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291部分

汉儿不为奴-第291部分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那么多。现在的随驾队伍很让他满意,那些老是叫嚷着要杀他这祸国奸臣的的官员们不是自个跑了,就是被乱兵杀了,剩下的人虽然对他不满,但至少没有人再敢在皇帝面前说他马首辅的坏话。这一点,马吉翔很看重。
  黔国公沐天波和大学士雷跃龙、工部尚书王应龙等人则是沉默不语,没有因为晋王的话而露出逃生有望的喜色。
  大学士扶纲忽然问道:“晋王,若圣驾奔出永昌地界后,圣上到何处去等晋王,晋王下面又有何安排?”
  李定国思虑片刻,道:“圣驾暂往腾越州去,我和巩昌王已经计定,准备在腾越州丛山之中部署一次伏击,若伏击得手,清军当无力西进,到时我会接圣驾回返。”
  扶纲听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视线却不经意的瞄向了马吉翔。李定国见状,眉头不由皱起。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永历在那连连点头,为晋王的安排感到满意。正要开口询问晋王准备何时伏击清军,晋王却突然沉声对他道:“圣上去到腾越州后,不论发生何事,臣请圣上万不能到缅国去!”
  “去缅国?”
  永历一怔,马吉翔也是脸色一变。
  发怔之后,永历立即表态道:“晋王放心,你和将士们在前方替朕用命,朕身为大明皇帝,又岂会弃国而逃。”
  天子已经做出保证,不论这保证有几分可信,晋王身为臣子也不能再多说什么。当下便要天子先休息,随驾官员准备移驾出城,他则去城头看看清军动向,以便决定何时出城西去。
  晋王现在不但是永昌城的定海神针,更是朝廷和永历心中的擎天之柱,所以永历和百官们都听从了晋王吩咐,开始准备出城事。
  晋王带着亲卫上城后,看到城外清军已加强了戒备,不由微微摇头。此时九月天,天空万里无云,一片明朗,可晋王心中却是愁云密布。不知何时,黔国公沐天波突然来到晋王身边,说出了他先前就想问的话。
  “圣驾除了西逃,便无有他路?”
  “清军势大,困守城中是死,出城奔逃是死。城中等死,别无生路,出城西去或有一线生机。”
  对沐天波,晋王倒也不瞒他多少,直接道明西去只有一线生机。
  沐天波想了想,道:“晋王是不是派人往川东联络一下。”
  晋王点头道:“川中那边,我想请圣上派几名内监前去联络文督师,请文督师出面联络夔东十三家和三谭等兵西进重庆,这样当能使清军回撤。”说到这里,想起一事,又道:“广东那边或许也可派人前往联络一下,毕竟是支精兵,若能来勤王,云南局面也当会有所改观。”
  沐天波却是摇头道:“难。”
  “难?”
  晋王有些不解的看着沐天波。
  沐天波叹口气道:“晋王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安宁生乱时,有自称粤国公的兵将劫去了大长公主殿下,当时皇后、东宫、太后都在,娘娘要那些粤国公兵护驾,对方却不愿意,只劫走了大长公主殿下。此事圣上知道后龙颜大怒,皇后娘娘和太后那边也对粤国公很是生气,说粤国公是和孙可望一样的跋扈奸贼。”
  “还有这事?”
  晋王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心中大为惊讶,那秀才的兵竟敢不护驾反劫走公主殿下?
  “此事许多人见了,皇后娘娘亲口说的,当假不了。”沐天波说道。
  “要真有这事,那秀才做的有些过了。”晋王摇了摇头,有些自嘲道:“我也是病急乱投医,罢了,不去说广东了,他们肯来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沐天波抬头看了眼城外清营,有些惆怅道:“不知郭学士那边不知是否联络上那嵩,要是那嵩愿意起兵,晋王这边压力也能小些。”
  大学士郭之奇前往沅江联络土知府那嵩一事,晋王有所耳闻,皇帝特命加升那嵩总督部院衔,巡抚云南。元江知府一职也由其子那焘袭任,又加那嵩之弟那仑为佐明将军,那嵩为怀明将军。除此之外,他也听说沐天波派他的次子沐忠亮到那家入赘,想到沐天波长子死在沙定洲之乱,眼下就次子沐忠亮一根独苗,现在却让这根独苗去那家入赘,如此一来沐天波就算断了后,晋王不由很是唏嘘:“国公倒也舍得让忠亮去。”
  沐天波笑了笑,然后一脸正色道:“若是能说动那嵩反清,区区一个儿子有何舍不得的。若是大明能够中兴,便是要我沐天波死上一百次,一千次,我亦不会有半句怨言……晋王也不必说我,为了大明,晋王付出的难道比我沐天波少了么?”
  “我……”
  想到自己这一生,晋王瞬间有些失神,鼻子有些酸酸。是啊,他这一生,为大明付出了太多,可到头来,他又得到了什么。
  城外,吴三桂也有些失神。
  “沅江土知府那嵩、那焘父子主盟,勾连各土司歃血钻刀,真正作叛,若不剿除,则地方震动。且沐天波将子妻送往沅江府为质,将金银财物抬送沅江土官,叫沅江并普洱土官由临安出兵,要来抢云南。”


第540章 那秀才真是来勤王的么?
  “那嵩父子这个时候举兵,倒是选了个好时机,毕竟永历朝廷未亡,人心也未定。他这时候举兵,能捞取的好处也是多多,至少,永历不会亏待于他。洪经略书信中透露,信王爷认为沅江必须镇压,要不然那些已降我大清的明朝官兵定然会蠢蠢欲动,各地土司也会随之响应,王爷这边一日不解决永历,云南便一日不会平息。所以信王下令固山额真卓罗领一半满军经通海往征沅江,大将军自个则和额真宜尔德领另一半满军留守昆明。”
  胡守亮一边说着,一边将洪承畴从昆明发来的书信递给了边上的方献亭。帐中还有两人,一个是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另一个则是新任云南巡抚林天擎。
  夏国相文武双全,擅长谋划,早年却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才华却无施展之处,直到被吴三桂看中才得以大展拳脚。不仅如此,吴三桂还令夏国相掌管自己的嫡系兵马关宁兵,另外还将自己的长女嫁于他为妻,如此,自然令得夏国相对吴三桂忠心耿耿。外人皆道若平西王有左膀右臂,那夏国相定是其中之一。
  林天擎此人乃洪承畴的亲信,洪承畴尚是明朝三边总督时,林天擎就在其幕下任事。松山之战后,林天擎随洪承畴一起降清。顺治十年经洪承畴保荐出任湖广巡抚,顺治十一年被嘉鱼知府告索贿,结果被清廷以“才力不及”降一级,照旧留任。其后又以微故连降五级,调外用,其湖广巡抚一职由内院学士张长庚接任。
  清军入滇后,顺治诏问洪承畴何人可任云南巡抚,念旧情的洪承畴便向顺治再次推荐林天擎,顺治本不想启用林天擎,但念在洪承畴劳苦功高,大清军三路入滇又进展顺利,于是便卖了洪承畴面子,如此林天擎才得已出任云南巡抚一职。
  不过虽名为云南巡抚,但林天擎现下也没什么事务要办,昆明城又被明军一把大火焚毁,使得他的巡抚衙门都没地安置。信郡王多尼那里也不待见他,老恩主洪承畴日子过得也不舒心,堂堂一个五省经略现在要么就是被信郡王叫去做些幕僚事,要么就是被派去筹措粮草,对云南军政根本插不上手。几路大军也只有吴三桂这个名义上的学生还能受他一点影响,其他几路压根不理会洪承畴这个经略,更休说对林天擎这个巡抚有什么好脸色了。
  林天擎是自个请求洪承畴帮忙在信王那边说项,让他到吴三桂军中来的,他实在是不敢待在昆明了,因为广西提督线国安那里传出话来,说要给他好看。
  线国安要给林天擎好看,是因为这个新上任的巡抚大人向朝廷参了他一折子,说他线国安随大军进剿云南迤西地方,大肆抢掠,奸淫杀戮,使得其部所至地方生灵涂炭,更激起民变无数。身为云南巡抚,林天擎不得不请求朝廷给线国安处分,以安民心。哪曾想奏疏还在路上,却不知线国安怎么知道这事的,气的在军中扬言要宰了林天擎。
  林天擎是云南巡抚,线国安是广西提督,自然不可能真宰了林天擎这个朝廷督抚命官,所以那话实是气话。可林天擎听在耳中就不一样了,眼下云南没人待见他,老恩主洪承畴说话也不顶事,线国安真要找他麻烦,信王多尼那边肯定也不会为他做什么主。现在云南正在交战,到处烽烟,线国安固然不敢明目张胆杀他,可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使人背后下黑手,然后将他的死归究于明军剌客身上。所以为保性命,林天擎只得到吴三桂军中暂避,想着线国安是广西提督,等到云南战事结束,他肯定要回广西去,到那时自己再回昆明,便不用担心线国安会下黑手了。
  吴三桂对林天擎这个云南巡抚倒也礼敬,大小军议都会让其在场,加之知道这位巡抚和自己那位名义上的恩师关系颇浅,因此也是刻意拉拢。毕竟,若有云南巡抚支持,平西王所图谋的云贵分封之事也能顺利得多。
  听完胡守亮所说,吴三桂笑着摇了摇头,道:“土兵战力有限,那嵩父子固然实力不弱,可真要满军过去,他们也是挡不住的。大将军此举倒也应对得当,对付这些土官,就得杀鸡用牛刀,要不然,他们会以为我大清兵怕了他们。”
  “王爷此言有理,卑职也是这么想的。”胡守亮笑着附和了一句,然后又拆开一封公文,扫了一眼后眉头顿时皱起。
  见状,吴三桂问他:“什么事?”
  胡守亮定了定神,道:“信王令线国安回师。”
  “回师?”
  吴三桂和方献亭都是一愣,夏国相神色不变。林天擎却是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这消息可是他到云南来听到的最好消息了。天幸,大将军竟叫线国安回师了,莫不成是自己的折子起了效果,朝廷要治罪线国安了?
  “线国安不是攻破广西府城了么,怎么信王要他回师了?”
  吴三桂有些奇怪,左路清军虽以征南将军赵布泰为首,但主力却是线国安麾下的广西兵,如今虽说明军退到了滇西南一带,可是云南其余地方也不安定,仍需大军进剿。线国安手下有三四万兵马,正可用于这些地方,多尼又是发了什么毛病,竟将人调了回去?
  “胡兄,到底怎么回事?”方献亭见胡守亮神情不对,便问胡守亮道。
  “广西巡抚陈维新急报,广东明军已经占了桂林,正在往云南赶来,所以信王命线国安回师堵住广东明军。”胡守亮说完将公文递给吴三桂。
  吴三桂看公文的时候,胡守亮对方献亭三人道:“陈维新急报上说入桂的广东明军有十几万兵马,衣甲兵器俱利,为他从未见过的明军,恐是我大清兵劲敌。”
  “十几万?”方献亭一惊,广东明军的实力让他有些震惊。
  夏国相却冷笑一声,不相信道:“陈维新是怕朝廷追究他弃地之责,遂扩大了广东明军实力。有兵十几万,连上夫役,可得二十万兵马了,广东明军哪来这么多人的?”
  “十几万肯定是夸大之数,不过能短短一月就攻占广西数座重镇,这广东明军也端的是精锐了,怕五六万人当是有的。”
  吴三桂说着放下公文,看着众人有些感慨道:“本王初听那秀才之名还是大前年在汉中的时候,那时只闻那秀才据了新会败了平南王世子,不想这才两三年光景,平南王、靖南王、简亲王、李率泰、哈哈木都成了这秀才手下的败将,且这秀才还据了一省之地,带出了一支强兵来,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厉害,厉害……”
  胡守亮、方献亭都微微点头,夏国相虽自视甚高,但对于那个在广东冒起的贼秀才,心下也是佩服的,毕竟对方可是击败了满州大兵。说起来,自前明万历辽事以来,满州人还是第一次在汉人手中遭逢这等大败,不但丧了无数额真、都统、参领,亲王也给送了一个,这还不说那两个和岳父一般的汉藩。英雄两个字,那贼秀才当得。
  林天擎却道:“那秀才厉害倒是厉害,不过在下官看来,却是不识时务,不明大局,他那些兵再是能打,跑起来再快,总不能明儿个就出现在咱们眼皮底下吧。所以王爷也不用担心那秀才来勤王,信王已叫线国安回师,广东明军要来云南首先得败线国安,等他们真败了线国安,王爷这边大事已定喽。”
  方献亭点头道:“这话说的对,那秀才跑得再快,也是赶不及了。”
  胡守亮忽道:“王爷,我在想,那秀才真是来勤王的么?”


第541章 敢于亮剑的汉人英雄
  秀才到底勤不勤王?
  云南的吴三桂和幕僚们在思虑,在等待最终的结果。
  远在千里之外的桂林城中,数万整装待发的太平军将士也在等待着,然而他们的大帅此时却不在桂林城中,而是去了紫荆山区一个叫金田的小村子。
  高级将领们没有一人知道大帅为何要去这个叫金田的村庄,也不知大帅为何要在金田村的破庙住了一夜。没有人敢靠近破庙,唯有瞎子李扛着铁锤坐在门外。
  这一夜,瞎子李很迷茫,也很困惑,因为他听到了一个从未听过的名词——“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什么?
  天上的国度?
  瞎子李抬头仰望星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迷迷糊糊竟是睡着了。次日天亮,他身后的大门被打开,周士相从屋中出来踢了一脚还在酣睡的瞎子李,然后传令回桂林。
  自始至终,周士相都没有对部下们说过半句他在破庙里在想什么,又做了什么,更没有告诉部下们他来金田的目的。
  这个世上,或许只有瞎子李这个大老粗能够触摸周士相心中深藏的秘密——那个由两广子弟开创的轰轰烈烈反清运动,那个无数穷苦百姓为之奋斗、为之奉献又为之绝望的天国!
  200年后的金田,两广汉人在此解开了辫子,向着满清王朝发出了他们的最强音——杀妖!
  他们被满清蔑称为“长毛”,但他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太平军!
  200年前的金田,一个后世的灵魂来到了这里,他的辫子早已割去,他同样在此发出了他的誓言——灭胡!
  他被满清蔑称为“贼秀才”,但他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