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582部分

汉儿不为奴-第582部分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却一点也不在乎,因为这一刻,他变得年轻了。
  ……
  苏拜的叛乱事先毫无风声,郭壮图等人更是毫无察觉,以致粮草大营轻易就被焚毁。
  虽说,这些粮草不过是郭壮图一军所需,并非吴军全体的粮草。可是,这场大火一起,郭壮图这一路就立时如被切断了利爪,短期内难以再用兵了。
  “王爷,我带兵去宰了苏拜!”
  王屏藩咬牙切齿,从亲卫赵强手里牵过座骑,翻身便要带兵去平乱。这时,西北方向却又有喊杀声传来,众人都是大惊,吴三桂更是惊疑不定。很快,就有军官前来报讯,说是陕甘兵在提督赵良栋的率领下也反了,此时正向大营杀来。
  “赵良栋!”
  苏拜的背叛固然让吴三桂痛心后悔,但始终却能保持镇定。可赵良栋也反了的消息,却让吴三桂面色大变,难以置信。
  苏拜背叛自己还情有可原,此人毕竟是满州人,可赵良栋是汉人,他为什么也要背叛自己!
  吴三桂当真是心如刀割,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哪里对不住赵良栋,以致他也要捅自己一刀。
  “王爷,此地不可久留,末将请王爷先走!”
  郭壮图担心赵良栋会趁乱杀过来,连忙让人护送吴三桂离开。吴三桂也不是婆婆妈妈之人,知道黑夜之中最是危险,他留在此地对局面并无帮助,当即纵马离营。离去时,反复交待郭壮图若事不可为,就立即撤离,千万不能身陷此地。
  郭壮图一一答应,待吴三桂离去后,一边令王屏藩带部镇压苏拜,一边命高启隆、李如碧等将领率兵挡住赵良栋。他的本部关宁军却并未调动,而是坚守于此,他清楚,自己的真正敌人不是苏拜和赵良栋这两个小人,而是在黑暗中正赶来的鳌拜。
  ……
  陕甘兵并非人人都愿跟随赵良栋背叛吴三桂,在赵良栋作乱时,就有上百名陕甘兵将逃离,要将消息传出去。
  赵良栋亲自带兵追杀这些人,以免消息走漏。可是那些人抢先出营,直奔不远处的关宁军营中而去。赵良栋见机不好,大喊一声:“前面的是逃兵,拦住他们!”
  黑夜之中,对面的关宁军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听有人在喊抓逃兵,立时就有一个千总带着部下冲出营,准备拦截逃兵。可那些逃兵却又大喊:“赵良栋造反了!”
  这些叫喊让关宁军一下都怔在那里,不知道是信还是不信。事已至此,赵良栋知道消息肯定会传出去,索性就此动手。他纵马上前,猛的挥刀将那千总砍倒在地,跟在后面的亲兵们也急忙冲上前来挥刀砍杀。
  关宁军营中一个副将闻声从帐中奔出,看到赵良栋正在带兵砍杀他的部下,不由大怒,喝了一声:“赵良栋,你干什么?”
  话音未落,但听“嗖”的一声,那副将额头立时中箭,还没来得及弄清怎么回事,就轰然倒地。四周关宁军很快清醒过来,纷纷大叫:“陕甘兵反了,陕甘兵反了!”
  这些呼喊声犹如炸雷,瞬间就惊动了军营中的吴军。赵良栋一马当先,冲进关宁军营,趁这些关宁军慌乱之时,将他们不断往营外驱赶。很快,这一营关宁军就被赶了出来。
  赵良栋成功得手,也不耽搁,带着嫡系兵马两千余直往寨中冲去。他知道,郭壮图就在那里,只要擒杀了郭壮图,这几万吴军就会立时陷入群龙无首状态,届时鳌拜大人率领的八旗主力一至,吴军就会迅速崩溃。
  东北的苏拜也注意到了西北方向传来的动静,他不加思索,便带着千余八旗兵向西北方向杀去。两路叛军同时往寨子中央猛攻,加上粮草被焚,白日又遭惨败,数万吴军士气低迷,很快就陷入大混乱。
  郭壮图一道道军令发出,试图稳住局面,可是收效甚微。他甚至能够听到叛军的马蹄声。
  混乱的吴军顾此失彼,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叛军在两面同时动手,又到处放火,使得吴军更加混乱,也让吴军更加恐慌。
  唯一保持着战斗力和清醒的就是关宁军,如王屏藩等将领非常清楚,如果不能迅速弹压住溃散局面,让叛军冲垮了大营,他们很有可能就会战死在这里。因为,可以肯定的是,叛军敢动手,必然是和清军取得了联系,这个时候,清军主力八成正在向闯王寨赶来。一旦大军在此溃散,他们根本不可能有黑夜之中逃走。


第1114章 若能活下去,照顾我爹娘
  作为吴军最为精锐的兵马,曾随吴三桂从辽东一直打到云南的关宁军,虽然在长达二十年的征战中,死伤了无数老兵,但这支兵马依旧是这时代的强兵之一。
  这时代强兵的唯一标准不是能杀伤多少敌人,而是在面临慌乱时,至少能做到本能的反应。
  三眼铳的炸响声响彻在闯王寨上空,呼吼喊杀声在黑夜中彼此起伏,从这一处传向另一处。
  不管那些三眼铳有没有打中敌人,又是否对着敌人发射,那铳声表明关宁军还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哪怕打完铳后,很多士兵就扔掉了铳管转身逃跑。但至少,他们没有让手中的武器完全成为烧火棍。在危急时刻,能够打响手中的火铳,这不是强兵又是什么?
  生死关头,关宁军的各级将佐也没有辜负吴三桂对他们的期望。
  总兵高大节身先士卒,在部下被叛军冲散后,带着身边仅存的数名亲兵奋勇厮杀,竟让十数西安满鞑子伏尸一地。眼看越来越多的满鞑子围住了自己,高大节自知难以身免,便一把拽过自己的亲兵统领,让他马上走。那亲兵统领忠心耿耿,哪里肯弃主将逃生。高大节见状,竟是拔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对他亲兵统领喝道:“你若不走,我便自尽于此!”
  那亲兵统领被惊住,不待他开口,高大节一把将他推开,然后头也不回拔刀冲向了纵马奔来的满州叛军。
  亲兵统领听得分明,高总兵在冲杀时,对他喊了一句:“若能活下去,照顾好我爹娘!”
  孤立无援的高大节在死战之后,终因寡不敌众,被苏拜部擒获。被擒时,其身中十数刀枪,血如泉涌,犹自酣战,直至力竭。
  ……
  中军大帐坐镇的郭壮图不断的收到各营传来的坏消息,因为黑夜,各营虽然奋勇组织抵御,但却难以同白天一样迅速集结,而苏拜和赵良栋的叛军却凭借先发制人和黑夜的优势,不断冲击各营,致使整个闯王寨陷入空前混乱之中。很多军官组织不了部下士兵反抗,很多士兵因为没有军官的指挥团团转,彼此之间也因为叛军的穿插而失去联络,结果尽而如无头苍蝇般在营中四处乱窜,间接导致更大的溃乱。
  最让郭壮图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闯王寨的东边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虽然黑夜之中不知道来了多少清军,但郭壮图清楚,鳌拜定然就在他看不到地方注视着闯王寨。
  宁古塔都统安珠瑚最先率部赶到,其部数千生女真顾不得喘息就挥刀杀进已经陷于混乱的吴军大营。
  “真鞑子来了!”
  清军八旗的出现,让顾此失彼,人心惶惶的吴军开始和白天一样出现大规模的逃亡。原先由明军和绿营改编而来的各营担心他们会落得和白天被抛弃的兵马一样的结局,不顾郭壮图的严令,丢弃了防线向着黑夜中的四野仓皇逃出。
  清军主力来得太快了!
  纵使王屏藩等吴军大将成功压制了面前的叛军,在面临突如其至的清军主力时,也是难以招架。
  安珠瑚部沿着苏拜部撕开的通道在吴军大营中到处驰骋,所过之处,吴军根本无法有效防御,只能狼狈后撤。
  “大清巴图鲁在此,降者不杀!”
  安珠瑚按鳌拜的吩咐,命令手下通晓汉话的八旗兵大声用汉话叫嚷投降不杀,不少吴军因为过于恐惧,又不知清军到底来了多少人,只知己方大乱,到处都是大火,士气军心全无,竟然就此跪地投降。
  噩耗不断传向中军大帐。
  总兵高启隆阵亡!
  总兵祁三升被俘!
  总兵杨威被围!
  总兵李如碧降清!
  ……
  闯王寨中,除了郭壮图的本部,其余各营大多已经崩溃。清军每斩杀或擒住一员吴军大将,便会大声叫喊。阵阵的叫喊声,极大的动摇着尚在顽强抵抗的吴军,最后,就连一些关宁军的将领也被这一阵阵的喊声吓得昏了头去,落荒而逃。一些脑子稍微清醒的一点将领,竭力约束着部下,试图和中军会合,可是溃兵四散冲击,很快便将他们也裹胁进去。
  清军在鳌拜的指挥下,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断的冲击着吴军大营。他们疯狂的砍杀吴军,只为制造更大的混乱。
  吴军终于大崩溃,所有的吴军士卒在黑夜中、在清军的追杀中夺路而逃。为了活命,他们已经丧失了理智,不管前面堵住自己的是谁,他们都毫不犹豫的挥刀砍杀。
  一群群慌不择路的吴军被另一群慌不择路的吴军砍杀,他们的尸体铺满平原,铺成一条血路。沿着这条血路,成千上万的吴军士兵不顾一切的奔跑着,头也不回,也不敢回。到处都是溃散的吴军,也到处都是不幸死在乱军之中的尸体。
  面对此等乱象,就算当世名将的郭壮图也无力回天。他突然拔剑在手,剑尖竟是对着自己的胸膛。侍卫亲兵见状,猛的扑上前去,死死抱住他。郭壮图暴怒无比,大骂这些护主的亲兵。骂够了,他笑了起来。笑够了,他的双眼竟然流出了泪水。
  亲兵们呆了,怔怔的望着大将军。
  “为什么不让我死,为什么!难道要我受鞑子的耻辱吗!”
  一名亲卫哽噎着上前说道:“大将军,我军虽败,可只要大将军在,还有力挽狂澜的时候!”
  听着那亲卫声泪俱下的声音,郭壮图苦笑一声,摇头道:“力挽狂澜?你现在叫我如何来力挽狂澜?几万人马,就这么完了,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我还如何来力挽狂澜?!我又怎么有脸去见王爷!……王爷,我对不住你老人家啊!……”
  郭壮图真是痛心万分,恨不得一死了之。
  闻讯赶到的大将杨坤劝道:“大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是败了,可王爷还没有败!我们还有两路大军!大将军万不能就此灰心,王爷临行前再三叮嘱,大将军难道忘了吗!”
  “我!……”
  郭壮图一个激灵,想到了岳父临行前的交托,他咬了咬牙,毅然吩咐道:“诸将都随我走!”言毕,即向前踏步而去,走了数步,却突然回头看了眼大火肆虐的北方,恨声说道:“有朝一日,我郭壮图必屠尽满鞑全族,必将鳌拜活剥,以泄今日之恨!”
  “走,保护大将军!”
  杨坤一声令下,残存的关宁军立即随着他往西面撤退。郭壮图的亲卫将他护在中间,唯恐大将军有个闪失。途中,遇到挡道的溃兵一律格杀。
  郭壮图的中军本来就是军中的骁勇之士,最为精锐的兵马,作战向来勇猛,那些毫无士气的溃卒如何抵挡得住。一些溃兵见这支人马极其勇猛,又见他们声称是大将军郭壮图的亲卫部队,便都跟随于后。
  黑夜混乱之中,想要活命,最好的办法就是跟着一支有实力的人马一起冲出重围。至于他们跟着的是不是大将军的亲兵,却是谁也不去问了,眼下总得先跟出去活了命再说。很快,郭壮图的队伍后面就出现了一条长长的尾巴,这些溃兵不仅有溃下来的关宁军,也有投降的明军和收编的绿营。
  天亮之后,郭壮图他们竟然逃出一条生天,后面没有发现清军追击。在一座不知名的石桥边,郭壮图下马歇息,半刻后,他让杨坤统计人员,询问诸将都有哪些人跟了出来,尤其是王屏藩有没有撤出来。
  杨坤摇了摇头,王屏藩在叛乱初始,就奉郭壮图的命令去镇压苏拜部,所以没能和他们一起撤出来。眼下生死未知。
  郭壮图心中很难过,也很惋惜,因为王屏藩是员大将,也是关宁军中为数不多能被他岳父看中的将领。就是夏国相和胡国柱对王屏藩也是佩服无比的。要是王屏藩丧于此役,恐怕岳父知道后,定会伤心不已。
  许久,郭壮图轻叹一声,收拾残兵继续后撤。
  ……
  作者注:正史,高大节,又名高得捷,汉族英雄,吴三桂部大将,两次大败清军名将岳乐,两次征服江西全境,最后屡遭谗言,忧愤而死。


第1115章 心中的辫子
  郭壮图希望王屏藩能撤出来,但王屏藩却没能撤出来。
  苏拜部作乱后,王屏藩立即率部前往镇压。但很快,因为赵良栋部的叛乱,整个闯王寨的吴军都陷于混乱之中。眼看着到处都是溃散的士卒,王屏藩知道不好,于是立即将自己能控制住的兵马集结起来,凭营据守,结成一道防线,原是避免恐慌和混乱蔓延,然后等稳住阵脚再绞杀作乱的叛军,可眼看着已有成效,顶住了苏拜部叛乱鞑子兵的攻势,背后却遭到清宁古塔都统安珠瑚率领的八旗兵袭击。
  在清军、叛军、溃军的三方冲击下,王屏藩没能守住营盘,不得不领残部随溃军一起后退。一路上,看到大营一片乱象,看到处到都是倒在血泊中的尸体,王屏藩心在不停滴血,他很不甘心,清廷明明已经就剩一口气,他们明明只要再进一步就能拿下整个北方,拿下整个关内,可为何却在黄河边受此重创,甚至于他王屏藩今日都可能折在这里?
  为什么苏拜会反,为什么赵良栋会反,为什么!
  王屏藩真的不甘心,实在是不甘心,他想聚拢溃兵,哪怕不能挡住清军,也要减少损失。可是清军却不肯放过他们,根本不给他聚拢溃兵的机会。每当他聚拢了一点溃兵,尾随在后面的清军都会立即冲杀过来,来回几次,王屏藩能做的就是保住自己,顾不得那些溃兵了。可他却仍不甘心,仍想收拢溃兵,挡住清军。这时,他的部下周泰却请求他不要再管那些溃兵,赶紧先撤,要不然就走不了了。
  其余的将领也纷纷劝说,一个副将甚至跪在王屏藩的面前,哭着说道:“将军,撤吧,没救了,那些溃兵只想逃命,军令对他们根本没有用了!我们不可能再收拢他们,将军要是再不走,清军就上来了!”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