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秦(晶晶亮) >

第42部分

强秦(晶晶亮)-第42部分

小说: 强秦(晶晶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君,天高海阔,有的是我男儿纵横驰骋的地方。我军今日的后撤,就是为了来日的大踏步前进,咸阳我们今天放弃了,终有一天会再去取回的,你们,有没有自信?”李原炯炯的目视众将谋士,大声说道。

“有!”骆甲、王尚、蒋渝等年轻将领回答的声音并不响亮。

“诸君,自三月以来,我军按照事前的布置,收缩兵力,让出函谷、咸阳、临夏、蓝田等多座城池,现在,全军已完成战略转移,累计随军迁移到岐山以西的丁壮、健妇有二十万人,今已安排到武功、眉山、岐县等地安置,粮秣供应一块,到今秋第一季粟米成熟还有四个月,虽然多方筹措,然就食人数过多,还有一个月的缺额——。”面对或老、或少、或勇武、或智谋的一众将校,李原用一根青铜杖,点指着沙盘上的一个个城池,开始分析起关中的复杂形势。

“根据最新的消息,秦岭的南面饶关方向,已经出现刘邦军的身影,估计刘军速度快的话,只需二日夜就能到达咸阳;函谷方向,项羽的军队刚刚通过关隘,到达都城最快需五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谨守住岐山、陈仓一线,不管是谁敢来老秦人的地方占便宜,那坚决不客气的狠狠痛击。”

“将军,这次我们真的不退了?”骆甲惊喜问道。

撤退、转移、搬家——,这些天来,李原军中将校多有怨言,对于习惯了勇往直前的士卒来说,让他们后退比杀了他们都要难受,这一点李原也是感同深受,但命令就是命令,必须无条件的执行,在这一点上,骆甲他们完成的不错,只是心里上还有些转不过弯来。

李原点指沙盘,接着道:“我们放弃了函谷关、放弃了咸阳,搜刮了咸阳的国库,留下这么一大片的地方以供项羽、刘邦他们折腾,我们就安心看好戏吧!诸君来看,我军接下来的军事目标是陇西郡,上卦一带(今天水一带)为我秦之故土,轩辕故里,现在却饱受狄人、羌人袭扰,我们要做的是赶跑蛮族,休养生息,以待复起之时。”

“郡守,此次边军王离、苏角、蒙虎三位将军也随我军撤退到了雍县,我看他们的意思,是想要回转九原,我们当如何处置。”杨熊一脸敬服的问道。

李原方才的分析让他有一种拔云见日的惊异感受,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分析、看待国家的大势,李原的能力确实比他要强了太多。

“边军骄纵,前番就目中无人,这一次边军精锐全失,依我之见,不如收了其残兵了事。”骆甲恨恨道。

“郡守不可,王离、苏角这次幸得我军接应,才始饶幸逃了性命,依平之见,可以为互援。”陈平听言谏道。

刚才,李原分析的是军事大势,这方面不是他陈平的强项,不过,说到纵横联合这一块,陈平的见解确实有独到之处。

大秦边军的根基在北方的九原郡,虽然边军精锐已经损失得差不多了,但在九原郡还是有留守部队的,在反秦势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李原军与边军是秦国现存仅有的两支成建制的力量了,互为倚角,互为援手,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第九十四章 再遇故人

雍城。

东街驿站。

秦国边军的三千残卒被安置于此。

从巨鹿到荥阳,再到关中,这支曾经所向无敌的秦国精锐军团一路溃败,王离麾下将士从十万余人,锐减到了三千士卒,其中半数还是身上带伤。

主将王离在激战中,被楚军大将钟离昧一枪扫落马下,内脏肺腑皆移位,这一路撤退咳血不止,待过了咸阳,方始得到有效的救治,只不过这病根深种,王离这身体怕是要差了。

大将苏角现在暂领边军,这员本该在巨鹿战死的秦军猛将因差阳错,在远道驰援李原之后,一直驻扎于荥阳,因此幸运的躲过了巨鹿的那一场大败,不过,现在苏角虬须的脸颊上,也是腮肉深陷,神色疲惫。

边军元气大伤。

面对如此一场惨败,王离、苏角皆是面面相觑,悔之交加。

王离躺在床榻上,面如金纸刹白,黯然看向苏角、蒙虎,道:“今日我等寄人篱下,终不是长久之计,为边军虑,我拟于后日向李郡守辞行,率一部兵士回转九原,至于受伤不能远行的将士,你们看,谁留下合适?”

苏角粗犷的脸上显过一丝狂傲:“少将军身子重恙,如何禁得住远行,更何况,九原是边寒之地,医病不易,回转九原之事,就交给苏某吧。”

这一次败了!

不算什么,只要还有一条命,他苏角就不会服输。

等重新在河套训练出一支大秦边军精骑,他一定会卷土重来,再一次与项羽决一雌雄。

王离摇了摇头,道:“九原边军留守分属不同派系,你去恐怕压制不住,也罢,你我二人,就作为战败的罪人回去谢罪吧,雍城这边,就交给蒙虎,等将卒伤愈之后,再行回归。”

“末将领令。”一直默不作声的蒙虎依言点头。边军连续的大败让这个骄傲的少年开始成熟起来。

“明日,我想与李郡守一叙,两位辛苦一趟,与我请了李郡守来。”王离剧烈的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一阵红潮。

现在的大秦边军,已经不是蒙恬麾下全盛时期带甲二十余万的骄兵悍将了,留守九原的边军部队拼凑起来,能有二万人就算不错了,面对北方匈奴部落和南方反秦势力的双重威胁,边军就如同一个重伤的战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全军尽墨。

李原与王离,这两个秦国最后的武力拥有者,在先秦的故都第一次会面。

面对来势汹汹的反秦诸侯,王离脸上更多写就的是无奈,而在李原身上,却有让王离感到不解和惊异的一份自信。

“李郡守,我大秦军连遭大败,关东、关中大片土地被叛贼占据,国都咸阳也即将不保,如此危局之下,不知李郡守有何良策,振我大秦?”王离问道。

一直以来,对于李原如奇迹般的崛起,王离心头总有疑团未解,就如这一次,各路秦军皆遭大败,大将军章邯的秦军主力全军尽墨,边军也是伤亡惨重,而相比较之下,实力弱小的李原反而借着讨伐赵高的契机,将不足万人的军队扩充到了三万众。

李原笑了笑,道:“原从军时短,现有一问,请王将军解答?”

“请讲!”王离神色一振,道。在现在的局势下,能够给李原这样的少年英雄解答军中的问题,对于四旬正当壮年的王离来说,是很荣幸的事情。

“昔日,始皇以一国之力,扫六合,四海一,何能成事?不为其它,是为我大秦上下齐心的缘故,然始皇驾崩之后,二世即位,赵高弄权,朝政腐化,百姓聊生,有功者无赏,有罪者不狱,这都是国家衰落的征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以来,关东暴乱频频,而我以衰落之国力强力镇压,焉能不败?”

“可是国家之事,非我辈军人所能议?”王离面有难色道。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对朝廷中发生的事情,他的原则是不议论,不关注。但作为一个秦人,对朝廷的腐败他也是深恶痛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王将军故意推脱,是为何故?今我大秦,只你我两军尚存,若不互援奋起,只怕覆亡在即,将军以为,可否?”李原沉声说道。

“李郡守之言,正合离之心意,内史左扶风、陇西郡与九原相接,两军联手,互为倚角,实为兵家之法。”王离兴奋的一击掌,连连点头道。

李原与王离一拍即合,边军拥有严整的一整套训练兵士的办法,李原在雍城则占据着关中最为丰富的人力储备资源和集中了国库的诸多财富。在面对强大的反秦力量时,两支秦军弱小力量的联合已经势在必然。

三月下旬,王离、苏角率一千边军残卒踏上回归九原郡的路途,与当初南下时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相比,这一次,他们的身影分外的落寞,曾经让六国士卒闻之色变的大秦精锐军团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徒留后人回味叹息。

李原从驿站出来,却瞧见驿站的东头,两个女子正在浣洗衣裳,其中一个瞧着背影甚是熟悉的紧。

“是顾姑娘?”白广季眼尖,看见熟人,立时叫喊起来。

顾芸娘听到喊声,直了直酸乏的腰身,湿湿的手掌搭起,转头正见李原带着一众亲卫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顾云,你何时来的雍城,怎么不来见见军中故友?”李原看见顾芸娘一身浣洗女子打扮,身段婀娜,鬓角几根发丝散乱着,倏然让人有一种帮她梳理的冲动。

“和边军一起从荥阳撤出来的,好几天了,军中健儿都忙,不敢多有打扰。”顾芸娘听得李原这么一问,脸上泛起一阵晕红。她性格要强,不和亲兵营的故交来往,从心底里实是不想让李原见到她现在落魄的模样。

曾经的那个牡丹楼的花魁,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的顾芸娘,洗尽铅华,回归本来,只做一个平常的浣衣的女子,仅此而已。

第九十五章 再见刘邦

人如昨,物已非。

四月的桃花开得正艳,点点花瓣飘落溪水间,如同一串串过往的回忆。

顾芸娘的眼眶红红的,她本以为,过往的一切,深埋在心底,再也不会去翻动,曾经的那个李呆子,现在已是高高在上的一郡之守,统帅着上万军队的英雄豪杰,他的身边,有着那么多的美娇娘,又怎么可能记得,白马渡前,一个不自量力舞剑卖弄的风尘女子。

“怎么,有谁欺负你了,告诉我,我让兄弟们给你出气?”李原哈哈大笑,面对曾经用剑指向自己的顾芸娘,他忽然心情变得好了起来。

“你欺负我了?怎么,让亲兵营的将士们给我出气呀!”顾芸娘大喊一声转身跑开,眼泪不争气的夺眶而出。

“这,嗯,今天天气不错。”李原被顾芸娘这一下表白弄得难堪得很,身边白广季等一众亲兵则没心没肺的瞧着热闹。

对于顾芸娘与李原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白广季早就有所耳闻,但在今日里总算见了真容,这下子,回到营中和骆甲等人可有的说了。

“还不快走,回去给我加训拉练二十里。”李原恶狠狠的瞪了白广季一眼。对于顾芸娘的心思,他总有些捉摸不透,前世里他对这一类性情泼辣型的女子就不感冒,相比较而言,还是赵玉漱这一类温柔可人型的更讨人喜欢。

这一次,赵玉漱这位秦国的长公主随同李原一起来到了雍城,借口也很好找,李斯、李政都在雍城,她为人媳的,照顾一下家翁也是理所当然,而让人奇怪的倒是,华庭公主赵玉曼也跟着长公主一行来到了雍城。

或许是阎乐杀死胡亥的场面太过于血腥震憾,太后丽姬亲眼瞧见儿子损命,悲痛之余不堪折磨撒手而去,诺大一个皇宫,真正的皇族子孙只留下华庭公主一人。

一直以来养在宫中顺风顺水的赵玉曼也被满地的鲜血和死尸给惊吓住了。当赵玉漱这位温厚体贴的长姐出现在面前时,赵玉曼几乎一下子就从情感上接受了她,尽管只是同父异母的姐妹。

赵玉曼在赵玉漱的身边,使得本还想偷偷摸摸尝下鲜的李原彻底的没了希望,无奈之下,他也只好把精力发泄到一应政事上面。

蓝田关。

位于秦岭北端的这座关隘连接关中与汉中,繁忙的栈道将南来北往的物资转运各地,占据这处要隘,也就扼住了关中与巴蜀之间的咽喉。

经过长途的行军,楚西征军在刘邦的率领下,从砀郡出发,转战东郡、三川郡、颖川郡、南郡、汉中郡,部队从出发时的三万余人,一路扩充到庞大的十万余众,虽然在荥阳城下遭受到挫折,但刘邦随即在南郡得到韩军的支援,成功的将秦国南郡留守部队歼灭,可以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战。

刘邦大军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攻占了这座北秦岭隘道口的重镇。原本应该发生一场激战的这处所在,因为蓝田守军被阎乐抽调去与李原作战,而变得空虚之极,这让刘邦大军得以长驱直入,剑指咸阳。

与荥阳分别时相比,刘邦可谓兵强马壮。在颖川郡期间,刘邦如预料的一样,得到了谋士张良的辅佐,这让一直以来对发展方向动摇不定的刘邦有了清晰的行军路线和目标。

张良是韩国王族子孙,灭国之恨使得他一直活跃在伐秦的第一线,当年,为了刺杀始皇,张良雇佣大力士埋伏于沙丘路旁,试图一锤将秦皇赢政锤死,当然,结果很悲剧,在一众禁卫保护下玩刺杀这种高超技术,大力士被杀、张良受伤逃窜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始皇死后,张良在韩地协助韩王成起兵反秦,刘邦的到来,让张良找到了可以效力和投降的对象。

足够的腹黑、阴险,关健时候能拉得下脸,看准机会就毫不客气占一把便宜,这样的一个刘邦采纳起谏议来,才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不需要去考虑什么英雄气概、他人看法。

二世三年二月。

刘邦纳张良之计,兵进武关,一路连败秦将王陵数阵,并于三月中旬占领汉中郡郡治所在南郑。随后,刘军又马不停蹄,翻山越岭向关中挺进。

三月十九日,占据蓝田之后,刘军距离咸阳已经不足百余里,而此时,项羽的大军还刚刚过了函谷关,受制于降卒不稳和粮秣供应不上的原因,项羽联军的行军速度提不上来,四十万大军行进,霸王项羽气派果然非凡,但却完全没有考虑到后勤是否跟得上。

一直以来,习惯了就地补给、打到哪儿吃到哪儿的联军就如过地的蝗虫一般,在关中大地上席卷而过。

对于联军诸侯来说,兵进关中的梦想,已经随着巨鹿大战的落幕而变得可有可无起来,谁都知道,项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新王了,没有谁有心思和勇冠三军的项霸王去争天下,至少,现在没有。

联军的残暴激起的是秦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于是乎,在关东遍地烽火的一幕换了一个地方再又上演,只不过,双方的角色已经完全对换。

从统治者到被统治,从反抗暴政的英雄,到横征暴敛的当权者,曾经振臂一呼的诸侯们,在欢呼和胜利声中开始变质。

“沛公,咸阳在即,根据斥候送回的情报,城中守军不过千人,又都是临时招募起来的杂兵,我军当兵贵神速,抢在联军之前,一举拿下咸都。”张良锦衣裘袍,发冠高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