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秦(晶晶亮) >

第41部分

强秦(晶晶亮)-第41部分

小说: 强秦(晶晶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卿不必多礼,这次平乱功成,有赖李将军、众将士,还有各位大臣的功劳,玉漱心里记下了。”赵玉漱缓缓下车,近日与李原琴瑟相合、水乳交融之下,她的整个人都显得容光焕发,让人直叹长公主气度果然不凡。

一众人等,在李原军的护卫下,从灞桥门进入秦国的都城——咸阳。对于这座向往中的城市,李原有过许多的想象,但在今天,他却实实在在被震憾了。

平整四列的街道、有序齐正的建筑群,还有被分割在不同方位的商业、住宅、宫殿等功能区,这规划上的超前性比后世那些所谓的专家要强了不知多少。如果可能的话,李原真的很想让专家们来秦国实在考察一次,看看古人是如何规划一座城市的。

国人是辛勤的,在二千余年的王朝轮回中,一次次的在废墟上建设起了让其它文明羡慕的灿烂文明。

国人又是可悲的,每每在王朝的末期,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开始破坏费尽多年心血创造的财富与文化。

国人还是愤世嫉俗的,崇拜破坏的人要比记得创造的人多得多,就如同,记得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要远远高于是谁建造了这样宏大规模宫殿群的一样。

李原率军进驻咸阳。

有赢子婴等人的配合,加上咸阳百姓对长公主赵玉漱的好感,还有李原军将士军纪上的秋毫无犯,李军将士很快就平定了城内赵高残余势力掀起的几起小的叛乱,这一次兵进咸阳,李原开启了以武力威逼、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新模式。

秦二世三年三月。

属于胡亥这个末代君王的最后一个纪元月份,在这一月后,秦国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与历史完全不一样的时空。

李原这只翩翩蝴蝶,终于卷起万千波涛。

在秦末历史上标志着重要转折点的一次战役,巨鹿之战,在比历史发生时间整整延迟了三个月后打响。

本来应该在正月发生的破釜沉舟恶战,因为王离边军发生的一些变化而推迟了,李原让出有着粮仓美誉的荥阳,这使得王离渐渐在与章邯的对抗中硬气起来,对于大军聚集于一地,期望一战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王离、涉间、苏角等边军宿将均表示了强烈的怀疑。

王离可能实际指挥能力平庸,但在战略层面上,世袭的熏陶让他对古往今来的战例熟之能详,章邯的战法在他看来,就如同一场个人的独角戏。

赵王歇算什么?

不过是赵国的一个远亲王族罢了,赵歇的名望,根本无法号令关东的那些诸侯们纷聚来援,章邯的大军空耗粮秣,却等不到全部的叛贼,这就是失败。

对于王离等将领的质疑,一直以来都想着打压边军,掌握秦军军权的章邯自然恼怒之极,正当他想要请示赵高,不顾一切削夺王离兵权时,却猛然接到来自咸阳的紧急告急文书,这一封赵高从咸阳陷落前发出的救急信件,在路上足足耽误了半个月时间,等到章邯接到时,赵高、阎乐等人已经被李原歼灭。

大惊之下,失去朝廷支持的章邯开始放低姿态,与王离频频接触,商讨联合出军,回师咸阳的事宜。而正是他们的紧密互动,让对战机敏锐的项羽暂时不得不按耐下焦噪的情绪。

不过,很快项羽就发现了两支秦军的貌合神离,李原兵进关中,自然不会再如以前那样,无休止的向章邯大军供给粮秣,这使得章邯军粮秣供给困难,而同时,有了荥阳粮仓的王离边军却有足够的粮秣,于是乎,章邯和王离之间的谈判地位来了一个大的改变,而这是章邯绝对不能够忍受的。

战机稍纵即逝。

就战场的嗅觉来说,秦末英豪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霸王项羽。在战略层面不足的项籍,在战机捕捉能力方面,绝对是第一流的。

秦军的指挥系统出现问题,王离、章邯两支秦军相隔有百余里,彼此之间联系的粮秣通道近日冲突不断。

项羽决定出击了。

既然各路诸侯指望不上,他也没想着依靠他们,就让那些懦夫个个作壁上观,看一看大楚健儿的雄姿罢。

盛怒之下的项羽是最为可怕的战场终结者。

二月二十一日。

就在李原与阎乐古原大战的当天,在巨鹿,楚军在项羽破釜沉舟、决死一战的号令下,只带三日口粮,渡过漳水进攻王离边军九寨。

此时双方的兵力对比为:项羽楚军约七万余人,王离边军八万兵士,应该说双方的兵力相差不多。南下的秦国边军一共有十万人,在经过了数次战事之后,兵力有所削弱,加上荥阳的苏角、蒙虎两支边军偏师,王离的全部力量均投入了这一场大战。

但从将领的能力上来看,王离与项羽的差距巨大,而更令边军将卒感到压力和心惊的是,与棘原秦军联系的甬道被英布、蒲将军两支楚军给截断,而大将军章邯竟然依旧按兵不动。

章邯想做什么?

他难道不知道,一但边军兵败,他棘原军也不能独存吗?王离在苦苦支撑中,一面急速向荥阳的苏角、蒙虎救援,另一面,心里对章邯不顾大局、只想着渔翁得利的做法痛骂不已。

一番恶战正在如火如涂的开始。

第九十二章 兵入关中

巨鹿。

楚军气势如虹,在项羽的指挥下,连破王离布下的九道防线,秦将涧间被楚军包围,最后老将军自杀而亡,主将王离在重伤之下,被及时赶来的苏角、蒙虎援兵救回,残余的边军剩下不足五千人,已退回荥阳固守。

随后,项羽挟大胜之势,会同各路诸侯进逼棘原,这个时候,张耳、陈余、英布等诸侯对项羽的敬畏之心已经高涨到了极点,联军在项羽的强悍武力支撑下,难得的号令一统,目标一致。

章邯自食其果。

十余万秦军被联军三十余万人团团包围,至三月五日,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章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请降项羽。

大胜之下,项羽宴请诸将,不想在席上却听得李原以“清君侧”为口号兵进咸阳,废了皇帝胡亥的消息,项羽心下顿时不快起来。

首入关中者为王。

李原虽然不是当初彭城会盟的诸侯,但也不是什么有名气的人物?甚至于,李原的名声连宁君、朱鸡石等小诸侯都算不上。

在雍丘之战中,李原不过是秦将李由部下的一小军侯,险险的就被楚军大将龙且击杀,只是因为刘邦的军队太过无能,才让这小儿逃得了一条性命。想不到,数月不见,这小儿竟然咸鱼翻身,抢在各路诸侯之前破了咸阳,废了皇帝,这岂不让天下英雄难堪之极。

猜到项羽心思的亚夫范增于是献计,联军以章邯、董翳、司马欣为先驱,沿着直道往关中杀来。而原本应该在新安被坑杀的十万秦卒这时裹胁在了联军之中,章邯等秦将被项羽调离原有军队,秦军士卒被打乱建制,分派到各支诸侯军中作辅兵所用。

因为李原的横空出世和一系列出色的表现,十万秦国俘卒的命运在无意中被改变,面对项羽接近四十余万大军的强力压迫,关中形势变得异常的严峻起来。

历史已经面目全非。

李原穿越众先知先觉的“福利”开始失去,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强行推动讨伐赵高行动之后的遗症。

如果真是这样,那只能说,真人游戏的难度已经升级。

从人性的角度上讲,项羽没有下令坑杀降卒的残暴不人道的做法是大幸;而从战争的发展进程看,李原又可以说是自食其果,与历史相比,项羽的军队膨胀了近一倍,原本没有跟随入关的张耳等联军这一次也跟了前来,据说是迫于项羽的军事压力。

如秋风落叶,二十余万秦军主力被杀得大败,败退到荥阳的王离、苏角兵少将弱,不能久持,只得一路朝西溃退。在雒阳,王离残兵与李原留守于此的司马印、张负等人会合,一路也顾不得收拾更多的东西,就只携同着一群心向大秦的郡兵父老奔了函谷关而来。

仿佛与项羽较量一般,在秦岭以南的汉中郡,刘邦大军在攻入武关之后,已经迅速的占领了汉中郡的三个县城,此时刘军正在翻越莽莽山岭,朝着关中腹地而来。刘邦在赌一口气,他要抢在项羽之前,占领咸阳城。

李原腹背受敌。

在难得的享受了一把快感之后,李原终于感受到历史规律的不可逆转性,也许,在没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强行改变历史的结果就是随后被反噬。

咸阳已不可守。

面对一路大军,还能依靠死守去支撑,而面对项羽、刘邦两面来犯,除非李原能够在秦末造出火器、飞机或大炮来。

这显然不可能。

三月十日。

前丞相赵高在奉常赢子婴的监斩下,被押往咸阳西市当众砍头,陪同赵高的,还有一众党羽近二十余人,在赵系骨干之中,唯一逃了性命的,就只有咸阳令阎乐一人。

临死之前,赵高吃了一口赵蓉送上来的粟米粗粮,也算是勉强做了个饱死鬼,赵蓉最终没有能够出城,她与其它的赵系官员家眷一起,被充作了伶籍,从此以后,那些优越的生活、无法计量的财富都将离她而远去。

名噪一时的赵高带着耻辱与唾骂死了。

带走一世污名。

留下秦国一片废墟,还有臭名昭著的“指鹿为马”的典故。

三月十二日。

秦国朝堂的权力争夺终于告一段落,在经过一番讨价代价式的谈判之下,李原以退为进,用同意赢子婴登基为条件,换得就任内史郡郡守、迁移关中傅籍上二十到三十岁的健妇、十岁至十六岁人丁至歧山以西、狄道以东雍县一带的权利,与此同时,秦国历年累积下来的史籍、国库的财富,还有赵高、赵成、阎乐等弄臣被抄没有财产也被李原席卷一空。

健妇可以成为农耕的主要劳力,而少年男女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至于席卷一空的国库,那不过是李原这一趟让出咸阳的报酬。

从始皇统一战争开始,北伐九原、南征岭南,由于连年的征战,关中一带十七岁以上的男丁已经被征召一空,留在函谷关以西的男丁中,除了十七岁以下的少年,就剩下了如辛胜等一样六旬以上归隐的老人。

十四日,李原率领愿意追随自己的三万精兵,连同从内史郡各县征发的年轻男丁、健妇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三月十五日。

赢子婴在朝中一众亲近臣属的拥戴下,在阿房宫登上了日落西山的秦帝国的皇位,并正式将年号改为三世元年。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作为秦国历史上最为短命的皇帝,他的皇帝梦只短短的唯系了不到四十天。

由始皇帝一手创立的强大的秦国早已不复存在,在遥远的岭南,秦将赵佗堵塞道路,自立为王;在战乱不休的关东,秦国控制的城池只剩下了零星的几座小城,在秦岭以南的巴郡、蜀郡和汉中郡,刘邦正率领着他麾下的军队在一路高歌猛进,同样,在函谷关以东一带,联军的先头部队开始出现——。

新一轮的关中争夺战打响,项羽、刘邦、英布、张耳、陈余这些反秦的诸侯渐渐成为权力舞台的常客。

李原,也在其中,享受着权力带来的快感与苦楚。

第九十三章 凤鸣岐山

二桃杀三士。

在功名、权利面前,能够不虚荣、不浮躁、能够正确的判断自己、把握好每一步,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要具备的素质。

如果没有穿越者的身份,李原在皇位的诱惑面前,也会如赢子婴一样,明知是火坑,却依旧要往下跳。

今天的蛰伏。

是为了下一步的一飞冲天。

在对多达五十万的反秦联军,势力还很弱小的李原军若是螳臂当车,结果就将是灰飞烟灭,而他现在这一退让,让出空虚的咸阳城,并把没有兵权的赢子婴推到了前台,形势的发展就将是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关中王的位置,展开你死我活的争霸战。

历史在发生着转变,不变的是人心。

李原相信,项羽还是那个项羽、刘邦也还是那个刘邦,性格上的弱点最终会让他们之间爆发激烈的冲突。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隐伏自己,静观其变。

雍城。

先秦国都。

也就是后来的陕西省凤翔县,这里是《禹贡》中天下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雍州的治所所在。在春秋之时称之为雍邑,秦襄公被封为诸侯时,西周王赐岐西之地。

岐西即是内史郡以西、狄道以东的关中平原上游一带,在后世来说,则是宝鸡、凤翔、陈仓、千叶、扶风一带,这里的草木繁盛,土地肥沃,地理位置扼东西交通之要冲,兼又沟壑纵横,地势易守难攻。相对于关中的其它地方,雍城的百姓对秦国的感情最深,他们是李原在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全军抵达雍城之后的第二天,李原紧急召集将领、谋士,召开了自入关中以来的第一次正式军事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杨熊、辛胜等原本游离于外围的将领也被纳入进来,对于他们来说,随着与李原关系的日渐紧密,在这一小团体的向心力作用下,他们已经没有了其它的选择。

杨熊一路溃退,留守在函谷关的守备兵力只区区千人,面对铺天盖地的反秦军,他就算拥有天险,也无法在实力悬殊之极的情况下守住关隘。

辛胜是在女儿辛追的陪同下,举家迁居雍城的,在他的示范和号召下,李原军移民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李原占领关中的过程中,老将军发挥了无人可以替代的作用,在统一战争中煜煜发光的老将,渴望再一次证明自己。

关东六国人对秦国的痛恨由来已久,关东的暴乱已经让秦人心惊不已,面对死亡灭家的威胁,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秦人在家人的期盼下,踏上西去的路途,他们要为整个家族赢得传承繁衍的希望。

雍城外,岐山。

让辛胜、杨熊等人惊讶的是,李原并没有将会议的地点放在正式的议事厅,而是挪到了岐山脚下。

在野外召开军事部署会议,面对起伏不定的山峦、骆甲、王尚等年轻将领心胸一阔,多日撤退的郁闷也随之一扫而空。

一个中央有一个缩小版的沙盘已经制作完成,摆放在众人面前,山川用沙土堆积,河流用流水穿凿,道路、关隘、森林和城池都被标注的清清楚楚。

“诸君,天高海阔,有的是我男儿纵横驰骋的地方。我军今日的后撤,就是为了来日的大踏步前进,咸阳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