,却不是那种让人受不了的嗲,而是像是一只羽毛,在你的心里轻轻拂动一样。

“哦,多谢了,我因为身体不舒服,去了一趟洗手间,所以耽误了,给郎州的同志带来了麻烦,非常抱歉。”俞巧莲变成了一位很有气质的省里干部,语气平和地说道。

“哪里,是我们照顾不周,工作没做好。这位是?”贝小蕾看向苏望道。

“他叫苏望,是你们郎州地区的同志,是他送我过来的。”

“哦,苏望同志,俞处长就交给我们吧,你的任务完成了。”转过来的贝小蕾虽然面带微笑,但是语气却截然不同,隐隐透着一股高傲和冷淡。

“俞姐,我顺利完成任务,先告辞了。”苏望向贝小蕾点了点头,转向俞巧莲笑着道。

俞巧莲的脸上也露出笑容来,“小苏,等一下,你们谁有纸和笔?”

贝小蕾后面的工作人员连忙拿出纸和笔,递给了俞巧莲。

“小苏,把你的联系方式留给我吧。”俞巧莲把笔和纸转递给苏望道。

苏望爽快地在纸上留下自己家里的地址、电话和传呼,递还给俞巧莲。

俞巧莲扫了一眼,然后在纸的下方空白处写下一串电话号码,撕下来递给苏望道:“小苏,这是我家的电话,到潭州有空来我家坐坐,我相信我爱人很有兴趣跟你聊聊。”

“好的,俞姐,有机会我一定去拜访,那我先走了。”苏望挥了挥手,转身便离开了。

贝小蕾神情复杂地看着苏望的背影,过了几秒钟,满脸笑容地跟在往酒店里面走的俞巧莲旁边,连声说道:“俞处长,真是不好意思,地委和行署今晚在郎山酒店准备了接待宴席,时间定在七点,你先休息一下再出席,好不好?”

苏望坐上公交车回到了党校,进了宿舍发现蔡浩早回来了。已经完成迎接工作任务的几个人欢呼一声,便各自庆祝去了。

无事一身轻松的苏望和蔡浩照例又下馆子。在饭桌上,两人各自聊了一下迎接工作的情况,苏望把遇到俞巧莲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他猜出俞巧莲可能有点来头,虽然路上两人谈得不错,还留了联系方式,但是并不一定人家会记住你。越是高层次的领导越是平易近人,人家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你当不得真。

不过苏望重点提到了在郎山酒店遇到的贝小蕾,“我靠,真是**啊,那身段,那脸蛋,那眼神,真叫一个勾魂啊。”

现在两人的关系已经发展到“狼友”程度了,平时没少提这方面的话题。

“贝小蕾,兄弟,那的确是**,可惜是有主了的。”

“哪位的菜?”

“贝小蕾,地委接待处的副主任,人称地委一枝花,”蔡浩脑袋凑过来低声道,“听说跟任书记关系不同一般。”

“塌玛的,好白菜都让猪给拱了。”苏望一拍大腿道。

“老苏,你这话说的。那怎么样才不算被猪给拱了呢?”

“被自己拱了才不算被猪给拱了。”苏望一本正经地答道,随即两人不由爆出一阵大笑,笑着笑着,声音便低沉下来了。

蔡浩脸上的笑容已经褪去,留下的却是一丝不舍和留恋。

“老苏,这段省长的视察工作一完结,咱们就该毕业了,我们哥俩就要天隔一方了。”

“老蔡,你在舞阳,我在义陵,又不是火星隔着地球,有的是见面的机会。”

蔡浩抹了一把脸,鼻子猛吸了一下,“老苏,不瞒你说,长这么大,我就觉得党校这三个月的日子过得最舒坦,最痛快,因为我遇上兄弟你了。”

苏望端起酒杯,猛地喝了一口,然后重重地放回到桌子上,“老蔡,能认识你,能有你这样的哥们,也是我上地区党校最值得的收获。”

第一部科级干部第一百零二章义陵县新局面(一)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九月六号。段春生省长是八月二十八号离开郎州,地委和行署忙着做总结,忙乎了好几天,所以苏望参加的党校培训班几乎在没有什么动静下就宣告结束。不过地委组织部长方正全和副部长罗本清还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了毕业典礼。

方正全在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他表扬了学员们在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努力让自己的理论水平更上一层,为将来组织寄予的重任和期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话中方正全也希望学员们在新的工作岗位学以致用,再接再励。

不得不说,方正全说话还是很有水平,一席话把坐在台下的学员们心都撩热了,新的工作岗位,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重用和升官。但是苏望等少部分人心态还是很平和的,读的只是地区党校,又不是省党校或中央党校。职位调整是可能的,但不一定是重用和升官,基层干部往上走,那有这么容易?这些道理苏望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再加上蔡浩深入解释了一番,也更明白了。

典礼结束后是聚餐,方正全是大忙人,露了个脸便走了,主角便成了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校长罗本清。学员们打着各种借口,端着酒杯跑到正中那一席,向罗部长敬酒。笑**的罗部长也是来者不拒,不过都只是轻轻地抿了一口,倒是敬酒者一口干。

苏望也不免俗,端着酒杯过去了。

“罗部长,你给我们上的两堂关于《党员干部的素养》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自身很多迷糊和不足的地方有了清晰的认识。借着机会我敬你一杯,以示感谢。”

罗本清看了一眼苏望,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乐呵呵地答道:“能得到大才子的赞誉,倒是我有幸了。”说完端着酒杯站了起来,跟苏望的酒杯轻轻地碰了一下,两人一饮而尽。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苏望向罗本清连声道:“多谢罗部长。”

罗部长拍了拍苏望的肩膀道:“小苏,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回到座位上,蔡浩笑嘻嘻地低声道:“老苏,不错,就卖了你一个人面子。”

苏望沉吟一会道:“我估计是詹书记的面子。”

蔡浩眼睛一亮,哦地一声,随即又道:“那你回义陵日子岂不是好过很多?”

“谁知道呢?这些都是虚的,摸不着也看不见。”苏望低低的感叹一声道。

蔡浩也叹息了一声:“是啊,希望老弟你不要再被人又当炮灰使。”

听到这里,苏望只能用更低的声音答道:“希望这不是美好的愿意。”

下午,苏望便赶回了义陵县。回到家里,正是吃晚饭的时节。爷爷和老爸老妈都在家,弟弟苏希也已经放学回家了。现在苏家家大业大,姜春华需要经常去郎州市照看中心市场、信达公司、醉乡酒业这三大块,毕竟她是中心市场的大业主以及那两家企业的董事长,再怎么样还是有些事情需要她出面拍板。现在又多了一家众联铸钢厂,忙的事情更多了,也没有太多心思去管兴隆冰厂了。

爷爷苏盛则继续每天四处闲逛,找老伙计吹牛打屁,他不喜欢打牌,就只有这么点爱好了,因此兴隆冰厂就完全靠苏仁打理了。不过依着他的性子和作风,估计兴隆冰厂除了早上和晚上能看到他之外,其余时间你就只能看到他当“县长”,在县城四处闲逛“视察”,跟他父亲一样的爱好。幸好冰厂有余大娘两口子兢兢业业地打点,有没有苏仁都是一回事。

“大宝,我刚从麻水镇回来,铸钢厂的厂房现在已经修好了,正在安装调试炉子。”姜春华一边张罗着大家坐下来吃饭,一边对苏望说道。

“什么时候可以开炉了?”苏望随口问道。有麻水镇党委和镇政府出面,常为民又找了找关系,终于把电力专线给搭好了。昭州的三台炉子也运了过来,废钢废铁原材料的五家定点厂也找好了,价格谈好了,每几天往昭州市一处仓库运原材料,然后每一个月用火车皮运到义陵。工厂、地方、铁路等关系在张爱国的帮助下都打点好了。而且常为民跑了一圈,在昭州市、潭州市已经找到了十来张订单,虽然金额不大,但是属于尝试性的小单,一旦开炉做好,后面的订单就一切好说了。

“常经理算了一下,估计五天后可以开炉,正式生产。现在那四位技术员在忙着调试设备、培训工人,都准备地差不多了。”

“嗯,妈,这铸钢厂交给老常看着错不了,你有空去看看就行了。”

“我知道,这东西我也不懂。对了,财务也到位了,是宜民介绍的,是我们县国税局征管科向科长的岳母,刚从建国厂退休下来,在郎州市待着觉得没意思,就回了义陵。”

“那好。妈,我觉得这财务人员你还得多用点心,你四处看看,有哪些熟人的子女人本分,又学财务的,先用着帮忙打打下手,慢慢培养起来。业务可以交给别人,只是这财务必须我们自己看住了,也不能总靠那些介绍的退休老人,他们能干几年?说不定哪天身体不舒服就辞工回家了。”

“这个我知道,我跟你姨父、表哥表姐都说了。我们这边亲戚不多,看看你姨父那边的亲戚子女怎么样,还有你表哥表姐同学的亲戚,都帮忙找找看。”姜春华一边摆着碗筷,一边答道。

“对了,宜慧调到郎州市里来了。”

“啊,表姐终于调上来了。这下表哥表姐总算是胜利会师了。”苏望高兴道。曾宜慧88年高中毕业考上省银行学校,90年毕业分配到南梁县人民银行。苏望知道自己这位表姐非常聪慧,成绩也很不错,尤其是数学,家传的。只是高考前痴迷琼瑶小说,结果遭遇滑铁卢,只考上一个中专。于是她痛下决心,发誓再也不看言情小说,从银行学校便开始自考,到93年终于拿到了荆南大学金融管理专业本科自考文凭。而且92、93年接连参加荆南省银行系统技能大赛,一次拿到第五名,一次拿到第二名,在郎州地区银行系统都小有名气。

按照上一世苏望的记忆,曾宜慧是1994年年底才被调到郎州地区人民银行,想不到提前了半年。

“你前段时间一直在郎州市,怎么也不去祝贺一下?”姜春华不满地说道。

“妈,我在郎州市是参加党校学习,而且前段时间段省长来郎州市视察,我参加了接待工作,哪有时间顾别的?晚上我打个电话,祝贺一下姐姐。”

“大宝,你参加接待省长,见到省长了吗?他长什么摸样?跟他说上话了吗?”苏仁却对这个非常感兴趣。

“爸,段省长长什么样子,还不跟电视里一样。跟他说上话?老爸,我只是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能说上话吗?”苏望无奈地答道。

苏仁很是失望,嘴里嘟囔了几句。这时一家人都已经坐了下来,端着饭开始吃起来。

“大宝,现在县里局势很微妙,你要小心点。”爷爷苏盛开口道。老爷子喜欢闲逛,以前只是跟别人聊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自从苏望走上仕途,便开始关心起义陵的政坛走向。以他多年跑江湖的经验和水平,已经成功打入老干局,和一帮没事就爱打门球的离退休老干部们混成了好朋友。他还特意让人从潭州捎了一套价值不菲的门球装备,俨然一副“离退休干部”的架势。

“爷爷,我知道了,马书记、龙书记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安书记就任代县长,县政府这块他肯定要拿住,正是风云变幻时,我会低调的,不会卷进去。”

“嘿嘿,你低调就没事了吗?只怕会有人把你推出来做文章。在某些人眼里,你是一副好牌啊。”想不到跟离退休老干部混了一段时间,爷爷的政治斗争素养见长了,“唉,还是贾县长这车祸出得不是时候。我听人说,这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